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意外》憤怒與誤會的交錯

路易
等待翱翔太空人
6 min readAug 16, 2018

今天2018年2月在台灣上映的電影《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可以說是今年上半年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這部片真的不太需要用腦,沒有過分的劇情伏筆也沒有深奧的邏輯推理,一切就是「情感的糾葛」,就讓我們今天來聊聊這部電影《意外》吧!

電影簡介(無雷)

《意外》(英語: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港譯:廣告牌殺人事件)是由導演 馬丁·麥多納(Martin McDonagh)執導和編劇,導演因為這部片贏得了第74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劇本獎」、第75屆金球獎「最佳戲劇類影片和最佳劇本」。這部片是由真實故事改變的黑色喜劇片,劇情主要在描述單親媽媽 蜜兒芮德Mildred(由法蘭西絲·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飾演)個性潑辣火爆,買下了在艾比鎮Ebbing鎮外公路旁的三塊超大廣告牌,並在廣告牌上大力控訴警長威洛比(比爾Bill),並未盡全力將自己女兒姦殺的犯人逮捕到案,因為案發七個月後警方都未取得任何進展,而一切的紛爭與誤會都由這三塊廣告牌開始蔓延。

為什麼我推薦《意外》呢?

光是在導演得到的3項獎項中就可以發現,光是這部電影的劇情就可以當成一部「教科書」了,整部劇情絕對沒有拖泥帶水,儘管很多畫面都是對話或互相質問的過程,看似平靜但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演員之間對於事情的憤怒,以及面對現實的無奈感。每當一個角色做出憤怒的控訴時,觀眾們會跟著劇情表達不滿覺得對方是壞人,但導演又很故意地將劇情帶到壞人這邊,讓觀眾了解到,原來壞人也是好人,也是有自己的苦衷和信念;但當壞人又做出了憤怒的舉動來反擊他人的控訴時,似乎壞人不再是壞人,好人不再是好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因為對彼此的不諒解或誤會,從而產生更深的憤怒還是憤怒。

這部電影在結尾時做了一個巧妙地回應,代表當其中一方放下憤怒時,事情真的才可以往前走,你會為導演一直煩惱,到底電影的結局要怎麼收尾呢?但導演非常厲害地做到了畫龍點睛,呼應了整部片的主題,不是一句台詞也不是一個大彩蛋,反而是你我都會說卻很難做到的事

推薦還沒看過這部《意外》的你/妳,記得看完再回來看下面我的影評喔

個人影評(雷)

首先這部片的中文翻譯「意外」相較於香港翻譯的「廣告牌殺人事件」,真的是完全點到電影核心,(ps.雖然我覺得比較像是在講憤怒與誤會,但取這個電影名字絕對沒人要看XD)。

意外的意外

整部電影就是一亂串地意外串聯成另一場意外,沒有女兒的那場意外也不會有媽媽愛女心切的廣告牌控訴;沒有廣告牌與警長比爾Bill的癌症末期,小鎮的居民也不會誤會是女主角 蜜兒芮德Mildred 害他自殺身亡的;沒有那把前夫燒了廣告牌的大火,也沒有後來蜜兒芮德燒了整個警察局,更沒有後來和刊登廣告商住在同一間病房,也更不會有結尾的一笑置之與原諒,讓兩個人攜手合作去逮捕犯人。

下層階級的無奈

這部電影讓女主角獲得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和「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女主角獎」,我自己覺得完全實至名歸。蜜兒芮德Mildred頭戴領巾,總是板著一副撲克臉,眼神有種不屑卻有想流淚也不願意在大家面前掉落的堅毅,儘管開口閉口都是髒話滿點,但為了女兒被強姦而堅持想要抓拿犯人的心情,你很難想像一個母親為了這件事已經傷心半年多了,卻還是無能為力的那種憤努且無力感。女主角演活了下層階級人們的無奈,也展現出下層階級面對上層階級不斷的壓迫,只能從最殘暴的手段下手,因為他們真的不知道可以怎麼做,唯一能做的也只剩最爆裂的控訴而已。

社會的短淺眼光

身為一個母親為了愛女的強姦殺害事件付出努力,但整個小鎮的人反而視她為異類,更明確地來說是視而不見,居民完全不把一個母親的憤怒視為整體,反而只針對她的言行舉止做出判斷,這也彰顯了這個社會人們眼光的狹隘。從很多的社會事件發生後的留言中可以發現,人們僅針對特定事件就對這個人做出批判,完全忽略了先前這個人的人生以及她做過的所有事,似乎做錯了一件事就代表這個人整個人生是錯的,甚至完全批評地徹頭徹尾,這點是我完全無法忍受的!

我們人們都努力地活著,想要在現實的社會中奮力地付出,但人非聖賢誰不會跌倒失意?他只是不小心忘記或犯錯而已,但整個社會或周遭的人們就會針對這單一事件,不斷地抨擊和批評,甚至全盤將他的人生否定,這是個非常恐怖的事情,似乎在跟這世界上每個人說:「你沒有犯錯的權利!」Oh! Come on放寬心一點,別忘了自己曾經也犯錯過,知道犯錯的痛苦後下次再努力就好;也別忘了,事情的發展就像電影情節一樣有起承轉合,人會犯錯絕對是有跡可循,只是你願不願意認真看待他而已。

結尾的畫龍點睛

劇情演到最後真的一直在幫導演想結局,明明電影快結束卻好像做不完XD但很巧妙地最後神來一筆,一個原諒女主角的舉動,原本仇恨的兩人相視而笑,終於他們願意放下誤會傷害,攜手合作開車前往旁邊小鎮抓拿犯人。其實就是呼應了整部劇情的觀點,看似不斷復仇的劇情,其實只要有一方放下,整個進展才可以往前邁進。

結語

放下憤怒是最好的方法(XD玩了一秒變佛陀哈哈哈)

看似壞人其實也是好人,好人也是會做壞人的表現,我們常常用二分法來區別世界上的人類,但現實中每個人都曾是好人也是壞人,我們會做錯事也願意做好事,所以不能一件事定生死,必須整體性地來看待他人,甚至他的整個人生。只能說: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你也不希望人家常常用100分的標準來評斷你吧?!」

拍 10 下:謝謝你喜歡我的解說!
拍 30 下:我會寫更多關於「電影影評」的文章
拍 50 下:我有你這讀者寫這篇也心滿意足了!

--

--

路易
等待翱翔太空人

喜歡手機攝影📱、旅遊✈️、電影🎬和音樂🎧 「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卻能決定生命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