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來一場蕾絲見學之旅(下):漫遊歐洲篇

曾在歐洲風靡一時的蕾絲手工技藝,在工業革命以前造就了許多蕾絲製造中心,而這些走入歷史的蕾絲製造中心所在的區域,在今日大多仍可尋找到收藏歷史蕾絲製品的博物館,偶有專門開設的蕾絲學習課程,或是相關的藝術節和傳統慶典。

加上網路科技和國際交流頻繁,手作蕾絲的創作者和研究者也形成跨國網絡,透過網路分享蕾絲歷史研究的文獻資料庫、蕾絲創作,甚至是在不定點舉辦的國際性定期交流盛會,都是能讓現代人如我,原本生於遠方台灣、在不同文化背景成長的一位女子,走進手作蕾絲世界的契機。

這裡續上篇以概略的歐洲地理分享更多與蕾絲關聯的地方,多數博物館或藝術節的所在之地和周圍小城鎮也是曾經的蕾絲製造中心,而這些地方隨著政治經濟甚至是民俗風情的發展,讓蕾絲以不同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

以下所列之地並不是與蕾絲相關的全部,實際上擁有悠久蕾絲歷史的城鎮更多,這裡只是一個作為提示的開端,為一些我們未知的驚奇鋪路著。

比利時–布魯日

當蕾絲風潮在歐洲大幅衰退之時, Kant Centrum(蕾絲中心)決定成立來延續手作蕾絲這項技藝,至今已50年。蕾絲中心位於Flanders的布魯日,現址是過去的蕾絲學校,擁有豐富的蕾絲學習資源,每年都會定期開設各種蕾絲課程,另有為期四年的師資課程,教授蕾絲的歷史文化、訓練不同種類蕾絲的編織技法、探索蕾絲在當代可以創造的可能性。博物館部分則是強調具有當代科技的互動展示功能,也以荷、法、德、英四種語言定期發行蕾絲刊物,或許是最與時並進且資源取得相對容易的蕾絲館舍。

法國北部–Calais、Caudry

在歷史中曾與布魯日同屬Flanders,特別的是過去工業革命後曾有一批英國移民將製造薄紗蕾絲的機器Leaves引入,Leaves機器所製成的精美蕾絲在此發展成Calais-Caudry©商標。在Calais和Caudry兩座城市分別有從蕾絲工廠改建的Cite de la Dentelle et de la Mode(蕾絲時尚城)Musée des Dentelles et Broderies (蕾絲刺繡博物館),呈現當地手工蕾絲演進到機器製作的歷程,近年來也致力將Leaves機紡蕾絲與時尚產業資源連結。

英國

倫敦著名的V&A博物館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手工藝製品收藏,織品與時尚相關的館藏也是世界之最,可在裡面發現蕾絲的蹤跡。

這裡想要特別分享的是The Lace Guild(蕾絲公會),它位於英格蘭中部伯明罕西南邊的Stourbridge,對於英國的手作蕾絲資源有全面的統整,網站上甚至提供了英國境內仍在從事手作蕾絲創作的團體和師資清單。館舍內設有博物館、材料與書籍商店,特別的是有策展人鑑定蕾絲的服務,書籍部分也包括了二手書交易。

捷克–Vamberk

Vamberk是捷克境內最早在1889年設立蕾絲專門學校的城鎮,當時是1889年,Krajkářská škola Vamberk(Vamberk蕾絲學校)至今還在運作。但它的蕾絲歷史悠久,約有四百年,從已知的紀錄就可追溯17世紀末來自比利時的一位女性貴族Magdalena Grambová,她不只將Flanders蕾絲引入當地,也創造使用圓木枕的編織方式。在19世紀中到20世紀初以前,Vamberk曾經家家戶戶都能製作蕾絲,是名副其實的蕾絲小鎮。Muzeum krajky Vamberk(Vamberk蕾絲博物館)在1929年成立,將原本蕾絲學校的收藏轉至博物館所用。

