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共學教室-創意x靠近=我的Gielim夢

洪崇銘
蔗青文化工作室
Oct 3, 2022

彰化地區教師成長互助社群的線上共學教室,邀請到任教於彰化縣各鄉鎮的中小學教師,透過親身面對教育現場的經驗分享,讓我們能夠看見教師身分的多樣,也藉由交流與討論,來共同認識來自彰化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特質與潛力。我們期待看見對於老師這個身分的更多詮釋,也期待讓這些長期累積的經驗,能夠傳遞給更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創造友善的教育環境,也支持一起同行的教育夥伴。

重點摘要:

· 夠靠近,才能創造感動。

· 我想給學生的不只是課程,而是一場生命經驗,課程應該要很生活,本身就是要運用在生活上。

· 老師到最後不是在思考自己要講什麼,而是要拋什麼問題出來。

· 踏出舒適圈難免會有一些害怕跟焦慮,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人生啊,可以去面對不一樣的事情,每一個當下我覺得都是非常有意義跟價值的。

· 我覺得這個課程已經不像我的工作,每年我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去執行,我不會把它想成是又要上課,對於學生的改變是讓我可以再支持下一屆,繼續上這個課程的一個動力。

創意x靠近=我的Gielim夢

江雅琳老師提供。

江雅琳老師,自苗栗來到二林任教十餘年,在這段教學的時間裡,走過許多不同的歷程,逐步找到合作的夥伴,以及經驗的累積,不斷思索如何將家鄉的元素帶入課程,在校訂必修二林譜的課程思考中,藉由顏色去記錄二林的角度發展出二林色課程,從而開啟以創作記錄二林的起點,進而發展出「我的Gielim夢」多元選修課,持續帶著二林高中的學生,一起創造出關於二林的種種想像。

以藝術的眼光記錄家鄉

江雅琳老師提供。

分享的開始,雅琳老師從自己來到二林的起點開始說起,若不是因為教書而分發到二林,或許這輩子都不會來到這個地方,這一待就度過了16個年頭,已然在二林落地生根,也被這裡的人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自己的教學生涯裡,總是思考著如何透過課程,來讓學生有機會去親近這塊土地,透過記錄的方式,來看見生活中的種種樣貌。

108課綱正式上路的前一個學期,二林高中校訂課程二林譜開始試行,雅琳老師身為其中一位開課老師,規劃了以顏色來記錄二林顏色的課程,這門課程結合色彩學與家鄉認同,開啟了許多與學生的對話,從中體會到非講述式課程能夠引發的互動,從許多和學生的問答當中,觀察到過往沒有發現的事,也藉此跳出了既有的教學框架,看到教學的另一種模樣。

循著這樣的過程,便開始思考選修課能不能也跨出去呢?但如果要重新設計一個課程,可能要花費許多心力,那如果是從現有的課程來升級呢?會不會是一種方法?因此,雅琳老師挑選「我的寶可夢」電腦繪圖課程,發展成記錄二林街區建築與產業的「我的Gielim夢」,讓課程不僅只是在教室和電腦中發生,更要到實際的現場,讓學生學習能夠帶著走的能力。

讓學生保留彈性選擇自己想學習的能力,並且不做太多的預設,傾聽學生的聲音,以及尊重學生的選擇,有人選擇同理心,有人則選擇繪圖力,每個人都有自己想碰觸的區塊,依照著自己的人格特質和興趣來發展,再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互補,經歷一個設計實作的完整歷程,從中去感受每個能力的養成,其實都需要經歷過反覆思考與實踐,才能真正成為自己成長的養分。

夠靠近,才能創造感動

江雅琳老師提供。

但是,要讓非術科的學生做出一個又一個足以感動人的設計,究竟要如何做到?雅琳老師提了兩個課程的關鍵,第一點是課程本身鷹架是否搭得穩健,將課程架構詳實的條列出來,有助於檢視整個計畫當中還能夠怎麼調整,如果要蒐集第一手的資料,那就必須有訪談課程,如果要讓學生練習表達,那就是需要更多的討論和對話,而當學生花費很多力氣去設計出成品,那就必須要有相對應的回饋,每一個步驟都會對應到課程設計的內容,釐清應該透過什麼樣的安排,才能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有了課程的整體鷹架,另一個重點是教師必須持續的反思。雅琳老師提到,自己在面對每一屆不同特質的學生時,總是思考著需要如何去調整課程內容,而不是把自己約束在自己創造的鷹架裡,以至於課程總是會處於不斷滾動修正的狀態,在這樣的模式當中,讓課程更貼近學生的狀態,同時也連結到更多的支持。在這一門課程裡,除了課程內部的師生之外,同時也需要仰賴許多外部的支援,不管是校內的行政資源,又或者是在地夥伴的融入,一堂課程開始串聯起許多人,而學生也在這樣的連結當中,慢慢的觀察與思考,仔細地構思作品如何講出故事,成為一個真正能感動人的設計。

