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ite 2018 (2018.08.05 ~ 08.19)

黃政樺
載物書苑
Published in
18 min readSep 25, 2018

— An Amazing Two-Week Journey of Exploration in UC Berkeley

Before the Journey
該從哪裡提起這趟奇幻之旅呢?就從今年2月的某個下午,無意間滑著臉書,瀏覽到「柏克萊時報UCLite」粉專資訊的那一刻開始說起吧!未曾想過,竟然有一個Program,不僅能提早體驗柏克萊學生的生活,還能在矽谷參觀Google、Facebook、Intel等世界最知名企業的總部,豈能讓我錯過這絕佳的好機會?於是,接連五天的時間(而且是獎學金申請截止日前五天),除了吃飯時間之外,睡醒睜開眼的每一刻,我便坐在電腦桌前,反反覆覆地修改著Resume、SOP,只為了確保自己能夠順利地被錄取,並盡可能地爭取到獎學金,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

UCLite 的文宣介紹 ― 這樣的活動內容真的很誘人 ><

在進行回顧以前,我想先說說為什麼我會對這次的旅程充滿了憧憬:
在升大學的那個暑假,我參加了由台大主辦的全球極思論壇(GIS Taiwan 2015)。在短短的六天五夜裡,我遇見了一群很有想法的大學生和高中生,針對AI、IOT、智慧城市和第三方支付這幾個方面,提出他們獨特的想法與見解,並在最後的Presentation時,為他們的想法進行推銷與答辯。他們讓我真正見識到什麼叫用頭腦思考,而不是只有死讀書而已,這對於剛過完埋頭在書裡苦讀、只為了考大考的我而言,是非常大的衝擊。

從那一刻起,我便決定:與其做個人人稱羨的卷哥,還不如做個「Influential Individual」,做個真正有影響力、不一樣的人!

於是,當我了解到有這麼一個活動,能認識一群很傑出、很有想法的朋友,能這麼貼近自己未來最嚮往的地方―灣區和矽谷時,那份憧憬是發自內心而感動的。

UCLite 2018 行前說明會 (7/7) ― 準備前往柏克萊 ~ ~ ~

During the Journey
UCLite Program是一個為期兩週的學程,主要是讓台灣的大學生、研究生或是剛入職場的新鮮人有機會在全英文的環境下,透過MBA教案以及講師的帶領下,了解MBA商管課程的核心概念;為了加強我們英語的表達能力,在這兩週內,每週在語言中心(LSI, Language Studies International)共有四次的英語課程,針對求職的Resume及Cover Letter、找尋工作的Skills、新創公司產品的Pitch等等的英文進行探討與學習;除此之外,學程還安排到矽谷的大企業、新創加速器(Accelerator)進行參訪,在過程中可以跟在企業裡工作的優秀學長姐、甚至是該新創公司的創辦人進行交流,真的是非常寶貴的機會!

到了UCLite Program的最後,每個小組都必須參與Final Pitch:「Pitch」可說是一場Sales Presentation,每一組必須把自己假想成一個新創團隊,以全英文的方式向VC (Venture Capitalist,創投家)推銷一項產品或是概念,為你的新創團隊籌措創業基金。這不光只是檢視自己兩週以來,對MBA商管教案理解多少、企業參訪獲得多少概念、英文課程學到多少技巧,更是在考驗各組如何進行Teamwork,讓組內的每個人發揮各自的長才,為新創團隊帶來最大的效益,促使最後的成功。

MBA Cases:
在出發前往美國之前,UCLite的小編就會將MBA課程的講義發給大家,並叮嚀大家一定要在上課前閱讀過講義的內容。這不光是為了讓大家在上課時,對每一個教案的故事都有一定的認知,講師更是希望在大家都了解故事背景的前提下,再去剖析故事背後更深的問題,並且讓大家能有更多的互動。

