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失敗,不要研究成功

Albertsu
Renaissance Man Tomorrow
May 5, 2021

成功學在全球是一個很大的產業,相關教育訓練、工作坊、出版、影音自媒體、歷史悠長的管理學院的學術議題,從個人成功到企業成功,這門生意一直都是一個吸睛度很高的印鈔機。

透過宣揚成功方法、最佳典範的付費機制,究竟為販賣成功的對象創造了多少新的成功,很難證實,倒是讓很多人因為從事教導成功、書寫成功因而得益,是很明確的事實,這個市場的餅幾十年來一也直在擴大中。

網路經濟時代的活動媒合性,以及線上影音課程接受度的上升,更讓大量無法判斷這個人自己有多成功,就打著成功形象包裝的講師,一堆看似亮麗的頭銜,以專家身份,推出多到數不清的泡泡課程。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用嘴巴講成功都非常有說服力,這是成功學從業者的必備條件。

這邊所指的成功,大體上指的是很世俗化定義的金錢財富、職位高低、事業版圖、個人名氣、社會關注度、人際簇擁度、異性交配選擇權等,和赤裸的慾望滿足、表象化/外部化的評價基礎直接相關,建立在非常窄化而二分法的的結果認定上,沒有達成某種標準、量化的評量,四面八方傳遞而來的訊息就不斷暗示著你是一個魯蛇。

焦慮在這樣的氛圍下一直累積升高。

35歲買不起都會蛋黃區新建案的房子,魯蛇;社群媒體關注量沒破萬,魯蛇;不能成功吸引想打砲的異性,魯蛇;資深上班族沒有夠大的權力來進行重要的商業決策、來號令大部門人員達成困難的商業成果,魯蛇。

為化解這種焦慮,有越來越多人會願意掏出鈔票來購買安心,潛意識希望透過付費來換得自己更好的未來,有點像內心蠢動不安或有慾望未被填補時,有一派人會透過非理性購物、頻繁地進行性交易、爆食成癮等來紓解一樣。

花了一堆錢參加如何進行銷售、談判、管理部屬、管理上司、社群媒體經營、自我形象包裝、標籤化過的溝通技巧、企業策略擬定、各種流行的管理工具和術語的解構、把妹技巧與各種裝模作樣的心理操縱…..

表面上看來這些學習行為是非常的自我要求與精進,往下再剝一層,卻都是淺碟型文化下的產物,紮實的基礎思考不足,缺乏經典的知識背景脈絡,有的只是一堆囫圇吞棗的套餐與know-how,要你不用太多思考就接受吸收,跟某些宗教信仰的宣導方式也很類似,不用質疑,只要相信。

這種模式的焦慮抑制方式,就像是服用治標不治本的藥丸一樣,當自然定律必然導致永遠是只有少數人可以成為遊戲規則下的勝利者時,其他大多數人的焦慮都只能化為鼓吹追求成功、超越自己的傳道者銀行帳戶裡的數字。

成功產業鍊並沒有無效退費的機制。

這樣說來,追求普世標準的成功,是一種荒謬而沒有意義的集體趨向嗎?

不對,這麼非黑即白的控訴,不是這邊要談的,也完全沒有要批判世俗成功不值得追求的意思,這邊不打算花時間探討這個意識形態或者是進行哲學性的辯論。

事實上,如果社會上大多數的人對自己集體虛構出來的世俗成功標準,沒有追求的企圖與慾望,人類社會有沒有辦法共同創造出更好的未來,實在是一大問號,光是消費經濟運作需要的燃料突然被抽走,就會是一個很難在短期有解的大風險。

現在這種有所追求、有所個人目標的機制與信仰,對於人類持續發展是足堪運作的,肯定不是最佳解,也不太可能是想達成個人內心真實快樂的首選途徑,但在目前的確是一種還可以走得下去的模式,不至於整個分崩離析或造成人類社會進化上的嚴重衰退。

相反地,這邊想拋出來的議題,是探討主流成功學產業鍊現在的進行方式,存在著什麼樣的盲點,對於想從這些指導中獲得救贖的成功焦慮者而言,要怎麼減少無效投資與無效努力?

想要成功,更有效的方法是要專注在失敗的研究上,要學習前人經驗的重點,最能帶來成效的方法是學習什麼樣的思考與行動模式會很容易造成失敗。

降低失敗機率,就是延長在戰場上存活,最終有機會取得成功的關鍵。真正深入去探究就會發現,成功模式幾乎不可複製,很多失敗錯誤的重轁覆轍卻大可避免。

搬石頭砸自己腳的人其實多的超乎你的想像。

****************************

老是研究Google、 Facebook、Amazon、Apple等贏家,請問何時看到有第二家公司複製他們的成功模式而成功的?

