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恆毅力Grit】

瑞妮 Renee HO
瑞妮向前走
Published in
9 min readMay 20, 2020

你是否跟我一樣,曾經對自己說過下面這些話:
「我沒有她那種天份!」、「他真是個天才~」、「那是因為他很聰明」

如果你也說過類似的話,那正好,我今天要推薦【恆毅力】這本書給你。

因為這本書要拆解的,正是我們對天才的誤解、對熱情的幻想,以及我們該如何汲取成功人士的經驗,學習他們的恆毅力,最後還有很重要的,關於家庭及教育如何影響孩子的思維,我們可以怎麼培養下一代。
以下我歸納了幾個書中我認為很重要的部分分享給你:
1. 崇拜天分,不如探討恆毅力
2. 熱情的真相
3. 終極目標
4. 毅力的真相
5. 家庭與教育

崇拜天分,不如探討恆毅力

相信我們都知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但是我們多數人卻不願意在台下觀察業餘人士變成高手的過程,因為我們崇拜渾然天成的卓越。而所謂天才,可能他們天生IQ或某項與生俱來的特質(例如體格)比較優異,但事實上,贏在起跑點並不保證出類拔萃。那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呢?為此,作者花了數年研究出一道公式:

天份x努力=技能

技能x努力=成就

撇除「運氣」這種任何人都無法駕馭的部分,依照作者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擁有天份可能讓你在精進技能上的速度比別人快一點,但「努力」才是致勝關鍵。因此即便是天賦異稟的人,他們的成就也是必須透過日積月累的努力而來。由此可見,我們與佼佼者的距離並非天分,而是努力。既然努力如此重要,那麼『如何持續不斷的努力』就很值得研究了。是什麼支撐著我們能夠堅持下去呢?

恆毅力,是長期專注於同樣的終極目標

根據作者針對眾多佼佼者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些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專業的成功者都有個共同點,就是擁有較高的恆毅力分數。下面是書中的一份熱情與毅力分數的評量,它是可以隨著時間培養而改變的。
你有多少恆毅力呢?

https://ek21.com/news/3/23686/
https://ek21.com/news/3/23686/

將分數加總除以10就是你的得分。

簡言之,恆毅力=熱情x毅力

熱情的真相

關於熱情,你會想到什麼?廢寢忘食地埋頭苦幹?還是拋下一切投身於某項事物?我們一般對於熱情都有著過於浪漫的想像,這些壯烈與斑斕並非全然錯誤,但書中要強調的不是強烈的情感,而是持久度。

你可以發現上述的評量關於熱情的描述,都不是「你對目標的投入有多熱切」,而是「對目標的堅持有多持久」。作者訪問高成就者,對於「成功」他們通常提到長期不變的投入,而不是投入的熱切程度。這不難理解,作者用一句話解釋了這個概念:

三分鐘熱度很常見,持久的熱情則很罕見。

熱情足以撐起一個人的人生哲學,它就如同你的人生羅盤,引領你去到目的地。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名人在演講的時候,要鼓勵年輕學子「追隨熱情」。但我們常將熱情誤解為一瞬間的火花、某個時刻突然的決定,真相是它需要時間摸索、打造、校準,直至你確認方向。書中舉出不少例子,說明這些成功者在確認方向之前,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逐步」確認自己的熱情所在。

然而持久的熱情從何而來?

講到熱情,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興趣」interest。
我們很難逼自己持續不斷的精進自已完全不感興趣的事物,而從事有興趣的工作則能夠讓我們產生動力,大喊「I love what I do」。在這邊,作者也鼓勵在尚未確立目標的階段,特別是孩童時期,多方面嘗試、接觸,我們能夠觀察孩子對哪些事物比較擅長、比較有興趣,且願意花時間努力突破困難。

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明白,探索興趣就像尋找伴侶一樣,需要花時間深耕。『很多事情的微妙及令人滿足之處,是堅持投入一段時間、深入摸索以後才會感受到。』

熱情的另一個來源,是「目的」purpose。
這個目的是跳脫自我、與他人的連結,照書中的說法,是「造福他人的意念」。作者引述亞里斯多德關於『快樂』的理論並歸納出:每個人先天都會追求享樂體驗及心理幸福,只是我們賦予這兩者的相對比重可能不同。
根據作者的研究指出,恆毅力較高的人通常認為他們的目的是與他人息息相關的,也就是他們的目標能夠為他人帶來正面影響。這個「他人」不必然是某人,有可能是家人、是客戶、是某個產業、是國家、或社會。

這邊作者舉了很有意思的比喻:問三位泥匠:「你在做什麼?」
A說:「我在砌磚」
B說:「我在間教堂」
C說:「我在打造上帝的殿堂」

A在做的是工作Job,B擁有一份事業Career,而C則有一份志業Calling。

大多數人的工作都不是他的志業。但這與職業或是工作內容無關,而是取決於你看待自己的工作的角度與價值。

換句話說,主動培養及強化興趣,並發掘所做之事與世界的連結,能夠幫助我們找到真正的熱情所在。

終極目標

指引我們走向想要到達的目標,並非一蹴可幾,我們需要藉由許許多多微小的目標來逐步完成。下方是作者提出的簡易版目標層。頂層的目標就是我們的目的本身,中層或低層的目標,則是邁向終極目標的途徑或方法。恆毅力高的人,目標與目標之間會有著緊密的關聯,反之,恆毅力較差的人,目標層之間可能缺乏連貫性。

