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書單:不焦慮、能安心,讓你思維成長的十本商管好書

來到了年底,今年你閱讀了那些好書呢?

在社群上我時常分享閱讀與職場觀點,有人說幾乎每天都可以看見我的發文,但其實我一年的書籍閱讀量也不多,今年盤點了一下共一百五十本,有分享觀點的約一百本,在我的臉書上都可以找到。

秉持著輸入即輸出的原則,任何的內容閱讀,我都儘可能在接受到的當下就完成內化與產出的步驟。也因此讓人有種產出頻率很高的錯覺吧!

說到年度書單的挑選,我的準則是符合當年主題與需求的、令我耳目一新的,我也希望你能看到的。有些書很棒,在我平時的分享中就能看見,而這裡選出的只是我認為更有象徵意義的,未必代表一本書的完整價值。

當然,你可以參考,也可以整理出自己的書單。

從年初至今,相信許多人都感受到不小的變化。

疫情彷彿進入下一個階段,真正的與生活共存了;但這個世界也不再是原有的世界,我們都必須重新適應和面對更嚴峻的挑戰。

與此同時,也有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那就是 ChatGPT 所帶來的技術大躍進,我個人理解為人類與資訊之間互動的方式有了全新的面貌,未來可期。

在這樣的氛圍下,帶來了新的期望、也伴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焦慮和不安。有鑑於次,我想從三個面向挑選出合適的十本書單:

一、內在的安全感:重新理解時間、溝通與成功。
二、思維的多元性:提升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與感知。
三、資訊的可能性:改變我們與資訊的互動方式。

這裡得先說聲抱歉,由於職業角色的定位,我會專注在商管書籍的分享。除了這十本好書,最後我也分享了私人書單,共有三本,主題比較偏,有興趣的再取用。

那就讓我們進入正題吧!

面向一、內在的安全感:重新理解時間、誘因、溝通與成功的意義和價值

01|反時間管理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相同的。

打開行事曆將交付的工作與任務塞進去直到一點縫隙也沒有,企圖將時間運用最大化;看似追求效率,但實則是把時間掌控權交給別人。

只是將他人交付的事,安排到自己的時間線上。

那麼一來,你所能成就的一切十分有限,甚至都在為他人作嫁。你的遠大目標、夢想或願景都不會有實現的一天。怎麼辦呢?你應該反過來想,從你的目標與願景出發,安排到自己的時間線上。

你可能有很多的目標與願景,這都沒關係。

然後,請你將這些全塞進行事曆當中;一天排不下就兩天,兩天不夠就一周、一年或五年。

這裡提到的反時間管理,就是做好目標管理;時間無法被管理,但我們可以管理運用時間的方式。體現在三個重要的概念上:

一、向未來借時間:放大可安排時間的維度。
二、向他人借時間:做重要的任務,排除、委外或外包其他任務。
三、縮短時間路徑:將任務重疊、同步與減少不必要的動作。

從既有時間的視角來分配任務,你可能就看不到這麼遠,別說一年了,可能連三個月後的時間都不確定要做什麼吧?但是把時間拉長,學會「向未來借時間」來分配你的目標與願景,你能規劃的事情相當多。

然後是「向別人借時間」來消化這些目標與願景。

有哪些任務別人做會比自己好?有哪些別人已經做過了,自己可以不用再做?當我們去思考這些之後,就會發現有不少任務可以排除、委外或是外包給別人去完成。如此一來,我們需要排入行事曆的任務又減少了。

藉由這兩個概念,你會發現排入行事曆的工作任務已經截然不同,能完成的目標與願景也與原本時間管理所能達成的,產生了天差地別的差異。

舉例來說,我出版第一本書的那一年,設定了以下的目標與願景:

.出版一本書
.完成三十小時的線上課程
.每天閱讀兩小時、寫作兩小時
.切入十家年收入百億以上的企業培訓或演講
.完成一百小時的企業培訓與演講
.產出一百篇職場觀點、閱讀心得

然後,我都完成了。還超前了目標,出版了兩本書;事實上當時第三本書也正在寫了。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我根本沒在睡覺。

但其實我就是運用上面兩個概念,還有第三個概念「減少重工、重做的時間」所帶來的強大效益。

如果從時間管理的視角來看,準備一門課程、產出一篇文章和寫完一本書,需要多少時間?那麼,現在請你反過來想,當一門課程、一篇文章與一本書都完成後,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重疊之處?

有些資料素材的蒐集與準備是可以共用的。

比方說,在準備一門課程時,製作的簡報與刻意寫下的逐字稿,可以用在文章與寫書上,只需要重新編輯或修改,比起重頭來過可以省下大幅時間。另一方面,以終為始的思考,也可以讓你省下很多繞遠路的功夫,你所投入的時間與精力,都是對準最終的目標與產出,不太會有多餘的動作。這就是模組化的觀點,節省了重工、重做所耗用的時間與精力。

現在,對於反時間管理,或者說目標管理是不是有更具體的理解?

如果以上的三個重要概念,你覺得很難理解甚至是匪夷所思,那麼這本書很值得你看,包括觀念的解析、方法與案例的說明,能幫你循序漸進地建立起反時間管理的思維。

那麼已經具備或實踐這些概念的人呢?我想這本書能幫你做得更好。

02|不內傷、不糾結面對八種棘手同事

在職場上我們都曾有過和有毒的人共事的經驗。

像是與沒有安全感的主管、無所不知的同事,以及消極對抗的同伴。他們不一定是真正的壞蛋,但往往會讓人深陷在負面循環中,無法自拔。

這可以說是職場上萬年不變的必考題!

我們會感到厭惡,覺得和他們說話很累;但為了維持社交與工作上的關係,又不得不互動,結果搞得自己很受傷、一想到要交談就感到很糾結。

你也會這樣嗎?書中提到了八種討厭鬼,你已經收集到幾種了?!

類型一「你應該問我的。」缺乏安全感的老闆
類型二「這永遠行不通。」狂抱怨的悲觀者
類型三「為什麼又是我。」永遠不會順利的受害者
類型四「算了!隨便你。」被動攻擊型同事
類型五「事實上我覺得。」自以為無所不知的小聰明
類型六「我以前也這樣。」媳婦熬成婆的施虐者
類型七「是你太敏感了。」隱晦的偏見者
類型八「請以大局為重。」政治操弄者

我知道你可能已經止不住的點頭,甚至冒出某些人的面孔。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們想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這些人,對吧?

有兩件事很重要:

一、我們無法在人際關係上成為完美的人。
二、無論問題在誰,我們只能改變自己。

要想解決和同事之間的衝突,就必須先認清自己在這段關係角力中扮演的角色。無論是誰的問題,甚至我們十分肯定自己是對的,還是可以選擇控制自己的想法、行動和反應。

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

如何用正確的心態面對這些棘手的同事,是我認為書中很重要的部分。先和自己和解之後,我們才能心平氣和的解決和同事之間的問題。

為此,書中給出了九項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和難相處的同事進行更有效的合作。
​​
原則一、把焦點放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
原則二、提醒自己,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原則三、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反思自己的行為
原則四、從你我雙方,轉變為你、我和面臨問題三方
原則五、依靠同理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
原則六、清楚自己真正的目標
原則七、避免在工作場所宣洩情緒和八卦
原則八、通過實驗尋找有效方式
原則九、擁有並保持好奇心,刻板印象是變革的敵人

這些原則或許不會讓彼此成為朋友,但可以讓阻力少一些;同時也能幫助你建立自身的恢復能力,有助於在陷入衝突時減輕壓力,並且更快地從衝突中恢復過來。特別是最後一項,我認為是很重要的提醒:你無法確定自己與同事的未來會怎樣,因此請保持好奇。

這會讓你擺脫阻礙發現解決方案的心態。

無論你正在與哪種類型難相處的同事打交道,或者決定下一步做什麼,這九項原則都可以幫助你提高成功的勝算、做出有效回應;同時建立適當的邊界,以及在工作中建立更強大充實的合作關係。

雖然有時候,改變不可能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你仍需要認清一個目標:盡可能減少在一種關係中的損失,並且專注於職業發展和利益。

儘管難相處的同事令人苦惱,但書中也建議只要保持真誠努力和勤勞工作,即使一些最棘手的人際衝突,也可以得到解決。最顯著的改變,就是自己獲得新的挑戰和角色的轉變,自然遠離一些有毒人物。

沒錯!改變不了同事,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環境。

03|誘因設計

做為管理者,威脅或利誘是好的管理方法嗎?

為什麼有時候增加了懲罰與獎勵罰則,反而讓情況變得更糟?其實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

這是《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中所要探討的問題:誘因如何影響我們在各領域的行為?誘因,是驅動人類行為最強大的力量。如果我們能理解與善用,就可以用來解決社會、經濟與組織管理上的各種問題。

簡單的說:如何驅使他人行動?

