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357 — 個人反思:過於投入一件事情,未必是一個好現象

朱騏
生活實驗室
Published in
Aug 15, 2021

今天早上興致沖沖的研究一款最近發現的新工具 — Pandoc,原以為一個早上就能夠上手,沒想到花了一天的時間(而且還沒完全解決遭遇的問題…)

我是一個遇到問題就會想要當下解決的人,這種特質往好處想是專注,往壞處想是鑽牛角尖。

這種特質還會有一個後遺症,那就是如果問題無法解決,心情失落的狀態就會持續一整天,造成其他事情都做不了。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我思考或許有 3 種解決辦法:

  • 設定能花費在解決問題的時間,並且嚴格遵守

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界線,超過了時間就要立刻停止繼續解決問題,讓自己從鑽牛角尖的狀態抽身

  • 立刻關閉查找資料的網頁

光靠腦袋不斷的想:「不行,我不能再鑽牛角尖了!」效果其實很差,如果能把相關網頁直接關閉、或是離開電腦到附近走走,都是比較有效轉換狀態的方法。

  • 將問題記錄下來

把問題先打在電腦或寫在筆記本上,清空大腦後才能忘掉問題。絕對不能靠大腦記憶問題,很容易過 5 分鐘又開始想要思考同樣問題了

「自在的轉換心理狀態」也是必須練習的,人除了要練習專注在一件任務上,也要學習適時從任務抽身,才不會連帶影響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 關於文章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2/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3/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關於我我是朱騏,一個組織能力超強的軟體產品經理,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時間管理方法。1/ 我可以提供產品管理、時間管理、生產力工具的「個人問題諮詢」與「講座邀約」。2/ 若是個人諮詢,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吃頓晚餐,可透過 Email/ Facebook 跟我約時間,請參考「聯繫方式」。 (由於疫情期間無法實體碰面,可以幫我分享一篇你最喜歡的文章到個人社群平台上,分享後透過 Email/Facebook 告訴我即可)3/ 若是講座邀約,請直接使用 Email 聯繫。︎▶︎ 聯繫方式-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Facebook:請先加我個人好友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建立人脈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

--

朱騏
生活實驗室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