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聲韻學研究者被問過的問題

文:李千慧/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有幸獲得學會的邀約,來寫一篇關於聲韻學(漢語歷史音韻學)方面的科普文章,我想了又想,在這有限的篇幅裡面,該怎麼呈現號稱中文系最難的一門課――聲韻學的科普文呢?我想就用幾個問答的方式來呈現吧!這些問題通常也是身邊非中文系親友得知我的專業領域為聲韻學後,常常想要問我的問題,我想一般大眾對於漢語很可能也會有同樣的疑惑。

1. 古代也有國語嗎?古人也會說那時的國語嗎?

語言的分歧,往往阻礙了人們互相了解,無法有效的溝通,於是從上古時代,基於需要,一種「共同的聲音」開始出現,就是「共同語」。而我們說的國語,其實就是臺灣的「共同語」,是在政府機關或是公眾場合彼此溝通用的語言。古時候當然也有「共同語」,和現代不一樣,不叫國語。每個時期給「共同語」的名稱都不太一樣,例如:孔子的年代共同語的名稱叫做「雅言」(孔子的學生來自各地,各自有各自的母語,因此必需用共同語來溝通,而孔子回到家中,講的則是山東地區的方言),漢代的共同語叫作「通語」,揚雄《方言》一書就記載了許多「通語」的資料,例如卷一收集了有關描寫「女孩子很漂亮」的用語:秦地稱為「娥」,宋魏之間叫作「女贏」,關東河濟之間叫「媌」或稱為「姣」,趙魏燕之間叫「姝」,或稱為「妦」,自關而西秦晉故都叫作妍,通語則稱為「好」。明清時期則稱共同語為「官話」。(節錄自竺家寧〈語言‧人生‧鄉土〉,《鄉土情懷》,頁41)

古代最迫切需要共同語的,有三種人:一是知識分子,論學切磋,需要有共同語。二是公職人員,處理政務,會商公事,若各自用自己的母語,便形成雞同鴨講,各說各話,什麼事都做不了。三是來往於五湖四海,互通有無的商人,他們趕市集、談生意,論價錢,不能只懂方言。此外,古代以農為業,一般安土重遷的平民百姓,在家則操母語,一輩子可能都沒有離家遠行的機會,當然也就不會說共同語了。(節錄自竺家寧〈語言‧人生‧鄉土〉,《鄉土情懷》,頁40)

2. 閩南語是唐代的語言,所以唐詩用閩南語念才押韻?

為什麼用閩南語念唐詩會比用國語念押韻呢?其實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閩南語比起國語是一個相對保守,演化速度較慢,比較具有古代漢語特徵的語言,所以用這個比較守古的語言念唐詩,押韻現象自然要比國語明顯。

閩南語分布在中國的東南沿海,這個區域在古代基本上就是一個比較難以到達、偏遠的地方,距離所謂的中原地區(核心地帶)是比較遙遠的,語言接觸的情況不像中原那樣劇烈,因此在這樣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下,閩南語這個語言比起國語,演化速度是比較慢的,因而保留較多古代漢語的特徵,例如:端知不分、沒有輕唇音、有七個聲調。也因此我們用相對守古的閩南語來唸古代的唐詩,比較能表現唐詩中的韻律現象。

各位可能還會產生第二個疑惑,難道一定得用閩南語念唐詩才會合韻嗎?其實不盡然。事實上,唐詩用粵語(廣東話)唸,韻律現象也會比用國語唸來得明顯,甚至用客家話也是可以的。因為這些語言在某種程度上都比國語保留更多古代的語音現象,所以用它們來念作於唐代的詩,韻律感和押韻現象自然比用國語念明顯。尤其廣東話入聲調保留完整,這一點比起閩南語更守古,閩南語的入聲調已經有一些失落,所以目前在某些操閩南語口音的人的口語裡,聽不到入聲調的三種不同韻尾,只剩一種韻尾――喉塞音韻尾。所以如果用粵語來念唐詩,遇到入聲的地方,反而可以明顯地聽到短促的入聲韻尾,如此在押入聲韻的地方就顯得特別有韻律感。

3. 「台語」等於「閩南語」嗎?

閩語支內部差異巨大,各語言之間基本上無法相互通話。關於閩語分區的看法,事實上不止一家,可參看潘茂鼎(1963)、張振興(1985)。本文根據侯精一主編之《現代漢語方言概論》(2002:216)閩語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區:

沿海閩語:閩東區、莆仙區、閩南區、瓊雷區

沿山閩語:閩北區、閩中區

從上述分類可知臺灣民眾所說的閩南語,事實上只是閩語的一支而已。也因為閩南語是臺灣使用得最普遍的方言,因此民眾一般稱呼它為「台語」(「臺灣語」的簡稱)。雖然,目前學界也有人主張應把臺灣說的閩南語正名為「台語」,但是並未獲得普遍認可。

然而,在學術界場合裡,台語是另有所指的!「台語」指的是壯侗民族所使用的語言,又稱「侗台語」,例如:泰語、寮語、壯語、布依語這種語言,分布於中國西南及東南亞,和臺灣一般民間「俗稱」的台語(閩南語)並不相同,它指的是另外一種語言。

4. 閩南語有文字嗎?