我們的四個教案分別是:Apple’s Core、Tesla Motors、Sheila Mason & Craig Shepherd和Urban Water Partners,而這四個教案都是取自於HB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上課時所使用的教材。講師希望透過這些教案,讓我們了解到現今的企業從建立到經營時,各個時段所會面臨的機會與挑戰,並希望我們透過企業(財務、管理、行銷)、法律及道德的角度切入思考,思考如果自己是該公司的經營者時,你/妳該如何進行決策,並試著和講師、其他團員進行討論。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教案是Sheila Mason & Craig Shepherd:故事講述Sheila和Craig這兩位曾在大公司上班的職員,當他們想獨自創業時,與老東家之間發生法律責任的問題。兩人該如何和老東家協商、談判並重擬NDA (Non-Disclosure Agreement, 保密協定),為新創公司贏得最大的受益,並受到最小的傷害。講師為了讓我們能了解NDA的效力,以及不同角色該怎麼應對這樣的法律責任,他將我們分成五組,分別扮演Sheila、Craig、Sheila的老東家、Craig的老東家和VC。不同角色試著從縝密的保密協定中,找出對自己、對公司或對VC最有利的協商辦法,讓各方能在這場協議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不僅僅只是一場協商會議而已,透過角色扮演、自己實際去體驗每個角色所在乎的點之後,我們更能體會NDA的重要性,也更了解為什麼每一次的協商會議,對各方來說都具有成敗的決定性。

講師Alvaro為我們解釋如何從NDA中找出對自己有利的條約
和其他組別進行協商
和講師Alvaro的合影

我們的講師:Alvaro Pereira,來自南美洲的哥倫比亞。Alvaro不僅僅是柏克萊 Haas商學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及法學院(School of Law)兩院的講師,同時也是Boalt Global Corporate Law Society的co-founder及president。身為如此傑出的年輕學者,Alvaro對著我們時卻從不曾擺架子,或是以他的法律及商管知識背景,質疑我們答案的可行性及正確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只要我們對於課程有任何想法和問題,在每次MBA課程結束後,總會撥出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替我們解惑,不論是對於公司的創投到IPO過程,或是個人的未來規劃,他總是耐心地聽完我們的問題,並給予他最誠摯的答案。(註:Boalt Global Corporate Law Society為柏克萊大學的法律學會,其致力於推廣公司法的研究與討論,並連結全世界各地對此領域有興趣的學者。)

最後一堂MBA教案課程,所有團員和講師Alvaro的合影

Enterprise Visit in Silicon Valley:
Google HQ
Google參訪那天(8/10),可說是最令人期待的活動。在連續四天的靜態課程後,終於有機會可以到矽谷的大企業參觀。由於Google總部的園區規模很大,當天我們只參觀了紀念品店、Google Visitor Center、Google的員工餐廳,及聆聽在Google總部上班的學長姐的分享。

Google紀念品店琳瑯滿目的Google商品
清大科管院學士班畢業,現在在Google上班的學姐Mila分享在Google內部工作的情形
Google 免費的飲料及零食區
Google 總部外觀
飲食部 不論是Google員工或有Visitor識別證的客人全都免費,只能說當Google員工福利真的很好

Facebook HQ
參觀完Google總部後,當天下午我們就到Facebook總部參觀。相較於Google較開放的氛圍,要能進到Facebook總部進行參觀可就相對難些。
UCLite為我們邀請了四位在Facebook工作的學長姐,面對面和我們分享他們在Facebook裡工作的情形,以及一路走來到被Facebook約聘的過程。

令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感謝的是Brian學長!從台大化學系畢業後,Brian學長到美國就讀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一路上多次轉換跑道,現在成為了Facebook的軟體工程師,同時也是Facebook「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的專欄作家。他仔細傾聽我們每個想跨領域、轉換跑道的人的故事與問題,並以自身的經驗,告訴我們該注意的點有什麼,讓我們對於轉換跑道這個想法有了近一步的想像與方向。

Brian學長(右二)和我們分享到美國後的甘苦談
Facebook一樣有免費的飲料和零食區,看到真的會忍不住想多拿幾個XD
這是一面互動光牆,上面寫著當時全球每個國家Facebook的使用人數
來Facebook HQ,當然要來一張Selfie呦~

