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搖滾與次流行文化:特寫冰島音樂】你學不到的維京精神

源自Johann Johannson Facebook

近年來香港人對冰島國家好嚮往,簡直可媲美地上天國。除了百看不厭的北極光外,冰島音樂亦彷似天籟之音。空靈、神秘與實驗性等虛幻詞彙,都是不少音樂寫手經常挪用的字眼來形容冰島音樂。冰島音樂種類多元化,冰島人好支持當地音樂, 冰島政府亦願意在經濟逆境中,實況投資發展音樂產業,長遠建立自己的品味。當我們抱怨香港人不支持香港獨立音樂,以及香港政府只著重發展古典音樂,只在乎扮高尚,懶高貴及自我感覺良好時,倒不如暫且不談音樂,談談冰島的「維京精神」,或者你會明白香港音樂暗淡無光的原因。

淺談維京精神

經歷過金融海嘯後的冰島人敢抗命,堅抗爭,既不讓胡亂炒賣的銀行資本家逃之夭夭,全部送進監獄外,全民亦參與修憲,希望改革制度漏洞,確保國家資源與福利不再被濫用,更積極維持教育與福利體系運作,保護弱勢社群,為的是國家上上下下都能夠三餐溫飽。

--

--

文化九公:神學只是一場遊戲
神學 + 搖滾樂 + 次流行文化

玩音樂是興趣,寫作是修行,讀神學是天職。曾經在山上舉辦過《山寨音樂》及工廈天台眾籌《天台音樂祭》。出了一本半自傳《道成搖滾》,好像是華文神學界唯一談搖滾樂與神學的巨著。《號外》專欄作家。現於英國讀博士,研究神學、搖滾樂與冰島樂團Sigur Rós,同時化身King Zausage創作電子音樂,反思基督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