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姬》與《西鄉殿》 幕末大河劇指南

用鉛筆寫日劇
用鉛筆寫日劇
Published in
3 min readMay 19, 2018

同樣以幕末的薩摩藩作為立基點發展的故事,今年的《西鄉殿》被拿來跟08年的《篤姬》作為對比,也是意料中的事。只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在那樣的時代下,以男性與女性做為出發點的故事,本質上仍有很大的不同。

沒有誰比較好,而是即便一樣出身自薩摩,但站在不同歷史位置的西鄉隆盛與篤姬,看到當代發生的事情也都截然不同,或許這就是歷史的有趣之處。更不用說為了讓觀眾們同理主角們的感受,在戲劇中過度美化以及主角們散發無限聖光的基本設定。

其實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雖然收視率很好,但我對於《篤姬》的高評價與收視率,總認為是言過其實,因此評價一直都沒有很高,畢竟近十年內,以幕末為題材的作品,我還是認為以會津藩視角的《八重之櫻》是一個更優秀的作品。但是做為一個接觸幕末歷史的大河劇,不可否認《篤姬》確實大大的降低了大河劇的門檻,是一塊好的敲門磚,這無庸置疑。

《篤姬》的成功,立基於對於角色性格與特色的描寫,例如至今仍讓人遺憾的小松帶刀或是無法見到最後一面的家定將軍大人,還有出場必有打雷的幾島。十年過去了,依然印象深刻。

因此,我仍然會推薦身邊的朋友花點時間把這個故事追完,特別是像要接觸大河劇卻感到卻步、不得其門而入。至於想理解幕末的歷史,這也是一個入門的教科書,因為基本上完整的將幕府、薩長的立場與處境交代頗清楚,加上透過篤姬連結了兩個陣營,進而對雙方都感到同情甚至認同。

《西鄉殿》其實在做一樣的事,只是整個畫面拉出《篤姬》周旋的大奧與德川將軍家,著重於當代的志士們是如何思考「改革」與「救國」這些事?在那個被列強威脅的動盪時代,不知道未來應該走向何方,志士們百家爭鳴,提出了各式的對策。

從尊王攘夷到公武合體,以至於最後的大政奉還,他們都在想著如何救這個國家,只是手段不一,也迫使彼此走向不同的道路,甚至兵戎相見。幕末就是這樣一個迷人的時代,薩摩有薩摩的立場、會津有會津的立場,甚至是私自與美國簽訂通商條約、發動安政大獄的井伊直弼也有他的立場。只是後來的歷史我們也都知道怎麼一回事了。不過這也都是後話。

比起《篤姬》,《西鄉殿》裡刻劃的志士群像確實更為豐富,但正如前面所說,沒有誰比較好或比較正確,只是站的位置不同。

追隨著島津齊彬的背影而踏上了政治之路,他的政治立場從擁護一橋慶喜接任將軍到尊皇攘夷,最後走到倒幕一途,並在維新之後和大久保等志士們,從合作轉變為兵戎相向。

他不是一個拯救世界的英雄,而是一個活在那個時代而沒得選擇,不斷抵抗命運卻又不得不服膺命運的平凡人。這點,西鄉隆盛與篤姬,倒是非常的相似。

--

--

用鉛筆寫日劇
用鉛筆寫日劇

是一個寫字的人,用鉛筆寫日劇,想到什麼寫什麼,寫的是想法、看法與各種私心,因為日劇是生活中難以割捨的養分。合作聯繫:https://www.facebook.com/enpitsudo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