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讓寫作更全面tips:了解社會體系脈絡 累積「個人資料庫」培養全觀洞察力

文/少女凱倫

常常有人詢問,如何在短時間之內,完成一篇有深度且有個人觀點的文章,或者是一個段落的資訊與文字,如何發揮得更長、更有知識性。

其實這類型的問題,我認為關鍵在於「資料庫」夠不夠充足,而我會將它分成兩個層面,第一是「資訊資料庫」,第二是「文字資料庫」;本篇文章專注討論「社會體系」,所謂的社會體系在定義上是一種模式化的關係網絡,構成了個人,群體和機構之間的一個連貫的整體。它是可以組成一個穩定的小組的角色和地位的正式結構。一個人可能一次屬於多個社會系統;社會系統的示例包括核心家庭單位,社區,城市,國家,大學校園,公司 和行業。

我認為就個人而言認清個人身處產業的政治構連,循著社會體系跟社會脈絡就能夠把事情看得更底層、更全面。

舉例來說,有一天我在帶領 XChange 成長計畫的時候,我詢問一位任職於數位銀行相關產業的成員,是否知道「金管會」主關機關是誰?當下在場的人都靜默停下來思考,大家答道「應該是獨立機關?」

我緊接著請大家再思考看看,獨立機關是否也有上級機關?這時大家才開始意識,金管會是屬於行政院所管轄。我們再一起往上推,行政院下面有哪一些部會?進而從過程中釐清所謂的社會體系。(補充資料:行政院組織法)

你從這個討論過程當中有發現什麼事情嗎?

這個討論過程,也許是一時沒有立刻反應過來,而非不知道,但同時也反映出,很多人身處自己的工作,卻沒有太清楚自身產業與社會體系的關係,如果你可以全面瞭解從上到下的關聯以及不同層級的層次,你就容易在接觸到一個「新的素材」時,從每個細節過程當中,找尋到不尋常的蛛絲馬跡;而這些細節,都能夠成為你的素材與資訊,且因為你有意識地思考以及覺察,更能把資訊統整搜集之後,依照自己的觀點發展成內容。

寫作公式:風格X觀點=話語權

這便是我們所定義的風格與觀點,一但這兩者長期積累下來,久而久之就能發展成「話語權」,一旦讀者習慣了你的詮釋與論述,自然而然就會成為你的鐵粉,這無關乎你發表內容的頻率,更無關乎你發表內容的長度,而是取決於你的深度,想法及思維,這三者是無可取代的。

在我們夠了解社會體系時,我們也能夠換另外一個視角去思考一個單一事件!

舉例來說,有一天我在新聞工作上收到一張印著雙鋼印口罩的照片,於此文同時雙鋼印口罩已經正式發行,但收到資料時,時間點離上市還有四天,那這件事情就很奇怪了。

奇怪的點在於,為何尚未允許販售卻可以購買?

另一個點是,為何中央規定只能在藥局及衛生所等口罩實名制場所購買到雙鋼印口罩,民眾卻在電商平台上購買到?

第三個點是,我所收到的照片,口罩上的雙鋼印與政府單位所公布的規格有所不同

(圖 / Visual Hunt )

這三個點是我當下就意識到非常不尋常的地方,但我會意識到這些資訊異常,是因為我夠清楚知道整個社會政策上時間點、規章、購買場所與方式:會清楚知道這些方式,更是因為時刻在蒐集自己的「資訊資料庫」,並且將之整理成個人的海量資訊,並在遇到任何事件時,便能從腦海中抓取、馬上運用,這便是判斷資訊可用性的實踐過程。

Photo by Johannes Waibel on Unsplash

(本文為台科大電子商務班寫作課練習文章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