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剛升上大一的第一個學期,我誤打誤撞修了一門完全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課,內容是關於經濟學各學派的發展與演變歷史。
當時對經濟學的認知僅止於高中公民的市場供需;論及學派,也只說的出馬克思與亞當斯密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會修這門課,單純是對知識抱持好奇,還有覺得身為經濟系應該要對各學派略知一二,才會看起來很厲害。
一開始抱著聽聽軼事的心情,修到一半才發現不對勁,以自己的程度,根本達不到教授要的研究水準,整個學期都泡在圖書館翻根本看不懂的論文;輪到我期末報告時,直接在講台上被教授電哭(是真的被電哭,教授把全班同學請出去,關上門直接開噴)後來教授塞給我一本書,「妳讀完這本,寫一篇心得給我,就讓妳過。」
我深深覺得這是每個經濟系都該讀的一本書。從大一必修的經原、大二的個經,無異曲線等等,邊沁的效用主義(Utilitarianism)是所有分析的前提,「效用極大」的假設早就植入在經濟學的思考裡。然而效率與公平永遠是互斥的,當經濟學顧著追求「效用極大」,即忽略了分配不均的問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就是要你看見,我們所信任的資本,實際上是如何運作、會導致什麼結果,而我相信這個結果,絕對離我們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很遠很遠。
簡介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由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 2014)所著。他提出財富分配的演變動態是受到數種力量(包含趨同化和趨異化的力量)相互拉鋸的結果,不能歸結到單一的經濟政策或政治體制。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歷史文化的背景都會決定何種力量居於優勢,進而改變財富分配的結果。本書主要透過大量數據分析各個力量的影響(其中又以r>g法則最為重要,後面會談到),解釋十八世紀以來的各國財富分配的演變,並由這些歷史經驗,預測二十一世紀的財富分配狀況,嘗試提出解決辦法。
歷代經濟學家對財富分配的解讀
李嘉圖、馬克思:資本主義的分配不均將導致自我毀滅
李嘉圖(David Ricardo)和馬克斯(Karl Marx)以及許多十八、十九世紀的社會學家,都對社會的財富分配抱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為少數群體(如地主、工業資本家)必然掌握越來越多的所得與產出,而這將進一步導致資本主義的崩潰。李嘉圖根據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人口論的模型和稀少性原則,推論出在人口增加、土地相對稀少的狀況下,將導致土地價格或租金上漲,長期下來地主所得在國民所得佔據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重;馬克思則提出「資本無限累積原則」:有別於土地資本,工業資本可以無限累積。
這個現象可能導致兩種結果:資本報酬率越來越低,直到投資動能消失;或是資本所得在國民所得占比無限上升,激起勞工階級的革命與反抗。無論是何種結果,資本主義都是自取滅亡。
儘管最後預言並沒有實現,這些假設忽略了技術革新造成生產力提升的可能性,但他們的擔憂不容忽視,資本累積雖然有其限度,但它的頂點可能高到足以影響整個社會結構。
顧志耐:貧富差距是通往均富的必經路徑
相較於李嘉圖和馬克斯的預言,顧志耐(Simon Kuznets)的理論反而過於樂觀。他根據年度國民所得資料,提出 「顧志耐曲線」:貧富不均的程度會隨著工業化和經濟發展先增後減,呈現一條鐘形曲線。他認為工業化初期分配差距會擴大,因為只有少數人可以享受工業化帶來的財富;然而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人進入產業、分享經濟成果,分配不均自然會縮小。
