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一生的追求,屬於我們未完的任務:臺灣獨立建國

SY
素球少女組
Published in
4 min readSep 20, 2019
photo by 張照堂|2014 年 3 月 19 日|立法院前

一生致力於臺灣獨立建國而衝撞體制的史明 ──本名施朝暉,改名也是其撰寫《臺灣人四百年史》的初衷:把歷史弄明瞭 ──在昨日逝世,享高壽 103 歲,接著在今日到來的則是九二一地震二十週年,這些無疑都是屬於臺灣人的共同情感記憶,臉書河道上也因此充滿了許多哀悼的訊息,受到史明大力讚賞支持的蔡英文當然也在其中。

而在面對國殤的同時,也得正視尚未完成的共同任務該如何繼續進行,並再次確認自己的決心,如今,面對中共的各種打壓與滲透,臺灣和香港已成為重災區,絕對需要大家團結全力抵抗並開闢出路。

推薦閱讀:史明口述史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關於臺灣獨立,全民擁有正確的公民意識( Sense of Citizenship )與國家認同( National Identity )絕對是第一步,這件事說起來是既簡單又複雜,因為中共的各種惡行實在是罄竹難書,所謂一國兩制的下場也是有目共睹,所以對我來說積極參與政治是理所當然的,當然也就有不少像我一樣的「天然獨」,其他還有統派、華獨不統、不統不獨、殖民派以及天真期待「民主」統一中國者⋯⋯等,出於不同的政治性、軍事性和法律性考量,產生了對於臺灣主權定位的各種立場。

在此有幾個簡單的重點可以提供給大家,也利於向其他人說明時使用:

  1. 從來就沒有所謂的「中華民族」。
    中國政府網對「中華民族」的定義,指其由漢族和 55 個生活在中國境內(對其來說包括臺灣)的少數民族所組成,是依據「中華三祖為同族同源」這樣違背史實的概念,因各民族的文化實有差異並且存在歷史矛盾,可以說只是為了維穩的虛假命題。
  2. 國民黨戰敗來臺統治是以「光復」之名行「殖民侵占」之實。
    最近上映的遊戲改編電影《返校》正是以戒嚴時期作為時代背景,黨政府之下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傷痛至今仍難以抹滅。
  3. 「中華民國」是滿清滅亡之後殘存的「中國」政權,即是流亡政府。
入門書單推薦:解讀二二八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為何需要培養公民意識:

  1. 公民意識為個人對於其公民權利和責任義務的認知。
    公民不服從則為公民表達異議的方式,也是一種反對權的政治權利。
  2. 你不管政治,政治還是會管你。
    我們一出生就已經踏入了這個體制,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與政治有關,對政治冷感是無知的,也是最邪惡的沈默。
  3. 不應容忍惡法,不應盲目順從當權者。
    若你相信法治,就更必須關注現有的法制是否符合公義及社會需求,並珍惜自己的選票。

在此摘錄一段史明的話,獻給所有為臺灣獨立奮鬥之人:

我之所以堅持至今,主要還是因為從小就意識到,我們臺灣人是處在受人壓迫的狀況下──人必須要意識到自己受到壓迫了以後,才會想辦法擺脫。但是除了意識以外,更必須擁有知識、智慧,要學著去追問人類的歷史是怎麼形成的、近代化發展的過程又是如何,最後才能了解我們沒辦法與人平起平坐的事實,了解臺灣受到外來統治者殖民體制剝削的狀態,進而擬訂戰略、起身改變體制。我一直相信我所做的事情沒有錯,更相信臺灣人要自己當家作主是對的事情。 ── 《史明口述史(三):陸上行舟》

在這樣的夜晚失去睡眠,我寫下這些字,想著憑已之力還能帶來哪些改變,想著自己對臺灣的願景,想著自由民主的重要。雖然我們早已身處在戰爭之中,但當我們團結在一起時,黑暗只是證明了彼此相同的愛,繼續攜手前行,黎明就要來。

“This is written in the night. In war the dark is on nobody’s side, in love the dark confirms that we are together.”― John Berger, Hold Everything Dear: Dispatches on Survival and Resista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