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 各種匯率機制,「不可能的三角」,外加歷史例子數個

Ivan Li 李聲揚 - 金融肉骨茶
航海家手記
Published in
6 min readApr 19, 2018

Facebook 專頁有更多無聊短文: https://www.facebook.com/ivanliresearch/

原本只係想抽龔生水,但越寫越長,索性變篇文。係喎,雄霸話齋,你哋見我成日寫股票,早排寫埋樓 — 但好少人知本人係做外匯出身的

講返龔生,佢又寫乜春呢?炒bitcoin輸到慒咗?人地三者兼備咁解架咩?

個Impossible trinity,不可能的三角,係話固定匯率(即係非浮動匯率),資金自由進出,同埋獨立貨幣政策,不可能三者並得,只可以揀兩樣(話時話,可唔可以只選一樣?)。至今好似都冇任何國家做得到,話經濟學係偽科學嘅不妨研究下。

三選二

一係,你就要固定匯率,同資金自由進出 — 但就唔要獨立貨幣政策。即係用人哋嘅貨幣。最簡單,就係香港。盯住美金,資金自由進出,但就冇得自己決定加息減息或印銀紙。因為有幾多美金先有幾多港紙,亦冇得自己印銀紙。歐元區亦都係一樣,德國法國就冇自己加減息嘅自由了,外判咗比歐洲央行。換黎嘅係匯率固定,同埋資本自由進出

一係,就學歐元面世之前嘅多數發達國家咁,要資金自由進出,要獨立貨幣政策 — 但就冇咗固定匯率。英國韓國日本之類而家都仲係。有得自己加息減息,資金自由進出,但當然匯價可以坐過山車。

一係,就中國咁,要獨立貨幣政策,要固定匯率(緊盯美元及其他東西) — 咁就冇左資金自由進出了。一有資金自由進出,自然會影響個匯率。

點解唔可以三者兼得?維基(百科,唔係王維基)舉咗個例。當全世界嘅息口係5厘,但貴國想行1厘息(獨立貨幣政策是也)。咁會有乜後果?咁就好似而家港紙咁,你會有貶值壓力,因為套戥者(或曰炒家,任你點叫)會借你隻貨幣,然後轉做高息嘅外幣,賺個息差,咁你就不停有貶值壓力。如果唔用外匯管制,唯一方法就係用外匯儲備頂 — 但唔會係無限子彈,所以最後都係要貶值 — 或者一係一開始你唔好堅持獨立貨幣政策,或者你行資本管制。

咁三選二,要邊兩樣好?其實好難講,唔同情況有唔同。前歐元年代自由浮動先係王道,然後歐元之父蒙代爾 Mundell提出咩「最適貨幣區」,一度成為顯學。但歐債危機爆發後,又有人話共同貨幣死路一條 — 不過歐元而家都未死得去。

中國就當然係行資本管制,傳統IMF 鬼佬Liberal當然批評 — 但其實一樣有鬼佬覺得呢種方法先最好,證據係在布列頓森林年代(Bretton Woods system)(人人同美金掛勾,美金同黃金掛勾),經濟增長先最快。到呢套嘢收皮(1974),人人自由浮動後,就增長不再。當然有人反對,認為只係咁啱個年代係咁,同套體系冇關。但又留意,一路行資本管制嘅中國,增長又係快過其他國家。

又,睇神話童話故事都知,人梗係貪心,三者想要晒會有乜後果?就多數係出事,爆大鑊。

亞州金融風暴其中一個核心問題,就係東南亞各國緊盯美元,但又唔行資本管制,但又想維持自己貨幣政策。好地地時好地地,情況逆轉時,資金又任意出去,最後要用外匯儲備守匯價 — 但因為唔係無限子彈,係守唔到的。唯有棄守,大手貶值。你見印尼南韓都係咁嘅問題。冇咁大個頭,就唔好戴咁大頂帽

