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平衡聲音的入門之選-Sennheiser IE 300 -featuring 牧瀨 & 明熊

Albertsu
Renaissance Man Tomorrow
Dec 16, 2021

最近手殘現象發生的特別頻繁,把自己平常上班隨手的JVC FD02在辦公桌給硬生生敲成兩半,臉綠之餘,立馬入手接近價位的Sennheiser IE 300,我是得獎產品的器材控,這副是VGP2022該級距價位的金賞得主,基於對Sennheiser的信心,連試聽都沒有就直接在網購手滑下去。

**************************************************

StreetVoice上眾多的音樂創作人,很多都是像我這種還沒有闖出名號的業餘或半業餘作品,拜數位音樂製作技術普及之賜,裡面還是有很多值得淘金的素材,量多必有質精。

數位音樂的發展讓整體創作數量以爆炸速度快速成長累積,但最大的缺點就是好作品很容易就淹沒在眾聲喧嘩之中,整個社會廣泛性的注意力疲乏以及各種不合理的爆紅是這個時代的一種沉痾,使得各類型創作人都很辛苦的浮沉,從商業動機與資源分配的現實來看,爭取眼球的能力或運氣,在今天是遠高過品質和藝術價值的。

某種因緣際會有這個管道接觸到創作人牧瀨的作品-<到此為止 The End>

歌曲一進來馬上就抓住了我的聆聽注意力。

很Fusion Jazz的前奏風格,而且是道地80到90年代那種Slow Jazz的氣氛重現,整首歌保持在一種laid back的推進感覺,慵懶低迴是最直接的情緒表現,一種心情不好但還hold得住自己的一種低落感,卻可以帶給聽者有往下聽的慾望,會有一些好奇想知道歌者如何去述說這個故事,而不至於因為歌曲帶有的灰色色調去搞壞了聽者的心情,這是放鬆的音樂,是心情不好但正在有效舒緩自己的一種正向選擇。

歌詞大概是因為很年輕人的跳躍式風格,對我這種中年人整首聽下來不太容易統合對文字的感覺,看起來像是想表達很複雜的不同負面情緒,也參雜了許多片段式、對自己的某種對話和自我激勵之類,或許對同年齡層的受眾來說是可以引起更強烈的共鳴。

畢竟跨了世代,說的語言,對語言的理解和感受共鳴其實都是處在不同的次元中。

撇開歌詞這個不太適合我去評論的領域,歌曲走的是時下流行Chillout的路線,有一種讓聽者放鬆的感染力,帶點Neo Soul、力道較為和緩的 Lo Fi Hip Hop混合風格。

這首歌可以明確感受到有轉變成更具衝擊性與記憶點的潛力,只要聲音的形狀和情緒可以更有細膩起承轉合的動態表現,加入幾個更討喜的hook,絕對會加分很多。是一首再稍微打磨就會有耀眼色彩的作品,比起StreetVoice上眾多自創曲,這個是有真正創作含金量的潛力股。

可以決定的話,我會將鼓的hi hat和小鼓做得更low tune,整個drum part退後一點,帶一些4分或8分音的bass line在某些段落跳出來一些作為抓耳的調味劑,應該會比較適合這歌曲的風格。

我喜歡男聲的part更多過女聲,後半段的soft RAP很有感覺,切分音做的很有groove,dynamic對比表現到位而不做作,但還是希望drum part可以暗一些,也可以swing一些,drumming配合原版本曲風稍微直了一點,開一點shuffle feel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Sennheiser從耳道傳來的這個男聲真的很出色,忍不住會去回放這幾個parts,自然、輕鬆、情緒對味、不靠聲量音壓、或是速度變化和高音賣弄就有抓耳的效果,這需要真正的音樂實力,對這種曲風有深刻的理解才有辦法做到。

IE 300聲音輕鬆自然,音場表現和大場景動態當然沒辦法像動輒4,5萬元高階產品那麼有震撼力,但是不錯的通透感、聲音算得上彈性分明、寬鬆卻帶有水分的飽滿感,是適合真正懂食材品質,而不是追求強烈調味刺激的音樂鑑賞者。

尤其用在聽<到此為止-The End>這種小品歌曲,不失細節、色彩明確,平滑的聲線變化起伏,帶來一種愉快輕鬆的聆聽經驗,它讓你專注在音樂體驗,而不是器材上。

這耳機算蠻吃Run-in過程的,多用一些古典音樂的低音部,如各類大提琴奏鳴曲和巴洛克時期的曲目去日夜操練他,多一些耐心,要100多小時才會有比較舒服的聲音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