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動起來:推動高齡健身,資訊傳播是關鍵!

爆米香 Pongbiphang
爆米香pōng-bí-phang
5 min readJul 14, 2020

文/林明萱、溫茜如

根據臺北市政府主計處所公布108年的人口統計資料,臺北市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已到達18.07%,超過聯合國所定義的14%,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齡社會」。市民平均壽命延長,高齡者生理機能退化及慢性疾病隨之增加,如何延緩高齡者失能、促進健康以及其社會參與,成為臺北市政府的重要任務,運動便是減緩高齡者失能的關鍵方式之一。

臺北市體育局局長-李再立先生。攝影:溫茜如

高齡健身目前的推廣方式

目前針對高齡者運動所推行、規劃的政策,依照高齡者的健康狀態及行動能力區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公營運動場館、活躍運動樂齡計畫以及針對亞健康族群的復健規劃。

公營運動場館如運動中心、河濱及其他戶外場地、市區場館以及游泳池等,臺北市政府所轄管的運動場所,65歲以上的高齡者每天早上8點至10點可以免費使用游泳池、健身房以及部分運動設施,其他時段憑敬老卡則享有半價優惠。

活躍運動樂齡計畫是臺北市體育局從民國105年開始,配合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臺灣之「銀髮族運動樂活」及「巡迴運動指導團」兩大計畫,由菲特邦健康管理的樂齡巡迴運動指導團帶領,以促進55歲以上的族群培養運動習慣為目標,藉由推動建置樂齡社區據點,提供銀髮族正確運動及體能保健觀念,提升運動老年人口,共同創造活躍的健康生活。

李再立局長說,如果高齡者具有行動能力、能坐車、騎摩托車或是走路,會鼓勵這樣的高齡者至活動中心或是公營場館;如果不具有移動能力,或是移動能力受限的高齡者,比如說要照顧孫子或是沒有交通工具可以前往先前提到的運動場館,就會推薦他們去參加運動指導團。而針對亞健康、較不健康的高齡者的規劃比較偏向復健、預防及減緩失能等,目前還在與衛生局及社會局商討,例如能否在日間照護中心增設運動的健身房,在有專業證照的人指導下進行運動。

推廣現況仍有進步空間-朝向「十分鐘運動圈」前進

隨著時間推移,臺北市體育局所推動的「樂齡巡迴運動指導團」由民國105年開始試辦,至108年,已累積273個鄰里據點、2,334小時的課程時間,並且共有 59,555位的運動人次。局長表示此計畫雖看似有所成效,但是仍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改善、進步。

現階段臺北市還有三分之二的鄰里未設置據點,且目前參與人數僅佔北市高齡族群的十分之一。針對此現況,體育局將指導團分為三個階段,逐步培養穩定的地方指導員,以擴大整體指導團的服務範圍:第一階段由體育局指派第一次申請的指導員至各據點進行活動;第二階段為培訓各指導員獨立運作的能力;第三階段便為讓各指導員自行於各據點運作,並由政府補貼指導員經費。

透過此三階段,體育局希望將運動據點拓展至臺北市每個鄰里,使每個高齡者都擁有「十分鐘的運動圈」,也就是走路十分鐘即能抵達的運動環境。

面臨困境-健身認知?訊息接收?

問起推動高齡健身時所面臨的困難,李再立局長由高齡者的健身認知開始談起。若是對高齡者提起肌力訓練,「重量的挑戰」將是他們對於肌力訓練的想像,然而,其實對於高齡者來說,微些的重量負荷即可幫助他們進行肌力訓練,例如一瓶寶特瓶、彈力帶等,不需使用太多的器材及運動負荷。以「樂齡巡迴運動指導團」為例,他們即是使用彈力帶協助高齡者進行肌力訓練。再者,臺大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碩士學位學程錢桂玉教授也提到,高齡者與年輕一代的健身認知不同,他們容易將健身作為「產品」來購買,也就是將健身視為一種消費行為,此認知便降低不少高齡者進行健身的意願。如何改善高齡族群對於健身的認知,不管是政府與學術界,皆仍是一項需長期宣導的作業。

接者,李再立局長提到「訊息接收」也是推動高齡健身時所面臨的困難之一。以108年臺北市高齡者運動概況調查為例:約有超過80%的高齡者未接收到官方提供的運動相關訊息,以致在推動高齡運動時,活動的成效時常不如預期,他發現雖然普遍高齡者皆熟悉如何使用3C產品及通訊軟體,然而,對於政府所提供的相關訊息可能一無所知,如何有效透過網路向高齡者推播訊息,將是官方首要著手進行改善的項目。

推廣高齡健身的重要性

李再立局長在訪談中提到,樂齡運動巡迴團4年來已經走入臺北市的132個里,但僅觸及到10%的高齡人口,與全市高齡人口大約47萬的數字仍有很長的差距,如果能更有效運用傳播媒體,像是目前高齡者間較常使用的LINE群組進行資訊上的傳播,在將來突破一定比例的人數後,就有機會藉由口耳相傳增加參與人次。

除此之外,提高高齡者,甚至是全國民對運動及健康相關資訊與知識有相當重要性,人們對於未知或不了解的事情傾向採取消極的態度,直到發生才進而想辦法解決,同樣的態度也在運動行為上。李再立局長以及錢桂玉教授都認為運動概念的推廣教育是最根本的解方,在人邁入老年前就明白運動的重要性以及對其有正確認知,且實際透過運動來促進健康,如此一來在老年時就能夠減少身體上的病痛,也能讓高齡者培養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同時也減少在醫療方面的支出

談到醫療支出,李再立局長提到,當前投注於全民健康保險的支出是遠遠高過在體育相關規劃,根據國外的經驗來看,目前臺灣針對全民健康的處理方式治標不治本,如果能將健保經費移到運動領域,或許能較有效地預防疾病問題且減少相關的花費。對此,錢桂玉教授也認為運動就像為身體存退休金,在中年以前就開始透過運動介入來促進健康,將來就有望減少慢性病和肌肉骨骼退化的發生機會。

李再立局長最後說到,「陪伴者」對於高齡者運動來說特別重要,他以自己的父母為例,母親的陪伴會影響父親的運動意願。他認為高齡族群非常重視「情感」,時常為了聯絡朋友、家人間的感情而至公園、場館運動,運動帶來的「凝聚力」成為了高齡族群運動的首要動力之一。因此,在推廣高齡運動的路上,不僅有賴政府完善的政策規劃,陪伴身邊的家人、朋友一起從事運動、更新相關的運動及健康資訊更是重要,人與人間的相互扶持也是社會前進時不可或缺的動力

--

--

爆米香 Pongbiphang
爆米香pōng-bí-phang

我們紀錄因土地而迸發的故事,像米香一樣,因土地而生、因土地而凝聚,用文字和相機去挖掘這片土地,讓米香般的香甜滋味飄散得更遠,讓更多人品嚐台灣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