Apple HQ
喔對了,我們還有經過Apple新的飛碟總部,只是Apple的戒備更為森嚴,即使從一旁遊客中心的二樓眺望總部,總部仍被樹林遮避著,只好到一樓的VR區,想像一下總部內部的樣貌。

看不到Apple總部只好看我 (誤~~
一樓的VR區 當IPad的螢幕照到Apple總部的建築模型時,IPad 的App會顯示出對應的虛擬實境,讓遊客彷彿能看到Apple總部內部的模樣。
來Apple總部遊客中心朝聖的人們

Skydeck Startup Accelerator
「加速器」這個詞對台灣的我們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其實就相當於台灣的「創業中心」,例如清大的「創新育成中心」。
加速器的主要功能是為了扶植剛成立的新創公司,透過及時的投資基金與相對外界較低廉的場地費用,降低新創公司的成本負擔。此外,加速器也提供業師的指導,結合學校的資源與加速器提供的技術、資訊支援,增加創業成功的機率。

Skydeck 的一角 — 位於高樓的Skydeck辦公室俯瞰Berkeley真的超級美~
Skydeck的Gorden學長(圖中間者)和我們分享新創公司在Skydeck的一些細節
於Skydeck簡報室的合影

Final Pitch:
最後的最後,在結業典禮前最後一個Climax,就是進行Final Pitch。
26個成員事先被分成了五個小組:Blue、Gold、Oski、Fiat、Lux,每個小組在Program的兩週內都必須集思廣益,想出一個產品/概念,並為這項產品/概念進行10分鐘全英文的Presentation與5分鐘的Q&A,盡可能地推銷自己的產品/概念,以確保VC(評審)會對你的產品/概念買單。

我們的產品名稱 ― GymUP (By courtesy of our team member Annie Chen)
GymUP的產品概念 (By courtesy of our team member Annie Chen)

我們的新創公司和產品名稱為GymUP,是一款智能健身衣,希望能透過這款健身衣,降低健身初學者的運動傷害,並給予消費者除了請健身教練之外,另一種消費選擇。

我們的企業形象影片
Final Pitch ― 很榮幸地,我們組Blue Team獲得了第一名,只能說我的組員太強大了!

我必須說:這是一項棘手的考驗,要在短暫的14天之內想出一個產品/概念,而這個產品/概念是足夠獨特、吸引人的,你的presentation架構是完整的(想解決的問題明確、產品/概念具有可行性、Business Model完整),讓VC願意為你買單,其實相當不容易。這不只訓練小組分工的能力,也訓練每個人在簡報時口語表達的能力。然而,不論競賽結果如何,我認為Final Pitch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好的訓練。

Behind the Scenes
介紹完整個Program的主軸之後,接下來要分享的是在Berkeley兩週發生的、有趣的大小事:

UC Berkeley:
我只能說:UC Berkeley真的太美了!大草坪、Doe Library、Sather Tower、Big C眺望Berkeley的夜景……真的很難一一細數。
就用照片來為大家一一介紹吧:

大草坪、Sather Tower(圖左)和Doe Library(圖中)

傳說從大草坪上滾下來,就能順利從UC Berkeley畢業……感覺有點痛,但坐在大草坪上沐浴陽光真的很不錯;Sather Tower是Berkeley最顯著的地標,搭乘內部的電梯,就可以從塔上眺望整個Berkeley的市容;Doe Library是UC Berkeley歷史最悠久的圖書館,相對於清大充滿現代感的旺宏圖書館,Doe Library真的是古色古香,有種穿梭歷史的感覺。

黃昏時的Sather Tower,別有一番風味~
塔上眺望Berkeley美景,連奧克蘭大橋(圖左後)都能看得到
Doe Library的閱覽室,真的是非常的安靜
這樣的圖書館,只好來當網帥一下(誤~

Big C:
Big C是UC Berkeley後面的一座山,從這裡也可以欣賞Berkeley的黃昏和夜景

Big C 的黃昏 (By courtesy of our academic coordinator Minson Yen)
Big C 的夜景

Stanford University Campus Visit:
相較於Berkeley多元文化、開放包容的校園氛圍,Stanford的校園給人一種貴族氣息,不論是古堡式的Church、Building,抑或是行走在校內的學生,真的是自帶一種貴族氣。

