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買車用Leasing,有這麼好的事?

Michael Chow
載物書苑
Published in
9 min readJan 12, 2019

--

美國很多地區地大人少。在美國幾乎人手一台車,汽車又比台灣便宜許多。許多學生或者社會新鮮人到了國外都迫不及待的想買車。而許多剛到美國的台灣人想要避免麻煩,都會選購新車。但當我們去車廠試完車,要與銷售人員談論價格時,許多美國車商都會積極地推薦Leasing,長期租賃的方案。

Photo by Bruno van der Kraan on Unsplash

Leasing近年來在美國越來越流行,尤其是年輕人資金不多但想要開較高級的汽車時,Leasing可以幫助許多人完成年輕就想開歐洲車的夢想。許多銷售人員會在推薦Leasing的時候講的天花亂墜,把原本高昂價格的汽車分成每個月很低的小金額,讓買車的消費者們眼睛為之一亮!但天下真的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今天便淺淺的分享一下Leasing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車商可能有意或無意輕輕帶過的細節。內容雖然有點長,但相信讀完後對在美國買車考慮Leasing,卻不對Leasing非常了解的讀者們一定會有所幫助!

Leasing到底是什麼?

在以前世界比較單純的年代,買車的方式只有兩種:現金付清或者貸款買車。但到了21世紀,Leasing長期租賃的方案反而成了車商最喜歡的商業模式。Leasing說穿了就是消費者與車商簽訂汽車的長期租約,通常租約至少2到3年。消費者只需要每個月像房租一樣支付一筆租金,便可以不用花費整台車的價格換取租約期間的駕駛權力。等租約到期後,把汽車還給車商就好。如果消費者在租約到期時非常喜歡這台車,便可以支付一筆金額把汽車買下,真正擁有那台車。在租約期間,消費者與擁有一台汽車一樣必須支付汽車保險並且為汽車事故負責。

許多人喜歡享受開新車的樂趣,每隔幾年就換一台車,Leasing的方案對他們非常誘人。也有許多人可能身上現金不多但想要駕駛較高級的車子,可以透過Leasing的方式圓夢。

How does Leasing work?

傳統買車的方式即使是用貸款的形式也都相對單純。消費者在與車廠達到成交的價格乘上銷售稅後,可以用現金直接付清或者用貸款。貸款主要分為頭期款和之後每期支付額度。把汽車的價格依據貸款時間的長度,乘上利率之後扣掉頭期款再除以月份數,便得到每個月必須繳納的貸款金額。舉例來說,如果一台車的成交價格加上銷售稅後是120元,年利率是5%,貸款時間是三年,消費者付了頭期款20元,那麼剩下來的100元便會乘上5%的三次方,除以36(三年是36個月)去決定每個月的償還金額。

Photo by Cytonn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Leasing在很多方面與貸款類似,但消費者只需要借貸租約期間汽車折舊(Depreciation)的價格。什麼是折舊呢?汽車與其他資產不同,大部分的汽車隨著時間和使用度而使價格下跌,下跌的價格就是折舊的金額。在與車商同意的租約上有規定租約的長短和可以使用的里程數,從這些規定去計算出租約結束後該台汽車會剩下多少價值。把汽車的成交金額扣掉剩下的價值便是折舊的金額。

因此當消費者跟車商同意成交價格之後,便會接著協議租約的長度和每年可以駕駛的里程數。在計算出折舊的價格後乘上銷售稅,車商便會告知消費者在付完頭期款後每個月必須支付多少的租金。

真的就這樣嗎?

當然不是,Leasing其實有許多小細節會對消費者造成影響,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成交價格很重要

很多人認為Leasing是租約因此在汽車成交價格上便沒有討價還價。我們要記得剛剛提到過Leasing的折舊價格取決於成交價格扣除剩餘價值。因此在買車時別傻傻的直接接受定價(MSRP),而是仍然要和車商討論同意一個好的成交價格(Sale price)。在此建議大家即使考慮Leasing,也必須在殺價上面抱持著購買汽車的心情,才能拿到最好的成交價格喔!

月租金背後的奧秘

我們剛剛提到,當消費者好不容易討價還價完終於同意成交價格、租約期長短、里程限制和頭期款之後,車商便會告知消費者每個月的租金為多少。而在租金的合約上面,大部分的車商都直接給一個月租金額但並沒有文字解釋該金額從哪來。

其實車商在完成上述的流程之後,會把扣完頭期款後的租金總額乘上一個利率(Money Factor),來決定到底月租為多少。而這個Money Factor除非消費者主動詢問,大部分的車商不會直接告知。Money Factor其實就是財務上利率的一種表現方式,與一般人熟悉的年利率(APR)類似。只要把Money Factor乘上2400便可以換算出年利率為多少。

因為有Money Factor的關係,Leasing其實是變相的貸款。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談論Leasing的時候,車商都要求必須查詢消費者的信用資料來決定是否可以租賃汽車。許多買家看到月租費之後沒有多想便直接簽了下去,殊不知背後的Money Factor也是可以討價還價的一部份,白白虧損了更多金額。

媽媽從小告訴我多付頭期款是我的好朋友

相信許多有過貸款經驗的人都知道在用貸款購買房子或者汽車時,如果消費者願意支付高額的頭期款便可以與銀行或者其他財務機構拿到更低的利率,或增加貸款被審核通過的機率。因此許多長輩們都會囑咐晚輩們多支付一些頭期款來增加貸款協商的影響力。

