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別以為離職信沒什麼,這3個作用或許對未來大有幫助

Juo
老師救救我 Juo
Mar 24, 2022
Photo by Christin Hume on Unsplash

你我大概都聽過萬事起頭難,想要離職的第一步,就是告知主管你的決定。

有趣的是,辭職似乎是無論歷經幾次,都不存在一回生二回熟這回事。開口前胃的翻騰,辭職理由的構思,和親友數次的演練。這些畫面雖然歷歷在目,不過你大概也知道頭過身就過的道理。

以前,我總覺得說出口就大功告成,但從提出去意,到最後一個工作日的區間,每天上班都帶著心虛。它混雜了即將離開的興奮之情,同時對工作量增加的同事的抱歉。

帶著這種複雜的情緒,離開了眼前的工作。

如果我們分手傾向在得到結論後,才甘願說珍重再見;那麼我想離開一份工作,理當也和平處理。

不為了什麼,只為心安理得,將句點畫在情緒的水平面上。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走的人需要什麼,留下來的人又期盼什麼?

藉由這次機會,我回顧過往處理不夠理想的辭職經歷,發現開口說離開沒想象中的難,難的反而是學著留下那條日後好相見的線。

辭職信,就是那條線,也就是離職的第二步,幫助你減少離職前無謂的擔憂,降低離開後無限後悔的可能的那條線。

為什麼要寫離職信?

在台灣,我們鮮少聽聞有人鼓起勇氣提出辭職決心後,還會費心地寫一封離職信給主管和HR。

但是,沒聽過不表示我們不能寫,畢竟在我們文化中,有著禮多人不怪的說法。

離職信作用有:

  1. 相對於口頭表示,它是一份更正式的文件
  2. 預防阻斷不實的辭職傳聞
  3. 替自己樹立形象的最後機會

雖然非必要文件,但若能為未來的日後好相見做準備,多走一步又何妨?花個幾分鐘好好地整理過去,換個愉快的道別,這點投資肯定是值得的!

離職信的內容包含什麼?

1. 表明辭職決定

第一步,完成口頭告知後,便可以遞出離職信。先前都已經知會主管、 HR了,那麼離職信的開頭便不需要拐彎抹角,直接陳述離職決定就可以了。

內容盡可能的保持精簡,離職原因不需要特別在信件內說明。即便你願意公開理由,把解釋的時間留到面對面再說明清楚。

第二步,依照勞基法的規範,給出最後工作日。未滿3個月:不需要事先告知;滿3個月未滿1年:10天前;1年以上3年未滿:20天前;3年以上:30天前。

給最後工作日像是幫你和主管各自一個忙,對自己而言,你可以邊倒數解脫日,邊準備處理剩下的工作;對主管而言,他可以抓時程,儘快找人接管你的業務工作,或是補上新人頂替。

雖然未滿3個月在法律上沒有強制規定完成告知義務,但站在情面上,建議大家還是至少給主管們至少一週的心理時間。別忘了,日後好相見,你永遠不知道未來在哪天,在什麼場合上,會不會再次需要合作或相遇。留一手,是你最好的策略。

2. 完成分內之事,協助交接工作

接下來,讓主管知道在你離職前,你會盡可能如期完成手上工作。對於本身就是責任心滿滿的人而言會覺得「這不是理所當然嗎」?

你有所不知,溝通要雙向的才能成立,單方面確認好,另一方可不會知道啊!說出來的用意是讓主管放心地招募新人,或是儘快找人接手後續的工作。

10–20天內找到人接管業務確實很緊湊,所以在你情況允許下,向主管表示在離開前或是離開後初期,如果有交接工作上的疑問,可以和你聯繫。

別忘了,當人受到恩惠幫助時,比較願意對幫助過我們的人說些好話。屆時若需要麻煩前主管幫自己寫一封推薦信,或是新公司要做背景調查,也較好開口提出要求。

3. 表達感謝之情

你離職的方式可能和你在那工作上做的事情一樣重要 — Brandi Britton, Robert Half 人力資源顧問公司區域副總經理

離職的原因絕對百百種,甚至你在提出辭職的想法後,就恨不得想馬上離開。不過別著急!先理性地想一下,如果可以順利轉職、跳槽,是不是從現在的工作經驗獲得的呢?

如果你遲疑了,或是心虛了,那別否認吧,我們是該心存感激。如果實在想不到要感激什麼,不妨靜下心來回答以下這3幾個問題:

1、在這份工作上,你最喜歡的是什麼:是環境嗎?是彈性嗎?是福利嗎?是嚴厲的主管嗎?(因為嚴師出高徒,而你有可能是高徒!)

2、這個工作經驗有讓你學到什麼嗎:哪些實力技能,是你在開始工作前不熟悉的,但現在反而變成你轉職的優勢?

3、現階段的工作機會,對你未來的職涯發展有什麼正面的影響嗎?

離職的當下可能有無奈、不愉快的情緒,試著用第三人稱視角來「感恩」過去,也就可以嚐出加班的苦甜滋味,過去工作上以為無禮的要求,原來是挑戰的偽裝;最後你會感激自己,謝謝自己過去做的每個決定!

再說,你應該體驗過被人感激的滋味吧!還記得那種心暖暖的感覺嗎?良言一句如三冬暖,又有誰不喜歡收到他人的一句「謝謝」呢?

4. 提供聯絡方式

最後的最後,留下你的聯絡方式,就如同我們寫求職信(Cover Letter)一樣。

完成交接工作的初期,難免有需要請教問題或是釐清案子的時候,雖然大部分公司在你正式離職後就不太會再找上門,但何不就有始有終,求職信留了聯絡方式,離職信也一併放上。

離職到底有沒有辦法和平的分開?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過一個說法,當一個員工的離去,資方要花上至少1.5倍支付給你的薪水,才有辦法找到下一個人。

當然我們可以很自私的只顧及當下的心情,眼前的利益,不久的未來,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才發現很多事情到頭來還是回到自己身上。若要形容那感覺,我想就是「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回來的方式、狀態或許改變了,但終究會回來。

如果我們將離開一份工作比喻成結束一段感情,感情很難理性的看待,工作相較下比較有辦法,那麼盡可能的愉快分手倒也是個好方法。

因為再見,不就是期待再次見面嗎?

你可以拍手👏🏼 讓我知道你看過這篇文章,如果有什麼想跟我討論的,也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 😊

--

--

Juo
老師救救我 Juo

我是Juo,8+ 年履歷健檢、面試諮詢經驗,協助大學生、社會新鮮人釐清求職路上的大小問題,包山包海的從面試到職場,從探索自我到生活日常瑣事。擅長用好理解的方式,解釋文縐縐的知識和理論。寫出好懂、好吸收的職場文章是興趣。 | 合作邀約或單純來聊聊 Instagram: juoju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