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教學論壇:研究所與高中國文教學的距離」側記

◎文:黃子玲

--

「學術」與「教學」的關係從來便不如棋子般黑白分明,而充滿更多對話與交集的彈性。對一名有志於教職的人而言,在成為正式教師的路途上,興許未曾有鳥語相伴,更多時候,則可能在「學術」與「教學」兩端的討論中來回逡巡、游移不定。尤其108課綱即將實施,不論對新任或資深教師,皆為一具挑戰性之變革。

本次由政大中文研究生學會主辦的「高中國文教學論壇」,有幸邀請三位具博士在學經驗的老師與會座談──由內湖高中詹筌亦老師主持,建國中學吳昌政老師、中大壢中黃承達老師擔綱主講。期許在眾聲喧嘩之後,還予「國文教學」一種客觀而純粹的理解。

「研究所」與「教學」的關聯

面對「學術」與「教學」相異的本質,吳昌政老師指出,博士學位不一定對教學有絕對的幫助,教學者更重要的任務在於協助學生成為一個好的學習者。所謂「好的學習者」並不是「乖乖牌」,而指擅於因應不同情況、條件的學習者。換言之,研究所的目標在於訓練我們吸收與轉化知識,若讀研究所後,反將高中課程「簡單的講複雜,複雜的講矛盾」,讀研究所便為扣分之舉。

對此,黃承達老師則提出另一種看法,他鼓勵大家讀博士班,對他來說,讀研究所就是一個新的觸機。「唸研究所」既不是學歷的問題,也非「考上教甄」的必然條件,卻是激發思考活性的一扇開關。老師回憶,他一開始在彰化女中教書時,與學生探討《紅樓夢》裡人物的小心機,後來在研究所的訓練下,卻看見人物的善良。又或者,透過學術,能幫助學生重拾對學習的熱情。黃老師基於研究所修習小說課的機緣,曾陪伴一位拒學的孩子讀《西遊記》,師生共讀的經驗讓彼此都獲益匪淺。

「研究所」與「教學」的兼顧

至於如何兼顧「學業」與「工作」,與會老師也以過來人的身分給予建議。黃承達老師認為,如果想一邊讀博班,一邊教書,可以將讀博班的時間拉長。另外,兩門課對現職老師太重了,為更充分地準備提問以及參與課堂討論,他建議每學期好好修一門課即可。

林偢萍老師則分享同時擔任高一導師與研究生的經驗,她以為兼顧兩方的關鍵在於「節奏的切換」。除學習善用零碎時間外,她也會在身分的切換過程營造一種「儀式感」,比如寫論文時躲到圖書館聽專輯,培養不同身分所需的情境與態度。

最後,詹筌亦老師則提醒,同時做兩件事,必有取捨。以他自身為例,在面對「研究所」與「教職」時,基於「學生的學習只有一次」的考量,他會優先處理學生的課業,而後再準備自己博士班的課業。

108素養導向教學經驗分享

吳昌政老師認為「核心素養」的提出便是為了打擊僵化、機械式的學習,他引述英國哲人懷海德的見解作為素養教學的註解:教育的目的是在抵抗惰性的知識,讓學生找回對於知識與生活的熱情及想像力。他進一步說:「容我用一種比較大膽而又帶著文學性的說法加以詮釋,你心中認為好的教學方式,你希望怎麼被老師教導,運用到教學中,這就差不多是素養化的教學了。」當然所謂的「好」必須顧慮到學生的條件與需求。

舉建中學生為例,他們對講授內容沒邏輯或太淺顯的課程不感興趣,因此,教師授課時需一併觀察──「你所認為的活潑討論,會不會讓學生覺得很無聊?」、「學生是否已被禁錮、豢養太久,忘記了如何自由飛翔?」吳昌政老師掌握此原則,指定學生閱讀《人類大歷史》,並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文本設計六個問答,最後再以影片的形式呈現。此活動不僅訓練學生的問題意識,也融入團隊的特質與創意,獲得學生迴響。

黃承達老師則分享他在中大壢中開設「女性散文與經典文學」的經驗。所有的文明幾乎為父權社會,故而,他選擇帶領學生走入女性的時空,討論真實存在生活的各種難題與掙扎。另外,學校希望所有中大壢中的同學都讀過《紅樓夢》,便將《紅樓夢》納入段考範圍。順此機緣,黃老師透過舉辦「紅樓夢大富翁」、「紅樓夢Cosplay」等趣味活動,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最後,兩位老師皆認同學生很有能力,且不喜歡過於簡單的東西。只要肯給他們表達的舞台,他們就能表現並獲得成就感。職是,「素養導向教學」不僅能普及於高中,也對高職、偏鄉或PR 值低的學生具適用性。因為,情意的素養人人需要,上述類型學校的學生,或許閱讀理解能力弱,但不代表他們智商低,素養化教學的課程能帶動學生透過媒體、團體合作的方式發揮他們的創意與巧思。

尾聲

透過本場座談的參與,我們可以理解,「研究所」與「高中國文教學」的距離可以是一線之隔,也可能為千里之遙,端看教學者轉化知識的能力與素養。108課綱的上路並不是一場危機,反而策勵教學者重新思考教學的本質。換句話說,教學不只是幾堂課的驚喜,也不是填鴨的實驗場,它更可能是一段連續的過程,唯有在建立關係、同理需求中,才能創造與看見和學習者並肩的契機。

--

--

政大中文研究生學會
當讀中文系的人走到當代

本學會之成立,一為協助研究生面對眼前困局,解決當下問題;二為提高研究生專業能力與內在素質,以造就未來開創新局之人才;三為飲水思源,期能以所學所能,回饋社會,以報今日之所有所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