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投身工作,但不迷失自己》|排序自己和組織的價值,為工作尋找意義感

許斗榮:「如果不想乾等著組織改變,就必須自己尋找生存方式。」

萊恩先生Mr.Ryan
萊恩愛讀書
Jun 17, 2021

--

033《你可以投身工作,但不迷失自己:給在職場中迷惘的女兒,第一天上班就該懂的工作思維》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用力拍手👏或追蹤IG看圖文&關注FB粉絲專頁~IG: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idusu/FB: https://www.facebook.com/ryan.idusu

為何挑這本書

同事去年底就大力推薦這本身為創業家的父親寫給女兒的職場守護之書:《你可以投身工作,但不迷失自己》。

前一本《來談談那些痛苦的事吧!》的撰稿緣由類似,都是身為企業家、上班族的父親,擔心即將踏入社會職場的女兒,未來缺少「守護天使」而在職場吞下苦果而不自知,因此留下這份「家書」。

作者是韓國人,字裡行間隱隱約約透露韓國職場的「高壓」氣質,連在台灣的讀者我都有點擔心,難怪即使作者現職是為年輕人提供職涯諮詢的顧問服務,也不惜寫一本書,與女兒對話,警醒工作與自我間最容易讓人迷失的地方。

簡要重點

作者提供思考工作的5種思維,以克服各種職場適應不良症,將過往的思考方式轉換成屬於職場人的腦袋和態度。

這套工作思維包括──「專業、關係、表現、目標、態度」:

專業──不要一味埋頭工作,也要持續開發自己的潛力

學習就像是製造一個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解讀這個世界的鏡頭,不是等著世界抛出問題給你,而是心中要先提出疑問,再自己去找尋找答案,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關係 — — 提升工作環境品質,沒有什麼比關係更重要

會想辭掉工作的理由很多,不過大概可以歸類出兩個共同點,要嘛就是因為有個讓心靈受到傷害的『那個人』,不然就是沒有一個可以敞開心房說話的『那個人』。

表現 — — 想要成長,沒有所謂一定正確的道路

看起來可能很傻,但這件事很重要,不管是事業或人生,真的希望成功的話,要記得常向他人請求協助,人生中應該試圖做一些無理的事情。

目標 — — 在工作之前,人生是你自己的

專注於思考公司的問題,不如多思考「職業」本身。人一生中或許會經歷好幾種職業。重要的是在一邊適應職場的同時,一邊思考自己真正想從事什麼樣的職業,為未來漫長的生活減少一些後悔。

態度 — — 職涯的深度和廣度由態度決定

成功的定義不是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我」,而是「我想成為的我」。如果可以成為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我,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這5種框架,粗粗看來都是老生常談,但顧問最有力的就是在對的時間提出對的問題。因此職場新鮮人、菜鳥都能「對號入座」,想想自己是有意識的工作,還是甘願當薪水小偷,卻無所作為呢?

行動啟示

「理清排序」。

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是,「女兒,成為組織的一員就意味著必須抱持公司的價值觀」。

對新鮮人來說或許還有點遙遠,但我認為「試著將自己和組織的方向與價值做個排序」非常實用。

作者過去任職的公司有七個核心價值,其中有「為了專業而持續學習」、「對工作品質的執著」、「為了團隊而不是個人」;爸爸工作部門的核心價值是「專業性」、「團隊精神」;他個人的核心價值是「專業」、「信仰」和「正義」。以上可以發現在「專業」這一項是一致的,於是他便以積累個人專業為優先,盡了最大的努力。

說簡單點,就是「順位」。人人都說「工作與生活平衡」,但真遇到事,你最看重的是「家人」、「伴侶」還是「工作」?這裡隱含的就是你的價值觀。

釐清排序,從組織的價值中尋找共同的地方,努力尋找自己與工作的共同切入點吧。

記者私房話

稍早看到朋友離職的動態,放棄上百萬科技業工作的年薪,返回校園擔任研究助理。

他的想法是,即使明知到產業任職有更高薪水,但他記得當初攻讀研究所的初衷。回到學校擔任研究助理,是因為他想要出國攻讀博士,並在未來以研究解決世界上的問題。

這與我和朋友討論「該轉職嗎?」是同樣的想法。即使是別人看起來再好的工作,不符合內心期待,那都算是「屈就」,只為了外在條件而忽略內在認同。

即使經常處理職場議題,真遇到做出類似選擇的朋友,還是很敬佩。直面自己內心,一直都很不容易!

書籍資訊

書名:《你可以投身工作,但不迷失自己:給在職場中迷惘的女兒,第一天上班就該懂的工作思維》(첫 출근하는 딸에게: 요즘 것들을 위한 직장생활 안내서)

作者: 許斗榮(허두영),譯者:馮燕珠

出版社:采實文化

透過 電子書 閱讀。

推廣連結:

延伸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用力拍手👏或追蹤IG看圖文&關注FB粉絲專頁~IG: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idusu/FB: https://www.facebook.com/ryan.idusu

--

--

萊恩先生Mr.Ryan
萊恩愛讀書

寫字維生。從別人故事找到自己感動,也希望給你一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