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福殿》台灣民間傳說結合食物浪費議題

屏東視藝數媒組 | 盧渝方、劉姿吟、黃惟、陳虹妃、藍乙庭

楊琇淳
現上設計展
Jun 29, 2022

--

飽福殿以台灣民間傳說 「人生前所浪費的食物,在死後必須將這些廚餘吃完」作為發想背景,並結合食物浪費的議題所編織而成的故事。

現今社會中,作為發想的傳說雖已不被廣為流傳,但食物浪費的問題仍然存在。現今許多人為了符合社會所認定瘦即是美的審美觀,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其餘扔掉;或是大胃王、吃播主等等想增加自己的知名度,為了節目效果準備很多佳餚,但在剪輯背後以催吐、假吃,將原來能吃的食物都浪費掉。

與此同時,在較不富裕地區的人們,卻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達到,每天不斷為了生存而尋找糧食。對於這些事件大眾早已屢見不鮮,但即便倡導不要浪費食物,卻還是有些人事不關己。因此團隊想創作出一部能與台灣人連結的動畫,也為正在努力宣導的人們盡一份力。

飽福殿

作品類型
多媒體設計

設計師
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數位媒體設計組
盧渝方、劉姿吟、黃惟、陳虹妃、藍乙庭

指導老師
劉懷幃

堅持自己想傳遞的事

在畢製的過程中,團隊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作品不被老師所理解,有老師從頭到尾都無法理解團隊想透過作品所想呈現出的東西,希望團隊能以更直白的方式呈現,甚至覺得如果畫面真的無法處理,就必須加上字幕。

團隊經過多次努力嘗試解釋,但最終還是沒辦法讓老師理解,組員們討論後決定還是保留原來的故事進行方式,所幸最後展出給大眾觀賞時,沒有遇到觀看者無法理解的問題。

每個過程都讓人成長

團隊在製作到 key 動作階段時,有許多老師覺得動作不是很順暢。在指導老師的協助下嘗試使用動態捕捉來取代手 key,但沒想到是團隊災難來臨的開端。

使用動態捕捉來擷取團隊要的動作時,才發現模型無法套入擷取出來帶有動作的骨架,但由於當天時間有限,協助的業師也無法立即處理,團隊也只能將所有動作錄完再各自回去嘗試。

團隊試了好幾個禮拜後仍然沒有成果,業師也覺得問題到這時要解決已經太晚,最後還是回歸自己手 key 動作,透過不斷修改讓動作順暢。雖然花了許多時間最終還是回到原點,但團隊覺得在過程中並非沒有獲得,反而學到很多新的東西。

推廣台灣,引起關注

飽福殿以結合台灣民間傳說和世界糧食議題為出發點,團隊希望在未來能透過這部富有台灣文化色彩的作品,將台灣推廣出去,也想透過作品引起大眾對於糧食浪費議題的共鳴,並提高對議題的關注。

疫情對畢製的影響

說到疫情的影響,團隊覺得疫情讓大學生活的一半幾乎都變調,看著學長姐展覽、畢典被取消,讓團隊在大四開始前就在祈禱可以順利辦畢業展跟畢典。雖然疫情現在已是常態,大家也漸漸習慣大型活動不能舉辦或取消,但如果嘔心瀝血的作品不能展出,還是會覺得十分可惜,因此團隊對於只要有舉辦、能參加的展全部都很珍惜,都抱著「要戳鼻孔就給他戳爆,就是要展覽!」的心,團隊也覺得這次能有現上展可以讓大家放上自己的心血真的很棒,謝謝主辦單位!

關於畢製的建議

關於畢製,團隊有幾件事想建議學弟妹,在開始前記得要先做好時間的規劃,跟設想好製作的細節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不要太理想化,要能發現計劃裡看不到的疏漏。雖然無法完全避免過程中的突發狀況,但當真的發生時,事先有準備可以減少很多手足無措的情況。另外團隊也提到電腦效能很重要,效能不好算圖可能會等到天荒地老,算圖的時間也記得要預留足夠!

還有最重要的!記得!隨時按存檔!!

飽福殿設計師介紹

盧渝方

  • 3D建模
  • 動作設計
  • 燈光設計
  • 攝影
  • 水彩插圖

劉姿吟

  • 3D建模
  • 影片剪輯
  • 攝影
  • 國畫

黃惟

  • 插畫
  • 角色設計
  • 水彩
  • 電腦繪圖
  • 材質貼圖

陳虹妃

  • 3D建模
  • 電腦繪圖
  • 影片剪輯
  • 平面設計
  • 攝影

藍乙庭

  • 手繪插畫
  • 電腦繪圖
  • 影片剪輯
  • 平面設計
  • 攝影

指導老師
劉懷幃

最後,飽福殿團隊想對指導老師說的話

謝謝老師在我們遇到困難時,總是鼓勵我們嘗試新方法,並二話不說尋找資源給我們,雖然新方法並不會總是很順利,但我們還是從中學習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和技巧,鍛鍊了我們強健的心態(和肝臟)。

現上設計展,現在開始展,現場在徵展!

就算疫情來襲,努力創作的一年也不會白費力氣

  • 徵件時間|即日起至 6/4
  • 展覽時間|收件後即陸續上架,不撤
  • 展覽方式|Medium 專欄
  • 展覽單位|以作品組別為單位
  • 展覽資格|本屆畢業生,並且表單填寫完整者
  • 報名表單|https://reurl.cc/OAv0lR​

【 注意事項 】

  1. 所有內容與文字上架前將會經過校正、勘誤以及語句上潤飾,如有需要更改,請私訊粉專或致信 be.designing.since2019@gmail.com。
  2. 設計現場保有活動最後解釋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