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父親權益協會是三盲?

紅鶴老爸陣線
紅鶴老爸陣線
Published in
4 min readApr 2, 2020

--

[還想不到怎麼分類]

今日早晨看FB,恰好看到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粉專與小編個人FB的發文,提到「@臺灣父親權益協會」屬於其所歸類的『三盲』(原始連結:https://reurl.cc/Kkp7Mj )。小編一開始還以為看錯了,但應該是真的……

網路社群軟體或各式網路論壇,就小編的看法,類似無差別量級的自由搏擊場:什麼人都有,有高手、也有生手。但礙於平台的各種使用客觀限制或網友多元的主觀習慣,有時簡短的留言對話,很難闡述個人或組織的理念、經歷或論述脈絡,導致討論的品質不佳。

但不得不講,網路上確實有很多!超多!非常多!有夠多!看到黑影就開槍、不懂假裝自己懂、不懂但真認為自己懂的網友之各種奇妙言論,其中對於司法議題,是這類網友喜愛開火互噴的戰場之一,司法官通常是標靶。

今日看到吳檢(當事人已經離職、不知道怎麼稱呼,暫時仍以吳檢稱之)封鎖臺灣父親權益協會、並闡述該粉專為三盲。讓小編有些心得分享~

個人認為:冤錯假案遍布民刑事案件,形式程序或實質審理隨時都可能出包,而當事人努力抗告上訴異議,部分人可能得到滿意的結果、有些無法獲得救濟或平反、有些則放棄發聲,簡化暫稱為A類人。

(當然,我相信有人是對我國司法制度相當有自信、認為不可能出錯。那我真的只能尊重。)

個人也認為:很多不清楚狀況的當事人或網友,也會錯誤評價司法程序或制度,例如「六法全書一律死刑」、批評「法官很恐龍」(近期則批評法官不能亂領便當?)、調侃「可教化」、「我敗訴司法不公、我勝訴青天老爺」….等等,簡化暫稱為B類人。

但真實世界的運作是很複雜的:

一、A/B在網路上的抱怨文字可能是一模一樣、一字不差,例如「法院有問題」「地檢署搞錯了」、「司法改革真的刻不容緩」。

但在討厭民眾或團體高喊「司法改革」的人眼中看起來,就會把A/B兩種人混在一起、都歸類到三盲黑名單。因為就他們看到的客觀言語或文字,表面都是一樣的,因此依照經驗都是三盲。

二、在真實世界裡,A/B確實也可能是混合的。A對甲案評價很中肯、對乙案則評價錯誤;B對甲案錯誤評價、而在乙案卻論述有理,當然是可能的!

亦即,有些人也許真的在某些情境下是三盲、但在另個情境或議題,他是理解狀況、也能正確表述的。但此時依照吳檢標準,很可能也通通打入三盲黑名單。

前陣子有當事人因為律師要針對新案子(新字號、不同程序)收費,就評價律師「死要錢」。小編也只能盡力說明:不論以律師權益或司法程序言,那樣都是正常、也應該的。這位當事人在刑事案件裡,就雙方陳述與客觀證物看起來,有可能是被對方設計構陷的;但,我想無法因為他可能被誣告,就去同情或認同他評價律師收費的事情是正確的,是吧?

小編目前針對「紅鶴老爸陣線」不在公開貼文的留言區封鎖任何人,就是希望藉由網路論壇「無差別量級的自由搏擊場」(如上述)特性,讓多元與不同切入角度都可以展現,至於言論品質的高低、網友分析好不好,自然可以被所有路過的人觀察、評價與比較,進而刺激「有誠意或能力想到深度思考的人」。

吳檢在FB上採取封鎖特定粉專或個人的使用習慣,其他人當然僅能尊重。但臺灣父親權益協會的粉專是否真為三盲、還是不小心誤解了,我想當然無法從她「我提供我所封鎖的名單給大家參考,如圖,一切盡在不言中」求得釐清的機會,故似乎也無法得知吳檢怎麼有自信在不少法律專業工作者、關心法律議題的網友前,提到臺灣父親權益協會的粉專屬於三盲。小編現在並非臺灣父親權益協會的小編,也無法直接為臺灣父親權益協會的粉專背書保證、絕對無不適言論;但小編跟協會關係密切,真的挺好奇協會粉專怎麼變成三盲,有機會的話,期待吳檢可以舉例或說明?若無,當然也不勉強。

好文分享、延伸閱讀「最難解的司改懸案:亦生又亦死,『三盲』重症患者眼中的司法」:http://bit.ly/3407Fnb

#不會是因為特定文字的刻板印象而產生誤會吧 #不知道在地檢署待了3年9個月的前檢察官對於現行的家事案件制度與問題熟悉嗎 #有機會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

--

紅鶴老爸陣線
紅鶴老爸陣線

親職教育、家事案件、相關民刑法普,與法律政策之倡議聯盟。提供第一手的個案分享與法庭觀察!https://www.facebook.com/tw.flamin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