更別忘了這些組織的做事方式從高階理念到細節的實務執行,都有很多大不相同,甚至是相互抵觸的理念與做法,學越多華而不實的成功方法與觀念,產生執行上的選擇錯亂與手段自相矛盾的機率反而更高。

這個結論是來自人類共有的認知偏誤傾向上,心理學家早已證實,所有人都無法避開認知偏誤的陷阱,尤其當有情緒和慾望的因素作祟時,大腦更是會三不五時表現愚蠢而無法進行妥善的推理與歸納。

歌頌成功是人類自古以來進行群眾操縱、合理化自己的統治地位時非常好用的低階伎倆。

也因此販賣成功的業者,拿已經成功/成名的人、企業、案例、甚至是內容真實性頗值得懷疑的傳記,來進行因素分析與秘訣歸納,總是可以輕易擄獲一票追隨者。

這種拿成功者來分析成功因素,大多都犯了以下基本邏輯錯誤:

倖存者偏誤

這是最基本的倒果為因式思考錯誤,包括管理學院裡面的研究、一般的管理訓練、商業書籍都不斷重複這個套路,拿著研究成功案例的模式來歸納,卻沒有證據顯示是否其他用一樣方式,一樣出色而努力的,其實都陣亡了,淹沒在一大群寂寂無名的失敗者屍骸中。

如果以高規格的成功永遠只佔大數中很小的百分比作為前提,以機率原理來合理推測,應該會有更多的失敗案例,同樣都採用了成功者的策略與方法,說不定還執行得更徹底,只因某些不在探討內的因素,而成為了佔大多數失敗者的其中一員。

我們自己的日常觀察中也很容易看到更出色,更強的人、團隊、產品、服務,往往未必是最後取得最終商業成功的贏家。

人類有過份高估自己的條件與努力對最終結果影響程度的傾向,反而疏忽了許多不可控的環境因素或自己沒看到的思考盲點所帶來的殺傷力。

因過往的成功經驗而來的過度自信

這項弱點比較偏向個人心理上的缺陷,很多具高可信度的社會科學實驗已經證實,權力、成功記錄、財富確實會讓人腐化,甚至只是被臨時賦予的地位標籤,都會讓大腦推理批判思考能力下降,容易藐視地位與財富低於自己的人的意見、掠奪他人的想法與成果當成自己的原創與功勞、更加緊抓住自己的光環與擁有的虛榮,不惜一切代價要捍衛這些社會性標籤。

成功者往往會直覺以為自己的決策成功機率大於其他人,對自己已擁有的勝利,下意識會過度歸因於自己的優越,過度自信會讓許多決策判斷思慮不周,還沾沾自喜自己的成功是來自勇於冒險,敢於聰明決策。

在實務上已證實這類成功者往往會冒了不成比例的風險進行重大組織或政治決策而失敗,所以看到非常多案例是有人平地躍升大大成功,卻在之後因為成功的驕傲,導致習慣性進行風險過高的決策而重重失敗。

簡單講就是賭贏過一兩把,真的很容易讓人養成賭徒性格,長期下來導致全盤皆輸,西方鼓勵個人競爭的文化,這類傾向更是明顯。

人性就是如此的不堪,成功的人大多會過度評價與高估自己的能力,沒有成功的人卻又往往過度看低了自己,錯過了本來有機會達成的成果。

除了極少數非常有才能的人,人的個別差異並沒有那麼大,地位標籤卻將這個差異做了很不合理的擴大,也造成不適任或未能發揮該有潛力的現象到處充斥。

獎勵樂觀的組織文化

人類組織有根深柢固獎勵樂觀的文化,吹哨人和唱衰的常被打為頑固不懂變通,扼殺創新的殺手,扣上不敢勇於任事的帽子等等。

創新這個詞已經被濫用到非常嚴重了,在政治圈、企業界、新創圈、成功學販賣產業等,多的是講得天花亂墜的造夢者、口號式意見領袖,打著創新的名號大量汲取資源,執行過程卻是粗糙不堪,完全禁不起檢驗,甚至最基礎的投資報酬率評估都完全偏離現實。

我們總是慣性對其他人合理化自己的想法值得一做,這是社群動物基本的團隊運作方式與影響力發揮的途徑,但整個團體必須退一步用更科學與嚴謹的指標和思考模式來檢驗這些包裝是否存在矛盾?有沒有嘗試反向思考去擬出另外的做法選項來進行客觀的優劣分析比較?

還是只是透過激發他人情緒或想像美好未來就衝下去?

一群人是非常容易陷入集體迷思與意見同一化的狀態,在團體中我們總是傾向保留自己真正的想法,壓抑對權力者的質疑,附和群體的共同意見,永遠是比較輕鬆的選擇。

尤其在重大決策,涉及可能造成長期重大損失的決定時,務必確保個人獨立批判思考的空間,地位越高的人必須最後才能歸納產生想法,否則率先或中途講出“我覺得”這三個字,團隊的討論必然走向附和討好高位者的意見。

後見之明

成功典範全部都是講已經成功已經出名的,沒有人探討正在苦苦掙扎或斷言未來將大有可為的案例(因為事後被檢驗預言失準的風險太高)。

當看著結果來分析過去時,人類大腦幾乎都是超級主觀的,會扭曲很多過程和細節,並且認為結果是早在意料之中、是必然的,嚴重疏忽了可能有和自己無關的因素造成的幸運結果,也沒意識到自己是看著結果來賦予解釋,當然橫說豎說都是你說了算,你也早就知道了云云。

