《人生的意義》沒法給你人生的答案

Sean Hsu
尚的無所去處
Published in
7 min readJul 18, 2018

這篇文章想要分享的書本是牛津通識讀本系列《人生的意義》,由蘭卡斯特大學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教授所著。

台版翻譯《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看起來毫不相干對吧,得看到文章最後你就知道了…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原本自以為是個虛無主義者,只感到人生毫無意義。宇宙大千萬象,每個個體就只是浩瀚星辰中的一粒砂而已,就如同大地與天空就一直在那裡存在著,存在著不需要有意义,我認為人的存在本身也說明了一樣的事情。人生有意義,是我們想像與強行賦予的。

另一方面我也感到苦惱,看到特別聰明的人、善良的人、有成就的人、富有的人,仍不免會有一些欣羨情緒,在這些人身上也多少投射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這令我感到困惑。如果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何必又因為察覺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而感到有情緒?這樣即是在「人生」的概念上隱含了「意義」的量尺-我們都想/應該成為某種樣子。察覺到這件事,還有自己並不懷抱著根本的虛無主義,這種焦慮的根源就如同書中所提到的:

感到痛苦,是因為就算認知到人生沒有意義,我們仍然期待它能擁有某種意義。

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教授把這個話題拿過來進行嚴肅卻易懂的哲學探索。不過,即使讀完這本書,你也得不到任何關於人生的意義的答案,但至少可以更清楚知道,以前的大師們都是如何看待這個難以參透的議題。

書中的第一部分,試著用語言分析哲學來探討「人生的意義」的詞與意義。第二與第三部分,則探討了意義的形式與現代意義的消亡。最後則是作者自己對意義追求的看法。

人生的意義,是個有意義的提問嗎?

不是個可討論的問題?

首先,人生沒有實體,它不是一棵蘋果,不具有可被敘述的任何屬性,例如:紅色、酸酸甜甜的、放久了會被氧化。這個既詞彙抽象又不具現化,然而我們在使用語言描述與探討人生時。往往不自覺給了它一個類似實體的屬性,或對它有對待實體一樣的期待。例如:

人生就該享樂…
人生就是自由…
人生就是受苦…

這些陳述其實都隱含了某種實體屬性。再者,當我們談到人生是什麼、人生就該怎樣時,其實這樣的語句並不是只是在總結自己的人生,而是隱含一種複數的概念,我們竟然在探討人生時把它當成一個複合體了。這樣的危險性在於,我們常常聽到他人發表「人生就該如何如何」時感到的焦慮,是最沒必要也沒意義的,因為其不具有對個體的指向性。

如果人生並不是個可以被討論或描述的實體,且被總結成一個對個體沒有意義的複合名詞,那我們何須提出這個問題呢?這個問題的背後又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解答?

《銀河系漫遊指南》

上述的困境就如同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的一個情結:人類為了知道宇宙和萬物的終極問題,打造了一台巨大的超級計算機,並且讓他不斷運算,最後得到的解答是-42。42 到底是什麼?又具備有什麼意義?

如果問題本身不具有實體特性,那我們求得的答案不但不能算是個解答,反而還引起了新的困惑。就像這個故事中,或許人類又會打造一台超級電腦,詮釋那個 42 的意義,而不是探索其他角度的問題。

存在並不一定要有意義

我們感到痛苦,是因為就算認知到人生沒有意義,仍然期待它能擁有某種意義。

人會傾向尋找意義,是因為我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人們信奉宗教、國家,等等信條,並且將這些為值得集體奉獻的信念。但在後現代主義-個人主義盛行時,這些意義就消亡了, 我們的價值觀變得多元,且充滿著互相矛盾及批判。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批判-人們在後現代主義所深信的事物

後現代主義堅稱只要我們還有深度本質和根基,我們就仍活在對上帝的敬畏之中。我們還沒有把真正的上帝殺死、埋葬,我們只是給他換了一套大寫的名字,如自然,理性、歷史,權利慾望、運動等諸此類。我們並未摧毀整套過時形而上學的神學體系,只是用舊瓶裝了新酒。深刻的意義總會有人們去追尋那些名字背後的元意義這種妄想。所以我們必須與自己切割才能獲得自由。當然,這裡只有不是我,不是自我的自由,因為我們已經把自我這個形而上學的本質同時消解掉。

事實上,這些概念或本質,可能都不具備有特殊意義的。

問起人生意義時,我們傾向什麼都相信。例如追逐四年一次的世界盃也是種人生意義,儘管它不具備任何理性成分,這也證明了人類理性確實存在明顯的邊界。世界盃的熱潮如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大把大把的人跪倒在紫衣師父面前了,因為師父賦予了他們渴求的意義。

了解意義就這麼困難,我們怎麼擁抱意義?