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曾因蕾絲風潮在19世紀的皇室領地設有多間蕾絲學校,企圖想直接在國內生產如比利時蕾絲般的高品質蕾絲,如今這些蕾絲學校不復存在,在市中心只能從MAK(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應用藝術博物館)的工藝藏品中發現蕾絲的蹤跡。作為應用藝術博物館,MAK特別關注手工藝和當代藝術設計,內有皇家貴族曾經收藏的奢侈工藝品,蕾絲陳設可一覽從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時期的風格轉變,是從藝術史角度切入初步認識蕾絲的好去處。

克羅埃西亞–Lepoglava、帕島

Lepoglava是克羅埃西亞著名的蕾絲之城,蕾絲早期主要作為教堂內織品,是由宗教團體傳入,後因位於大城Zagreb和布達佩斯之間的地理優勢,成為蕾絲製造中心。Lepoglave設有蕾絲為主題的地方博物館,也在每年九月舉辦國際蕾絲藝術節

克羅埃西亞南邊的帕島曾是針織蕾絲的生產重鎮,蕾絲製造可以追溯至15世紀,蕾絲博物館有許多20世紀初的老照片可以得知當地製造蕾絲的歷史面貌。

斯洛維尼亞–Idrija

Idrija是斯洛維尼亞歷史悠久的礦城,也是19世紀到現在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蕾絲城鎮,當地的 Čipkarska šola Idrija(Idrija蕾絲學校)一開始是由奧匈帝國國家資助建立,至今仍持續運作,城市裡也有博物館、蕾絲小鎮、每年六月舉辦的蕾絲藝術節。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斯洛維尼亞官方介紹說法,現在的國中小學甚至有蕾絲編織的選修課,許多學生也在課外活動學習蕾絲,在推廣傳統手工藝的努力上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義大利–威尼斯

義大利的線軸編織主要集中在米蘭和熱那亞地區,針織蕾絲在威尼斯。過去從1872年開張到1970年著名的布蘭諾蕾絲學校是現在的Museo del Merletto(蕾絲博物館),館藏主要為威尼斯潟湖一帶稀有的針織蕾絲。由於義大利為可能的蕾絲源起地之一,直到17世紀又都是歐洲蕾絲的主要生產地,博物館從源起到現代有相較他地完整的蕾絲歷史論述。

西班牙–Camariñas

西班牙小城Camariñas位於西北部臨海的加利西亞地區,曾是蕾絲的製造中心和貿易出口中繼站,現在當地的蕾絲博物館MECAM持續串聯當地創作者和相關的歷史和藝術資源,網站上可得的當地蕾絲資訊不少,包括當地的蕾絲傳說、歷史、特色、工作室,適合作為認識西班牙蕾絲的第一站。

芬蘭–Rauma

Rauma是芬蘭西南臨海的蕾絲小城,線軸蕾絲在18世紀到19世紀中大受歡迎,作為城內婦女衣著裝飾的流行配件,但風潮隨即消退。現在名為Nyplääjät ry的組織負責統籌線軸蕾絲的文化展演和教育活動,創立店鋪和小博物館,維持蕾絲創作者的交流網絡。現在的Rauma仍有不少蕾絲創作者。

串聯全球手作蕾絲創作者的組織–OIDFA

OIDFA(L’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Dentelle au Fuseau et à l’Aiguille,國際線軸和針線蕾絲組織)雖然1982年在法國成立,法律上來說是法國的文化組織,但至今組織主席由不同國度的成員輪流擔任,組織成員也是遍布世界各地的蕾絲創作者。除了發行刊物,每兩年會舉辦一次世界蕾絲大會,一般內容為主題競賽作品展出、研討會、蕾絲導覽、工作坊。今年第19屆的世界蕾絲大會因疫情順延,2021年的七、八月將在愛沙尼亞Tartu舉辦。

俄國蕾絲創作者Tatiana Maslova在2018年蕾絲大會拿下First Prize獎項的創作作品。影像來源:https://www.oidfa.com/cong.html.en#&gid=1&pid=1

*此篇文章由國藝會第一次超疫計畫支持部分工作費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