作者之一的 Uri Gneezy 是一位行為經濟學家。他認為傳統經濟學中忽略了人類非理性因素的影響,像是情緒、社會規範、偏見等因素,都會影響做出的決策與行為。簡單來說,人類並非像模型中那樣理性、可預測的,而是會受到誘因的影響而改變行為。

因為誘因會傳遞一種訊號,當我們接收到訊號,就可能會做出對應的行為;訊號愈清晰、明確,做出對應行為的機會也就越大。

於是誘因的設計被廣泛的運用在管理、行銷與各種與人類行為有關的領域上,驅使著人類做出我們期待的回應與行為。與此同時,也發現了誘因不總是那麼好用,甚至有時候還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會傳遞訊號的不只是誘因而已。

我們的言行舉止、選擇和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會傳遞出某種訊號,暗示著接收到的對象應該怎麼做?

當這些傳遞出的訊號,與誘因所設計的訊號不一致時,就會形成一種矛盾與衝突的「混合訊號」而使得誘因失效,甚至使得訊號接收者做出荒腔走板的行為,讓事情變得更糟。

這就是 Uri Gneezy 在十年後的這本《誘因設計》中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混合訊號是如何讓誘因失效的?我們又應該如何避免混合訊號的出現?

一切都要回到問題的源頭:誘因設計。

白話的理解,就是說一套、做一套,使人無所適從。於是讓人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到底是聽你說的、還是照自己看到的去做?

舉例來說,公司告訴全體員工「顧客至上」所傳達出的訊號是:服務品質是最重要的。

然而,在績效評鑑上是以「客訴件數」與「處理時長」作為薪酬獎勵的標準,這所傳遞的訊號則是:服務效率是最重要的,而且與考績、薪酬息息相關。

那麼你認為員工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這在追求服務效率與服務品質上,可能會產生衝突。而員工不見得都能做出很好的理解與平衡;於是,就如你所想的,最糟的情況可能是員工會盡可能減少客訴件數和縮短處理時長,但服務品質和效率都沒顧到。

這顯然並不是公司所期望的,甚至還是沒預期到的最早結果。我想你還可以聯想到更多的場景和案例,都是由於傳達出不一致的混合訊號,而導致誘因失效。

像這樣的案例,在本書中還有很多。

誘因會受到混合訊號的影響而扭曲或失效,這概念不難懂。問題是我們要如何理解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如何避免、如何降低影響?在誘因設計上又該注意到哪些因素?透過書中的案例解析,我想會更好理解、也能懂得如何運用與設計誘因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上。

同場加映|踏實感的練習

這本書你或許聽過很多人推薦過。

雖然是去年出版的書,不過今年進入後疫情時代、加上人工智慧的大躍進,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與焦慮,我認為更多人需要這本書。

作者布萊德.史托伯格,是一位人體健康與體能表現科學的專欄作家,他的前兩本著作《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與《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是很棒的書,我幾乎逢人就推薦。

因為管理倦怠與熱情,隨著你持續向上發展會是愈來愈重要的課題;也決定了你能走多遠。有別於前兩本談精力、熱情的管理,這本書談實踐,而且是腳踏實地的實踐。

培養接納、臨在、耐心、脆弱、連結與運動,是踏實成功的六大原則,不只成功、也要快樂與健康。

成功不是線性的;不是踏出一步就會得到應有的獎勵,而是在未來的某一刻,獲得階段性成果或是巨大成功。所以我們應該關注在長期價值,而非短期效益。

時間在這之中扮演很重要的關鍵。

有人將這理解為長期主義、無限賽局、以終為始或是時間複利,我想都無妨、都與時間有關。

不過,在這本書中聚焦在持續的時間、穩健的實踐,不急於求成、也不過度努力而造成耗損,倡導的是如何打造持久的成功?緊扣著前兩本的主題。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能力,會不會願意放慢腳步呢?

過去的我肯定是不會的。能多做當然多做一些,能儘早爬上山巔遠望景色,為什麼不呢?於是不停的奮進、向前衝刺,不停的鞭策自己,奔向一個又一個目標,永遠不滿足。直到身體告訴你:嘿!你該慢下來了。

這也是作者寫這本書主要想傳達給讀者的一件事,盲目追求效能最佳化是有風險的。

我大概是在工作十年左右意識到這件事的。

人總是要遭遇過一些挫折,感受到深深的無力感才會有所頓悟。我希望往後的自己不需要如此,也期許你可以將這些觀點放在心裡。現在不能理解或接受也沒關係!至少心裡有個概念,在未來遇到瓶頸時自然會想起有這麼一件事,知道可以到哪裡尋求幫助。

我覺得這也是閱讀的好處之一,永遠相信可以回到書中尋求自我協助。

​面向二、思維的多元性:提升內在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與感知,和外在的大趨勢變化才能互相匹配

04|如何讓人改變想法

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有多難?

多數人認為,只要揭露了真相就能讓人改變想法,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這本書《如何讓人改變想法》告訴我們,除非對方自己願意做出改變,否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改變他的想法。所以,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讓一個人自己願意改變想法?

不過在這之前,作者建議先問問自己:為何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

作者大衛.麥克雷尼是一位科學記者和心理學愛好者。他在撰寫這本書時,原本是想探討如何在一次對話中改變別人的觀點,但卻發現自己也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藉由訪談各個領域的專家,他在書中介紹了許多關於信念、意見和說服的研究成果,以及實用的技巧和策略。

在閱讀這本《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時,我想到了《你可以改變別人》這本書。

同樣在談「改變」這件事,不過希思兄弟引用了《象與騎象人》中的概念,告訴我們要想讓改變成功,就必須從「指揮騎象人、激勵大象與形塑路徑」三個方面著手,也就是由理智面、情感面與環境面這三個層面來採取行動。

而在這本《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書中所探討的,更偏向一個人的想法是如何改變的,以及改變想法的過程中涉及到哪些科學和心理因素。

透過這些內容,讓我對於「想法改變」這件事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歸納出四個有價值的觀點:

一、先問問自己:為何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
二、真相不會愈辯愈明,讓對方自己思考、自己做出改變
三、有效說服?讓人改變想法的四個關鍵因素
四、我們都活在「後信任」的世界
​​
很多時候之所以會產生衝突,往往只是彼此的立場不同,並不是真的有利益關係上的分歧。如果能意識到彼此的立場各有不同,但其實利益根本是一致的,就能找出合作的空間。這一點在《高勝算的本事》中也提到,面對解決衝突與矛盾問題時的脈絡思考,我們可以利用文氏圖來找出背後的共識。

而要做到開放式溝通的關鍵,就在於透明度。

透明能帶來信任,而信任就能確保自己的想法得到傾聽,即使我們表現出脆弱的一面也沒關係。一旦建立起這樣的信賴,在雙方意見分歧時,反而就更能讓彼此打開心胸,思考深具挑戰性的想法。

在任何對話中,我們都渴望能夠有安全表達不同意見的自由。

如此一來,如果發現了不同的觀點,就能讓所有人從中受益,而不是產生衝突、製造對立。在書中探討了許多說服的技巧與方法,包括思辨可能模式、動機式晤談、深度遊說和街頭知識論等等。無論是哪一種技巧操作,都應該在一開始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想要這麼做?目標是什麼?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又施加了怎樣的想法、感受與價值觀?

這是我想告訴你的第一個觀點,先問問自己:為何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
​​
事實勝於雄辯?其實不然,事實是無法說服人的,除非自己想通與接受。

要讓人改變想法,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自己改變。讓他們有機會與自己的想法交談、思考那些過去沒有仔細想過的事,運用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協助自己發展出不同的觀點。

我們要做的,就是透過不斷提問與傾聽,碰觸到對方相關的個人體驗。如果能帶出哪些過去的真實記憶,就有機會引導對談的方向,跳脫那個單純由他們認知到的資訊所打造的世界、擺脫那些意識形態的抽象概念,讓對方訴諸個人經驗,走進一個以具體經驗所打造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只需要一次對談,就能改變對方的想法。

作者在書中也是這麼做的。他並不是開門見山地告訴讀者改變他人想法的技巧,而是透過大量的故事引導我們思考許多問題,包括想法是如何產生的?想法又是如何改變的?又是什麼樣的機緣下,會讓想法開始改變?再帶到團體認同、從眾行為與集體擁抱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我們捍衛與改變自己的想法?最後才點出各種說服的理論與技巧。

當我循序漸進的閱讀這本書時,才意識到自己過去對於說服與改變他人想法的觀念可能不是那麼完整、是需要做出改變的。這時候對於書中後半段提出的說服技巧,反而更願意去理解與嘗試修正自己的想法。

