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我喜歡的六個生活管理 APP

潘寧
練習看看
Published in
9 min readMay 27, 2018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換了新手機之後,因為空間容量變大,總算可以自由下載喜歡的 APP (我到底是怎麼用 16G 用了四年!)經過約兩週的實驗,開始漸漸摸索出有效管理生活的模式,就放在這裡分享。

在決定使用哪些 APP 之前,我根據過去的經驗,分析自己使用數位產品的兩大特性:「怕麻煩,需要持久的誘因」以及「只要一次沒紀錄到就全部放棄的龜毛」。

得出來的結論是:介面盡量直觀、最好有簡單的升級或報告制度作為動力(放棄玩遊戲型的 APP 了,太耗電以及純為升級而模糊使用焦點)。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目前主要用這六個 APP 來管理我的生活,而且希望能夠長久的紀錄下去。

  1. Sleep Cycle 睡眠紀錄
設計鬧鈴時間以及紀錄睡眠狀況

經由朋友介紹後,我開始使用這款睡眠 APP。它在各種層面上幫助我管理生活:最基本的睡眠時長、睡眠品質、睡眠備忘錄等等,也可以和 IPhone 內建的「健康」連動。很直接的影響是因為睡前要設置,所以一旦設置後就不能再滑手機或者做別的事了,幫助我每天稍微督促自己趕快上床睡覺。

最喜歡的功能是:鬧鈴會在設置時間之內,自動偵測在「淺眠」時響起,這樣就不會有睡得很熟很熟卻突然被叫醒的不爽。有一次很神奇的是(?),當我自然醒的那一霎那,鬧鐘也跟著響了,從此之後我變成這款 APP 的信徒。還有一個很尷尬的功能是可以聽自己打呼的錄音。(我除了感冒鼻塞之外都沒有!!)

2. Clue 生理期小幫手

幫助女生計算生理週期及身體狀況

在上次讀書會的月經工作坊中,朋友推薦大家這個 APP 讓我覺得驚為天人。身為一個常常不知道自己何時經前憂鬱症襲來、何時會開始失血的粗心女孩,好像缺乏一個系統記錄的方式(手帳常常漏寫)

如果能夠紀錄到半年左右的月經週期,我想應該能夠讓這款 APP 的預測與報告更準(如左圖)還可以設定 push,例如「再兩天就是經前症候群了」之類的通知。不過,剛好下載到現在我都還沒機會紀錄,所以實際上使用的經驗還無法分享。

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上面定期紀錄自己的血量、天數、皮膚、體力、心情、食慾狀況等,透過長期的追蹤,能更瞭解自己在面臨生理期的變化。到底要用什麼方法「放過自己」?「不要勉強自己」?是我從國中以來就有的問題,也是身為女人很重要的自我探求。說真的,常常覺得自己未免也太晚才開始正視這些事情了。

3. SPENTABLE 記帳軟體

非常、非常、非常直觀簡便的紀錄方式。

我曾經數百萬次的嘗試記帳,也總是迎接失敗,直到後來發現太繁複的記帳軟體不適合我。

我需要的就是如 SPENTABLE 一樣,簡單按幾個鍵紀錄數字、分類也大概分分就好(食物、交通、購物、衣服,真的大概就不脫這四項),如果細分成早餐午餐晚餐,我大概就會嫌麻煩而放棄了。

然後 Widget 的設計也深得我心:用兩條長條圖顯示今天的 Budget 當中還剩多少額度,以及這個月還剩多少額度。要記帳時也不用解鎖畫面,只要按分類再按計算盤就好了,簡單的方式讓我幾乎不會漏掉任何一筆帳。

因為我只要漏掉一筆就不想繼續紀錄了,所以一定要找這種超級直觀的 APP 才有可能長久使用。

4. Todolist 待辦清單

用顏色、標籤、時間、優先管理自己的任務

這款 APP 一直以來都滿有名的(註冊時還挖到我大二短暫試用的痕跡),但是我一直到最近才摸索出自己的使用方式。

雖然待辦清單和手寫手帳功能高度重疊,但有鑒於近年來我高度的依賴手機,幾乎時不時就要確認手機 一次,如果有一張隨時都看得到的 Todolist 在手機裡,我就會因為不斷地看到待辦事項而感到緊張,而達到督促自己的效果(沒錯,我就是那種會趕快想要打勾勾劃掉任務的類型)

我的使用方式就是以顏色為區別,創造出幾個大項目如:早稻田春學期(下收本學期的各科)、工作(下收實習、打工、找工作)、閱讀清單(下收最近在看的書)、讀書會、個人、採購。再將 task 們一一歸入其中。

新增 task 時,假設我要在週二時準備考試,可以以純文字直接輸入:

