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拉琴的狂想曲

交大USR辦公室
築塹報Hsinchu Zine x NCTU
7 min readApr 30, 2019

【文 / 小記者 汪佩盈】

製琴

里拉琴是世界上相當古老的彈撥樂器,從古埃及的壁畫上即出現過狀似里拉琴的圖案,可以看出里拉琴有悠久的歷史。教導我們製琴的單老師專精於製作各種中國樂器,在工作室中可以看到許多如二胡、琵琶、古琴等樂器的半成品。

單老師的父親自年輕時便喜愛玩樂器,面對國共內戰後到台灣沒有現成樂器能繼續自己興趣的情況,他運用自己理工出生的背景,運用手邊素材開始製作樂器。而單老師從小跟著父親製作樂器,至今也超過六十個年頭。

以製作古琴的經驗為例,單老師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呼喚出木頭的靈性。所謂的音樂,便是從聲音中有所感受。因此,在製作發出這些聲音的器樂時,洞察「物」的生命十分重要。過去在指導學生製作古琴時,單老師會要求學生花上一兩星期去和木頭相處,從撫觸其紋理、輕敲並聆聽其聲,了解木頭的每個細部都是構成它能發出獨一無二聲音的關鍵。最終感受出這塊木頭的本質,為其命名。一旦木頭有了名字,接下來的製作便是順應木頭的本質,進而能製作出最能表達其聲的樂器,便是所謂的「呼喚出木頭的靈性」。

單老師接著講解聲音的虛與實。所謂的「虛」,在聲音的類型上是陽的,一製造出這個聲音,便從器樂本身快速地發散出去,是比較鬆散的聲音。而所謂的「實」,分類上屬陰,是會收束在樂器內,較為持久的聲音。每一種樂器都不完全是單純的虛或實,兩者的分配是造成聲音獨特性的關鍵。

老師也示範拿到一塊木頭時,抓住其四分之一的位置,敲擊二分之一處,發出的聲音就是這塊木頭的最低頻率,可以此為基準對木頭做更進一步的了解。木紋的走向也對聲音有很重要的影響。若敲擊面的紋路為弦向紋,因為質地較鬆散,所以聲音低沈。若為徑向紋則因密度較高而聲音清脆,且演奏時能有更靈敏的聲學品質。紋路不只是對聲音表現有影響,也決定了樂器的結構性。為了樂器能在不同時間、不同溫濕度的環境下都發出穩定的聲音,並且在加上弦張力等不同方向的外力下保持樂器結構,每個部份都要挑選適合切紋的木材來組合。

利用生漆或天然的底漆加上能著色的礦物原料(如硃砂、松煙、鉻黃、鈦白、鉛黑)作為樂器的保護層,此種工法已流傳上千年之久,許多古老的木製構造能撐過時間的侵蝕,甚至比起鋼筋混凝土建築更堅固,也是由於上漆的緣故。上漆這個塗裝步驟影響的是聲音表現裡中高頻的部分,絕大部分的低頻和中頻的表現都是木胚本身就有的性質。

一般而言,製作樂器會使用密度大於0.8的木頭,如之前所說弦張力等不同方向的外力下會影響樂器結構,每個部份都要挑選適合切紋的木材來組合,如橫梁使用櫸木,木材質地均勻,琴橋部分使用扭曲生長的紫檀。利用不同木材的醒值與樂器發聲的方式以及和其他零件的配合來進行搭接。

使用紫檀製作的琴橋是樂器聲音傳導的支點,將弦的震動傳導至整把琴,在木板厚的地方呈現低音、薄的地方呈現高音,是控制聲音的門戶。因此在製作上十分費功夫,先以人工砂磨至完全沒有裁切的痕跡,弧度也到理想的狀態後,用機器快速的打磨,此時因為高溫,屬於富含油脂的紅木類的紫檀樹酯融化,在表面形成防水的天然保護層,光澤非常美麗。

除了木頭本身性質外,製作樂器的各項金屬零件也十分重要。再裝螺絲時,老師叮囑我們要留八圈牙來進行調音。弦的部分,為使15條弦配合木頭呈現不同的音高與音色,老師選了各種中國樂器,如揚琴、琵琶、箏等的弦來安裝。安裝時弦要搭在琴橋尖端部分,如果受力方向不平衡,琴橋會倒下,因此要十分小心。

在安裝好弦之後整把里拉琴也接近完成,所以為使弦穩定下來,便進行第一次的調音。調弦時要一次調一點點,至多條高半音,待弦的張力改變穩定下來不會再走音時再繼續進行。共鳴板的部分應該要等上完弦後視音色來做最後的調整,所以當初上漆時這個地方是沒有上漆的,但是這次課程要在琴上安裝互動裝置,因此保留木胚的狀態。

互動裝置

為了讓古老的樂器與現代的科技結合,找來了音樂所畢業的學長鄭老師來指導。鄭老師負責過許多台灣大型活動中聲音藝術互動裝置的設計。在開始製作前從軟體、硬體兩方面來講解互動裝置需要的基礎知識。

老師設計的互動裝置是利用靜電感應的原理,當我們彈奏特定的弦時,與之連接的LED燈會亮起,蜂鳴器則會發出特定頻率的音,希望藉此製造熱鬧的互動感。

為了使構想實現,使用的是目前最廣泛被運用的互動式物件控制器Arduino。老師先從該開源軟體的基本語法來介紹,然後再嘗試裝置的組裝。因為參與的學生來自各種領域,並非每個人都有程式基礎,所以除了老師的指導外大家也互相幫忙。不管是程式碼還是組裝,只要有一些小小的環節出錯,就會影響到整個系統,而這個反覆地嘗試、修改、再嘗試的過程也一直從組裝階段延續到排演、甚至是演出前。

練習、排演與演出

練習時由另一位老師來指導我們演奏,這次預計要表演的曲目分別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及《綠島小夜曲》。因為是彈撥類的單板樂器,老師主要著重在撥弦上的講解:在彈里拉琴時,要用指尖壓著劃過去再放,彈的位置在弦的三分之一處,低音則可再往低一點的位置彈。與製作互動裝置相同,許多人並沒有彈奏樂器的經驗,而這個部分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斷弦,因為和互動裝置的零件不同,每條弦都是使用不同樂器專用的弦,並不那麼容易取得,所以在調音和彈奏時必須更富技巧性來避免弦斷掉的情形發生。

因為必須配合互動裝置來演奏,大家在演出前的晚上不停加練。然而許多人的裝置也還沒有完成,或是容易出錯,大家只好在演奏方面更加把勁練習。因為時間緊迫,曲目也由原本的兩首改為只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除了互動裝置帶來的聲光效果外,也請到兩位音樂所的同學進行伴奏。

在經過許多個晚上的排練後,終於來到演出日。大家在上台前對互動裝置做最後的確認,或是複習樂譜以防不小心彈錯。最後終於在觀眾們的掌聲中正式上場演奏,並在結束後到事先安排的區域向參與觀眾介紹里拉琴,並邀請他們體驗互動裝置。

與當天演出的其他專業團體相比,我們的演出十分生澀,互動裝置的LED也因為現場更為迷幻的燈光而不太明顯,但是在準備過程中接觸並熟悉的知識,以及演出後與觀眾們的互動,都達成最初希望結合新竹的地方資源並注入活水,引起大眾關注的目標,可謂一場十分成功的演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