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麼批評教會?

端木皚 Thomas Hoyle
端木 皚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ug 11, 2019

七月二十一日,元朗港鐵站發生兇徒無差別攻擊市民的恐襲。在兇徒逞兇期間,本應維持治安的警察失踪了至少三十九分鐘:當時在港鐵站內的兩名警察被撤走,附近的警署一律拉閘關門,連 999 熱線要不是未能接通,就是在聽到報案人說「元朗」二字後,就立即掛線。

警方在事後解釋,當晚在現場的兩名警員是因怕寡不敵眾而暫避以待支援,而警察姍姍來遲,是由於當時大部分新界的警力均被調往上環應付「暴動」。相信不少人也同意,警方在此事上明顯沒有盡其維持治安的責任,事後所謂和黑社會勢不兩立的說法,只是言行不一的虛偽飾詞。

換掉角色也許你都會包容?

上述對元朗恐襲的總結和對警方回應的批評,大概不會有什麼所謂「黃絲」有所異議。但倘若我將題目轉換為「八月五日,北角發生兇徒無差別攻擊市民,附近教會立即將所有聚會場地一律拉閘關門,堂會解釋,如此措施是因為擔心同工的安全和害怕教會受破壞。我認為,教會在此事上是明顯沒有盡其天國福音的責任,而事後所謂上帝是我們避難所或作鄰舍教會的說法,只是言行不一的虛偽飾詞」,不少本來是所謂「黃絲」的信徒卻會立即反彈,若非指我當晚既不在現場又沒有立即現身協助教會開門而沒有資格對教會關門一事置評,就是怪責我為何不能對教會施以同理心或諒解。更出奇的是,有人甚至說,教會保持開放是勇氣的表現,但關門也不代表怯懦。如此層出不窮希奇百端的辯詞,並非出自什麼幫港出聲或港人港地,而是一群平日也會批評政府的信徒口中。這委實令人訝異非常。

若按同一標準,既然大部分港人當晚均不在元朗現場,平日又沒有協助警方維持秩序,大概我們也沒有資格對元朗一事置評。還有,我們對警方的口誅筆伐,大概也是沒有對林鄭或盧偉聰施以同理心或諒解。最後,我們或許也應該莫測高深地說,警方維護市民安全是勇氣的表現,但不那麼做,也不代表是怯懦:大部分以此論調維護教會的信徒,在面對政權時,均會對這種藍絲邏輯嗤之以鼻。但為什麼我們卻可以處之泰然地用這種藍絲邏輯替教會護航?為什麼我們在衡量教會這個「另類政治群體」的道德行為時,使用的標準竟然比我們衡量政權時更寬容?

得贖的群體 vs 仍待得贖的群體

教會經常有一個錯覺,覺得自己是「得贖的群體」,所以某程度上代表了「天國在人間」。從終末論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有一定的正確性,但這絕非事實的全部:教會和信徒經常遺忘的,就是教會雖然是得贖的群體,但同時仍然是「仍待得贖」的群體;我們某程度上在人間彰顯天國,但我們仍然是罪人的群體,正如我們既被稱義,但同時仍是罪人:simul peccator et justus。而罪人的其中一個定義,就是我們「虧缺了神的榮耀」。我們雖然願意順服,但最終往往仍因軟弱而達不到福音的要求。當這樣的時刻出現時,當教會未能持守所托負給她的福音時,我們是噤聲縱容教會,還是願意作教會的守夜者,盼望提醒能令她重回正軌呢?

正因教會是這樣的一個罪人的群體,套用我一位朋友一針見血的觀察,不容許信眾批評長執的教會才是最失敗和可怕的教會。因為作為一個罪人的群體,教牧和長執同樣會落在「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的試探中。拒絕一切批評,不論是來自領導層的直接壓制異見,還是來自信徒間冠冕堂皇的開脫以迴避批評(如什麼要對教牧有同理心和諒解),都是企圖令教牧享受不受制約的權力。這樣的權力,最終只會令教牧以至教會腐化。香港過去二十多年的腐化正是由於政治制度由最初缺少到現在對政府近乎完全缺乏制衡,這才令林鄭認為可以橫行無忌,覺得可以推出一條燒毀一國兩制防火牆的《送中條例》。這樣的腐化,在缺乏批評的教會,同樣可以發生。

結語:你憑什麼批評教會?

公平地說,反對我批評教會的聲音並非來自北宣的教牧,相反,據我了解,昨日 811 港島東大遊行前後,北宣反而安排了教牧和醫護界的弟兄姊妹留守教會應變。在上文刊出後跳出來的,只是那些太快採取自我防衛機制的一般信徒。這樣的回應,縱使出發點是如何地好,最終只是將教會引向腐敗的方向:往地獄之路,往往是由善意鋪成的。

倘若我們不想明日的教會變成今日的香港,我們必須謹記,教會仍是罪人的群體,而教牧,或教會,達不到福音的要求,正是我們作為罪人(群體)必然會發生的事。如果有人認為這是對教會過份嚴苛的惡意指責,大概他們已忘了教會其實是一個罪人的群體的事實。若然,這更加顯得這個提醒的重要性。

當然,提醒教會或教牧同工,不等於不體諒他們的難處。但體諒他們的難處,不能以一種無視他們不符福音給我們的呼召,拒絕指出他們錯誤的方式出現。在教會未盡責任時對教牧同工的體諒,反而是在提醒他們後,邀請他們和我們一起來到上帝的面前,尋求祂的憐憫和恩典,禱告說:主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願以此禱告和一切在此艱難時代牧養的教牧同工共勉。

作者 Facebook

作者 Medium

(歡迎網上廣傳)

--

--

端木皚 Thomas Hoyle
端木 皚

《立場》及《眾新聞》博客及《信仰百川》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