人生是你創造的嗎?

某些雞湯書籍總會洋洋灑灑地講到人們應該把握自己的人生、創造自己的人生。然而,人生可能就不是自己創造的,上面簡單講述過,這個詞描述著虛構的存在,而要不對這個名詞感到困惑,首先必須要解析它,了解它。或許人生不是自己創造,但意義確實可以是透過外力賦予的。

例如,外在建構的意義:你是堅持某種外在行為,並把它變成一種生活的習慣,創造儀式感與鄭重性。例如堅持跑步、健身、吃素,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創造片段意義的方式。

另一種意義是內在的,它是自成結構、而非外在動作形成的。比方說書中的引例:

弗洛伊德相信人生的意義在於死亡,愛和生存本能的全部努力都是為了死,回到死亡一般的靜止狀態。使得自己我不再受到傷害,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可以得出在弗洛伊德發現這個事實,以前他就是真的,甚至現在對於那些對此毫無所知的人來說也是真的。

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所以人生的意義在於個人自己如何賦予。這就像對於詩歌,文學的爭論。到底詩歌的意義,是因為在作品里等待讀者去挖掘,還是我們讀者將這些意義帶入詩歌?

得到幸福與愛,會是人生的意義嗎?

有些人把得到幸福與愛做為人生最的意義,作者也提出了對追求幸福及愛的意義剖析。

幸福

幸福與快樂相關嗎?一位為了理想犧牲的烈士,旁人可能會認為他是幸福的,但是不見得會有人會去主動實行「犧牲」,因為它讓人感覺不到快樂。而如果幸福與快樂不相關,似乎又顯得追求幸福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如果幸福與快樂相關,人生意義可以是幸福。但假如幸福又不見得與道德有關呢?例如一個變態殺人魔,認為連續殺人是人生至樂,那這又是值得追求的人生意義嗎?如果這個例子太極端,可以試著把「殺人」換成「賺大錢」會發現兩者的概念其實沒有差別這麼多。

得到愛並不是追求他人的瘋狂寵性。愛,是發自內心,並且負起對他人的外在責任,宏觀如耶穌的博愛、佛陀的佈道精神、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微觀到對子女的教育責任,都是愛的展現。愛是內在、自成結構的意義展現。得到愛作為人生意義的追求,本質上需先要有不求回報的精神,才有可能得到該意義的追求。

人生是長期且持續的累積

最後想用這個標題做個小結。

還在上學的時候,閱讀過清大教授彭明輝寫的書《人生是長期且持續的累積》,書中談到的理念也有點類似 Steve Jobs 提過的 Connecting the dots。對於追求人生意義的答案,有可能一輩子都會找不到,但是在持續探索世界、學習、思考、分享的這個過程本身,就有點像是在創造新的意義與價值了。

這也是有些思想家會提到的,人生的意義就是指追求意義這件事情本身。或許關鍵不在答案本身,而是在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這也是書中透過語言哲學的分析,帶給我最大的一個啟發,也讓我更確信自己對許多事物的焦慮或疑惑,可以透過這種慢慢積累的過程中,把事情看得更加明白。

最後分享一個同樣是書中結尾的 Quote

爵士樂隊的即興演奏,明顯與交響樂隊不同,因為很大程度上,每位演奏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自由表現,但是他在這麼做的時候對其他樂手自我表達式的演奏懷有一種接納性的敏感,他們所形成的復合的和諧狀態並非源於演奏一段共同的樂譜,而是源於在他人自由表達的基礎上,每位樂手都可以用音樂自由的表達,每位樂手的演奏,越有表現力其他樂手就會從中得到靈感被激勵而達到更精彩的效果。將爵士樂比作人生的意義,那就意味著要在更大的範圍內建構類似的共同體兒那屬於政治的問題。但這並不糟糕。

我相當喜歡這個對於人生意義的總結與詮釋,同時這段話也隱含了我們與社會的關係。或許人生的意義從來就不是個人的,而是在這條路上我們如何與更大的整體互動、怎麼看待他們、怎麼愉悅的與之共處。

受一個知識性 Podcast 《翻轉電台》的啟發,我開始閱讀牛津通識讀本,並且撰寫心得及書摘。求知心切,我希望探索一輩子的「通識」,找到知識與知識間跨學科的連結,時時返回生活,用理性去感受世界的客觀真實及感性。另一個小目標就是,透過書寫分享自己閱讀的觀點。

--

--

Sean Hsu
尚的無所去處

產品經理 — Fintech / 區塊鏈。追尋意義、創造與分享平衡專業與生活的內容。 追蹤與獲得我的專屬內容創作:https://linktr.ee/sea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