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簡報,就是在解決問題。問題是什麼?又是誰的?

「你覺得什麼樣的簡報,可以稱之為好簡報?」

我時常在企業培訓時問學員這個問題。看似很好回答,但認真思考後一番,大家才發現這個問題還真不容易說清楚!這時,我改問另一個問題。

「好,我們換一個方式問。你覺得什麼樣的簡報算是壞簡報?」

這時候此起彼落的討論,很快有人發表了意見。

「投影片的文字太多,要用視覺化的圖像讓人容易理解……」
「簡報的結構缺乏邏輯,聽不懂想要表達什麼!」
「視覺設計不夠吸睛,對了!最好能說故事,才不會讓人覺得很無聊……」

聽起來都很有道理。我將造成簡報無效的常見問題歸納為以下四大類

聽不到目的:沒有明確的目的,就像是有了開始,但沒有結束。
看不見內容:字多、小,色彩對比不明顯,訊息無法傳達給簡報對象。
讀不懂邏輯:可能是邏輯上出了問題,也可能簡報對象無法理解內容。
躲不開雜訊:過多的動畫、特效或肢體語言,讓對方分心或失去耐心。

這些簡報狀況不僅無法有效達成目的,浪費了大家的時間,甚至還會造成更多的問題。在職場上許多的會議,都是由於無效簡報導致要開更多的會議來澄清與解釋。

如果我們消除了這些常見的問題,是不是就可以稱之為「好」簡報?

不一定。

我們與好簡報的距離

我曾經以為,消除了這些「壞」簡報常見的問題,就等於做出「好」簡報。但是後來發現,不是這樣的。在好簡報與壞簡報之間,還存在著「不好也不壞的」簡報。

你可能看過這樣的簡報:目的明確、內容也很簡潔,邏輯清晰、而且言簡意賅。

但是,聽完之後反應平平,說不出哪裡不好、卻也沒有太大的反應,甚至沒有後續的行動。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這份簡報可能與你無關,又或者沒有足夠的誘因使你想要行動。

好簡報與壞簡報之間還存在著「不好也不壞的簡報」/ 摘自《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一書

消除了「壞」簡報的因素,不代表就等於「好」簡報。可能只是做到了「不好也不壞的」簡報,距離所謂的「好」簡報還有一段差距。要如何縮短這一段「我們與好簡報的距離」呢?做到目的明確、內容簡潔、邏輯清晰、言簡意賅還不夠,好簡報還必須「解決問題、採取行動」。

簡報目的只有一個:解決問題

一般來說,簡報的目的不外乎是傳遞訊息、說服對方與達成共識。

傳遞訊息,是在解決對方的問題
說服對方,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
達成共識,是在解決彼此的問題

所以說,簡報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解決問題。問題是什麼?又是誰的?

你可能想說:這不是廢話嗎?還要你告訴我……

但是,你確定真的瞭解「簡報,就是在解決問題。」這句話的意思嗎?我們來思考幾個情境,你或許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

情境一:當你在向主管進行專案的進度報告時,在解決誰的什麼問題?
情境二:當你在向客戶進行企劃提案時,在解決誰的什麼問題?

第一個情境下,這份進度報告的利害關係人有哪些?

可能專案的進度順利,「你」希望主管感到滿意,並對後續的進展放心

可能專案的進度不如預期,「你」希望能爭取主管的理解,以及更多資源投入專案的進行。你必須說服「相關資源的所屬單位」同意這件事,甚至需要「主管」出面來協商資源的取得,以及面對「上層主管」的責難。

所以,需要解決的不只是你個人的問題,還有主管、相關資源的所屬單位,以及上層主管的問題。你在報告中有想過如何幫這些人解決問題嗎?清楚他們的問題是什麼嗎?

同理,在第二個情境下,你要解決的不只是提案被買單,還有提案窗口如何向主管回報、相關單位如何評選比案的問題;如果你再仔細想想,與這個企劃提案有關的所有利害關係人,都有其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要讓簡報產生成效,就得盡可能地思考這些:簡報在解決什麼問題?又是誰的?

職場工作者必須掌握的三種簡報

職場上的簡報類型可分為三種:工作型簡報、提案型簡報與展演型簡報。

展演型簡報

比如說法人說明會、產品發佈會、國際研討會等,主要由講者主導整場簡報進行的流程,會後再提供問答時間。因為涉及企業品牌形象與個人專業,因此在邏輯架構、視覺設計與口說表達三個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心力,力求展現最好的一面。

提案型簡報

包含對內的企業提案與對外的客戶提案,在整場簡報的過程中,會有多次商討的互動可能性,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說服對方、被對方駁回或是修正後達成共識。著重的是邏輯架構與思考的完整性,視覺設計與口說表達雖然不需要像展演型簡報那般專業,但也務必力求簡明扼要、言簡意賅,聚焦在提案的說服與達成共識上。