是的,我的想法被改變了。

這是我想告訴你的第二個觀點,真相不會愈辯愈明,讓對方自己思考、自己做出改變。
​​
書中引用了耶魯大學法學教授拉斯威爾所提出的溝通模式,強調所有的說服都必須考慮「是誰以何種管道?對哪個對象說了什麼?又有何種效果?」。

其中,有四個重要因素,會影響與提升說服的成功率:

一、誰(Who):訊息的傳播者,必須看起來值得信賴可靠。
二、說了什麼(What):一項訊息搭配常見的反駁論點,影響力更高。
三、對哪個對象(To Whom):訊息必須配合受眾的處理能力與動機。
四、以何種管道(In Which Channel):訊息應該使用適合的傳播媒介。

首先,評估訊息是否值得信賴時,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來源可信度,也就是訊息的傳播者。然而,如果對方拒絕某項訊息的原因在於傳播者,而非因為訊息本身;那麼只要透過多元的來源呈現這個訊息,有時候就能逆轉局勢讓對方相信。

其次,對於某項要說服人的訊息,如果對方原本就抱持疑慮,那麼最能提升說服力的方式,不是提出更多支持論點的證據,而是提出反駁的論點。主動提出對方感到疑慮的論點,不但能讓人覺得你思考過另一方的論點,代表對自己的想法更具信心;也能顯得你尊重對方的觀點,反而讓人覺得你值得信賴。

雖然說雙方的論證都要提,但是應該先提哪一方的論點呢?研究顯示,先提出最符合受眾當下態度的論證,是最有效的方式。

比方說,在對孩子說教時採用「我知道你還不想睡,可是你明天早上得去上學呀」的說法,會遠高於「因為你明天早上得去上學,所以你最好去睡覺」被接受的意願。

再來,將訊息說的簡潔易懂,也能讓對方更有處理訊息的能力、提高接受的意願。最後,是選擇適當的媒介來傳播訊息。

原本以書本形式傳播效果良好的訊息,如果要改用電影形式來傳播,就需要經過改編,反之亦然。要將文章內容拍成影片,就必須採用影片的語言而不是文章的語言,才能發揮最大影響力。

不論是什麼訊息,面對面的資訊傳遞肯定是最有效的管道。

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搭配語調及肢體語言,在事情似乎進展順利的時候,就能讓雙方的大腦都分泌出催產素,進而使我們放下戒心。即使無法面對面的對談,如果能在產出的內容中鼓勵受眾進行互動,也能大幅提升訊息說幅對方改變想法的機率,就好像我們曾經與對方面對面溝通一樣。

這是我想告訴你的第三個觀點,想要有效說服?請理解與善用讓人改變想法的四個關鍵因素。

最後一個觀點,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們都活在「後信任」的世界。

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作者在書中提到,如果某個人整體而言就是不信任媒體、科學、醫學與政府,無論你在提供多少資訊,都不太可能讓他接受某個想法,特別是如果又有他確實信任的人在旁邊搧風點火。

我們並不是活在一個後真相的世界,而是活在一個後信任的世界。

比方說,疫情期間對於接種疫苗的態度、關於同婚的信念與觀點,是隨著愈來愈多證據表明而逐漸被接受嗎?並不是,而是自己信任的意見領袖願意背書支持,所以跟著願意接受,進而影響其他人群的態度有所改變。

每當有一群人改變了心意,都會讓改變心意的總人數更為壯大,讓這群人的影響力隨之提升。這樣的人際網絡效應被稱為「擴散」或「滲流」效應,而所有重大輿論風向的轉變,背後都是由這股力量在影響。

正如書中所說的:多接觸、用對的方式,終究能改變人心。

05|破框思維的技術

當你遇到問題卻沒有現成解決方案時,該怎麼辦?

如果眼下沒有什麼好的選項時,又會怎麼做?你可能聽過要跳出框架思考的建議,但很少有人告訴你「具體」該怎麼做?彷彿這是需要創意和想像力才能做到,無法透過學習得到這項能力。

果真如此嗎?在這本《破框思維的技術》中,希娜.艾恩嘉告訴我們,這並非擁有高度創意的人或是少數天才的專利,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化的方式來學習與掌握。書中提到的「破框思維」是一套創造新選項、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是哥倫比亞商學院所開設的一堂熱門課程,而且結合了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協助許多相關人士展現創意與創新的實踐。

我認為這本書可以幫助到許多人在問題解決或創新上所遭遇的瓶頸與難題。

而在書中最初的章節,有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你有沒有想過霜淇淋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或許你覺得答案再簡單不過,只要將原料丟進製冰機器中就好啦。但你知道嗎?在一百多年前冰價昂貴,製作霜淇淋的工序繁雜又費時,這可是有錢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多虧了一位名叫南西.強森的化學家兼物理學家,找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隨著技術演進,才得以讓霜淇淋成為今日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平民美食。

那麼,南西.強森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找到主要問題:如何讓每個人都更容易吃到霜淇淋?

其次,拆解為四個較小的問題:

一、如何縮小容器,減少製冰時的冰塊使用量?
二、如何讓霜淇淋更快變得更冷,還能保冷?
三、如何想出一套比較不費力的方法來攪拌奶油?
四、如何讓霜淇淋更滑順、更濃郁?

然後,針對個別問題找出既有方案來解決,分別是木桶、白鑞碗、曲柄把手和攪拌裝置這四個簡單元素。

最後,結合這四種簡單元素解決整個問題。

南西.強森申請了專利;而後來不斷改進的霜淇淋機器,都是以她的裝置作為基礎機制。

希娜.艾恩嘉用這個簡單的故事,讓我們看見破框思維的力量與務實的做法:一開始先找到特定具體的問題,然後拆解成幾個重要課題。接著,找出既有方案設法逐一解決這些重要課題;最後用新方法將這些要素組合在一塊,令其和諧地發揮作用。

具體來說,用六個明確步驟重現強森做的事。包括:

一、選定問題:選定正確的問題並加以理解。
二、拆解問題:將大問題拆解並精簡為五到七個重要的小問題。
三、比較各方渴望:退後一步看懂全局,到底在解決誰的什麼問題、如何造成影響?
四、搜尋解方組合:做一張清單列出能想到或找到的解決方案。
五、建立選項表:將解決方案創造出有用的組合,以全局評量找出最適選項。
六、第三視角驗證:看看外面的人「怎麼看待」找出的答案?

只要學會這六個步驟,就能結合已知與未知的方法,並轉化為可以具體的行動方案。

這讓我想到《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中所提出的數據思維,其實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破框思維;同樣從診斷問題出發,拆解問題的脈絡、再輔以數據找出個別問題的解決方案,最後統整出回應初始問題的答案。令我驚喜的是,如果能將數據思維結合書中所提到的六個步驟,必定能在問題解決上找出更具創新與創意的選項,不只提高勝算、更能放大成效。

當然,在找出解決問題的創新選項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礙與挑戰,像是:

一、蒐集了許多好點子,我怎麼知道哪些才是絕妙的想法?
二、在這些絕妙的想法之中,又該如何挑選出極具潛力的選項?
三、我怎麼知道最終的選項真的管用,能被市場買單?

正當我苦於這些問題時,卻意外發現書中都已經給出了對策,包括選項表(Choice Map)、全局評量(Big Picture Score)與第三視角驗證(Third Eye Test)這三項創意工具,能有效應對這些阻礙與挑戰。

閱讀完此書內容我獲益良多,尤其是在面對新問題時如何善用科學化的方法找出創新解方所帶來的啟發。因此,誠摯推薦給身旁的朋友,以及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具備破框思維,掌握通往創意解決問題之路的地圖,你也能成為創意高手。

06|解決問題的人

看到書名原以為是與「問題解決」有關的一本書,深入閱讀後發現是與問題解決有關沒錯,但不是我想的那樣。在這本《解決問題的人》書中所談的問題解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商業化。

從原文書名就點出了三個關鍵:洞察、解決、拓展。

在布朗大學有一門深受喜愛的課程「創業過程」幫助成千上萬的學生開創自己的企業。而作者,丹尼.沃謝,是這門課程的創始人,也是布朗大學尼爾森創業中心的創始執行董事。他提出了一套經過驗證可行的方法,透過三個步驟:發現並驗證問題、開發初始的小規模解決方案,以及擴展長期解決方案。

關鍵是,任何人都可以學習、掌握和應用這套方法。

我覺得這本書與其他探討創業或商業模式的書籍相比,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強調創業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而任何人都可以將改變世界的想法,從概念轉變為突破性的創業成功。

我看過許多創業團隊,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在商業模式、募資簡報與行銷上,這些當然很重要。但往往最核心的部分:你的產品或服務能帶來什麼價值?卻不能說明白,甚至根本沒有想清楚。在這樣的前提下,所有的商業模式、市場評估與財務規劃自然很難站得住腳。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覺得,這是一本自雇者或新創值得閱讀的好書。書中提及的創業過程與三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重新檢視將想法或概念轉化為商業過程中的重要關鍵。
​​
第一步、洞察:找尋並驗證未滿足的需求。

