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襲,八句上帝的話語支取平安

text/陳珮雯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各種疫情訊息滿天飛,接著開工、開學,家長群組更是瀰漫著各種憂慮。然而,相信很多人最近都細讀過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瑽寧在《親子天下》網頁上的文章,瞭解這隻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力和嚴重度,其實與流感病毒類似(惟老年人與慢性病患者嚴重度較高)。因此只要勤洗手、戴口罩,就能有效降低被感染的風險。(原文連結:https://reurl.cc/RdN9mx)
隨著媒體的大量報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各種訊息,讓台灣社會處於各種焦慮的情緒之中。身為基督徒的黃瑽寧醫師認為,面對未知的病毒,會感到擔心害怕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仔細去探究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找到自己脆弱的原因,或許更能在禱告中,與上帝更親密地對話,並得著那出人意外的平安。以下為黃瑽寧身為基督徒醫師,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人心波動的屬靈分享 —
一、我害怕,因為擔心自己生病:
上帝允許疾病的存在,也因著疾病,人類才能時常醒悟生命的有限及脆弱。保羅曾經因為身體的病痛,連續三次求主醫治,然而主卻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雖然病毒、細菌、癌細胞的攻擊是出自於撒但,但上帝也巧妙地利用疾病,帶領保羅免於自高自大,謙卑俯伏尋求,持續地來到神面前,經歷神的恩典,並彰顯祂的大能。
今年初除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新聞之外,最令人震驚的莫過於美國NBA球星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因直升機墜毀而死亡,說明了再強大的軀體,在那意外發生的瞬間,也是如此地脆弱。2019新型冠狀病毒雖然讓我們擔憂,但也因著這份擔憂,讓我們謙卑地向上帝討拍、撒嬌、抱怨、死纏爛打,就像當時的保羅一樣。相信上帝也會溫柔地用同一句話來安慰你我:「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二、我害怕,因為替所愛的親人與孩子擔憂:
遇上未知的疫情,為人父母難免擔心家人的健康安危,尤其孩子在學校群聚生活,無法在他們身旁絮絮叨叨地叮嚀洗手,就怕一個不小心,病毒吃進了嘴裡。
在世人的眼中,雖然親手照顧孩子的,是父母的雙手,但別忘記聖經上的諄諄提醒:「孩子是神所賜的產業」,「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篇127篇1節)
若非主的建造與保守,靠著人血氣地勞心勞力養兒育女,也都是白費力氣。因此,雖然在我們看不見孩子的時候,會擔心他們有沒有好好洗手,有沒有乖乖戴口罩,同學感冒有沒有誠實以告……等等操心不完的大小事;但我願意堅定的相信,在神的手中,神必然親自建造與保守孩子。
三、我害怕,因為對無法掌控的未來感到慌張:
因著疫情泛濫,有人開始擔心工作受到影響,有人擔心股市波動,也有人害怕生活的秩序因此大亂……等等;但是,每當我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性時,總會用「出埃及記」中「嗎哪」的故事來勸誡自己。
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放眼望去一片乾涸,不要說掌握未來的方向,連明天的食物在哪裡,都無從得知。四十年之久,上帝從不讓以色列人看見「未來」,他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今天」。「今天」上帝會從天降下「嗎哪」,可以煮,可以烤,一定吃得營養吃得飽,但就只能今天吃。任何人想留一些嗎哪到隔日,就會生蟲發臭,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會有明天的嗎哪,今天就專注在當下,享受上帝所賜的福份。
以前我搞不懂,為什麼上帝要這樣「玩弄」以色列人?但如今我已明白,人若自認可掌控未來,就會把上帝冷落在一旁不理不睬;唯有經歷過無法掌控的「未知感」,才能使驕傲自大的人類,謙卑地相信和倚靠神。
既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為何不將心中的擔子放下,相信神的恩典夠我們用,祂的供應總是像嗎哪般,來得即時又剛剛好。將我們的憂慮與缺乏帶到主的施恩寶座前,我們就能經歷人活著不單靠食物,而是靠著神每天點滴累積的供應。
「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
四、我生氣,是因為這世界充滿不公不義:
網路時代,每個人都是自媒體,可以在社交網路上發表對個人、群體、政府、國家等等的批判意見,而像現在一個新興病毒的爆發,肯定如照妖鏡一般,會將人性醜惡的一面,顯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但即使我們對世上的各種不公不義感到憤怒與失望,仍要提醒自己聖經的原則。在羅馬書十二章,保羅曾諄諄勸誡我們:「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12章19節)
年輕時候的我,在網路上發言,也時常陷入情緒性的字眼,甚至互相謾罵。然而有一次上帝藉由聖經提醒了我:「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 12章21節) 才驚覺那些自以為義的批判言語,正是被撒但利用的最佳示範。
所以,我們要以善勝惡,而不是以惡報惡,讓自己反被罪所捆綁。
五、以基督的心為心:
基督徒面對疫情,最寶貴的就是能以基督的心為心,不只看見自己的需要,更能在耶穌基督裡看見他人的需要。腓立比書2章4–5節說道:「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這段經文最具體的實踐例子就是:口罩夠用就好,不需要搶購、囤積,以免真正有需要的人無法使用。
最後,黃瑽寧醫師也提醒,想要轉傳訊息時,也要先留心自己的動機,是為了祝福人,造就人,抑或是單純為了吸引目光、參與八卦、增加點閱率、引起注意而分享。「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馬太福音 5章37節);面對眾多紛亂的疫情訊息,更需要屬靈的辨別力。雖然我們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流行病學的專家,但如果能以基督的心為心,就能鑑別是非。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言9章10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出至今不到一個月,病毒的序列已經解碼,呼吸道受體已經公佈,疫苗培植已經開始進行,全球許多專家也使用各種數學模式,來猜測病毒的未來發展,每天都有新的進展和突破。然而,身為基督徒醫生,黃瑽寧愈鑽研疾病與認識病毒,愈感到人類智識的有限,與上帝創造的無窮無盡。
黃瑽寧說,即使大量的研究增進人類對冠狀病毒的認識,但事實上仍有非常多的未知領域,人類能理解的部分,僅是非常微小的一塊而已。即便以製作疫苗為例,看似疫苗是人定勝天,但疫苗也是要靠上帝創造的免疫系統,才能發揮保護的作用;也因此每一次的科技新突破,就是帶領人類再次看見上帝的奇妙可畏,更提醒我們要對上帝存著謙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