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力001》活動行銷到非營利組織公關:劉愛渝向陽的社教魂

Ting-Ni Wu
社會教室
Published in
6 min readApr 27, 2019

社教人眼中的劉愛渝,總是和熱情掛在一起,彷彿擁有無限的能量。我們等在雲和街的轉角,看著她在陽光下走來,不知不覺也沾染了些活力。

「我今天還有帶我們的公關稿來!」現擔任家扶基金會媒體公關專員的劉愛渝,一講起話,圓圓的眼睛就藏不住笑,但工作內容可不輕鬆。擔任家扶公關的業務包山包海,包括向企業募款、合作案及組織媒體公關。每位公關專員需負責接洽20至30家企業洽談合作機會,也需推自己的組織專案進度。而當社會上出現兒童相關事件時,必須即時擬出新聞稿做出回應。

自主性:商業思考或是回歸人性?

踏進非營利組織前,劉愛渝先在活動型的整合行銷公司磨了兩年,專門承辦企業的活動行銷,既要辦活動也要對外聯絡媒體、行銷宣傳。大四暑假實習與前公司結下緣份,她提早畢業轉為正職,比同屆同學早一步踏進社會磨練。

學業與職場無縫接軌,劉愛渝早早累積豐富工作經歷。攝/吳亭霓

「那時候工作要把很多東西兜起來,不斷聯絡廠商,活動前幾乎沒辦法睡。」劉愛渝早上9點開始上班,不時熬到凌晨2點才離開公司。細數那些日子,她沒有怨言,只是當工作與作息的不平衡逐漸侵蝕生活,劉愛渝不禁醞釀轉職念頭。

繁忙的工作依舊,時間軸緩緩前進,「小燈泡事件」當下,也正是劉愛渝下定決心轉換跑道的日子。

2016年3月的隨機殺人案將社會劃開大洞,集體氛圍漫著哀傷,「那時候活動的老闆想要用這個事件當作宣傳的著力點,從商業角度來看或許沒錯,」劉愛渝講著,眼神越來越銳利,「這件事是一個集體傷痛,用這樣的事件來當行銷點是違反媒體素養的。」

為商業目的老闆所做得考量與過去所學、所認知的價值相衝突,劉愛渝思考到自己依然喜歡行銷、公關工作,但想要跟「社教」有關,於是基金會、非營利組織成了她思考下一份工作的方向,劉愛渝也主動找上系上教授詢問、討論,為下一步做好準備。

提早進入業界,緊湊工作中訓練出獨立作業能力,「現在心臟很大顆,」劉愛渝淡淡的說:「不一樣的地方是,你知道你做這些是為了什麼,因為基金會有一個使命,你會比較願意投入;長久做下來,你知道你會改變小朋友的生活的時候,會覺得很值得。」

成長力:老牌組織與創意的衝撞

家扶基金會每年都會以「貧困兒童」、「受虐兒童」及「寄養家庭」為主軸,推出大型募款案。劉愛渝第一年就得主辦其中一個專案,帶著三人小組挑戰4000萬募款專案,剛進組織她形容,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所有細節都要從零開始,壓力排山倒海而來,也必須盡快熟悉基金會內部運作及專案需求,劉愛渝雙手一攤:「那時候不知道怎麼抓議題點,而(統計資料)25%、35%有什麼差別?那時候真的不知道差在哪邊。」

一路磕磕碰碰,劉愛渝拿著先前的專案資料不斷比對,終於硬著頭皮,完成初登板的任務。經過兩年的洗禮,再次接下大型募款案,劉愛渝分享時已能泛著自信眼神,她向上張開的手慢慢聚攏,堅定地說:「在這裡會不斷成長,上一次做(專案)怎麼行銷、CF(廣告, Commercial Film)怎麼拍都不知道;現在已經可以想到明年或後年要做什麼,主題可以很快地抓到。」

講起手中的募款案,劉愛渝總能侃侃而談。攝/吳亭霓

組織內部雖然有許多SOP,主管們卻不吝給予決策空間。劉愛渝比劃著桌上專案文宣,開始談起「文宣改造」,她說以前文宣作風,較常把代言人放很大、很明顯以吸引目光。在進行「無窮世代」專案時決定以議題訴求的氛圍為主,於是把代言人的比例縮小,讓蔡依林跟合作的孩子站在一起。最後呈現作品,拿下蔡依林經紀人的心,其他部門同事也相當滿意。

顛覆以往以代言人為主的設計,新的主題視覺更重視「氛圍」。圖/取自臉書

除了工作本身,劉愛渝也很重視與人的互動,她板起手指數:「(公關工作)溝通一定要夠好,就是不能夠擺爛,機動性也要夠。」除此之外,公關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組織形象,劉愛渝談到,家扶基金會是非營利組織,即使在私領域發表負面或攻擊性的言論,都可能傷害到組織本身。

議題力:把握社教系的優勢能力

想給學弟妹什麼建議呢?劉愛渝大嘆:「超後悔提畢,在學校的話想要去選更多外系的課。」社教系的課包含企業行銷、社會行銷及志工管理,在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氛圍中,處處都有發揮所學的舞台,她語帶犀利:「我們學行銷或傳播是很有用的,但是相對來說太淺,就自己要再多進修;優勢在於,我們有上社會問題,對議題有基本的敏感度,也有學一些剪輯,像是很常碰到照片要怎麼拍?用什麼風格?對我們來說就不是問題。」

公關,負責處理組織的公共關係,時事敏感度、議題掌握度及專業能力都要不斷精進。在訪談中,劉愛渝總是透露出無窮的學習欲望,她接觸抖音、live.me了解青少年喜歡什麼;平常閱讀《親子天下》或《未來family》等雜誌,加強對兒童議題的知識;同時也在Hahow上社群操作的課程,持續進修行銷技能,借用各種渠道累積自己的專業能力,她說:「到了職場後,會更知道自己還需要什麼。」

劉愛渝也開玩笑,她說,好好把握身邊的人脈,「(社教系)身邊的人去的領域都不一樣,有一些去業界,也一些去媒體圈,能夠利用的資源就很多。」我們好奇劉愛渝如何利用身邊資源,她只是俏皮的眨眨眼。

映著落地玻璃窗外的陽光,劉愛渝眼中總是閃著透亮的神采,一路走到現在的位置,不變的是一股熱血,一個熱愛社教的女子。

小插曲:進家扶基金會前,愛渝曾經在第一關就碰上烏龍事件。她笑著分享,當時機構規定求職者背景需為「行銷/傳播」相關,而愛渝的「社會教育系」直接被刷掉。「我真的很困惑,明明社教系做的東西都相關。」她笑的後仰,語氣有些無奈:「後來是他們主動查證,打給我說,『社會教育系』是符合規定的,請我再投一次履歷。」我們不禁也笑,社會學沒有標準答案,社會教育也沒有。

《社會教室》每週日更新,喜歡我們的專訪歡迎用力拍手👏🏻

--

--

Ting-Ni Wu
社會教室

各種練習紀錄|Project Management, Python, Data, Storytelling|Contact: hihidia217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