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說些什麼:討論關於恆毅力(Grit)

Kort Chang
練習說些什麼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ul 17, 2018

最近為了專題的關係,又再重新看了一遍安琪拉.達克沃斯的《恆毅力 - 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此書很大一部分在探討所為成功的元素有哪些,並且說明為甚麼恆毅力為其中很重要的一項。

本書從努力這件事情開始,探討了為何有的人就是比較努力、而有的人趨於平庸,並且引用了一份2014年Gallup的民調,此民調顯示全國只有13%的成年人表示投入工作,但作者點出的問題在於,現在的年輕人不需要叫他「追隨熱情」,因為他們本來就會這樣做,她說如果是她站在畢業典禮的舞台上,她會鼓勵年輕人「培養熱情」。或許作者認為現在社會的問題不在於年輕人不敢往前衝,而在於他們不知道方向在哪。

我看到這裡非常有感觸,仔細想了想,想要找到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導致年輕人沒有尋找熱情的空間。以下論點是以我本人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如果您有所不同,歡迎討論。

每次討論到這種議題,我們都很喜歡從教育切入,所以我第一個想到的也關於教育。我不知道大家小時候作文「我的夢想」寫的是什麼,但應該不會有人寫一個範圍很小的事情,通常範圍都比較大,例如「我想當遊戲工程師」(這是我的)、或是「我想當廚師」等等。
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或者是教育表現給學齡的人看的,不是一個「我想成為」的目的,而像是打罵教育,沒有人告訴你原因的叫你接受。

這種問題其實常常被提出來討論,一定會有人說,可是例如說數學,可以訓練你的邏輯能力;國語文可以訓練日常的發表、口說阿;歷史的意義在於借鏡過往,好引以為戒。這些都是人生能夠應用的事情,怎麼可以說沒用呢?這裡我非常認同,所有科目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或者是潛藏的訓練。但,我們沒有這樣做。
以歷史為例,請問考卷上的幾年到幾年,歷史人物的名字,到底對於透過過去找尋答案的能力有甚麼幫助?我們經常把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透過各種複雜的名詞加以包裝,迷失在各種包裝上,卻再也拿不到其中的寶物。重點是包裝還很醜。

為甚麼說包裝很醜呢,因為我們拿各種練習題、考卷把目的包起來,跟他說如果你把包裝拆開了,你會得到很棒的寶物。結果很多人用了好幾年都打不開,從此放棄。

我認同(也不認同)如果學音樂要從Do、Re、Mi開始,但如果你從來沒有告訴他音符可以用來彈奏美麗的音樂,他只會被動地接受,而不會主動地學習,或許你應該先告訴他想不想彈奏美麗的音樂,由他來決定要不要學Do、Re、Mi。而翻轉教育在談的是主動學習,我們希望同學主動學習過後、主動解決問題,初衷很好,那學生學習的終極目標是?

我們把人生的終極目標下面立了一個高聳的牆壁叫做:考試。

你必須要通過各種考試才能達到人生的終極目標,但有多少人把考試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所以他考完試會告訴你,我不知道我到底要甚麼...

我們都希望學生可以自學。自動自發地去學習他...要考的科目?
甚至沒告訴他這些科目在於完成他人生的終極目標的意義在哪,怎麼會期待可以翻轉。

因此這個世界充滿著爬過高牆、卻沒有羅盤的水手;爬不過高牆,沒有方向的旅人;爬過高牆,乘船前進的水手;爬不過高牆,打破規則的太空人,

以及摔死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