洞察,不等於觀察。能夠轉化為行動的訊息,才能稱之為洞察;這是我在《高勝算的本事》中不斷提及的觀點。大多數人都是從「觀察」市場開始的,從上而下的研究,找出現有市場或利基市場有多大?然後瞄準它採取一系列的行動。

然而,成功的企業家卻是反過來的,由下而上的研究,觀察與傾聽消費者和供應鏈中其他人的意見,並找出值得解決的問題;從中找出未滿足的、強烈的、持久的需求。做為自雇者來說,我也持續在觀察與找尋那些未被解決的問題、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未被提供的體驗,然後透過數據的蒐集、假設與驗證,來找出真正值得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第二步、解決:制定與發展你的價值主張。

一旦定義了要解決的問題,就可以小規模地試用解決方案。沒錯!別想著一步到位,而是採取最小可行性產品(mvp)的概念推行。同時為潛在解決方案制定價值主張,並提供可以解釋和溝通的明確好處,這是你和市場對話的方式。

第三步、拓展:創建可持續的模式。

一旦定義了要解決的問題,為解決方案制定了穩健且有趣的價值主張;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在長期和可持續的基礎上交付該解決方案?這時候就牽涉到商業模式的考量了,做為一家公司或企業,談論的主題也會從如何解決問題、什麼是價值主張,轉換到如何實現目標的盈利商業模式?如果我們期望能產生長期影響,那麼又該怎麼做到?

為什麼要閱讀這本書?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是一門經過驗證的課程所編寫而成的書。換言之,你可以系統化的學習與實踐書中告訴你的方法與步驟,同時也會得知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的瓶頸和困境該如何應對。

就像在看我的書一樣,會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如何做、做完後又會得到什麼結果與效益?以及有哪些盲點與誤區需要注意?這是因為內容都是經過不斷實踐、持續驗證與改善後的結果,是基於學習者觀點來呈現的。

對於解決問題的人來說,我想這本書可以為你帶來商業思維的導入,使你更貼近商業化的可能性;對於正在創業或身處在商業場景的人來說,我想這本書可以為你帶來更多商業核心的本質,也就是從問題解決出發,找出未滿足的、強烈的、持久的需求。

07|逆習慣:好奇心改變一切

你覺得自己是個擁有好習慣的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如先請想想一個問題:自己目前有哪些好習慣?壞習慣?請找一張紙條列下來。

我相信你可以列出不少,也可能不是那麼確定。

沒關係。讓我們先繼續。

接下來請你想想第二個問題:還記得自己是如何養成這些好習慣與壞習慣的?

或許你能說出細節,也許忘記了,都沒有關係。事實上當我做到這一步時,已經開始有點煩躁了。

因為我發現寫出這些,和我一開始想像的不太一樣,甚至有點抗拒。但我告訴自己:沒有關係,只有你自己知道答案,請誠實的面對自己。

當你完成到這裡,恭喜你!已經很不容易了。接下來可以用過去學習到的方法,改變或戒除那些不好的習慣,就像大多數書裡告訴你的那樣。

或者,跟著我想想第三個問題。

你怎麼確定這些好習慣,還是「好」的習慣?有沒有想過你認為的好習慣,或許已經變質了?

這個問題很少有人想過,也不好回答。

收到大田出版的這本《逆習慣》提醒了我這件事。

過去談到習慣養成,我們大多會著重在如何養成好的習慣、戒除不好的習慣。然而,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一些科學化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就像在暢銷書《原子習慣》中所提到的方法:從細微的改變開始做起。

但是我們似乎都忽略了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習慣的養成或戒除才算是「達標」了?在開始之前,我們怎麼判斷這是一個「好的」或「不好的」習慣?在這之後,好的習慣就永遠是好的嗎?

這就是這本書所要告訴讀者的一件事:發揮你的好奇心,去探索與改造自己的習慣和思維。

書中提出的觀點是:我們很少會去質疑自己的行為背後的原因,而是順從慣性和舒適圈,這樣反而會阻礙我們的成長和創新。

舉例來說,閱讀和寫作,是不是一個好習慣?

我想應該很少人會給出否定的答案。近年來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幾乎成為知識學習和變現的基本能力;我自己也長期實踐,每天閱讀兩小時、寫作兩小時。但是在閱讀這本書時,讓我不禁去想:

「這真的是一個好習慣嗎?」
「還是一開始我所期望的那個初衷嗎?」

我想到周遭總有人告訴我,持續閱讀與產出真的好難,也感受到自己的壓力愈來愈大,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到後來就好像被逼似的,只是為了在期限內趕出一些成果。不讀、不寫,就會感到焦慮;但讀了好像也沒成長多少、寫了看沒有觸及和流量又很無力。

他們總覺得是自己的方式不對、方法不行,卻不曾想過這件事本身對自己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結果是花更多時間與心力去探求更多閱讀與寫作的技巧和方法,甚至是走偏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我說:也許你該停下來想一想了。

在這本書中提出的觀點,正好給出了答案:不是重新建立或戒除一個習慣,而是改造原有的習慣。

書中提供了簡單的四個步驟,引導讀者「重新思考」自己既有的習慣;並且試著打破僵化的模式,將其「改變為能帶來更好生活品質」的新習慣。

這也是我對書名「逆習慣」的理解:重新思考、逆轉原有的習慣。

重新思考,是《逆思維》這本書的核心概念。如此想來,這本《逆習慣》的書腰上寫著「逆思維實踐版」好像也挺合理的。

什麼是逆習慣?

依照作者的定義,逆習慣是指故意打破自己的習慣,並且嘗試不同的選擇和行為,以增加自己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

換句話說,習慣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可以被改變的。

我們可以用一種更有趣、更有創意或更聰明的方式來看待某些習慣,同時享受逆習慣所帶來的改變和成果。問題是:那些習慣應該被打破?

書中給出了四個步驟的具體作法:

一、發現自己的習慣。
二、評估自己的習慣。
三、實驗不同的習慣。
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習慣。

嗯,是不是有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感覺?讓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或許能讓你更好理解。

比方說:每天早上喝一杯黑咖啡。

第一步,發現自己的習慣。

我可以問自己:我每天都喝黑咖啡嗎?為什麼喝?喝的時候感覺如何?喝的目的又是什麼?

我發現之所以每天都喝黑咖啡,是一種工作養成的習慣,也是一種享受,同時也代表喚醒一天的一種儀式感。我在喝的時候感覺很放鬆,也有為了提神和激發思維的目的。

第二步,評估自己的習慣。

我可以問自己:喝黑咖啡對我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喝黑咖啡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標和價值?是否讓我感到滿足和快樂?

我發現喝黑咖啡對我有一些好處,例如提高精神和注意力,也讓自己有一種習慣的安全感。黑咖啡中含有鎂和鉀,能幫助胰島素產生作用增加血糖含量;血糖含量高,大腦就不會感覺到飢餓,進而可以抑制食慾。 此外,黑咖啡也能幫助人體代謝率增加以及燃燒脂肪、利尿去水腫。

喝黑咖啡也有一些壞處,像是影響我的睡眠和健康,產生依賴性。喝黑咖啡也不完全符合我的目標和價值,因為我不工作時也想喝;如果喝到難喝的黑咖啡也不會讓我感到滿足和快樂,有時會因為沒有喝而感到煩躁或頭痛。

第三步,實驗不同的習慣。

我可以問自己:能用什麼方法來改變這個習慣?有什麼方法可以測試這個習慣的效果?如何觀察這個習慣帶來的影響?

比方說,我會嘗試喝其他的飲料,像是麥茶、烏龍茶、紅茶;或者嘗試不喝任何飲料,只喝水。至於如何測試帶來的效果,可以記錄每天的精神狀態、注意力、心情、睡眠品質等等。

然後在早中晚分別記錄下來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第四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習慣。

我可以問自己:這些新的做法是否讓我更接近期望的目標和價值?是否讓我更有好奇心和學習能力?更有創造力和靈活性?更有幸福感?

