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出國交換的各種考量

超詳細指南,釐清出國交換的目的與考量

Lilian
莉莉安的奇幻旅程 Lilian by thy way
6 min readDec 16, 2018

--

當初申請交換時看了很多心得、問了很多人,交換回來後重新思考自己的決定,以及這段經歷帶給我的意義,在此條列出整理過後的一點心得,希望會有幫助!

出國交換大多是想去不同的學校學習、精進語言、壯遊、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外來深造移民等等,以下列出六大考量以及一定會有的收穫。

1. 學習相關

體驗不同的教學方式與課程內容是交換和旅遊最大的不同,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 教學方式:教授講課、討論課、problem-based learning等等,想要體驗新穎的教學方式,還是不想要差太多?
  • 學校或學院排名、校風:如果你的重點是學習,選擇對的學校或學院有時甚至比國家更重要。這時很現實的排名就會是考量,有沒有在百大?講出來有沒有人聽過?學院的品質重要或是學校整體名氣重要?
  • 課程選擇:該院或該校的強項是什麼?該國的特色是什麼?可以選擇能夠深入了解該國文化的課程,或是該國才修得到的特色課程,如去到法國、義大利可以選時尚管理、餐飲相關課程。如果去的是純商院的學校就修不到其他領域的課程,綜合大學會有比較多的選擇。即使是好學校也會有沒那麼好的課,不同教授的教學方式也一定有差,先研究過該校課表、課綱,可以幫助創造最大效益。
  • 修課規定:如果有院級交換和校級交換可以選擇的人必須注意,想選的課是不是符合規定?院級交換通常會有院外選課限制,甚至不給修,校級通常比較自由,但必須確認兩所學校締結交換計畫時各自的修課規定。低修需要幾門課、最多可以修幾個學分?

2. 精進語言

精進英文或其他語言能力也是很多人交換的理由。就英文而言,除非是去到講華語的國家或華人很多的城市,口說都會進步很多。

  • 國家、地區:想練德文可以去德國瑞士奧地利,法文可以去法國瑞士比利時魁北克等,西班牙文就更多中南美洲國家可以選了。如果只會英文,希望能夠好好存活而不會困難重重、跟當地人交流比較無阻礙,當地英文的普及程度很重要,除了英美澳紐以外,荷蘭、北歐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是不錯的選擇。
  • 時間點、長度:如果目的是要學好一個語言,時間當然越長越好。時間點也很重要,累積一定的語言能力(歐語系A2以上)之後再去,比從頭開始學的成效好很多。當初我只學了半年荷蘭文,而且荷蘭人英文很好,交換時荷蘭文進步的幅度很小,後來覺得有點可惜。
  • 授課語言:不只生活用當地語言,上課也能用當地語言的話,進步會非常多,但仍須衡量自己的程度,如果是一學期鴨子聽雷就有點可惜。

我在交換之前也會修系上開的英文授課課程,然而因為不太敢講、沒什麼共通話題,在與外籍生相處時常常會怕自己英文不夠好、報告之外不會特別聯絡;交換時因為必須用英文溝通,口說進步很多,雖然文法可能還沒那麼熟,但至少敢講、常用所以不會腦袋翻譯卡很久;回國後再修英文授課的課程時,發現自己不只是語言能力增加,也變得比較敢發言,能跟外籍生有真正的交流。

3. 壯遊

難得到了另一個國家、洲,當然要把握機會旅行。以下列出可能的考量點。

  • 交通:既然重點是旅遊,國家、城市、宿舍的位置就特別重要。如在中歐可以四面八方跑,在島上的話可能機票會很貴,所在城市有機場的話會省很多錢。鄰近機場、火車站非常重要,我當初選的就是離車站步行五分鐘就能到的宿舍。
  • 文化:想體驗日韓、歐洲、美國、阿拉伯世界、非洲文化等等。
  • 時間、季節:交換一整年能夠比較完整體驗當地的文化,若是只去半年,則上半年和下半年交換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以歐洲為例,上半年由冷轉暖,會遇到歐洲的花季,學期結束放假時剛好是夏天,有兩個月暑假可以到處旅行,由於夏天衣物輕便、天氣普遍比較好、日照長,減輕行李負擔、可以逛到晚上九點再回旅館,我個人是在下學期(1–7月)交換,當初是一個意外,現在看來覺得是很不錯的選擇。