值得補一筆嘅係,當年有一個國家元首就唔聽IMF勸告,認為外國人亡我之心不死,亦都唔理副手嘅勸告,忽然間宣佈外匯管制,鬼佬媽聲四起。個國家就係馬來西亞,唯一一個忽然落閘行資本管制嘅國家,個總理係馬哈蒂爾,副手係安華。鬼佬經濟學家認為馬來西亞咁做開下極壞先例,外資會冇晒信心,勁鬧馬哈蒂爾,直頭係覺得「契弟,你等仆街啦」。但結果?馬來西亞經濟極速復蘇,一年已經走出陰影,增長係咁多國之中最快,更加唔使求IMF救助喪權辱國緊縮開支行乜鬼改革。呢單亦係馬哈蒂爾政治生涯最得意之作之一。

亞州金融風暴重災區中,馬來西亞復元最快。台灣新加坡點解冇乜受傷,又另一個課題

大家至愛嘅英國,好多人都知道曾經畀人狙擊過匯率。正係「大鱷」索羅斯嘅傑作。有啲香港人係去到亞洲金融風暴先識索生,但索生一早成名,成名作正係打殘英倫銀行,迫使英國退出歐州匯率機制(European Exchange Rate Mechanism),一役賺咗10億美金,1992年嘅10億喎。索生亦被譽為「令英倫銀行破產的人」(The man who broke the Bank of England),因為英倫銀行輸咗34億英鎊。

到底發生咩事?好簡單,英國1990年加入歐州匯率機制,成員國要保持匯率對西德/德國馬克嘅匯率在一定限度 — 其實即係好似而家港紙掛美金咁。咁你睇到啦,英國要固定匯率,又要資金自由進出 -就犧牲咗自己獨立貨幣政策,變相外判畀西德/德國。後來德國經濟好,壓通脹,加息,但英國經濟唔好,頂唔順,英鎊匯價係咁跌。索羅斯睇死英國頂唔到幾耐,必定投降,大手狂沽英鎊。

英倫銀行被迫放棄緊盯馬克,輸咗納稅人34億英鎊,1992年嘅34億

結果黑色星期三1992年9月16日,英倫銀行宣佈退出機制,勁蝕一筆。更樣衰嘅係,當時英國係歐盟主席國,時任首相馬卓安John Major民望大跌。冇咁大個頭,就唔好戴咁大頂帽。英鎊半年內就跌咗30%,咁大個經濟體系喎。所見到港紙由7.75跌到7.85,一大堆人話咩「貶值影響」「港紙大跌嘅危同機」,好難唔笑出嚟

再補多筆嘅係,其實龔生,又未必錯得晒。美國其實可能就係三者兼得嘅唯一例外。資金自由進出,同埋獨立貨幣政策,十分明顯啦。但美國係咪真係匯價亂浮?又好似唔係噃。你篤USD/USD,明明就係1。 唔係搞爛gag,而係基本上美國係貨幣第一強權,任何外幣都係同美金quote。「咁美金同自己咪得」

當然你可以話匯率係一面鏡,我quote EuroYen都得的。但又諗真啲,香港嘅例子,所謂「穩定匯價」,只係指對美元之嘛,冇話對歐元日元會穩定。同樣,歐元區德國法國之類,匯價穩定,係住對返自己歐元區貨幣之嘛,冇話對美金日元穩定。

所以,又可以返返去美元霸權嘅問題,呢方面的確係「美國例外」,like it or not。亦因為美元霸權,美國先可以長期做債仔又可以長期貿易赤子但又冇貶值冇爆煲壓力。

至於美元霸權點嚟,就好長嘅故事了,但主要嚟講,因為打得。

Facebook 專頁有更多無聊短文: https://www.facebook.com/ivanliresearch/

--

--

Ivan Li 李聲揚 - 金融肉骨茶
航海家手記

葉念琛,張小嫻,勞蘇,小企鵝,東歐。主要都係鍾意錢。去過下切爾諾貝爾同瓦努阿圖,教過下書,撈過下投行,最愛始終係寫文。相信香港人好醜陋,相信社會需要不受歡迎的言論。相信人生如現場睇波,買平飛嘅人噓得最大聲。 Facebook page/Patreon/IG : ivanli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