工作型簡報

像是會議簡報、工作計畫、進度報告等,屬於職場工作者使用頻率最高的類型。目的在於解決工作場景上的問題,同時展現個人的專業價值,簡報成效取決於是否能「有效溝通、精準表達」讓任務可以往目標推進。

對於多數職場工作者來說,超過八成的簡報場景都是屬於對內部的「工作型」簡報,舉凡大大小小的會議報告、工作週報、專案進度報告、年底的年度報告與升等報告等,看似不起眼、但卻是支撐企業運作的基層與組織管理最頻繁使用的簡報類型。

這類工作型簡報的共通點:有效解決工作上的問題,不太講究美學上的視覺效果與表達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比起反覆演練的演說技巧與吸睛的視覺設計,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並不太需要太多的視覺包裝、或是精湛的表達技巧;這是為了減輕聽眾理解的負擔,也減少我們在簡報準備上的壓力與投入的時間及資源。

甚至很多時候,你根本沒有機會上台說話,所以能否將書面報告做得讓人一看就懂,往往就決定了公司如何看待你的工作能力與專業價值。

簡報做得不好看、說話不夠流暢,是形象的問題;簡報不能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是專業的問題。有人可能會因為專業出了問題而失去升遷的機會、甚至丟掉工作,但是鮮少有人因為形象問題而受到嚴重的影響,畢竟這是多數人都有的問題。

做好「工作型」簡報才是職場工作者最應該正視的問題。

不擅長在眾人面前簡報?沒人期待你是演說家或藝術家

坊間不少簡報書籍或是文章,都會強調簡報表達與設計的重要性與技巧。

我並不否認表達的重要性,而且表達能力好、簡報做的漂亮的員工,的確會獲得比較多的上台機會展現個人的價值。只不過,這不是職場簡報的全貌。

很多時候,你未必有機會上台報告,可能得要書面報告過關了,才有機會上台簡報。更多職場工作者的真實情況是:口條不見得流利、也不喜愛在眾人面前高談闊論。他們沒有時間經過反覆的練習、沒有流利的口條與表達技巧,只想把工作做好、將專業表現出來。

不懂設計、不擅表達,是不是就無法做出成功的簡報呢?那倒未必。

事實上,職場上只有極少數的人或場景需要將簡報表演的像一場華麗的秀,比如說面向客戶的提案與產品推廣、面向市場的產品發佈會、國際大型的研討會等等。大多數的簡報場景,其實就像你我的職場日常,簡報只是為了協助工作的進展與溝通討論的一項工具而已。

比起表達技巧,做出簡明扼要、言簡意賅的簡報,才是職場工作者最需要的基本能力。沒人期待你成為一位演說家或藝術家,只要求你說清楚、講明白。

簡報不是一場秀,而是解決問題與展現專業價值的過程

簡報是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不是一場秀。

或許你想像中的簡報,是像賈伯斯一樣在舞台上展現充滿個人魅力又吸睛的簡報,或是像TED舞台上的講者,展現出精彩又動人的感性演說,然後獲得滿場觀眾的鼓掌喝采。但是很抱歉,真實工作場景中的簡報其實並沒有這麼戲劇化。

首先,在每一場簡報之前,其實都需要與相關人員先行確認各種可能的問題,力求將不確定性降到最低。很少會有在正式簡報時,才提出令人措手不及的需求或問題確認,這樣只會造成無效的簡報與資源上的浪費。

其次,在每一場簡報結束後,並不是真的結束,而是進入工作任務的下一個階段。簡報,只是工作場景中的過程之一,是為了有效解決問題往最終目標推進,同時把握時機展現自己的專業價值,獲得大家的認可與職涯躍遷的機會。

最後,簡報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你不應該用相同的簡報、相同的報告方式來面對所有人,每一次的簡報都應該依照對象的不同來調整有效的方式。今天對高層進行報告所使用的簡報,絕對不會適合用於對基層同仁進行簡報;同樣的道理,對基層同仁使用的簡報,也不該拿來對高階經理人報告,因為他們所需要用來進一步採取行動的資訊是不同的。

魔鬼藏在細節裡,天使跟著口碑來。你的專業價值就是在這些細節中一點一滴展現出來的。

本文收錄於《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一書。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不吝給我一些掌聲;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分享與持續關注我的最新文章。

歡迎支持我的新書《高產出的本事》與《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

劉奕酉|簡報.簡單報 創辦人/鉑澈行銷顧問有限公司 策略長新書《高產出的本事》|博客來連結
新書《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
博客來連結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期許透過簡報與商業思維,解決職場工作者在工作上的問題,並展現個人專業價值。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請私訊。簡報.簡單報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asypresentation/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

--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Written by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著有四本暢銷書/邀約請私訊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