Review Midterm Tue #項目名 @標籤 !!優先程度

這樣就可以不用一格一格選時間、分類、標籤(標籤是升級版功能)和優先程度,一行就可以快速新增一個任務了,很符合我不喜歡花太多時間在設定 task 的需求。

完成任務後只要把任務往右滑就可以歸檔了。APP 會幫忙紀錄完成的任務數、回顧過去一週,可以慢慢累積 Karma 升級。最後,就像記帳軟體一樣,Todolist 也可以用 Widget 輕鬆管理,省時又直觀。

這款 APP 最近幫助我建立看新聞的習慣。我設了一個任務: Check News everyday。早上我通勤時,就會為了消除這項任務,而優先確認媒體(通常會中文、英文、日文輪替,偶爾我也會看 Deutsch Welle)。就算不是每一則都細讀也好,可能就只是看當日頭條或是頭條彙整。除了新聞外,還可以運用在閱讀進度等安排上,例如: Read 10 pages everyday 等等。

對我來說,這款 APP 適合輔助建立簡單而長久的習慣,以及時時刻刻催促我趕快完成沒做完的事。

5. Flat Tomato 蕃茄鐘

用來避免分心的高效率時鐘

蕃茄鐘也是一套大家已經熟悉的時間管理工具,基本上就是以 25 分鐘工作+ 5 分鐘休息為一個蕃茄單位,用相對穩定的方式控管自己的讀書時間,同時也可稍稍壓抑唸到一半轉而玩手機的情況。

將當日小日曆拉下來,還可以簡短紀錄一下當天完成了什麼、激勵、阻礙與改進等,因為完成了什麼已經在各處紀錄過了,通常我會把阻礙自己的事情記錄下來,例如:回 FB/ LINE 訊息,並在紀錄的同時警告自己下次不要再這樣。

由於蕃茄鐘的任務清單可以和 Todolist 連動,兩個 APP 相輔相成。我會在同步任務之後,設定每一個任務的「預計消耗蕃茄」,例如越南史因為是一本超厚的書,我預計大概要 20 個蕃茄(20 x 25分鐘)才能全部讀完;而一般的文本可能是 1–2 個蕃茄之內。

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自己釐清一個任務在相對集中的狀態下,大概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像我,文本如果細讀+做筆記通常都是 2 個蕃茄多一點點結束)透過預計消耗蕃茄的設定,我會有意識地加快自己在同一項任務上的時間,避免自己整個晚上太過投注在單一科目之中而忽略其他待辦事項。

蕃茄鐘的左上角也會紀錄目前為止你完成了幾個蕃茄,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小小的鼓舞。累積越多蕃茄可以賺一些代幣,換到更多不同配色的主題。

6. Excel 一週成果紀錄

自己設定的一週進度追蹤與記錄表

雖然 Excel 表格不算是 APP,但姑且是最近自己每天睡覺前,會抽空紀錄的一種方式。

從以前偶然看到學姐自製表格控制自己的生活,我就很想要跟進,只不過苦於設計不出來適合自己的格式;前陣子偷窺好上司的網誌時,發現他也固定在紀錄自己每個月的產出。而且上司不光是讀書,社交和娛樂也好好的記錄下來,我發現或許這樣可以幫助自己找到 work / life balance,畢竟前進並不是光埋頭苦幹,而也是需要停下來和身邊的人好好對話。

儘管以一日為單位有些瑣碎,但這大概是現階段激勵自己的方法,也是確保自己有在往前的機制,大概在找到下一個階段性目標之前,我都會盡量把自己好好安置在日復一日的累積之中。

邁入 24 歲之後,我對於人生的認知和思考都比以前加深了許多。以前單純覺得手帳、紀錄是一種療癒的存在,大多著墨在我個人的精神世界之中。但現在卻基於更現實的考量之上,對如何管理生活燃起提高效率的野心。

或許是因為生活在東京,讀書、工作、社交等多頭馬車稍稍一脫軌就會使我墜落,像是只要一生病或一出現意外,生活就會立刻大亂:缺課、實習請假、取消家教課程⋯⋯這些事情成本太高了。兼之在公司,見識到上司們是怎麼樣 multitasking,在不同的城市飛來飛去之餘還要同時管理多項專案。

日本人常說:「自我管理也是實力的一種。」電車延遲、生病假不來上班、計畫有變等看似合理的藉口,其實都可能來自事先考慮得不夠完善,帶有一絲僥倖。真正在職場或生活中成功贏得他人尊敬的人,往往都具備著高度的自律性。

我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的自律性非常不足。不管是因為一部影集而毀掉一整個週末計畫,或者是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而直接取消所有預定,我是個常常讓自己心內渴望壓過責任感的任性傢伙。明明知道不該這樣,卻還是直接親手摧毀計畫的時刻,有很多很多。

所以,希望我能夠透過管理自己的生活,慢慢踏上自律的常軌,成為值得被人信任肯定的家人、朋友、同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