數據確實印證了他的理論:1910-1920年間,美國前百分之十富者的所得約占國民所得的45%-50%;到了1940 年代末期,已經降到30%-35%。冷戰時期,顧志耐的理論成為自由主義的最佳辯護,直到今天仍影響著許多右派經濟學家,相信資本主義終將帶來均富的美好社會。但事實上,美國貧富差距縮小的原因是兩次世界大戰的衝擊與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顧志耐的理論實質上存在過於主觀的臆測。
趨異化的力量
資本主義的法則:r>g
使財富分配趨異的力量有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r>g 法則:資本的收益率(r)大於經濟增長率(g) 是決定財富分配的重要參數。「資本報酬率 r」代表的是資本財富的增加速度; 「經濟成長率 g」代表的則是社會財富增加的平均速度。若 r大於g,擁有越多資本的人,資本財富累積速度便會大於社會財富的累積速度,造成財富分配差異越來越大。舉例來說,若資本報酬率為 5%、經濟成長率為 1%,資本持有者只需要投資五分之一的資本所得,其財富成長的速度就會跟社會平均一樣快。此現象容易發生在經濟成長率低的時候,而且根據歷史,它發生得非常頻繁。這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的邏輯,在自由市場的運作下,只會讓富者越富、貧者越貧,並非像顧志耐所想像的均富結果。
根據資料,可以看出在工業化以前,經濟成長率幾乎為 0%,因為人口與人均產出的成長率非常慢,但當時的資本報酬率(主要為土地資本)卻是4.5%;工業化時代,經濟成長率顯著提升,但資本報酬率也相對提升,所以貧富不均的狀況並沒有多大改善;到了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的通貨膨脹、財富破壞、以及大蕭條期間的破產,大幅降低了資本報酬率,而遽增的經濟成長率則歸功於戰後重建與大量的人口成長(戰後嬰兒潮),一連串動盪事件創造 了財富重分配,貧富差距達到史上最低;然而這樣的狀況並沒有持續很久,1980 年代後,全球化以及柴契爾與雷根的新自由主義政策,使各國開始競逐資本,資本報酬率再度上升,r與g持續擴大,財富不均程度正重返十九世紀的水準。 從r與g的演變動態可以大致看出歷史上的財富分配狀況,這說明了r>g的確是影響財富趨異的主要原因,也是皮凱提用來推估未來財富分配狀況的重要依據。
趨同化的力量
市場開放有助分配趨同?
原則上,開放資本流通是有助於趨同化的。若富國可以擁有窮國部分資產,不只可以改善富國的投資報酬率(因國內資本過於充沛,資本邊際生產率遞減),也能提升窮國的生產力。然而這個理論有個缺陷:它只能保證人均產出趨同化,不能保證人均所得趨同化。當富國長期持有窮國資產,窮國永遠得繳交部分報酬率給富國,造成國民所得差距越來越大。
另一個被視為可以促進分配趨同的機制是「供需原理」。根據古典經濟學,市場競爭能夠使資源分配趨向最適狀態,若某商品價格過高,社會對該商品的需求便會降低,供需自然會取得新的平衡。例如都市的房價大漲,民眾可以選擇搬到鄉下,但供需機制之複雜往往使得調整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一開始就在都市擁有房地產的富人,在這段期間累積的財富足以讓他們在鄉下置產,繼續持有資源的掌控權。
知識與技術的流通才是長期經濟成長主因
觀察過去經濟起飛的國家(例如日本、南韓、台灣),它們崛起的主要原因不是已開發國家的投資,而是本身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即教育與人才訓練。反觀國內資本大量由國外資本持有的國家(例如被殖民國、非洲),經濟發展都未能如前者成功。國際開放當然是經濟起飛的必要途徑,但這些國家並非受惠於資本流通,而是開放伴隨而來的知識流通。透過知識與技術的突破提高產出和競爭力,才是在長期經濟成長同時又縮小差距的主因。
分配不均的結構
資本所得與勞務所得不均