下半年熱轉冷(而且大概九月很快就會變冷),天氣比較差、天很快就暗了,但會遇到聖誕節、新年,體驗對歐洲人來說很重要的節慶,到處都是聖誕市集、晚上滿滿的燈飾(美的那種)。

4. 體驗當地生活

這是必備的,畢竟要住至少三個月,不只是觀光旅遊而是好好生活,以下列出幾個重要的考量點。

  • 物價:稍微省吃儉用,還是會要任性花錢?
  • 城鄉:想要體驗大都會生活、年輕有活力的大學城、還是純樸的鄉下?
  • 治安:通常大學城、鄉下會比大都市好,不同國家也有差異。
  • 氣候:會不會太冷太熱,想看看初雪還是想去熱帶風情的國家,想要在南半球的夏日過聖誕節和新年,去的季節是陰雨綿綿還是晴空萬里等等。
  • 文化:想體驗歐式、美式、阿拉伯式的生活方式等。例如我本來有學西班牙文、想去西班牙,但最後沒放到第一志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要很多夜生活、覺得那裡的文化對我來說過於熱情奔放xD,但在旅遊這方面他是我去過最愛的國家之一。
  • 行政效率:聽起來有點怪,但這是我考量的點之一xD 不想到一個行政效率太低的國家,畢竟我只待半年,不想要辦個文件還要等個一兩個月打去催,所以南歐就不在考量之內(欸)

5. 未來發展(工作、深造)

  • 留學深造:若未來有打算攻讀碩博,有在該國交換的經驗一定是加分。例如我交換的葛洛寧恩大學很歡迎交換生來讀研究所,提供簡化的申請流程,也表明只要申請幾乎就會錄取(活不活得下去就看個人造化xD)。
  • 工作機會:你就讀的領域在當地找到工作的難易度?如工程師可能在各國都有機會,文學院可能比較困難。
  • 工作簽、居留證、國籍取得的難易度:承上,雖然這可能比較是留學讀研究所的考量,但確實有朋友大四交換完在當地找到工作、取得工作簽。如果想要工作、定居,相關證件取得的難易程度也會是考量點,如荷蘭的政策很歡迎外來人才(一直安麗荷蘭xD),美國可能很難(但職涯發展機會比較多所以還是很多人去),相對而言加拿大比較容易取得國籍。

如果沒有要留在交換的國家、打算直接回台灣,可能要考量去的時間點,大四下去的話可能就會影響到求職,要遠端面試、準備考研究所等等。

6. 其他動機或考量

想拍畢業照、想參加畢業典禮、不想延畢等等,聽起來有點荒謬但確實是我的考量點xD 當地有親友也可能是動機或考量。

一定會有的收穫

獨立生活的能力一定會提升,廚藝90%機會能夠提升(除非你住在外食物價跟台灣一樣低的地方xD),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共事,考驗你的溝通、團隊合作能力思考方式、價值觀的衝擊是一定會有,也是我覺得出國交換最大的收穫、一定值得的原因,你會更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國家,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對於該往哪裡去,也會更加清楚。所以就算你什麼都不想,隨便選一個地方去了,也一定會帶給你很大的轉變,而且收穫一定比你想像得更多更豐富。

歐洲旅遊生活實用文,喜歡這篇文的話請拍10下,想看更多實用文拍20下,想看奇遇拍17下,想看遊記拍16下,想看交換生活拍11下。歡迎批評指教!

--

--

Lilian
莉莉安的奇幻旅程 Lilian by thy way

曾在荷蘭交換、晃蕩歐洲半年,在地上是客旅、寄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