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不會說話究竟是不是種缺點?

我是一名可以外向的人,上台發表對我來說不困難,這並不是因為我有很多練習機會,而是我天生喜歡,如此而已。

Kort Chang
練習說些什麼
2 min readFeb 27, 2019

--

內向心理學中的觀點認為,為甚麼整個社會推崇會說話、口條流利的人,很簡單,因為整個社會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外向者,我們透過與他人互動獲得快樂,因此我們遇到內向者會感到挫折,因為互動太少,寡不敵眾,所以我們要求內向者必須與我們互動,而導致由外向者建構的社會逼迫剩下三分之一的人,去做他們不擅長的事。

所以我們批評說話慢的人,認為他隱藏想法,他擁有不善於表達這個缺點,這些都是為了掩飾外向者沒有獲得快樂的藉口,但卻忘了外向者也有不經思考說話、急於獲得回饋的缺點。而內向者的沉默螺旋更導致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整個社會都覺得說話是一項重要技能,忽略了不同形式的貢獻。

我還記得詩人陳義芝老師曾經說過,創作者忍不住地發表自己的作品,是很可惡的一件事情,因為你沒有重複檢視你的作品是否夠格。而大多的外向者就是這樣的人(像我),在說話的同時才在思考說出口的話是否正確,因此外向者與內向者同樣都有缺點與優點,如果能順著人的天性去做其擅長的事情,這何嘗不是件快樂的事。

冷思考也提到所謂的 令人反感的文化他害 (RCO, Repugnant Cultural Other)現象,提到某些社群會有固定的RCO對象,而在此社群中的人們為了得到社群的認同,導致人們沒有原因的對某某對象反感,因為這樣的反感對象成為了社群中的共同話題,讓人類這個群聚動物更能得到快樂。而真正懂得如何思考的人當然就成為社群中的異端,因此思考其實是件危險的事情,因為你會被迫走出你原本習以為常的觀念,但如果你能找到共同學會思考的人,卻是件無與倫比的快樂。

一個懂得思考的外向者,更要懂得走出自己的圈子,去思考我們厭惡ROC的道理究竟合不合理,而非為了博得社群中的快樂,壓迫另外一群人的快樂,這非常邪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