我發現,喝茶可以讓我更清醒和平靜;喝水可以讓我更健康和更有活力,而且有促進新陳代謝、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所以我可以選擇只喝水,而且堅持下去;或者不限定某一種飲料,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調整選擇喝水、茶或黑咖啡。

這是我運用書中的四個步驟,來檢視「每天早上喝一杯黑咖啡」這個習慣並試著做出改變,希望能幫助你更好理解。

​那麼,逆習慣和其他習慣養成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這是我在閱讀這本《逆習慣》時一直抱持的疑問。說到習慣養成,最著名的莫過於《設計你的小習慣》中提出的福格行為模型。

「行為,發生於動機、能力與提示同時出現時。」

這個模型被許多行為設計、習慣養成的相關研究大量引用,包括《原子習慣》《學會改變》《鉤癮效應》與《成長駭客攻略》這幾本書中,都可以看到福格行為模型的應用。

如果以《原子習慣》和《彈性習慣》這兩本較具代表性的書來比較,我想會是這樣的差異:

一、《原子習慣》強調微小習慣的累積
二、《彈性習慣》強調個性化的習慣設計
三、《逆習慣》強調打破原有的習慣框架

在《原子習慣》中告訴我們如何利用複利效應,讓微小習慣累積成巨大成果。作者 James Clear 提出四個建立良好習慣的法則: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

在《彈性習慣》中告訴我們如何根據自己的個性和環境,設計適合自己的習慣系統。作者 Wendy Wood 是一位習慣研究的權威,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解釋了習慣的形成和運作機制,提出彈性習慣的概念,也就是養成能適應不同情境和變化的習慣。

在《逆習慣》中則是告訴我們如何故意打破自己既有的習慣,並嘗試採取不同的選擇和行為,來增加自己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作者 Luke Mathers 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演講家,提出了四個步驟來實踐逆習慣。

三本書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適用場景,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選擇適合的書來閱讀和實踐。

比方說,生活上的習慣我會利用原子習慣來逐步養成,而閱讀或寫作等能力提升的習慣則會運用彈性習慣來設計適合自己的養成計畫;再來是定期運用逆習慣來檢視自己的某些習慣,是否需要做出改變與調整。

一些經驗與想法分享給你。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請再想想最初的哪些問題。

一、你覺得自己是個擁有好習慣的人嗎?
二、目前有哪些好習慣?壞習慣?
三、還記得是如何養成這些好習慣與壞習慣的?
四、怎麼確定這些好習慣,還是「好」的習慣?

現在你還會用同樣的方式去思考與回答嗎?我不會,因為這些問題不再有意義。我的意思是:好與壞不是那麼絕對的概念;我們可以檢視任何一個習慣,把它變得更好,帶來更大的正面效益、更少的負面影響。

同場加映|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在年度書單中收錄這本書,是因為查理.蒙格今年離開了。

這本《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是一本介紹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的投資哲學和人生智慧的書。

書中涵蓋了蒙格的多場演講和文章,展現了他的多元思維模型、雙軌分析和人類誤判心理學等觀念。對於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維、閱讀、學習、覆盤和格局的人,這本書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一、關於思維

「我們應該先學習專業化思維,然後再憑藉跨學科思維正確地認識世界。如果沒有跨學科思維,你就會在專業之外的其他領域遇上麻煩。」

這段話點出了多元思維模型的價值。

蒙格主張要建立一個多元的思維模型,也就是要學習不同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用這些理論來解釋和分析各種事物。這樣可以避免用單一的思維模式去看待問題,而導致扭曲現實或犯下愚蠢的錯誤。

蒙格認為,藉由提升自己來強化對世界的感知,內在的能力才能成長,和世界的大趨勢才能互相匹配。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蒙格在書中引用了數學家雅各比的這句話,提醒人生有很多難題,只要反過來想就有答案。

在思維上只是換個方向,就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但這個「只是」為什麼做不到?這與人類大腦的偏好與邏輯盲點有關。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許多人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是在重組自己的偏見。

順向思維是我們習慣的方式,特別是順暢的推導出合理的結論時,我們更不易察覺思考上的偏誤與盲點。但其實這時候,只要反過來想一遍,往往會發現許多思考上的漏洞。

順向思維卻一無所獲時,不妨試試逆向思維。

學會逆向思維,打破思維的慣性,往往就能化繁為簡、找出破局之道。

除了逆向思維,還有其他有用的思維模型。

當我們掌握了愈多思維模型的體系和運用,對於事物就會有更透徹的認知與理解。

如果你對我日前分享過的一篇文章還有印象的話,我提到取得小進步,改變行為就能辦到;取得大提升,必須從思維改變做起。

有五個我認為短期看不見成效,但隨著時間累積會帶來巨大改變的關鍵思維,包括:

一、上游思維:從問題的根本原因出發。
二、逆向思維:從結過或結論往前倒推。
三、覆盤思維:反思與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四、長期思維:從長遠角度思考當下決定。
五、利他思維:分享讓人脈愈廣、回報愈多。

這些都是我的多元思維模型中的一部分。

有人問我:何時該用哪一個思維模型?我告訴對方可能誤會了多元的意思;所有的思維模型都是全面啟動的,因為已經內化、融合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中。

二、關於閱讀

「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每天讀書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蒙格是一個非常喜歡閱讀的人。

在一次採訪中,他透露自己一周要讀二十本書。

無論是出差、開會,還是會客,他都隨身攜帶著報紙或書本,一有空就翻閱。每天六點起床,第一件事也是找個地方安靜閱讀。

他認為閱讀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基本態度,可以幫助我們增加知識和視野,也可以激發我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蒙格建議要多讀一些經典的書籍,尤其是那些能夠提供多元思維模型的書籍,比如歷史、科學、文學、心理學等。閱讀可以說是建立多元思維模型的基礎。

也正是廣泛的閱讀,為蒙格豐富了腦袋、拓寬了眼界,最終也成就了他的事業。

無論你是想要精進自己、還是希望實踐變現,知識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知識的學習和累積,和閱讀離不開的,因為這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唯有不斷閱讀、持續增值,實現翻轉人生的目標。

三、關於學習

「我發現人生想要成功,只要做到兩件事,一是不做愚蠢的事,二是活得久,做到這二點你一定是人生贏家。」

蒙格是一位終身學習者,也是一位跨領域學習者。

他不斷學習各種學科的知識,並將這些知識整合成一個有系統的知識體系:多元思維模型。他認為一個好的知識體系應該是在某一專業上有深度,但同時也有多學科的廣度,就像字母 T 一樣。

蒙格提倡用逆向思維來分析什麼是壞的知識體系,然後避免它。他說,壞的知識體系主要有三個特徵,分別是缺乏縱深、單一化和鬆散無聯繫。

「變化總在發生,你不去迎接進步的變化,就會等到退步的變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於學習的需求有增無減。當學習成本不斷下降、學習效率持續提升的趨勢下,學習慢的就等於是在後退,因為別人都跑到你前面去了;我想這就是蒙格這段話想要表達的。

書中提到在哈佛讀書時,蒙格就以勤奮好學聞名。

除了本科專業之外,他還自學掌握了經濟學、心理學等其他領域的知識。畢業後,他進入加州法院成為一名律師。

當時金融產業正在快速發展,蒙格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大量閱讀金融投資相關的報章雜誌與書籍,從零開始學習投資;同時還參加各種講座,學習如何分析經濟形勢等專業知識。

後來律師行業不景氣,他就轉行做了投資人。

憑藉著豐富的知識與多元思維模型,在投資領域也做得有聲有色,成為頂級富豪。

你是否畢業進入職場後,就學習了學習呢?周遭又有多少同齡人持續在學習的?這個時代倡議的,是終身學習的觀點;多學習一點知識、多掌握一門技能,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保持競爭力的優勢。

四、關於覆盤

「能認識自己的錯誤是一項非常寶貴的能力。蒙格家族的財產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把買錯的東西賣出去。當你發現自己錯了,你就必須學習改變自己的想法。」

蒙格在做投資決策時,習慣用雙軌分析的方法,也就是先用第一軌做出理性的判斷,然後用第二軌檢查自己是否受到了人類誤判心理學的影響。

他認為,人類的大腦往往會受到各種心理偏誤的干擾,比如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偏好傾向、厭惡傾向、避免懷疑傾向、避免不一致傾向等等。他在書中提出了二十五種常見的心理偏誤,並用很多例子來說明這些偏誤會如何造成錯誤的判斷和行為。

蒙格這一生投資了許多公司,都不曾失手嗎?

當然有,但不多。剛開始進入投資領域時,蒙格也遭遇過失敗,在紡織、製造、航空等產業,都曾因爲判斷錯誤而導致失敗的投資,損失了很多。

他將這些經歷記錄下來,當做反面教材不斷反思。有人曾經問過他:如何保證自己做的決定都是對的呢?

