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獻身》:從敘事角度看電影改編文學作品(二)

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班/薛晴方

--

「誰是你的對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談電影如何改編情節敘事?

電影改編自小說,雖然故事結局起源都忠於原作,但因側重的角度不同,而在情節敘事上有所改變。這些情節的增減導致電影的走向,以及故事的內容和角色間的拉拔都有些微的不同。電影特別著墨在唐川與石泓兩位男主身上,增加幾場原著沒有的交流情節,讓雙男主在友情與對決間互相拉鋸。

原著小說更多的是關照在靖子與石神間的互動,特別是事發後石神如何處理與靖子間的關係?甚至是在中途加入第三者後,他們之間的微妙變動等等。而湯川較像是平行進行的破案者,他們之間的交集更多是因為案件的試探,而少有作為友人間的互動。

那麼,導演如何拿捏唐川與石泓間彼此惺惺相惜,但又作為嫌疑人與破案者的身分?電影中有兩場戲是分別為唐川和石泓設計,在這兩場戲中我們可以看見隨著情節發展,兩位知交如何在謎團裡交手?這裡面有交流、試探、懷疑等等情緒,透過角色對話和電影語言,呈現難以言說的情結。

第一場戲出現在唐川與石泓久別重逢之後,兩人相約打羽球。這場遊戲雖然只是朋友間的玩樂,但因是對打本身就具有較量的意味。從過程中可以看出,唐川在這局明顯佔上風,能夠從容對付每顆來球;而石泓相對力不從心,無法準確拿捏球的軌跡速度。這場戲的意義在於除了張顯唐石間的互動關係,更要隱喻電影目前的局勢。事實上,唐川如同石泓無法預料的「變因」突然出現,令他措手不及。當唐川找上門,他知道這位老朋友擁有與其匹敵的智商,足以識破層層障眼法。這場對打暗示了石泓的心理,面對唐川突如其來,讓他的完美計畫有了突破口。

兩人對打完後,石泓看著正在整理儀容的唐川不禁感嘆:「你看起來還是那麼年輕。真羨慕你!」正是這句話引起唐川懷疑。一向只專注數學,不在乎外表的石泓竟會發出如此感嘆,代表著有什麼東西出現在他生命中,使他開始注意容貌。唐川開始介入調查,推動原本膠著的案件,是劇情發展的關鍵。

第二場戲是石泓約唐川爬山。在爬山的過程中,石泓領路,能夠輕鬆應付跋山涉水;而唐川卻顯得狼狽不足,甚至難以掌握石泓的心思。兩人坐在山裡,進行一次談話:

石泓:「記得你說過數學和爬山一樣。曾經有一段時間,你懂那種感覺嗎?面前有一座山,爬了很久,卻只能在山林中徘徊,到不了山頂,也找不到出路。竟然就這樣被困住了。我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簡直就像個無用的齒輪。我無法忍受這樣的自己。」

唐川:「我能想像那種絕望。但我也相信,你能找到好的出路。」

石泓:「對我來說最好的出路不是走出去,而是走下去。」

電影發展至此劇情即將進入白熱化。唐川以為自己非常能感同石泓的心理,卻在這次對話後才發現他有更多幽微不明的想法。他們彼此試探卻又互訴衷腸,在這場戲中展現情與理既衝突又包容的微妙關係。這場戲又可作為石泓將嫌疑轉移到自己身上的前導,像是對唐川和觀眾預告著自己接下來的行動。

這兩場戲讓唐石二人有更直接緊密的接觸,可以作為高手間的對決,但它更是兩位高智商男主得以溝通交流的安排。書中能讓兩人對談的機會較少,顯然兩人間的交鋒並非作者著重的點。導演非常清楚電影要訴說的是什麼,縱使與原著的故事和結局相差不遠;但電影在敘事中加深雙男主的情誼、互動,使得情節有所更動,這明顯是為強調「雙雄對決」的主題而產生。

電影在情節和排位上時時透露著兩人此刻的心理狀態。作為朋友,他們互談近況,分享畢業以後的新路歷程;作為敵人,他們互相懷疑,攻破對方迎頭趕上的反擊。唐川曾問石泓:「設計一道別人解不出的問題,和解答那道題,哪個比較難?」這句話扣合著兩人在電影中的關係,隨著劇情發展不斷換位、對峙,究竟如何應對才能真正破解嫌疑?他們之間無所謂輸贏,卻在重逢那刻起便注定了對立。

--

--

政大中文研究生學會
當讀中文系的人走到當代

本學會之成立,一為協助研究生面對眼前困局,解決當下問題;二為提高研究生專業能力與內在素質,以造就未來開創新局之人才;三為飲水思源,期能以所學所能,回饋社會,以報今日之所有所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