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職業分享】在地NGO工作者做什麼?

LIN
永續職涯系列
Published in
4 min readSep 23, 2020
主辦單位:台灣青年永續行動家學院
講者:陳盈婕 / 人生百味-專案企劃

剛從台北車站忙著石頭湯計畫趕來的盈婕,臉上並未展現太多的倦容,讓人感受到的是從她身上流露出溫暖與親和的氛圍。

本文適合:對 NGO、貧窮、無家者議題有興趣者

大學時主修被當過也曾迷惘過,從政大社會系畢業,就一直待在人生百味裡工作,盈婕笑說 :「這不只是一份工作,也是一個重修的社會系學生自我修復之路。」

從前思考未來時,也想過自己去當社工的話,能不能承受的了頻繁與人接觸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幸運的是到了人生百味,開始和無家者們有所接觸,發現其實跟人接觸滿有趣的,從大哥大姐們的身上聽到了好多故事,「在陪伴無家者的過程中,他們也在陪伴著我。」

而人生百味內部,尊重自由開放的氛圍,也是讓盈婕選擇留下來的原因。

和許多人一樣,盈婕也遇到家裡的反對與不諒解,這大概是許多較小規模 NGO 的工作者都會碰到的問題,花了很多時間在與家人溝通做這份工作的意義。
也是在工作中,不斷的與他人對話和陪伴,慢慢長出力量,學會不要用暴力的方式溝通,也讓盈婕更能夠去同理父母不認可她的工作的原因。

人生百味介紹

由不同領域的人組成,關注貧窮議題,扮演無家者、街賣者和民眾之間的橋樑,透過倡議、行動和串連,協助改善無家者生活,並帶領人們認識議題。
主要的計畫有:人生萬事屋、石頭湯計畫等。

NGO工作做什麼?

或許在許多人眼中,她只是「在做好事,幫助弱勢」,但對於盈婕自己來說,待在百味,待在 NGO 是在實現自我價值,對於自己的理念有很多期待,當然更希望可以實現。

「我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在做社會溝通的角色」

「接觸到的群體像是無家者或街賣者被貼了很多標籤,被汙名化,那我在做的在就是面對大眾,試著去汙名化。」

「跟貧窮的人站在一起,陪他們練習說出想說的話。」

盈婕表示其實不論是誰都無法幫他們代言,如果能讓他們自己講出來,讓他們擁有話語權那是更重要的。

很有理想但現實情況是......

盈婕哭笑不得的說:「有次去幫忙打掃阿伯的家裡,最後帶了一隻蟑螂回家。」其實我們真正在做的工作很雜,主要是跟著專案進行,所以從幕後到最前線都會接觸到。

像是在「人生萬事屋」這個計畫中,主要是媒合流浪的無家者有打零工賺錢的機會,盈婕說自己也會陪大哥大姐上工到現場去幫忙。

在組織內部的話,要寫企劃申請經費、幫忙募款,也會當起小編寫寫文章,進行倡議,還有各種活動的籌辦,當中也有許多協調的工作不論是組織內或者是對外,另外,有時候在面對無家者的時候,自己也會扮演社工的角色,聆聽大哥大姐的抱怨,而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很難去評估成效的。

在小組織很常自己一條龍的把事情做完,很累但也學到很多。

在 NGO 工作特別的地方?

盈婕半開玩笑的說:「當然也是會做到懷疑人生啦。」不過讓她選擇繼續留下的原因是:這裡是個以人為本的地方。

因為面對的是關於人的議題,組織內部花了很多時間在凝聚共識,同時在這裡也能讓你自由地去發想想做的計畫,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也因此人才都留的久。

而在面對無家者時,也會去調整和學習如何更好的與他們溝通,聽他們的故事會打破許多原有的框框。盈婕分享,一位阿嬤平常騎腳踏車撿回收,有空就會去台大聽演講,而她到街上流浪的原因則是因為在家中受到家暴。

「在街上的人都是非常堅強的人,即使受過那麼多傷仍繼續努力,都還願意活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和組織一起發揮價值,在工作中的自我實現,人與人之間互動得來的感動和啟發,都是待在 NGO 不同於一般企業的迷人之處!

最後,盈婕給出作為一名 NGO 工作者要記住的事:

  • 對人保持好奇
  • 理解自身與環境的限制
  • 動力會消長,能量會累積

可能因為過度頻繁的與人交流感到疲乏倦怠,但別失去對人的好奇。

在NGO、公部門或當社工,每個人的角色任務和可以發揮的地方都不太一樣,所以要理解限制,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最重要的,熱情和動力是有起有落,但別氣餒,你對別人發揮的影響和別人對你的,這樣的能量是持續在累積不會消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