蒙格的回答是:我有個錯誤清單,每次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會看一遍。這就是覆盤的價值。

「從失敗和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是一種美德。」

蒙格認為,犯錯與挫折都是難免的。但可怕的不是犯錯或挫折,而是在經歷這些之後沒有反思的能力。

做好覆盤,吸取成功經驗、記取失敗教訓,你會明白一個道理:成功沒有捷徑,但也不需要繞遠路。

五、關於格局

「我始終認為,改變不了的事就不要太糾結,滿腹牢騷、怨天尤人是人生大忌。這道理很簡單,但許多人卻因此白白地毀了自己的人生。」

書中有個關於哥倫比亞廣告公司的故事。

原本是廣告行業內的領頭羊,卻因房地產行業興起也跟著投資幾十億蓋酒店,結果根本賣不出去,公司也陷入困境。

「不要追隨他人的腳步,去自己開路並留下足跡。」

蒙格引用了蕭伯納的這段話,提醒我們避免盲從、堅持獨立思考,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學會獨處,是件重要的能力。如果你因為特立獨行而不受歡迎,那就隨他們去吧。打破群體意識的牢籠,你才能解放自己的頭腦。蒙格認為,學會阻斷外界干擾,堅持自己的判斷;有一天你會獲得自己想要的驚喜。

蒙格的格局不僅來自於他的多元思維模型,也來自於他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

他恪守了美國西部的傳統精神,以勤勉、專注、真誠、正直、善良、節約等品質來做好事情,並用這些品質來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合作。

他還有一種康德式的公平傾向,就是要尊重別人的權利和利益,不要做出違反道德的事情。

僅以這篇文章紀錄一個睿智導師的人生結束;但其智慧與經驗將會成為經典傳誦,永不結束。

面向三、資訊的可能性:改變我們與資訊的互動方式,更好的理解、溝通與運用

08|打造第二大腦

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產品與服務問世之後,帶來整個世界不小的衝擊。

尤其是 OpenAI 所發布的 ChatGPT 更是眼下最耀眼的一個代表技術,不斷地更新我們對於人工智慧能耐所及的認知,也帶來不少人的擔憂恐慌。不過,保持正面態度的人普遍認為,這類技術的發展有助於生產力的提升,只要我們願意擁抱與善用它。

這本《打造第二大腦》的核心概念,就是如何提升數位工具的使用效能,讓「數位工具」猶如我們的第二個大腦,建立起更好的連結與協作機制。書中提供了一個「CODE」框架模型,包括「獲取、組織、萃取和表達」這四大步驟,引導讀者以更高效的方式組織資訊,提升生產力、創造力與專注力,從而拿出更佳的工作成果。

這本書中格外吸引我的一點,是作者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提到自身的經歷,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本書的問世。他本身患有大腦病變,導致記憶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都日漸退化;而長期的診斷都找不出病因,也使他從氣餒逐漸轉變為絕望。

在一次候診的期間,他突然頓悟到與其將餘生都耗用在穿梭於群醫之間卻始終找不出解方,不如選擇為自己的身體做些什麼?於是開始在記事本上,寫下所感所想、記述著自身病況的歷程與各種看法;同時也向診所索取病歷,重新整理與解讀這些資訊,並轉化為能被搜尋、使用與分享的數位檔案。這樣的轉變也使得提亞戈不再是單方面的接受醫生的診療,而是展開雙向的互動溝通與尋求自身健康的改善之道,對病症也有更多的理解。

後來他發現自己並非罹患或感染可用藥物根除的疾病,轉而尋求呼吸、飲食、發聲習慣與神經系統方面的改善方式,居然也因此緩解了自己的病症所帶來的疼痛感,變得更易於處理。

提亞戈總結這一切,都源自於寫筆記所帶來的功效。

筆記的內容使他得以從健康狀況的細節退一步思考,採用不同的觀點看待自己的問題。同時,筆記也是一種媒介,可供他將任何資訊轉化為有益自身健康的解決之道。就這樣,作者開始著迷於資訊相關科技的潛能,從手寫筆記延伸到數位筆記,也從自身健康延伸到生活其他領域。

提亞戈的職涯發展從學校老師到組織的專案顧問,不同角色的轉變也讓他意識到這些數位筆記和檔案是有機會成為事業的資產,於是開始嘗試分享自己管理知識的方法,從同事間的午餐閒聊到後來的讀書會、工作坊,最終成為對大眾公開的付費課程。

他察覺到「資訊全面系統化」的做法並非僅供一次使用的方法,而且適用於各樣用途,以及任何專案或目標。更重要的是,這些知識能輕易且大方地用種種方式分享給周遭的人。

為什麼你應該要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腦?因為這可以為你帶來四個優勢:

一、使你的想法具體化
二、找出不同想法之間各種新的連結方式
三、讓你的各種想法與時俱進
四、強化你的獨特觀點

值得一提的,是強化獨特觀點這一點。

第二大腦的最終目的是使你的思維發光發熱,而不僅僅是蒐羅他人的想法。特別是近期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引發了許多「人類是否會被取代」的猜想與討論,而提亞戈認為涉及推廣或守護特殊觀點的工作最有可能不被機器取代。

因為現今人們的職業和事業,都比以往更加器重獨特觀點和說服能力。所以在建構第二大腦的過程中,應該把重心放在獨特觀點與說服力的培養與提升,而不僅僅是建立龐大的資料庫而已。

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也歸納出了三個重要觀點:

一、第二大腦發揮作用的關鍵:如何同步以減少資訊傳輸與再利用上的阻力?
二、萃取知識的過程中,將內容結構化、脈絡化,相對於末端的枝葉(筆記內容),緊連著主幹的主要分支(從筆記中萃取中的重中之重)反而更容易記得。
三、知識管理的過程愈是到後期才萃取知識,所付出的時間與精力成本也愈大。比起先儲存起來之後再看,當下就閱讀並做筆記反而是更省力的做法。

當我們改變與資訊的互動關係,就會明白科技不僅僅只是一種儲存媒體,更是一項思考工具。學會如何善用這些科技,就能強化自身的認知能力,提高往目標邁進的速度與品質。

當然,沒有實踐,這些都只是空談;唯有付諸實踐,系統才會臻於完美。

09|如何讓人聽你的

前段時間,我分享過 Jonah Berger 的書。

這位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十分著迷於行為改變、社會影響等議題的研究,並把它運用來解釋某些產品、想法或行為成為流行的原因。

反過來說,也可以用來操控人們的行為。

說操控,可能讓人覺得不太舒服;換個說法,我們可以影響人們做出期望的行為如何?是不是好多了。

這就是這本《如何讓人聽你的》所要探討的,原來文字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的來得大、而且直接。

比方說,你急忙著要影印資料,並在十分鐘內送至會議室,結果發現影印機前已經有不少人在等待。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你會怎麼做?

找另外一台影印機或許是種選項,但萬一趕不及會議時間怎麼辦?於是你硬著頭皮向正在影印的人請求讓你先印。

這時候,你會如何開這個口?

「不好意思,我只有五頁,可以讓我先印嗎?」
「不好意思,我只有五頁,可以讓我先印嗎?因為我在趕時間。」

你認為哪一種說法更容易被接受?答案是後者,加入了一句話就讓說服成功的人數增加了50%。

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理由夠充分吧。

我也是這樣認為,但在書中告訴我們這是那個「因為」所導致的結果,而理由充不充分沒有太大關聯。

「不好意思,我只有五頁,可以讓我先印嗎?因為我需要印東西。」

這理由夠瞎吧?

但實驗結果顯示,這不但沒有讓說服力下降,而且與正當理由帶來的成效沒有顯著差異。

這個發現就很有意思了!

說服的力量並非來自理由本身,而是來自於理由前面的那個詞:因為。

這讓 Jonah Berger 和他的團隊大感興趣,到底有哪些文字有這樣的魔力?他們還發現,用「推薦」取代「喜歡」可以讓你的提議被接受的比率提高了32%。

為什麼直到現在才發現這件事?

原來,拜科技進步所賜,人們得以用機器學習、文字探勘等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的技術,來分析隱藏在各種文本中語言的力量,並且用數據來佐證,而不是憑直覺。

事實上,結果也告訴我們,直覺不那麼正確。

我們隱約感受到文字可以帶來影響,但真正有影響力的並不是我們以為的那些詞彙。於是 Jonah Berger 和團隊分析了大量的客服電話、人際對話、網路文章、電影劇本、學術論文和網路評論,去了解語言是如何影響接受訊息者的行為?

結果顯示:我們說出口的話是有影響力的!

只是影響力也有高低之分,在對的時間、對的字眼,就能改變人們的心意、抓住群眾的注意力,甚至促成真實的行動。

這些文字,說是有魔力的咒語也不為過。如果你也想學會使用這些咒語,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書中歸納了六種類型的咒語:

一、啟動身分認同與能動性:名詞比動詞更能說服。
二、傳達自信:模稜兩可的語言更值得被信任。
三、問對問題:適當的提問時機與方式能建立關係。
四、善用具體性:具體與抽象語言的使用時機。
五、動之以情:情緒語言可以深化聽眾的參與。
六、掌握相似性:用對方的語言更好被理解與回應。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也發現許多經驗與智慧,開始有了數據的佐證與支持,也可能因此顛覆了我們的認知。無論如何,我們開始更清楚「為什麼」與「如何」運用能更有成效?也知道如何避免一些誤解與盲點。

特別是關於影響力和選擇的層面。

如果你成為自雇者已經一段時間,卻還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迷惘;看到別人做什麼都會躊躇著是否應該跟進,以免錯失初期紅利?