江雅琳老師提供。

自2020年開始,「我的Gielim夢」課程已經和三屆學生一起記錄二林街區上11個地方,每一個創作,都是結合在地居民的記憶以及學生創造力的作品,作品的背後,則是透過不厭其煩地走訪,才能夠有如此動人的成果。經過這三年的旅程,雅琳老師給自己一個「課程前鋒」的定位,在學生到訪之前,務必要親自和店家互動,讓居民們了解來意,也期待他們成為團隊的一份子,是共同完成創作的合作夥伴。

夠靠近,才能創造感動。」這是雅琳老師給這門課程下的一段註解,也源自於過往接受藝術生活種子教師培訓時的啟發,當我們足夠靠近,就能夠去找到感動的元素,而我們的生活當中,就有著故事和美景,但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卻太過於習以為常,因此錯過了許多人事物,而透過課程的引導,重新開始關注日常生活空間裡的故事,進而創造出對於在地不同的想像,啟發的將不僅只是學生,就連一同合作的教師、在地夥伴,都能夠感受到行動中所散發出的生命力。

處處都是孩子的舞台

江雅琳老師提供。

從無到有,從生澀到熟悉,不管從教師或學生的角度,都是經歷了一段摸索的歷程,也沒有能夠獨立完成的任務,對學生而言,要經歷訪談、設計、繪圖、溝通、表達等階段,甚至在結束課程後成為顧問的角色,每一個狀態都是新的學習,但卻在一次一次練習裡進步,而能力也逐步地養成;對教師而言,則是要扛起許多溝通協調的責任,也要時時關注學生的狀態,尊重各種專業存在於社會的意義,持續保持學習的狀態,並且面對所有可能出現的不確定,便是一個跟以往教學截然不同的挑戰。

每到學期末,一個又一個成品從圖像成為實體,再藉由學生自己所歸納的資訊,親口述說二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總是令人覺得十分難得,而這樣的情感,藉由設計作品的形象,不僅傳遞給更多校內的師生,更是對於每一位受訪者最真摯的感謝,而當對方收到這些辛苦製作的禮物時,臉上藏不住的笑容便是對於對大的肯定。

在過去,或許我們很難想像在高中階段,能有著一堂如此與地方社會互動的課程,也很難想像,原來在一門課程裡,需要運用如此跨領域的能力,但這門課卻真正實現了這些概念,也在每年的課程裡,逐漸完整二林街區的圖像故事。在三年裡,我們見證了二林市場、武德殿、仁和宮等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物,同時也發覺打鐵鋪、布莊、照相館、中藥行、米店等傳統產業,記憶因此而留存,而所有人便在其中共同成長。

總結

江雅琳老師提供。

在近幾年的嘗試裡,對於雅琳老師來說,有些事情雖然可以在安全舒適的學校裡做,但是有時遵循自己內在的想法,好好地到外頭去闖闖看,往往就會發生超出自己想像的事,每一趟旅程都是跟學生一起經歷的珍貴記憶,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家鄉,這些圖像就不僅止於圖像的意義,每一張圖的背後,擁有著更多更深遠的內涵。

一門課程能開啟多少想像?從圖像轉化成各式各樣的實體物件,到繪製為更完整的繪本作品,也走到線上進行策展,甚至在地政事務所辦起了展覽,有許多想像是在行動之前從未預期的,也有許多人的連結,是在行動之後才因此被串聯起來的。雅琳老師說:「我想給學生的不只是課程,而是一場生命經驗,課程應該要很生活,本身就是要運用在生活上。」這段話,或許就是這堂課最真誠的核心所在,也是支持著與課程共同前進的人們,能夠繼續走下去的重要原因。

QA

蔗青文化工作室:雖然這三年跟雅琳老師合作這個課程,我也是第一次聽老師這麼完整的去把每個時間點,她在構思跟學生之間的關係,學生在這門課程內能夠學到什麼,我今天聽也覺得很完整,想聽老師多講一講。但是,今天主角是各位老師,待會想邀請各位老師在線上的老師們,願意的話我們想邀請你打開麥克風直接提問,如果狀態不方便也可以在留言區slido表單,可以把問題填寫上去,我這邊就會提問,那我想先邀請有哪位老師要給點回饋,或者在聽的過程中有任何疑惑想聽雅琳老師多多分享?

