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有感動、不解、疑問,就會有議題討論 —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導演林君陽分享執導現場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以下簡稱《與惡》)為公視於2019年推出的社會寫實劇,由編劇呂蒔媛執筆,導演林君陽執導。這是第一齣以無差別殺人案為主題的電視劇,力求寫實風格帶出療癒調性,林君陽說,「療癒是《與惡》拍出來的樣子」,療癒這詞不是事後諸葛,而是在當時導演觀點欄目中寫出來的話。林君陽強調,療癒沒有明確定義,悲劇得以讓人嚴肅的看待事情,因為看完之後眼淚默默滴下的那一刻才會有昇華。
社會迴響之大,《與惡》跨出台灣
《與惡》自今(108)年3月24日開播以來,每集帶來高收視率,最後兩集瞬間最高收視率還到達3.6,不僅如此,本劇在豆瓣的分數還高達9.5(滿分為10),就連導演林君陽在演講時,都自稱這部應該只有8.8,「不知道後面的0.7怎麼來的?」本齣戲在22個國家播出,劇終之後的討論更是熱烈,扣連出家庭、媒體、教育、法治與精神疾病污名等對話。導演林君陽表示,我們沒有預料到社會迴響會有如此之大,但又在很多場戲中洶湧澎湃的情緒理解這是一部很有能量的戲。
《與惡》開播之後,不僅導演林君陽,包括編劇呂蒔媛、劇中演員,甚至是劇中談到的領域之專家學者都受邀參加多場講座,但是政大是林君陽首次走入校園分享的場次,他表示蠻期待不同的觀眾,因為過去聽演講的大多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年,而今天台下的卻是十幾二十歲的大學生。
林君陽表示,在不同的場合最常遇到的問題,「你們能想像與惡會這麼成功嗎?」每一個看似成功的作品,無論是繪畫或是戲劇作品,都有各種不同的原因。身在其中身為創作人的我們,只是去做一個平常就會做的工作,所以我們沒有預料到劇終後的社會迴響會有如此之大,但這些是有很多深刻的印象,很直觀、真實的感受,劇組都知道這會是一部很有能量的好戲。
相對於觀眾的喜愛,林君陽更希望可以促成彼此對話,戲劇可以形塑多元思考,讓觀眾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對話是與自己不同心念、不同成長背景的人交談。
編劇先決,各司其職
《與惡》也是台灣影視製作難得一見的編劇先決,林君陽表示,編劇呂蒔媛花了很多時間田野調查,到精神科看醫生、訪問病人,前往伊甸基金會了解病人回歸社區的問題。新聞現場方面,也到新聞現場採訪獨立媒體《報導者》以及到電視台採訪幕後。
對導演林君陽而言,導演比較像是做劇本的翻譯,「也就是把文字翻成影像」。他用外語語言與本國語言作為比喻,有人可能用Google翻譯將英語翻成中文,但母語人士一看就會覺得很奇怪,該怎麼重新被呈現,能把看劇作家的故事如實地陳述當時的感動,傳達劇作的裡念,就是導演該做的。
劇中有感動、不解、疑問,就會有議題討論
這部戲當中,從編劇手上的句本到實際完成的想像,其實經過了一個半月到兩個月。林君陽說,後來把應思聰的劇本拉強了一點,而拍戲是一群人的事,不是編劇、導演、製片說了算,最後是所有人的共同創作。「《與惡》到底哪裡做對了什麼?跟一般台劇哪裡有什麼不同?」《與惡》在產製的過程,大家是平起平坐的,演員、製片也是,大家站在滿好的位子互補,也都可以坐下來討論該怎麼讓劇更好。
兩個小時的分享當中,除了分享這部戲編劇呂蒔媛的創作初衷外,導演林君陽透過幾個月的執導理念分享給觀眾。《與惡》是呂蒔媛起心動念所完成的劇本,「為什麼要寫這部戲?因為恐懼。」《與惡》想探討的是無差別殺人,這件事會不會發生在小孩的身上,能不能有解答呢?而林君陽認為呂蒔媛問的社會問題把它集結起來,就會變成很有能量的戲劇作品,有感動、不解、疑問,就會有議題討論。
《與惡》演的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
林君陽說,《與惡》戲裡的每個人,都是真實社會裡所存在的人,與惡是一部關於「人」的戲劇,所謂「惡」的背後到底乘載了哪些真實的人,他們是「惡」的嗎?「人」是這部戲最關鍵的一幕,劇名框架底下我們可以擁有更多的對話,因此把劇名中「我們」二字放得比較大,能不能體會到「他們」其實也是「我們」社會的一份子?他們可能經常存在,但我們經常視而不見,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初衷是「我們」這兩字,透過戲劇鋪一條理解每個人的道路。
大眾媒體衰退,分眾時代來臨
最後,林君陽分享,收到觀眾的回饋,反映出社會原來有這麼多人能夠願意理解他人的,是相當鼓舞人心的。經過《與惡》的過程,要對自己想做的事更有信心,對這個電視沒落,正要走向數位串流、OTT的時代,大眾媒體已經慢慢不存在了,觀看行為已經漸漸分眾了,對於我們創作者來說,會有觀眾告訴你,我們在那裡等你,你對自己下的決定,可以在精確一些,「對我來說,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