那麼我會推薦你讀讀 Jonah Berger 的書,包括《看不見的影響力》《如何改變一個人》和《瘋潮行銷》都是你看了不會後悔的經典。

而現在又多了《如何讓人聽你的》這本,推薦給你。

10|聰明簡潔的溝通

簡潔就是自信(Brevity is confidence)是精簡溝通的原則。

用最少的文字,有效傳達最關鍵的訊息。

作者之一的 Jim VandeHei 在 TED 上的演說《How to write less but say more》指出,現代人不會去閱讀長篇大論,數據顯示讀者只會花 26 秒閱讀一篇文章。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往往只閱讀標題與快速瀏覽內容的前幾段就離開了。如果你想透過簡報、簡訊、電子郵件或社群媒體溝通訊息,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內容就必須簡潔有力。

在《聰明簡潔的溝通》(Smart Brevity)中提供了一套公式:

一、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值得讀者付出時間。
二、簡潔又能抓得住讀者的標題。
三、說明你希望讀者知道的一件大事。
四、解釋這件事為什麼對讀者很重要。
五、提供深入了解的選項,如果讀者需要。
六、只使用有力(生動、具體)的詞彙。
七、加上視覺效果。

在書中提到的每一項原則,你都可以看到為什麼這很重要?為什麼不要像大家想的那樣做?又該怎麼做才是好的?透過這樣的結構,輔以圖文案例的解說,讓人一看就懂、記憶深刻!

同場加映|知識煉金術

雖然書名叫知識煉金術,但談的其實是「如何成為領域專家」的議題。

在這個時代還有成為領域專家的必要性嗎?不是成為跨域的通才會更好?我想這是不少人會有的困惑。但作者在書中提及一個觀點:在大數據時代要想成為通才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機器能做得比你更好。

我也十分認同這個說法。

前段時間我曾看過一張圖表,大意是比較通才與專才的職涯發展。不知道你是否有印象?

當時我分享過自己的想法:通才在發展過程中,有較高的不確定性,甚至可能缺乏組織的外部驅力支持,在升遷或獎金激勵方面都不若專才來得顯著。然而,只要能持續往上發展,突破管理階層之後,其實通才與專才的轉換門檻就沒那麼高,甚至可以說殊途同歸。

差別只在於通才的早期發展偏向橫向的廣度,而專才則是更強調縱向的深度。當然,也有不少人走的是折衷的縱向、橫向參雜的發展路徑,但風險就是不那麼通才、也不夠專才,成為組織中的半調子,也形成職涯發展的瓶頸。

因此,我認為跨域當然很重要,但這是在建構在某項領域專家的前提下,跨域才會發揮綜效。

如果一個人在各個領域都是半調子,即使涉獵的領域再多,也無法具備獨立或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你觀察那些具有影響力的跨域專家,幾乎都具備一到兩項的領域達到專業水準。

那麼該如何養成一位領域專家呢?

書中提出一個核心的行動框架與系統化方法,包括石、沙、土、林四個階段。

要成為領域專家,就必須經過「碎石為沙、固沙培土、積土成林」三次躍遷,並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持續地精進。

對應於這三次躍遷的具體對策,分別是改變心智、明確目標與學會學習,以及持續的知識經營。有些人會將焦點放在第二次躍遷的學習方法上,但我認為真正能帶來差異的反倒是最初的改變心智、明確目標,以及後續的知識經營。

前者需要自我覺察,後者需要長時間的持續產出。

所有在特定領域有所成就的高手身上,我們都能發現這兩個特質;而學習沒有成效或半途而廢的人,通常也是在這兩項做的不到位或無法持續。

除了「石沙土林」這個行動框架之外,書中也將我們常聽到的學習知識點整理為系統化的結構,比方說

一、成為領域專家的行動框架
二、阻礙學習的十二種不當信念
三、成人學習的底層邏輯(五大類、十八種方式)
四、覆盤的四個階段
五、知識營運的三個維度、五個環節與常見學習策略
六、知識掌握的三個維度

這些是我認為書中相當有價值的思維模型,值得參考並融入自己的學習策略。​

知識自雇者的私人書單:不懂不會怎樣,懂了會很不一樣

01|圖像思考

先說個小故事。

我從小就是個不擅學習的人,面對課本上的文字和老師的講解,總是感到昏昏欲睡;但是對於美術與自然、數學課就很有精神。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熱愛數學的理科人,但後來發現好像並不是那麼一回事;因為當我在閱讀歷史小說和玩三國志時,又可以將人物和地理資訊記得一清二楚。

曾經我也被當作自閉症兒童,不擅言語表達與溝通、對數理和藝術有特殊表現。記憶中,國中曾經做過一個測驗,我的邏輯、數理與空間方面都是滿分,但溝通和語言方面則是近乎零分;直到工作的前幾年,我還是個不擅言詞的人。

但我現在卻是個靠上台說話與講授維生的自雇者,還出版了幾本書。別說跌破大家眼鏡,連我自己也很訝異自己的轉變!我以為自己是開竅了,但看完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我是個圖像思考者,在成長的過程中,遇上了不少貴人、加上找到了合適的學習方式,所以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或許你也是個圖像思考者也不一定!

關於這本書,我想讓你知道的三件事:

一、圖像思考,與「視覺化」呈現無關,而是以圖像與模式來理解與感知這個世界。與之相對的,則是語文思考,意即透過文字來思考、以有條理的方式理解事物。
二、圖像思考者,不擅社交、溝通與對話,往往在教育與社會的篩選下被淘汰。這個世界上你可以想像到的天才,幾乎都是圖像思考者,在機緣與貴人幫助下獲得了適當的方式培養與學習,因而展現其優異才華與能力。
三、透過大量的閱讀與學習,圖像思考者是可以發展出社交、溝通能力的。

閱讀完這本書,讓我更了解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這本《圖像思考》的作者,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是美國知名的畜產學學者,也是一位高功能自閉症患者,致力於宣導自閉症、並發明了擁抱機給過度敏感的人。

她在研究禽畜動物行為及探索自閉症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自己屬於圖像思考者(而且是物體圖像思考者)也進而研究了圖像思考者如何受到環境背景與教育方式的影響?以及圖像思考者如何影響這個世界?

在這本書中就闡述了她的研究結果。

老實說,當我翻到最後的參考文獻有被嚇到!六十多頁、超過六百份的文獻參考,這是多麼驚人的研究深度,在我看過的書籍與論文中,豐富度絕對可以排進前三名。所以,這本書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好閱讀,甚至在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覺得有點跳躍、難以理解,那可能是因為這是本「圖像思考者」的思考方式所撰寫的書,如果你是偏向「語文思考者」的話就不容易讀懂了。

數百年來,我們一直被教導著:人性因語言而存在,而語言是人類與獸類的分野。然而,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天寶博士發現,人們的思考方式大略可以分為「語文思考者」與「圖像思考者」這兩種:

一、語文思考者:透過文字來思考,往往以有條理的方式理解事物。
二、圖像思考者:透過圖像和模式來思考。

我們活在語言無所不在的文化裡,語文思考者支配了這個世界的對話,包括宗教、媒體、出版與教育等範疇。簡單來說,這個世界的體制主要是為了語文思考者所設計的。

由於學校教育的學習內容大多按照順序編排,因此語文思考者的學業成績通常都很好,他們也善於說明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得到某個答案或做出某項決定,同時也善於社交、容易主導對話。

而圖像思考者往往難以融入學校和傳統的教學方法。他們通常善於計算數字,容易理解機械裝置的運作原理,但對於社交互動有時會顯得相當笨拙;在教育與社會的篩選下,許多圖像思考者就在過程中被淘汰了,失去了培養與展現才能的機會。而能獲得適當方式培養與學習的圖像思考者,就在這個世界上發光發熱,像是愛因斯坦、愛迪生、賈伯斯、祖克柏、馬斯克這些改變世界的人,都是屬於圖像思考的類型。

書中有一個章節,就在探討神經多樣性、天才與圖像思考之間的關聯與交集。

天寶博士認為,面對思考方式不同的人,如果我們不再鼓勵和培養他們的才華與能力,就無法整合對社會有益的學習與思考方式,好讓社會變得更豐富多樣。在團隊中如果能聚集多元化的思考者就能帶來優勢;相對的,團隊中缺乏圖像思考者,有時就會帶來攸關生死的現實後果,像是看不到潛在風險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書中敘述了相當多的案例來說明圖像思考者對於個人及世界帶來的影響。