皮克提將所得分配中前10%定義為高層階級,中間40%定義為中產階級,後50%則為底層階級。若把高層階級中再分成兩個群體,1%的頂層和其餘9%的高階族群,往越高所得群體移動,勞務所得的比重會迅速下滑,而資本所得的比重則會迅速增加。在其餘9%的族群中,有 80%-90%的所得都是勞務報酬,但越接近1%頂層,勞務所得比例下降到 20%-30%,其餘由單純的資本利得取代,例如租金、利息、股利。也就是說,靠才能與勞務(例如醫師、律師、經理人),也許可以擠進前百分之十的世界,但要成為前百分之一的頂層,擁有大量資本才是關鍵。
以美國來說,底層階級只擁有2%的財富,中產階級擁有23%,高層階級則擁有75%的財富。
收組者社會與超級經理人社會
社會走向極端分配不均有兩種結構,第一個是「收租者社會」,其總體所得主要受資 本掌控,財產繼承在這種結構中佔有極大重要性,舊時期的法國或是美好年代的歐洲即屬於這 種社會;第二種是「超級經理人社會」,其所得以勞務所得(薪資)為主,以現代美國最具代 表性。這兩種社會結構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收租者社會如何造成極端的分配不均很好理解,財 產繼承強烈的限制了社會的流動性,又根據r>g法則,資本利得大幅與社會平均所得拉開差 距。而超級經理人社會則是近期興起的新形態(多為英語系國家),源自於超級才能主義導致 薪資暴增的現象。理論上,薪資應該由邊際生產力來衡量,但對於高薪資族群(高階主管、企 業經理人)難以用客觀基礎計算他們的邊際生產力。因此社會(尤其美國)傾向以個人特質 — 例如企業才能、聰穎、勤奮等來衡量報酬。他們的優渥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社會所推崇的價 值觀,十分符合「美國夢」。但我們都知道,撇開意識形態,實際上薪資制定與公司內部運作 與個人談判能力大有關係。在這種主觀而資訊不完整的結構下,財富分配往往也被迫趨異化。
結論
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的福祉而存在
根據《人權宣言》第一條,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的福祉而存在。然而現代大量財富 集中於頂層百分之十的人,毫無共同福祉可言。儘管財富分配的動態受到各種力量牽制而難以 掌握,但至少一個鮮明的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相信資本主義法則或自由經濟的本質能夠達成和 諧穩定、降低財富分配不均只是假象。財富集中是資本主義的自然趨勢,但若放任它無限成 長,將會傷害其本身的系統。若要恢復對資本主義的掌控,我們必須先承認世界上沒有完美的 經濟制度,也不存在完美的競爭市場。
歷史會找到自己的路
二十世紀的戰爭讓我們以為已經擺脫了貧富差距,但我們始終沒有克服、也無法克服 資本主義的最大矛盾:r>g。財富分配議題之所以值得重視,是因為它不只是單純的經濟問 題,而且關乎一個民主社會的正義價值、以及我們如何定義「公平」,重要的不是分配不均的嚴重程度,而是分配不均的理由。《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提供了檢視問題的實際資料,讓我們在處理貧富不均時,能夠客觀且有系統地尋找解決辦法。儘管比起龐大的歷史,數據永遠顯得 不足而充滿缺陷,但無論我們做甚麼選擇,歷史都會找到自己的路,就已知的答案中選擇最好 的方案去實行,是人類唯一能盡的努力。
後記
經濟學如何作為一門科學
以上整理了書中重要觀念,另外也想談談皮凱提對經濟學的看法。從皮凱提使用資料的方式,可以看出他身為學者嚴謹的態度與自覺,盡力讓每個分析都客觀完整。一個現象可以擁有好幾種合理的說法,每個陣營都站在自己的角色上替自己辯論,經濟學雖然永遠不夠完善、精確,但一套有系統、有邏輯的分析方式是必要的,這也是經濟學的存在價值。經濟學家急於將自己獨立於其他社會學科,自陷於數學與模型中,試圖建立自己的科學地位,然而經濟學是永遠無法達成精確的,因為它同時包含了邏輯與人性:每一個統計數據、每一個數字,都是活生生的個體。科學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也許當經濟學放棄追求本身的科學性,開始追求事實性,其科學價值自然會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