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裝的風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Meng Hsuan Huang
片裝的風景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pr 4, 2019

知名攝影家Laszlo Moholy-Nagy曾說道:

「二十世紀的文盲是對攝影機同對筆一樣無知的人。」

現今以攝影科技為主的電影傳媒已在主導,甚至在形塑我們今日世界中一切的娛樂、消費、文化、教育,以及價值觀的構建。於是在這個數位影像日趨發達的成長背景,在電影院與茶餘飯後的閒談中,在文藝青年的嗜好裡,我們可以發掘屬於彼此之間的共通點:我們都曾在人生的短詩裡,深深地著迷過電影。

就像書裡所言:「對於電影這個媒介的愛、以及所看過的偉大電影,讓我們充滿熱情與活力。對我們而言,當時這些都還是新電影:如《阿爾發城》(Alphaville, 1965)、《2001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教父》(Godfather, 1972~1990),到《大白鯊》(Jaws, 1975)、《納許維爾》(Nashville, 1975)、《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1995) 和《重慶森林》(Chungking Express, 1994)。但從今日角度來看,它們都已成為經典電影。」

經過了這麼多年,看著電影歷史的擴張與開展,對於新發展,我們仍舊興奮不已。

當然,我們有自己偏愛的電影及導演。同時,我們著迷於電影做為一項藝術形式,其在藝術上的各種可能性。

在這本書裡,它以一個非常系統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鉅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解構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系統(敘事與非敘事性)與風格系統(攝影、剪接、場面調度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並嘗試了解不同文化裡的電影傳統──從默片實驗電影到當代香港電影,從洛杉機、巴黎到東京。

在書中會提到當代好萊塢電影,如《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2001~2003),也會提到好萊塢之外的導演──例如卡爾. 德萊葉(Carl Dreyer)、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還有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而在近幾年,我們甚至把觸角延伸到網路,在許多影癡、影迷兼影評專屬的部落格裡,有許多不同見解的觀影心得。

雖然說以形式、風格及類型的角度來探討電影藝術似乎對於影像創作有一些過分苛求,甚至對我來說,書裡出現了許多我可能從未聽聞過的電影詞彙。

但我想這本書的原意並不是將電影抽象化。而是在於提供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有一些觀看欣賞的方式與原則,進而解釋自己喜愛的電影。

就像前陣子我看了一次《鳥人》,也可以看出導演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採取幾乎不分鏡、全片一鏡到底的形式拍攝,運用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可能最先聯想到的是復古時期冗長又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當我看到這類超長鏡頭,除了享受鏡頭的流暢動感之外,可能帶來的思考就是:導演為什麼要使用超長鏡頭?其動機到底是為了炫技還是帶有某種設計意涵,亦或者單純是導演的美學意識?2012年,鈕承澤導演的《愛》前十分鐘也採取了一鏡到底的超長鏡頭設計;當然鈕承澤用了一些特效串接起某幾個畫面,但基本上仍是一鏡到底。《愛》是一部包含了八位主角錯綜複雜關係的電影,這些主角的愛情故事在電影中各自展開,時常並無相關;鈕承澤採用超長鏡頭最主要的目的,當然就是讓觀眾意識到:原來這八個人確實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以及同一個時空底下。

而人們的行為可視為一連串的社會戲劇;人們在所生存的舞台上扮演著各式的人生角色。書中大量強調電影語言,而語言就是用來回應所面對的情境。若將電影視為一種語岩或是藝術作品,它是人類將思考與行動符碼化的結果。電影創作者將所觀察到的社會生活百態、體驗到的人生經歷,以及思考 到的信仰哲理經由攝影機轉化成為電影,呈現出與當代社會息息相關的人生戲劇; 然而電影基於大眾媒介所具有的特色,在經由現代文化工業大量複製之後,已無聲地侵入人們社會生活當中,緣起於社會的電影反過來又再度影響社會。

但是,電影與其它大眾媒介不同的是,它能以富涵故事性的方式呈現它的「符號真實」 (symbolic reality):以揉合畫面和聲音的語言,緩緩訴說人們心中夢境的故事, 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更容易接受它所傳遞的訊息。因此,觀察當代大眾 影片的主題內涵變遷,可以相當程度地理解當代社會的文化變貌與心靈重塑歷程, 作為我們信仰思考上的反省基點。

所以對我而言,觀賞電影時不再是以過往經驗所累積的慣性直覺的感性方式,感受影片技術或屬於情感上的精彩片段。反而能將電影視為一個創作者在凝粹創作意念之後,執行到影片膠卷上的完整呈現,如同偉大的小說有其嚴謹性。而一部電影,就如同一個其他藝術如詩歌、建築、音樂與舞蹈一般的完整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