Photo by Sai De Silva on Unsplash

在與車商討論Leasing時,車商都會勸消費者多付一些頭期款,但我們反而要反其道而行,試圖減少頭期款金額。這裡面有數個理由。首先,我們要記得Leasing借錢的額度只是汽車租約期間的折舊值,本金很低和租約很短的情況之下,支付的利息其實相差不大。

第二,在一般貸款時,消費者可以選擇向自己信任或者最低利率的財務機構借錢,然而在Leasing裡消費者並沒有這樣的自由。Leasing統一都是與車商直接借錢,沒有辦法做到利率貨比三家。很大一大部分的消費者考慮Leasing是為了降低短期資金的流損,希望可以利用投資獲利。如果付上一大筆的頭期款便失去了可能投資獲利的機會成本。因此,在與車商協商時,應該請車商開出不同頭期款金額的Leasing方案,去比較多付頭期款到底可以實質減少多少利息後,再做出判斷。

最後一個主要的理由是許多貸款買車的消費者為了降低規避風險(Gap insurance)而支付較高的頭期款,但規避風險在Leasing裡是不太會幫到消費者的喔!

規避風險是什麼?

汽車因為嚴重事故或遭竊時有可能被保險宣布完全損失。完全損失是指該台汽車的維修價格過高或者找不到汽車時,保險直接理賠汽車的市場價格給受保人。傳統用貸款買車時,如果在剛拿到車之後沒多久(通常六個月內)被宣布完全損失的話,保險理賠的金額可能不足以彌補消費者全部的貸款。為什麼呢?

我們要記得汽車是一個折舊價格很高很快的物品。當我們第一次開新車,從車廠開出車庫的那一瞬間,那台汽車的價格便輕易下跌10到15%。舉例來說,小明買了一台成交價格100塊的汽車,但在三個月後不幸出了車禍。汽車遭保險宣布完全損失,而那台汽車經過三個月後的市值是80塊美金。這時小明拿到保險理賠後還欠車商20塊美金,因此雖然小明汽車保了全險卻還是必須自掏腰包償還車商。

規避風險保險(Gap Insurance)便是一個小明可以購買的額外保險。在發生上述的狀況時,規避風險保險會理賠他差額的部分。但如果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已經支付一筆足以彌補差額的頭期款的話,便不需要再額外購買規避風險,可以省下一些錢。如果頭期款加上汽車全險和規避風險賠償金超過汽車價值的話,車商便會退還餘額給消費者。

然而在Leasing裡,並不是這樣喔!在Leasing的合約裡,如果汽車被宣布完全損失的話,Leasing的合約便被終止。及便頭期款加上汽車全險和規避風險賠償金超過汽車價值,車商也不會退還頭期款。

其他雜項

在簽訂Leasing合約時還必須注意是否有其他隱藏成本在細項裡。包括:

  1. 如果開超越里程數限制的違約金
  2. 租約到期時是否有其他手續費
  3. 歸還汽車給車廠時是否需要支付清潔費、審查費和其他項目
  4. 提早解除租約的違約金是多少

還有其他可能的細節都必須一一看清楚才不會荷包不幸又出血喔。在此建議把Leasing合約細細看好,不懂就問車商才不會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財務義務有哪些。

Leasing適合我嗎?

對車商而言,Leasing方案可以讓消費者固定每幾年便回到汽車市場,而根據統計學顯示,大多數的消費者在Leasing過後大多會與同一家車廠續簽其他的Leasing合約,增加消費者的廠牌忠誠度。車商在收回租賃的汽車後,因為租約明文規定的里程數限制,和品質規範,大部分的汽車狀況都不錯。經過清潔和小部分保養維修後又可以以中古車的名義改赚二手車買家的市場。除此之外,租約的貸款只能由車商提供,移除了銀行和第三方財務機構的競爭,利息在積少成多之下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因此許多車商為了吸引消費者Leasing,都會提供現金回饋(Rebate)的方式再從成交價格折扣一些金額。

Photo by bruce mars on Unsplash

Leasing比起傳統買車的確有許多複雜的細節,如果你偏好簡單的買賣方單純關係,Leasing可能不是最適合你的方案。但就像在稍早提到過,如過你的財務和風險承擔能力足夠,想要每幾年便換新車開的話,Leasing其實是一個非常值得考量的選擇。因為一般消費者在購買一台新車後想要出售的話,根據汽車折舊價值和市場價格,通常在5年內就出售的話,損失的金額可能比Leasing的總租金還高。

希望這篇文章對Leasing有興趣或者在考慮Leasing的美國華語消費者可以提供到幫助。英文有關汽車Leasing的資訊很多,非常鼓勵大家在網路上多看看其他資訊,完全理解後再做出一個最適合自己深思後的選擇。最後小小提醒任何在考慮買車的讀者,不管你傾向哪種購買方式,都不要衝動地做出財務上得大決定。在從車商取得全部的資訊後,回家至少考慮24小時候再做出決定唷!

如果你對美國買車其他資訊有興趣的話請留言讓我知道,我可以把美國買車的經驗作更深入的探討,延伸出一個系列!

--

--

Michael Chow
載物書苑

University of Illinoi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achelor, High-tech industry worker. Passionate in sharing random personal thoughts on various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