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花多少錢買語言(翻譯)服務?

Camille Xu
翻譯柑仔店
Published in
4 min readOct 15, 2020

在翻譯公司工作常常會遇到一個狀況,客戶有語言(翻譯)需求,但客戶來詢件問半天之後,最後專案仍然無疾而終,沒有下文。每當遇到這個狀況,大夥都會覺得蠻挫折的,就好像櫃姐很認真努力推銷產品,最後客人仍拂袖而去一樣的無力。這回想來聊聊,到底是什麼會影響客戶決定買或不買語言(翻譯)服務。

Photo by Sam Dan Truong on Unsplash

花錢是每個人天天在做的事,但當你有語言(翻譯)需求時,是什麼原因促使你下決定要購買這個服務?換句話說,你願意花多少錢買語言(翻譯)服務?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介紹《金錢心理學》這本書。《金錢心理學》不是理財書。這本書主要在介紹大眾對金錢常見的思維,以及做金錢/財務決策時的價值判斷基準。

想想看:

你要買一雙中意許久、價值 2,800 元的跑鞋,店員好心告訴你,5 分鐘車程外有家店在特賣,只要 2,200 元。你會為了節省 600 元,跑到那家店去嗎?

再想想看:

你要買一套家具,要價 88,600 元。店員同樣好心告訴你,5 分鐘車程外有家店在特賣,只要 88,000 元。你會為了節省 600 元,跑到那家店去嗎?

大多數的人都願意為了第一例跑到另一家店去,卻不願意為了第二例再跑一趟。

同樣都是節省 600 元,我們的選擇和行為為何不同?

書中以買鞋和買家俱為例,說明我們經常以保留價格 (reservation price) 加上時間成本,來做為購買的價值判斷基準。

保留價格:是指買方所能接受的最高價格。以外送平台為例,在台灣UberEats 目前外送費是平日30元、假日60元,Foodpanda 則是 29 元。

時間成本:是指買方願意花多少時間取得商品或服務。

好,問題來了。如果你週日不想出門買飯,想用外送平台點同一家餐廳的餐點。假設 Foodpanda 的送餐時間需要 2 小時,而 UberEats 的送餐時間需要 1 小時。 你會選擇花外送時間少一半,但外送費貴一倍的 UberEats,還是外送時間多一倍,外送費少一半的 Foodpanda?

無論你選擇 UberEast 或是 Foodpanda 都是正解,沒有對錯(我沒有幫外送平台業配啊~)。我們往往會因為對保留價格和時間成本判斷的不同,最後做出不同的選擇:想快點吃到飯的人可能會選擇 UberEats,想當省錢達人的人可能會選擇 Foodpanda。

然而,需要語言(翻譯)服務的客戶很多時候並不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在買什麼(相比鞋子、家俱和外送,客戶可能也沒有很多購買語言(翻譯)服務的經驗)。

再加上除了保留價格跟時間成本外,語言(翻譯)服務行業還要面對客戶對於品質的要求,也就是可以讓客戶接受的交件品質(就是不要有客訴啦)。語言(翻譯)服務面臨的品質挑戰比許多行業還高。舉例來說,我們很少會因為餐點不好吃而不願付錢,但卻很容易因為翻譯成品看不懂而不想付錢對吧?

其實,從商業文本(working documents)的角度來看(敝司人客大多為了商業目的有翻譯需求),使用語言(翻譯)服務是 for reach (了解訊息) 還是 for revenue (需要這個訊息直接獲利/避免直接損失),是客戶判斷保留價格、時間成本和品質要求的關鍵。

For reach,客戶通常對於價格較為敏感,也比較不願意花時間等待,但對於品質容忍度較高。For revenue,客戶則是通常對價格接受度較高,可能願意花時間等待,但對品質較不能讓步。

因此,我經常開玩笑跟同事說我們的工作好像在觀落陰,天天在猜客戶對保留價格、時間成本和品質要求的底線。

說了這麼多,來個案例討論 (為維護客戶隱私,有些訊息經改寫)

客戶需求: 1000 頁左右 pdf 檔案,總字 30 萬字左右的文件需要英翻中,內容是某國際規範的指導說明書。

若按照傳統人工翻譯流程,這個需求的報價應該可能要價數十萬台幣,一個譯者翻譯的工時約 3 個月。

來來來,各位看官,請問大家在什麼情況下會願意花數十萬,等 3 個月,得到這個人工翻譯的國際規範指導說明書中文版?

For reach or for revenue? And why?

歡迎大家跟我聊聊你的看法~

--

--

Camille Xu
翻譯柑仔店

是個愛幻想的夢想家,但總被誤會是理智的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