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你的生理時鐘:為什麼模仿成功人士的早起模式容易失敗?

Juo
老師救救我 Juo
Jun 8, 2023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目錄
什麼是時型?
找出自己的時型
翻倍工作產值的「黃金時間表」
保持實驗的心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在過去疫情爆發的3年間,許多關於習慣養成、時間管理、生產力等類型的書籍成了排行榜上的主角。

似乎只要跟著書本裡的主人翁那麼做,例如:成功人士的秘密 — 每天4:30起床,成功人生就會在不遠處向自己招手。於是,為了買自己一個未來,書本也就這麼買起來了。

依樣畫葫蘆後的結果是,起不來就算了,失敗後隨之而來的疲勞感、壓力和罪惡感還很大。

模仿那些精英、成功人士的作息模式,無非是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時間完成工作和追求個人目標。那麼,為什麼我們卻容易在嘗試中感到挫折,還很難長期堅持呢?

這種問題背後有一個從你出生那刻起,就註定好的因素,你的時型(chronotype)。

什麼是時型?

2017年,3位諾貝爾生醫獎的科學家:傑佛瑞·霍爾(Jeffrey Hall)、麥可·羅斯巴希(Michael Rosbash)以及麥可·楊恩(Michael Young)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的基因。

每個人的時型由基因所決定,除了很難刻意改變,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理節奏,像是,不同的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有不同的精力和工作效率。

當我們和原廠設定好的基因唱反調,試圖改變作息方式,不但工作效率沒有提高,反倒容易因為嘗試失敗,進而增加生理與心理上的負擔。

那麼你或許想問,如何找出自己的時型?怎麼利用時型提升工作效率呢?

找出自己的時型

市面上,有多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的時型,例如:問卷測試和基因檢測。

1問卷測試:快速了解你的睡眠習慣和日常行為,但準確度可能不如基因檢測。臨床睡眠博士麥可‧布勞斯(Dr. Michael Breus)設計出一套測驗量表,將人們的時型分為四個主要類型:海豚型、獅子型、熊型和狼型。

2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可以從基因層面上了解你的時型和生理節奏,但所花費時間和金錢也較高。

3自行記錄、實驗:認知神經科學專家Dr. Sahar Youse的建議,通過以下方法來確認自己的時型:

a. 記錄睡眠時間:連續至少3天,記錄每天的入睡和起床時間,以確定自己的自然節奏

b. 觀察精力狀態:留意自己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段的精神狀態和專注程度,找出自己的高峰和低谷時刻

c. 實驗調整生活節奏:根據自己的時型,調整作息時間表,例如提早或延遲入睡和起床時間,看看對精力和專注度有什麼影響

翻倍工作產值的「黃金時間表」

翻倍工作產值的「黃金時間表」
認知神經科學專家Dr. Sahar Youse提出

無論是你是晨型人(約20–25%)、夜貓族(約20%),還是混合型(55-60%),不同時型皆有各自的效率高峰期和低谷期

如果想將生活節奏和生產力發揮到最大的效用,我們便需要依照各自己的時型,在不同的時間段裡,採取不同的行動計畫。

高峰期(peak focus hours)規劃高度專注力燒腦類工作

多數人的效率高峰期為3–4小時,一般出現在一大早或早上10點左右。研究指出,如果在這個時間段中,妥善的安排時間完成重要工作,成效是其他時段的5倍!

想讓生產力翻倍嗎?快把待辦事項上的「大青蛙」放在高峰期完成吧!

馬克吐溫曾說:「假如你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生吃一隻青蛙,接下來的一天就會過得比較順利,因為你很清楚這可能是一天之中最糟糕的事。

低谷期(the dip) 安排較瑣碎的行政類工作

你有到了下午就突然很睏,精神開始難以集中的狀況嗎?精力衰退的低谷期,常出現在下午,這時段適合進行較輕鬆的工作,或是行政庶務,例如回覆信件、電話。

這時段也適合給自己幾分鐘的喘氣、充電的時間,例如:散步、買咖啡、曬個太陽。

如果你感到累了,別客氣就起身活動一下吧!因爲短暫的休息後,你將迎接接第二個效率高峰— 恢復期。

恢復期(the recovery) 著手腦力激盪的創意發想

恢復期的精神和專注度雖不比高峰期高,但非常適合進行腦力激盪、靈感蒐集型的工作。

若不想錯過第二波效率高峰,務必試看看將創意類的任務排入這個時段!

保持實驗的心

我是個不排斥嘗試新鮮事物的人,尤其是聽到有絕佳的成效,更讓我躍躍欲試!

在使用麥可‧布勞斯博士的時型測驗後,我利用得到的結果,參考網路上針對時型的作息建議,替自己規劃一個看似完美高效的時間表。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網路上的時型圖文,清楚地告訴我該幾點起床,幾點工作,幾點睡覺;甚至精確到告訴我幾點該喝第一杯咖啡、酒在幾點前喝完、幾點開始關手機!

原以為跟著做準沒錯,但在我按掉原訂6:10起床的鬧鐘繼續呼呼大睡後,一股「我計畫失敗了」的心情便油然而生。

這個行程規劃實在是太,硬,了!硬到毫無彈性可言,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

話雖如此,問卷結果還是給了我不同時型的概念,讓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總是無法早起。原來不是我這輩子和成功無緣,是因為時型啊(我是「海豚」型)!

在這個基礎下,我加入Dr. Sahar Youse的「高峰期-低谷期-恢復期」理論,以及《與成功有約》作者史蒂芬·柯維提出的「時間管理四象限」,重新調整作息時間,發現自己在生活節奏和工作表現上,慢慢的出現了效果。

蒂芬·柯維提出的「時間管理四象限」
處理工作的順序應為:2–1–3–4

由於每個人的時型與工作型態皆不同,實在沒有絕對適合的方法可以套用。就算得到時型的結果,也不應成為限制,而是需要理解它就是一個工具!

抱持和保持實驗的心,運用PDCA原則(Plan-Do-Check-Action)進行測試調整,根據需要和生活階段靈活應用。如此一來,才能真正的設計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獨特生活節奏。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不再因為自己無法早起而感到自責,而是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時型,並且在生活、工作中發揮更大的潛力!

你可以拍手👏🏼 讓我知道你看過這篇文章,如果有什麼想跟我討論的,也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 😊

--

--

Juo
老師救救我 Juo

我是Juo,8+ 年履歷健檢、面試諮詢經驗,協助大學生、社會新鮮人釐清求職路上的大小問題,包山包海的從面試到職場,從探索自我到生活日常瑣事。擅長用好理解的方式,解釋文縐縐的知識和理論。寫出好懂、好吸收的職場文章是興趣。 | 合作邀約或單純來聊聊 Instagram: juoju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