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生態,從「故事居所」開始

林益仁
舉目望山

--

再來講一個故事,其實是一個生態的概念。

2016年六月,有「環境倫理之父」美譽的生態哲學家福爾摩斯.羅斯頓教授三世(Professor Holmes Rolston III) 三度受生態關懷者協會之邀來台講學。在他的思想中,生態、科學、文化與基督教信仰是緊密連結在一起的。在演講中,他詮釋基督教聖經經文來支持人類應是大地看顧者,而不是主人的概念。尤其,他特別指出猶太-基督宗教中所謂的「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promised land),稍有不慎,很容易就滑入「上帝賜予並祝福人為大地主宰」的簡化與傲慢心態,這是許多深層生態學者對基督教最大的批評。有名的「林.懷特辯論」(Lynn White, Jr. debate)就是因此而起。所以,Rolston主張應以「帶著應許的星球」(planet with a promise)來取代「應許之地」,才是聖經所揭示的完整道理。

而展現此一應許的過程,則有賴「故事居所」(storied residence)的文化敘事來表達。「故事居所」,簡單來講就是各個民族在文化中找尋安居之處的歷史故事,換句話說就是一種歷史家園的概念。在這個追尋的過程,Rolston基於基督教信仰的體驗指出其中是帶有上帝應許的。這一點跟佛教所談的「緣起性空」,對於自然的理解有不同的進路。

2008年,Rolston受邀為靜宜大學的聖方濟講座做開座演講,他的演講中提到基督教「看顧大地」的思想應該擴大「應許之地」的概念為「帶著應許的星球」,我有幸擔任他的中文翻譯。

在一次的講道中,他秀出一張NASA的衛星照片,在宇宙畫面中只看到一個箭頭,指著一處極端微小不容易看清楚的地方。然後,他告訴大家:「那個小點是地球」。隨即,他再秀出一張照片是藝術家所畫關於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創作。瞬間,他所說的「帶著應許的星球」似乎有一種不言可諭的感覺。的確,地球的生命真的是一個奇蹟。Rolston論述精彩的是,他不僅廣泛地引用演化學說與天擇的道理來解釋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且認為這與宗教信仰並未有任何牴觸的地方。他一生的論述,在科學事實與基督宗教信仰之間建立了極為寶貴的和解橋樑。在他的理解,上帝的創造與萬物的演化並未矛盾。

生態,說穿了就是生命找尋家園出路的連結過程。

在一次生態出遊中,一個小朋友不畏生地主動問Rolston是否要吃糖,並且大方地遞出他的糖果請他吃。顯然,這一老一小彼此間在互相看顧。

在經過嚴謹考察下的科學與宗教故事中,Rolston教授丟給我們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態倫理命題,就是「找家」(homing)。家,不只是一個屋子。家,是一個有意識的關係網絡連結的過程,而這個關係網絡的建立,是來自一種關鍵力量,就是「看顧」(care)。 哲學家Milton Mayeroff 的書「論看顧」(On Caring)是最早針對這個概念進行深度思考的著作。他指出「看顧」即是「幫助它者成長」,這個它者不必然是人,它可以是非人的生命或是物體。「看顧」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與它者連結並期待它發展的途徑,這不是一種孤立的感情或是短暫的關係。相反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關注。家的網絡關係育成,必須有這個關鍵力量。

在和平基督長老教會的講道,Rolston也是以「看顧」作為主題。

從Rolston的生態哲學觀點出發,這個「家」的關係網絡可以從聖經中所說的創造(creation)概念來理解,他認為這與當代的演化學理論可並行而不悖。 其實,生態學,本身就是一個在談「家」的學問。生態學的英文Ecology字頭這個eco-,它的希臘原文(oikos)是指「家」的意思。所以生態學家關心的不是只有動物、植物,還有生物個體而已,我們關心的更是有關於整個「家」的意涵與組成的學問,所以不可避免,生態學的研究必須觸及到非人類物種與周遭環境。

人,則是這個網絡中的一份子。雖是如此,人卻有其巨大的能力與獨特性,且對於這個關係網絡有相當大的影響與衝擊。所以,在如何確立這個關係網絡的動態平衡,人類有相當大的責任,而以「找家」的隱喻來定位這個關係網絡的內涵,並且去看顧它,則是人類無可推諉的責任。事實上,人類應該還在這個「找家」的過程中。

在一次演講過程中,Rolston教授曾俏皮地問聽眾一個問題說:「你們想知道我成功的秘訣嗎?」被譽為環境倫理之父,獲得無數獎項與重要學術講座邀約的他,有點高調地談論他的成功秘訣,很自然讓在座的人都豎起了耳朵。然後,他平淡地講出:「找到一件你覺得很重要的事,認真去做,並因此帶給別人幫助。」他的一番話,乍聽之下,沒什麼!但仔細想想,卻覺得越來越有滋味。一件自己覺得重要的事,必定是自己的價值觀所在。如果能夠努力去做,就是在落實自己的信念。但這個信念落實有一個條件,就是從自身出發,卻能及於它者。這件Rolston教授所謂成功的事,其實就是一件帶有應許使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這個工作奠基在他對「看顧」(care)概念的深刻詮釋。

「看顧」是一種關係的互動,換句話說,就是先知道自己是誰?在做什麼?然後,能幫助它者。對於像他一樣的基督徒而言,這個道理就是「愛上帝」與「愛鄰舍如同自己」這兩條倫理誡命。Rolston教授的「看顧大地」(Care for the Earth)的理論基礎是從「喜愛與敬畏上帝的創造」到「人自我的生態定位」,再到「大地園丁」(Earth gardener)等三個發展的階段,這個步驟符合他所定義成功的秘訣。其實,這也是一個透過「看顧」、「找家」的過程。

Rolston教授在和平基督長老教會所秀出的宇宙衛星照片,地球在箭頭所指的位置,甚至渺小到不行。但,這個藍色星球的茂盛卻是眾多生物的家。他娓娓道來的生態倫理,讓我們深思不已。家,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主題。這也讓我想起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伯膾炙人口的E. T. 電影,其實這也是一個為它者「找家」的故事。他把這個故事倒過來講,從一個非地球生命開始講,拉大、拉開我們對於「家」的寬廣想像。當電影中E. T. 它的手與人類小孩的手互相接觸的同時,就已經構成了一個家的實質連結意涵。當下,地球對於E. T.,不再是個陌生的地土,而是另一個家的連結。這個家的連結,建立在小孩對它這個陌生生物的愛,這是一種對它者的愛。「找家」,其實是在找愛,透過愛建立一個天、地、人的分享看顧網絡。而Rolston將此視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並以此向全世界分享。

其實,Rolston教授的成名作philosophy Gone Wild (哲學走向荒野),「荒野哲學」(Philosophy of Wilderness)正是他作為一個美國清教徒後裔找尋家園的典型思維與拓展。想想,他的先祖們從歐洲渡海美洲新大陸,豈不也是在找尋家園嗎?拋棄了歐洲文明的博物館與宏偉的大教堂後,不得不在美洲重新尋找與狼共舞以及認同這塊土地的新思維。這是美國浪漫主義文學家拉夫.愛默生(Ralph Emerson)、約翰.彌爾(John Muir)、一直到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等一脈所建立起來,有別於英國田園生態的荒野思維,某種程度也是一種移民墾殖者對於新土地認同的文化底蘊。「找尋家園」這個命題,對於同樣是墾殖者社會的台灣,我們又是如何想像的呢?這個問題,不管是原住民或是非原住民都有必要繼續問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