天寶博士指出,所有孩童在幼年時期都傾向於使用圖像思考。

多數孩子是在六到八歲時會顯露出較明顯的跡象,我們可以從孩子喜歡的活動來推斷他們對於圖像思考的傾向。圖像思考者通常能畫出精細又寫實的圖畫,喜歡用積木、樂高玩具做出模型;看到一盒一千片拼圖時,眼睛可能會發亮;也可能喜歡長時間拆解與組裝電子產品。

隨著語言和視覺系統逐漸發展成熟,有些人開始逐漸傾向於使用語言來思考。

許多人聽到圖像思考,可能會與「視覺」或「圖解」混為一談。事實上,這是不同的概念。圖解思考的核心概念不在於我們如何看事物,而在於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也就是「我們是如何思考與感知事物?」

對多數人來說,語文思考和圖像思考這兩種方式都會使用。圖像和語文思考並不是二分法,而是光譜的兩端,我們每個人都落在兩者之間,只是較靠近哪一端而已。

而圖像思考者進一步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一、物體圖像思考者:透過圖像來思考。
二、空間圖像思考者:透過模式和抽象概念來思考。

這兩種類型的差異,你可以這麼想像:物體圖像思考者可以造出火車,而空間圖像思考者能讓火車動起來;因為前者看到的是圖像,而後者看見的是模式。

在這本書中有很大部分篇幅講述的,是這兩種思考方式如何對個人與世界產生影響?

藝術家和室內設計師是物體圖像思考者,科學家則是空間圖像思考者。對於一張圖表的理解,物體圖像思考者會解讀為圖片,而空間圖像思考者則會解讀為空間關係的抽象描述。

物體圖像思考者,是以栩栩如生的真實畫面看待這個世界。他們往往學不會代數,因為這門學科完全倚賴抽象後的特徵,絲毫沒有圖像化的空間;所以可以是平面設計師、藝術家、技術純熟的實作者、建築師、發明家、機械工程師等等,但很少會是數學家或程式工程師。

相對的,空間圖像思考者,則是透過模式和抽象概念來看世界。他們有音樂和數學天分,大多會成為統計學家、科學家、電機工程師和物理學家。

在書中提到了「神經多樣性」這個名詞。

包括閱讀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感覺處理失調、學習障礙、過動症、妥瑞氏症、強迫政、躁鬱症、思覺失調症,以及各種型態的自閉症特質。書中大多以「神經多樣性」來稱呼這些自閉症譜系者,主張不該把自閉症之類的狀況視為病態,而是視為正向的與眾不同之處。

根據研究顯示,具有全部特質的亞斯伯格症候群或自閉症會阻礙個人的事業發展,但少許的特質或輕微的自閉症、躁鬱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則可能賦予人類演化的優勢,對於孕育改變世界的創新至關重要。

在歷史上的許多天才,也都顯現出神經多樣性的特徵。

像是愛因斯坦、愛迪生、賈伯斯、祖克柏、馬斯克與比爾.蓋茲,這些改變世界的天才,都曾被診斷出有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特質;知名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直到六十歲才被診斷出有閱讀障礙,但在他的電影中透過圖像語言來表達想法。

書中有一段內容描述引起了我的注意。

媒體曾經大幅報導比爾.蓋茲具有一些亞斯柏格特質,包括社交能力很差、專注力很驚人、單一的語調、很少與別人有視線接觸,以及前後擺動身體。但是在現在,蓋茲看起來比較放鬆了;在祖克柏、馬斯克身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狀況。

如果說這些人有什麼共通的行為帶來這些改變,那就是閱讀與學習。一個人如果有自閉症特質,隨著他的內在資料庫愈來愈多資訊,就可以變得愈來愈成熟。他們能將新的資訊用不同的方式分類和處理,這可以帶給他們更有彈性的思維。

馬斯克曾在一檔節目中說明自己是如何進行圖像思考的:

「這就好像你的內在思考過程取代了大腦用來處理視覺的部分,也就是原本用來處理進入眼睛影像的部分被內在思考取代了。我可以在腦中處理影像和數字之間的相互關係與進行演算,關於加速度、動量、動能如何因物體而異,總會以非常生動的形式呈現在我的腦中。」

天寶博士也在書中提出一個問題:那些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和藝術家如果接受現今的教育,會變成什麼樣?他們會變得更有成就嗎?

這個問題的本質,並不在於如何判斷什麼樣的人會成為天才?而是如何讓天才有發展的機會?在這個社交至上的世界,人們最看重的就是溝通能力。與此同時,科技主宰了我們的文化,因此我們把蓋茲、賈伯斯、祖克柏和馬斯克視為天才。但這些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的人,往往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機會接觸可以形塑大腦發展的工具和概念,而且通常有老師或其他好榜樣親自教導他們。

但更多人沒有這樣的機會,當所有的路都被封死了,下一個天才就沒有機會出現了。

當初在閱讀原文版時還蠻吃力的,所幸天下文化出版了繁中版,讓我有機會更完整的閱讀天寶博士的研究成果與所要傳達的意涵。她在後記中所寫下的這段話,或許也能代表這本書想要帶給讀者最重要的一件事: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用迎合語文思考者的方式,來迎合圖像思考者的需求,如果我們不預設所有人都同樣是用『以語言為主』的方式去覺知和處理資訊,會有什麼樣的光景?假如我們想打造一個更安全、更有包容力、更進步的社會,並在快速變化的複雜世界找到問題解決方案,我們就需要留一些空間給圖像思考者與他們的驚人天賦。」

做為父母的我,也對孩子的教養有了更多的省思。

02|孤獨社會:即將到來的第五消費時代

作者三浦展年輕時在消費雜誌工作,後來成立了文化分析研究所,透過田野調查、數據分析,總結了日本過去一百年的消費者行為習慣的變遷。

曾在二十年前提出「下流社會」一詞,指出在全球化趨勢下及社會階級變動中,中產階層漸漸失去其特徵及優勢並下沉為下層社會的一群。十年前的著作《第四消費時代》也準確客觀的呈現日本消費者的四個消費階段的演變。

在第四消費時代,是「從私有到共享」的轉變過程,一人經濟或單身經濟成為了關鍵字。日本便利店的鮮食、一蘭拉麵這些商品或消費業態,都可以說是一人經濟下的產物。

在這本《孤獨社會》中,他認為第五階段的消費時代即將到來,一人經濟會進一步深化為孤獨經濟,也就是永遠的孤獨社會時代。

這是少子高齡化趨勢下消費者被迫接受的現實,企業必須更加關注消費者的情緒價值訴求,誰能幫助消費者更好的面對孤獨,就更有可能在這個時代獲得成功。

人與人之間的鏈結也會變得更為重要。

在年輕人低社交、人口下降、超級老齡化等趨勢下,三浦展預測「再人格化」與「再生活化」會是可能的發展方向。

在五個階段的轉變,不難發現人口因素對日本消費的巨大影響。自1992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起,日本就開始了所謂失落的三十年;在1994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4%,宣告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

我查了一下台灣的數據,根據國發會統計,在1998年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截至今年八月份65歲以上人口已達415.8萬人,佔比達到歷史新高的17.8%,預計在2025年將會進入超高齡社會,佔比達到20.8%,到2038年更將超過30%。

隨著人工智慧、元宇宙等快速且規模化的發展,新消費時代即將到來,三浦展認為更小規模、本地化、區域化的商業模式會逐漸被大眾接受與重視,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終追求。

書中對於日本社會的消費行為研究,有相當多的數據與洞察發現值得我們借鏡參考。

03|世界上有多少隻貓

這本書在談「費米估算」這項技能。

以我的立場,很難說明這項技能的價值。因為已經是深植在腦中的一種機制,比方說,老婆拿了一樣東西問我多少錢?我的腦袋就會浮現一個數字,然後唸出來,而且八九不離十,但其實是腦袋快速的根據脈絡去估算出來的。

如果你的工作或生活中需要做大量的決定或決策,這項能力肯定能幫你贏得先機、減少後悔。

假如你還是不知道費米估算是什麼?

這樣吧。你應該有ChatGPT吧?可以問它

「請用費米估算告訴我台灣今年有多少輛汽車?並說明估算的脈絡?」

你大概就會了解它的價值了;只不過是用你的腦袋,而不是ChatGPT做到這件事。你也可以把問題換成你想知道的其他內容感受一下!

通常擅長費米估算的人,也會讓人覺得數感不錯。撇開我不看,另外兩位推薦人的背景,就知道這本書值得看了。

重點是: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數學!

以上就是我從今年閱讀的書籍中整理出的十本商管好書、三本私人書單,希望你會喜歡,也能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

--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著有四本暢銷書/邀約請私訊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