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分享】PM 職涯分享

NTU DT Club 台大設計思考社
台大設計思考社
5 min readDec 26, 2023

講師:PM 學姐 Becky

這一次的社課我們邀請到目前正擔任區塊鍊產品經理的 PM 學姐 Becky 來跟大家分享實際的 PM 工作內容,如果對 PM 有興趣或是想了解科技業軟硬體 PM 差別,就一起看下去吧!

講師介紹:
PM 學姐在科技業有多年的產品經理及專案經理經驗,領域橫跨硬體及軟體業,目前則是擔任區塊鍊的產品經理。

文章目錄
一、PM 工作範疇
二、科技業軟硬體 PM 的差別
三、職涯建議

一、PM 工作範疇

PM 可以分成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PM)和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 PJM),兩個職位負責的業務不太一樣,不過他們在團隊裡通常都是擔任溝通協調資源整合的角色。

產品經理
「使用者的代言人」,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產品願景努力,並且理解使用者需求創造產品價值。

職責包含:

  • 定義產品成功的關鍵指標
  • 了解消費者需求並將其傳達給產品團隊
  • 測試和監控新產品功能和市場回饋
  • 通過市場分析改進或發展產品
  • 研究市場競品趨勢和產品性能

專案經理
「商業目標的協調者」,做的事情是為了實踐公司短中期的商業目標,大量的跨部門溝通促進資源的整合性。

職責包含:

  • 確定關鍵目標、專案範圍、專案時程和預算
  • 與上級和利益相關者廣泛協作和溝通
  • 創建和維護項目變更的流程
  • 使用項目管理工具來跟踪任務和進度
  • 確保團隊同步良好,並保持積極性和按時完成

不過學姐也有說,在台灣,產品經理和專案經理工作內容的界線很模糊,有些企業會希望一個 PM 要能同時做到兩種職位的工作,而不同產業 PM 的工作模式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特別強調在求職時一定要看清楚 JD (Jobs Description) 上的描述!

回到目錄

二、科技業軟硬體 PM 的差別

前一節我們說到,不同產業的 PM 會有不一樣的工作內容和模式。學姐這邊則是就他過去擔任科技硬體及軟體業 PM 的經歷,來跟大家分享這兩種產業的差別在哪裡。

硬體的開發流程可以分為

  1. ID Design & Prototype:PM 負責統整 RD 文件
  2. Concept
  3. RFI/RFQ/RFP(Reqest for Quotation / Proposal / Information):PM 負責統整設計文件、整理規格預算、風控文件、規劃時程等
  4. Kick-off:PM 需準備各階段材料採購
  5. EVT(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工程驗證測試階段
  6. DVT(Design Verifation Test):設計驗證測試階段
  7. PVT(Production Verification Test):生產驗證測試階段
  8. MP(Mass Production):量產階段,準備出貨

而當中的 PM 可以再根據不同的專案或流程的負責而有更細的分類,像是管理生產技術的 TPM(Technical Project Management),不過這類型的 PM 通常會需要具備技術背景;管理量產流程的 OPM(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管理試產流程的 EPM(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等。有時候也會有人擔任 Total PM 的角色,也就是什麼事都要負責處理的一條龍 PM。

軟體業的開發流程說起,軟體的開發流程可以分成六個階段

  1. Research:跟主管討論產品願景、產品走向
  2. Kick-off:跟內部團隊開會同步訊息
  3. Design:跟設計師開會討論每周的目標
  4. Release:開發的同時也須確認產品開發的各個細節,可能包含管理後台、金流、物流、行銷、財會、法務等
  5. Test
  6. Develop

總而言之,因為科技業軟硬體的開發流程完全不一樣,因此兩邊的工作經驗較難相互套用。

回到目錄

三、職涯建議

在最後的 Q&A 時間,學姐也給了很多 PM 職涯相關的建議,這邊整理幾點和大家分享。

好 PM 的特質

一個好的 PM 要能為團隊承攬究責,阻擋外部干擾跟責任歸屬。有時候設計師或工程師會害怕接到球之後不知道怎麼應對,而這時如果 PM 可以跳出來把他接住,長久下來就能建立團隊間的默契和信任。

沒有 PM 經驗的情況下,要怎麼說服雇主自己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對於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來說,可以用過去擔任社團幹部或舉辦活動的經驗來當作舉例證明。

PM 的成就感和挫折感來源

有些剛入行的 PM 可能會因為自己不像工程師或設計師那樣可以做出一個產品而感到挫折,但其實 PM 的成就感應該是來自整個過程,不需要過度糾結在「看得見的功勞」。對 PM 來說能夠持續成長,甚至跳到下一間企業的關鍵並不在於產品多漂亮、作品集多豐富,過去團隊建立、產品優化等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怎麼面對知識焦慮

學姐給建議是「專注在自己的領域」,知識是學不完的,如果太過焦慮的話只會變得越來越迷惘。30 歲以前可以專注在尋找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領域,30 歲過後就可以專注在自己的定位,不用一直想著什麼都要學一點、碰一點。

回到目錄

最後也再次感謝學姊的分享,相信大家都對 PM 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歡迎對設計思考有興趣的大家持續關注台大設計思考社(NTUDT)的 MediumFacebookInstagram ,跟我們交流想法~

撰文/洪翊淳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拍手鼓勵👏

--

--

NTU DT Club 台大設計思考社
台大設計思考社

台大設計思考社(NTU D. Thinking Club)是由一群熱愛設計思考,相信設計思考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所組成,並逐步將創意思考的種子散播於台灣。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設計思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