Stanford 古堡式的建築
Hoover Tower
Stanford Memorial Church
Stanford的大草坪,圖中後面就是著名的椰林大道

San Francisco Journey:
8/12星期日,當天是沒有安排任何課程的,所以我們當然要好好抓緊時間,到San Francisco幾個著名的景點遊歷啦!
跟Berkeley比起來,進San Francisco就像到台北信義區一樣,高樓林立,整個街容完全不同於Berkeley。

San Francisco 市區街景
Golden Gate Bridge — 舊金山最著名的景點!這裡超容易起霧,而我們真的遇到起霧的金門大橋QAQ
走在橋上真的超~級~冷~
Pier 39 — 有點像魚市場的感覺,有美味的海鮮和Chowder可以品嘗
Chowder本人,有點像炸麵包裡放上濃湯,真的很~好~吃~
炸海鮮和炸薯條
九曲花巷 — 可遠眺奧克蘭大橋的風景
San Francisco著名的噹噹車
San Francisco市區的Union Square

LinkedIn Photo:
在這兩週的行程中,UCLite也幫我們安排了一個時段進行LinkedIn頭貼的拍攝,當天大家都必須著裝得非常正式,為的是拍到一張具有專業感的大頭貼,未來可以放到LinkedIn上,對求職有大大加分!

LinkedIn正裝合影 — UCLite 2018的團員在UC Berkeley的材料系館前合影

Serendipity:
要能在兩個星期內熟識一位外國朋友,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而我有幸,甚至認識了一位和我同一天生日的朋友。

他是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的Rio,和我們一樣,在暑假期間到UC Berkeley進行五週的學程,我們是在我第二週在美國時認識的。
我們分享了在美國遇到一些有趣的事,也分享了彼此對對方文化了解的一些事情,例如日本的漫畫、台灣的美食。在聊天的過程才發現到:其實很多對我們而言習以為常的事物,對於其他國家的人而言卻是非常特別的。或許是我們習慣了,但透過和外國朋友聊聊,不僅可以知道更多國外有趣的事,其實也讓我們自己更了解國外的人是怎麼認識台灣的。

這是最後一天,我要離開美國時,Rio寫給我的紙條。

收到字條的那個當下,我想起了日本茶道的「一期一會」。
或許在外認識新朋友總是這樣,來來去去,誰也說不準會不會再相遇,只好珍惜每一次的相遇,並在相遇後惜別~

Pinnacles National Park:
辛苦了兩週,在美國的最後一天,UCLite安排我們到Pinnacles National Park,體驗一下加州的風景與太陽XD
這是一個位在加州中部的國家公園,沿路爬山可以看到許多裸露的岩石及生長自岩縫中高大的樹木,和台灣的風景完全不同,非常地壯觀。

巨大的岩石與樹木
爬了這麼久的山,為的就是能欣賞這廣袤的山中湖泊
看大家在照片中都變得這麼小了,可以想像這些岩石有多巨大了

After Leaving the “Wonderland”
飛機剛降落在桃園機場時,真的很想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
在美國的兩週過得像是一場美夢;夢醒了,得離開自己最嚮往的地方,真的是一件很難過的事!
參加了UCLite 2018,帶給我很大的影響和反思:當身邊的人背景和你差異很大時,你會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並檢視自己走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路;當身邊的每個人都很傑出時,你會看見他人的長處,並補齊自己的不足;當你停下腳步時,會發現身旁仍有人慢慢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於是你會砥礪自己往前,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在一次這麼貼近UC Berkeley之後,我能深深感受到國外頂尖大學和台灣學習環境的不同,這對原本就很嚮往美國生活的我而言,無疑是加強我想向國外發展的決心。我只希望多年後,能以UC Berkeley學生的身分,再一次踏上這塊土地,再一次地接受”Wonderland”的擁抱。

希望之後有機會,能讓這個系館變成我的系館

--

--

黃政樺
載物書苑

“Don’t tell people your dreams. Show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