不光是外部研究者,連當事人的後見之明都會超級嚴重,還常常會因為自己混得不錯,自我感覺良好而養成好為人師出嘴評論的習慣,講著一套自以為是的方法論和心法,說著別人哪裡做得不夠好,應該怎樣之類,其實都只是事後諸葛的主觀詮釋而已,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是這些嘴皮子道理造就了這個成果,也沒辦法證明坐在優勢地位的位置上,說的一口好球,換自己下場去打有比別人厲害到哪裡去。

時時警惕自己,用講的永遠比用做的簡單,對辛苦動手弄髒自己的人,多一些嘴巴上的寬容與態度上敬意。

記憶扭曲

研究成功的方式,很高比例是建立在田野調查和當事人訪談上。

人類的記憶其實是超級不可靠的。尤其涉及面子與利害時,記憶被虛構的可能性就會大增,這不是刻意為之的說謊,而是大腦機制會自動進行記憶修正,創建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故事來支持自己的現況。

作者自己也有過濾篩選機制,對賣書有幫助的元素會怎麼去加油添醋,甚至憑空捏造,都不在讀者可以判斷的範圍內。

看那些大人物或成功公司的傳記故事時,真的就純粹當小說故事看就好,虛構的程度未必小於正統的推理小說。

我敢說,很多出色的小說作者,作品對生命的深刻思考、面對失敗與成功和精進管理作為的啓發性,往往大於這些已經廉價化,販賣成功的作品。

題外話,當代有更多出色的創意與製作人才投入動漫產業,深度與高度兼具,達到超凡境界的非日本相關產業人才莫屬(雖然韓流影視作品是目前歐美高評價的主流,連奧斯卡都直接砍下幾個大獎,見仁見智),有時候難免會想,為什麼其他許多國家在面對亞洲難免有歧視心理時,對於文化影響力輸出大國日本和韓國,賦予的亞洲人地位就是特別不同,出國時這種感覺都很明顯。這種跨域的軟實力持續發展,必然在全球化與後疫情時代更加足以左右一國的地位升降。

進擊的巨人剛完結,對諫山創致上最高敬意,他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說書人之一,成熟度與故事駕馭能力足堪比肩托爾斯泰與杜思妥耶夫斯基。

深受震撼,五體投地。

面對失敗的勇氣

成功產業鍊裡面倒也不是千篇一律都是歌功頌德。特別是一些新生代人才在各行各業闖出一番成績的,可能因為是世代價值觀差異的因素,有比較高的比例算是很有勇氣揭露自己的脆弱與錯誤。

之前看過Behance創辦人 Scott Belsky寫的”混亂的中程”一書,赤裸揭露自己創辦經營軟體公司打造平台產品過程中的徬徨和愚蠢,深受啟發,遠比許多Old School最佳實務類的內容要有幫助的多。

成功這件事,是和他人比較而得來的滿足或剝奪感,一直都是相對而不是一個只要達到就可以維持滿意水準的固定指標。

長期被灌輸的成功樣貌框架,永遠都會是在跟所有人比較中建立起來的,不管認識不認識,都只有最少數,最極端的標準中,才符合大家習慣的成功定義。幾乎99%的人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因為自己所達成的,永遠比不上心中那個標準,這個標準卻是被歌頌成功的資訊傳播環境塑造出來,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成功的真實樣貌是什麼樣子。

有錢人的財產比不上巴菲特、貝佐斯和比爾蓋茲,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一點都不成功,因為滿街的書報雜誌都在你耳邊說他們那樣才叫成功;找不到社群媒體網紅網美般的潮男正妹當對象,人生很失敗,因為IG、FB點開來,都告訴你這樣的生活才叫酷;小孩子成績沒有辦法贏過鄰居那個全校前三名的學霸,感覺很鬱卒,我沒做到的,拜託你給我做到。

確定這是你該追求的人生?

結論:記得放輕鬆

以後在書店、網路文章或是影片中看到談論如何成功、正確商業模式與實務典範的運用、有效的領導行為、某某公司某某企業家如何成就今天等這一類鼓吹實證效果的招數時,記得保持心理距離,不要被輕易吸引,被輕易洗腦,記得提醒自己這些大部分都是倒果為因、以偏概全或斷章取義。

而且,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

只有深刻檢討失敗的人犯了什麼錯,才能增加自己成功的機率,因為你從別人身上看到,提醒了自己要多劃掉幾個非常可能導致失敗的行為和心態。

另外,人生可以追求,可以拼命,但記得提醒自己,不要太過介意結果,放寬成功的定義,試著在過程中找樂趣,自我的評價標準會變得更多元。

有努力過,沒有人應該被貼上魯蛇的標籤,也沒有人有權利去嘲笑付出努力的人,成功的定義沒有那麼狹隘,每個人都有自由決定屬於自己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