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號稱 40 萬上凱道造勢,韓國瑜如何養出超忠誠的粉絲?

陳睨
睨名提問
Published in
25 min readJun 2, 2019

--

同一個韓國瑜,有人說爛有人盛讚,有人謂之韓總有人戲稱韓導,到底韓國瑜是怎麼短短時間不靠政績不靠顏值卻能圈粉無數呢?

冗贅的序

作天(6/01)是韓國瑜第一次大規模在凱道為明年 2020 的選舉造勢,韓國瑜的媒體部在下午五點表示已集結 40 萬餘人次(警方清點後估計約 7.5 萬人次),照片視覺效果上真的非常驚人,這股勢潮讓我的同溫層內哀鴻遍野,風聲鶴唳。大概四點多開始,看到即時轉播就嚷嚷著「充滿亡國感」並沈浸在崩潰中的比比皆是、清算好友或轉發眼球中央電視台的也大有人在,反對韓國瑜的群眾似乎在那一霎間才願意相信,對立面的支持者不是群演和稻草人,而是真實會走出門投票的民眾。

這群年紀稍長受眾有幾個跟新世代不一樣的特點,基本的有錢有閒這裏不細談,重點在他們是真有動員的執行力,且形成對於政治明星或政黨的忠誠後強硬又不容易改變(想想各種含淚投 OO 的造句通常是誰在傳的)。多數與他們立場相反的年輕族群,則相對沒有對政黨的專一度,他們更傾向對政策和意見表態展現出投票的敏感性,這使得年輕人的選票不僅不穩定,還有可能基於「好事不出門、承諾但沒有推到位的事」傳千里的政治性傳播習慣而感覺失落就大舉跑票。在這裡,最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到蔡英文在之前 5/24 同志婚姻合法化前後所受到的壓力和差別待遇,和通過後油然而生的道歉浪潮,代表著這群選民們更彈性卻也更不耐等待。

圖片擷取自 2019 第一屆的道歉大賽,有興趣可以逛一下風向和留言。網址這裡走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73136369821734/?active_tab=about

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2013 出版的《解析台灣民眾的反政黨情緒》一文,對政黨沒有絕對忠誠的族群特徵為年紀落在傳統選舉研究上定義為年輕的 20–39 歲、教育程度高且居住城市者,多是我同溫層哀嚎的各位朋友們。今日在凱道滂沱大雨中而奮勇嘶吼的群眾,則多是投票率高,低反政黨情緒、對政黨有忠誠認同的中老年層,(該篇論文定義中年為 40–59 歲,而老年為 60 以上的族群)。

在這裡,老實說我倒是挺讚許這股引起年輕一輩恐慌的聲勢,畢竟 20–39 歲且相對高教育程度者,在世界各國都有悠久不愛投票的現象(2016 大選例外,這應該是少數年輕人被氣到揪團投票的例子,但去年直轄市長的部分年輕人有明顯傾向的候選人還是很辛苦的)。希望這盛景可以至少讓不愛投票的我輩嚇醒,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瞭解並重視不同候選人的特色,理解非你同溫的選民文化,在有知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更好、更有效的方式做兩方的交流溝通,知己知彼並截長補短。最後,也記得自己的公民權利要自己行使,以及那些不屑管政治的人終將被他人用政治管束。

長長的序言到這,先以放上去年美國因應 18–34 歲年輕人投票低落所祭出的反諷廣告作一段落,願這些表演和預言都在來得及的時候被注意到。

--

--

陳睨
睨名提問

政大數位內容碩士/自由撰稿者/辯論人/接案講師/不時寫一些我關心的與關心我的事,課程邀約或其他合作,歡迎聯絡 candycandy77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