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與肺炎:比較與交互作用

COVID-19疫情和能源轉型有相似之處:只有果斷、迅速的行動,才能止損停傷。然而兩者有不同的時空間尺度特性,彼此間也有交互作用。

Tony Yen
能源轉型文摘
5 min readApr 1, 2020

--

COVID-19(台灣主流俗稱武漢肺炎、統派俗稱新冠肺炎)在全球大規模肆虐,已經超過兩個月了。截至目前為止,肺炎疫情並沒有趨緩的現象,持續的疫情也對各國的政治生態帶來衝擊。

在防疫工作持續有所成果或者傳染高峰已過的國家,防疫成果成為國族認同和民族主義的催化劑,帶動對政府的認同:中國號稱「零感染」(自動排除港台)、以「大國防疫」包裝的大外宣,是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台灣則因為超前佈署有成,經歷了應該是民主化後史上頭一次經濟衰退、對政府施政滿意度不減反增的政治奇蹟。

相反地,防疫不那麼有效的歐美諸國,右翼民粹政治人物則面臨巨大挑戰。德國第一廣播電台一篇評論指出,這些政治人物長期將難民和新移民等作為政治煽動的代罪羔羊,但這波肺炎疫情中,難民或新移民完全不是罪魁禍首(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使右翼民粹政黨長期的政治煽動論述霎時失去影響力。一些典型右翼民粹政治人物在這次防疫上的失能(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染病的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也使他們的威信盡失。衛報的評論指出,相較於能源轉型橫跨的時間尺度較長、不易課責,每天節節攀升的患病人數對這些政治人物的壓力更大。另外,人為氣候變遷和傳統能源的其他危害主要在於未來的世代、疫情卻是當今的老人最容易受到衝擊,這也使肺炎疫情對右翼政黨的打擊更甚於氣候議題-畢竟他們的主要支持者平均年齡較高。

肺炎的短期影響:傳統能源受害甚於綠能

肺炎疫情對於能源轉型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最短期來說,大規模的居家隔離和封城鎖國,降低了生產活動,使世界各地的空污碳排都有立即性顯著下降。然而這種效應恐怕是曇花一現,考察近年資本主義的起伏週期可以看出,缺乏能源轉型視角的復甦政策只會讓碳排在之後迅速反升,長期性影響有限。

因應COVID-19疫情封城鎖國措施雖然有助於立即性的減污減碳,但從歷史經驗可知長期影響有限。

很明顯地,所有的產業在短期之類都會陷入蕭條,綠能或傳統能源也無法置身事外。儘管如此,在能源轉型的角度來看,最應該確保的是兩件事情:其一,綠能相較於核火等傳統能源,在這次肺炎疫情中受到的衝擊相對來說是否較低?其二,在長期的經濟復甦中,是否將能源轉型、綠色經濟的概念導入,避免新的經濟系統繼續困在傳統能源的桎梏中?只有上述兩個問題都有肯定的答案,人類才不會在肺炎疫情這樣的短期性災難之後,在遙遠的未來繼續承受嚴峻氣候變遷/核輻射風險帶來的長期性災難。

針對第一個問題,答案似乎較為樂觀。國際能源總署和彭博新能源確實估計綠能的成長量在今年會較去年下滑,但比起傳統能源(譬如石油)近日的市場劇烈波動,綠能這樣的趨勢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會有這樣的差別,主要還是在於綠能設備的規模和資本特性。光能雜誌PV-Magazine的專文指出,太陽能的建置過程需派駐的員工較少,在屋頂施工時也仍能滿足法規的社交距離限制,因此相關建設仍得以進行。相較之下,傳統電廠的建置、維護多為大型計畫,受隔離法規的制肘就更多-歐洲少數仍興建中的Flamanville核電廠工程便陷入延宕,現在完工日期將(再次)延長;而美國核電廠今年的歲修維運計畫有97%可能會受到隔離政策的波及

肺炎的長期影響:綠能的優勢顯現、但仍需正確的復興政策

針對第二個問題,答案則憂喜參半。這波肺炎疫情對於傳統能源的影響更劇烈,而未來類似的全球性大規模傳染病的風險恐怕只會持續成長,因此不少分析指出長期而言投資者對不同能源的風險認知可能會有所轉變。德國資產管理企業Aream便認為,綠能投資具有收益穩定、和傳統資產風險相關性較低、且償付能力的要求較低等特質,這些對投資者分散風險上都很有利。另一方面,近日暴跌的油價更加暴露了化石能源投資收益不穩定的性質(尤其在未來日趨嚴格的氣候政策成為趨勢之後),也會讓投資者在資產組合的選定上有所調整。

然而傳統能源產業既不思進取、藉此時機做產業轉型(注),顯然也不會束手就擒,等著被淘汰。打著「復興經濟」之名,不少身處化石燃料產業鏈的業者已經開始遊說各國政府,對其進行補貼。美國政府近日便考慮補貼石油業者;核能業者也正在蠢蠢欲動倡議稅賦減免高污染工業要求美國環保署放寬、甚至解除環保限制。在台灣,則有「口罩的原料是石化產品」這種無視當前口罩產能限制主要是設備、而非原料的荒謬言論,以正當化對石化產業的不當補貼和產業本身的過量規模。
(注:有論者警告,因為當前販售化石燃料的利潤過低,甚至可能會降低相關業者低碳轉型的誘因。)

復興經濟和永續發展的相互衝突,顯然是傳統能源業者刻意製造出來的結果。已經有許多學者團體指出,以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基本原則制定疫情過後的復興經濟計畫,才是永續發展的正途。南韓政府在肺炎盛行、大選將屆的近日,發布的綠色新政宣言,確保總體發展、就業成長不悖於其能源轉型目標的作法,便是值得效法的楷模。

最後,這次肺炎疫情之所以肆虐如此嚴重,原因之一是各國在第一時間為了經濟活動的照常運作,不願立即採取積極性的防疫措施。這可以做未來防疫和能源轉型政策的借鏡:面對這些風險,只有果斷、迅速的行動,才能止損停傷。

(本文原載於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粉專上)

--

--

Tony Yen
能源轉型文摘

A Taiwanese student who studied Renewable Energy in Freiburg. Now studying smart distribution grids / energy systems in Trondheim. He /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