其實閩南語是有本字的。因為閩語很早就從古漢語分化出來,所以閩語的口語和書面語相差很遠,而讓人產生閩南語沒有字的錯覺。也因此常發生所謂的「訓讀」現象,例如:「看著『腳』字讀kha¹, 看著『殺』字讀thai⁵。kha¹、 thai⁵分別應是『骹』和『治』。用『骹』表『腳脛』,用『治』表『整治、解剖』的用法早見文獻記載,閩南沿用至今。書面語採不同的用法,分別是『腳』、『殺』二語。如今閩南人看到這兩個字,直接的反應就是讀出相當於他們語言中同義的kha¹和thai⁵。就語言文字的關係來說,這是牛頭不對馬嘴。……探究本字要滿足的條件,除了要能用漢語音韻史發展關係的規律解釋外,還必須在語意、語法功能上看出彼此有密切傳承關係,並且曾經在古代文獻上看到實際的用例,閩南語有siun¹ tua⁷(太大)、siun¹ ling²(太冷),以siun¹表『太過』之意。從聲、韻、調及語意等條件來看,siun¹本字應為『傷』。此用法起自何時,姑且不論。可考杜甫〈曲江〉頷聯『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欲盡』對『傷多』,此『傷』為副詞可知。又《朱子語類》十九卷有『今人讀書傷快,需是熟方得』。此二例皆以『傷』字表達『太過』,可以幫助我們確認閩南語siun¹即是『傷』字」(楊秀芳《臺灣閩南語語法稿》(1991:20–21))。

可知,「訓讀絕非理想方式,只要對漢語的語文稍作深思,就不會滿足於這種『望文義而生音』的作法,因此許多關心閩南語的人不斷投注心力從事研究,希望替閩南語的語音找到它本來的文字寫法。」(楊秀芳《臺灣閩南語語法稿》(1991:21))。

5. 漢語一直以來都一樣嗎?

這個答案是否定的,漢語幾千年來已經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的轉變。就語音層面來說,明代人說的共同語我們也幾乎是聽不懂了,更何況是唐代,甚至是更早的時期。這邊我們想談一個大家比較陌生,但又關係到上古漢語(漢代以前都稱作上古漢語)的一個概念,那就是「形態」。

傳統形態學把語言分作三大類:(1)孤立語:其主要特徵是每一個詞只由一個形態構成,是「沒有任何語法結構的語言」(徐通鏘2008:18),例如:漢語。(2)黏著語:即使用「詞綴」的語言,如:前綴、後綴、中綴…等。黏著語裡,一個詞的每個意義對應於一個組成成分―語素,例如:土耳其語。(3)曲折語∕融合語:具有曲折變化的語言,一個形式可以同時體現多個意義,例如:西班牙語裡的-ó在habló中表直陳語氣(indicative mode)、第三人稱(third person)、單數(singular)、過去時(past tense)、完整體(perfective aspect)等多種意義。足見屈折語將屈折類別「融合」在一起,通常允許一個詞尾包含多個類別。

相對於綜合語(包含黏著語、屈折語、多式綜合語),孤立語在語素上不進行變化,而是以「語序」表示文法關係。據研究,上古漢語是一種具有「形態」變化的語言,只不過由於時代、方言、漢字等各種因素的干擾,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不容易看出來。

上古漢語的詞綴中,目前比較明確的是*s-前綴,討論的學者也比較多。*s-前綴在上古漢語中有「使動」和「名謂化」的功能。又由於漢字系統不能直接反映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有時為了瞭解這些變化,必須使用反切裡出現的破音現象。例如:「解」的幾個讀音中,中古「古隘切」(見母開口佳韻上聲)和中古「胡買切」(匣母開口佳韻上聲,讀如「蟹」);第一個有清聲母(見母,中古k-)有主動意義,是及物動詞,第二個有濁聲母(匣母,/ɦ/)有被動意義(「鬆懈」):聲母的清濁和動詞的主動/被動性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專家認為是某種前綴導致動詞聲母的濁化。不僅如此,聲調可能也有詞形變化的功能。

上古漢語詞綴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到目前為止,上古詞綴的研究還很有限,想要得到學界普遍的認同,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上古漢語在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形態變化,與今日呈現的「孤立語」狀態十分不同。

--

--

政大中文研究生學會
當讀中文系的人走到當代

本學會之成立,一為協助研究生面對眼前困局,解決當下問題;二為提高研究生專業能力與內在素質,以造就未來開創新局之人才;三為飲水思源,期能以所學所能,回饋社會,以報今日之所有所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