舉個例:假設你的頂層目標是要成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那你的中層目標可能會是成為高階主管、達成多少績效、管理多少人,而你目前或許還距離很遠,低層目標可能會是做好手邊的專案、完成當季業績、建立人脈…等等,甚至更細微的:每天幾點起床、要花多少時間讀書、要吃得健康、週末的活動是什麼……總之,當你的頂層目標確立了,下面的每一項抉擇或作為,都該是為了幫助你朝目標邁進。

不過,我們不是機器人,多數人都沒有辦法設定好頂層目標後就心無旁騖的衝刺。我們都受到多重身份的拉扯,例如作者本身是心理學家也是一位母親,她的終極目標除了『運用心理學幫助孩子發展』之外,還有成為『好媽媽』,有孩子的人都知道要兼顧事業與家庭(兩個終極目標)是多麼的不容易。因此要讓所有的行為都符合單一終極目標確實太過理想化,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判斷與頂層的緊密程度,去簡化中、低層的小目標。如同書中所言:『成功的人要決定”要做什麼“前,必要先決定他”不要做什麼“』,我們的時間與精力都有限,所做的一切需要盡量契合終極目標,就必須分析其優先順序,並有所取捨。

毅力的真相

書中提到四種培養恆毅力的方法:
1. 興趣 interest
2. 練習 practice
3. 目的 purpose
4. 希望 hope

如果說「熱情」是”興趣“與”目的“的總和,那麼「毅力」我認為是”練習“與”希望“的加成。
在我們從事有興趣且覺得有意義的項目時,我們會需要投入大量練習、克服缺點;抱持希望則能幫助我們在面對各種艱難處境時,再次振作。

在學習怎麼振作之前,先來簡單談一下什麼是「固定思維」與「成長思維」。擁有「固定思維」會讓我們很容易陷入負面的反應情緒,也就是受到「先天」、「命運」…等先入為主的觀念制約,消極地認為就算努力無法改變什麼。而「成長思維」則是在受到挫折打擊後,較能理性的分析問題、去做出改變,並勇於再次嘗試。我們對於「天份」的迷思與崇拜,就是屬於固定思維,因為他人的卓越成就似乎與我能做的努力無關。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我們之所以會從挫敗中站起,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努力而改變現況。那麼我們該如何學習懷抱希望?作者提出以下順序:

成長思維 >> 樂觀的自我對話 >> 不屈不撓地克服難關

改變思維、在每次自我對話中都建立正向循環,看來簡單但實際上可能不太容易,這需要不斷的自省、與有效的引導。但即便是悲觀思考的人,還是能夠透過練習或是專業人士的介入而有所改變,讓自己從固定思維轉為成長型思維。

家庭與教育

可能許多華人家庭的小孩都和我一樣,從小在負面的言語下成長,一輩子沒有聽過太多鼓勵的話。「你真聰明」、「你怎麼那麼笨都學不會」或是「你不是那塊料」……諸如此類陪伴我童年及青春的言語,主要來自家庭,也有些來自師長。或許這不是全部(這是肯定的),卻對我留下深刻印象,以至於要我總結大學前的時光的話,我覺得自己是不快樂的,也相當沒有自信,認為自己不聰明、沒有天份。直到後來我離家,選擇我要唸的學校、科系,我用有興趣的課程填滿課表,我才第一次知道原來我不笨,原來我也是可以表現不錯的,只要我有興趣、願意努力。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我可以更常聽到關於「努力」的鼓勵,而不是「天分」的批判,或許我的成績可以更好一點,或是對興趣投入更多熱情且持續突破,而不是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

我們當然無法控制大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固定思維與成長思維、樂觀與悲觀,也都不是非黑即白可以一刀兩段的切割開來。但我們至少能從注意自己的言行開始,從家庭著手,幫助孩子的大腦建立成長思維。我們可以觀察孩子,當他受挫時他是告訴自己「我沒辦法」還是「我還需要再努力」呢?

前面提到,恆毅力是長期專注於同樣的終極目標,也有提到培養恆毅力的四個方法,而書中作者有個實際練習我覺得很值得每個家庭參考:

Hard things rule 困難任務規定:
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做一件困難的任務,且這個困難任務需要每天刻意的練習。

規則是:1. 你可以自己挑選任務 2. 在尚未達到一個階段前,不能放棄
作者自己的任務是心理研究以及瑜伽、丈夫則是工作及跑步、女兒們則是鋼琴。其中她提到小女兒換過六種困難的事,最後選擇了中提琴,且已持續三年,並且興趣日益濃厚。

作者 Angela Duckworth /哈佛x牛津x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 心理學家
2016年12月出版
ISBN: 978–986–398–199–2

為自己設立願景,堅持到底,人生就會出現奇蹟

願我們都有一份願景,與奔向願景的毅力。

共勉之。

--

--

瑞妮 Renee HO
瑞妮向前走

混血雙寶創業媽|軟裝設計師|人體模特兒|25歲漂流法國,33歲再帶著孩子飄回台灣。如今35歲了還在任性,啊|熱愛生活美學,喜歡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