江雅琳老師:或者老師也不用問問題,給我建議、回饋也好,我覺得課程可以走到這個部分其實是有經過很多調整,每個回饋都會變成課程的養分,我們都會讓觀眾聽完分享的做一些回饋,我就會從這些回饋做一些思考,下一個Gielim夢要怎麼進行。

崇銘:或者老師可以稍微分享一下,今天為什麼會想要來聽這一場線上共學?或者是說自己目前有沒有也同時在思考要去設計一個課程,或者是去連結這些資源,沒有太多的限制,有嗎?

A老師:我今天會想來聽因為我對藝術有興趣,我現在在實驗小學,暑假大家在發展校本課程的時間,我對二林高中這套課程,之前也在二林服務,有的時候走在市場還是哪裡,也有看到學生的小精靈作品,我忘了在哪裡看到,是武德殿那隻貓吧?之前自己在二林中心走的時候有看到,對這個課程很好奇,剛好看到蔗青辦這個活動是雅琳老師的分享,我就問說能不能報名。

看完之後,我看到老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專長設計出很適合學生的在地課程,課程不僅是連接了傳統產業跟現在年輕學生的關係,也很增加學生跟家鄉的認同,讓我在設計校本課程上有蠻大的靈感,我現在服務的地方也是蠻封閉的小鄉村,也有一些傳統的產業,傳統的產業也有一些比較高齡的長者,很謝謝老師的分享,可以把傳統產業或者商店畫成這麼可愛的形象,中間的轉譯過程是非常值得學生在小組合作,或者是在細微的觀察中去發想的,很謝謝老師的分享,讓我在未來課程設計上會更豐富,相信學生也會更喜歡。

雅琳老師 : 謝謝A老師的回饋,我剛剛突然兜起一個很重要的回憶,其實這門課程有一個很高的難度,是語言,因為剛剛A老師講的,有一些傳統的產業是年紀比較長的人,他們溝通語言就要用閩南語,這是我的大罩門,我同事都知道閩南語我很破,像我們那個打鐵的阿伯,就是要全閩南語訪問,我那時候非常沒有自信地說,那組我不要跟,我要請一個閩南語很可以講的,我那時候很感謝C主任立馬接受這個任務,如果是我去的話我可能會比學生更緊張,因為我沒有辦法用閩南語跟人對話。

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當初沒有規劃到的,就是在過程當中我們想方式把它一一做解決去討論,那時候四個小女生說我們可以的時候,我好感動,很想抱著他們,說謝謝你們願意出來解決困擾老師內心的大事,所以其實過程還蠻有趣的,我覺得不用去受限是電腦繪圖,其實手繪也可以有這樣的溫度,因為我的課程設計在高中部,所以我們的課程是都會需要用到電腦的。

不管是國中國小,我覺得用手繪的它也會很有溫度,我都會覺得這個課程它的模組,它在不同地方都可以做使用,我都會幻想說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精靈,會不會哪一年我們台灣就有很多屬於我們台灣的精靈,可以這樣去說很多的故事,謝謝A老師。

蔗青文化工作室:還有老師想做回饋或提問的嗎? 台版寶可夢有朝一真的很想看到!

江雅琳老師:有更多老師一起加入這個聯盟吧。

蔗青文化工作室:各個鄉鎮都會有它很特殊的樣子,如果老師暫時沒有問題的話,我這邊有幾個問題想提問。剛剛聽老師講,跟老師也合作三年,老師在做這個課程其實會很焦慮,學期初會先焦慮一次,學習中會再焦慮一次,學期末要發表也會焦慮一次,會很想問老師,這個經驗跟之前,這個課程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包括說我們也不知道今年學生會怎麼想這件事情,比如說第一年我們把雜貨店老闆跟章魚連結在一起,這樣是可以的嗎?這種不確定性,我覺得老師很厲害的是,都可以很巧妙地引導他們去化解我們當時覺得怪怪的地方,想請老師再多講一點,如果過去的操作課程,他們可能只要做出屬於自己的寶可夢,把握度是高的,他們自己喜歡就好了,但是今天我們跟外部的對象也有合作,多了很多不確定的東西,老師是怎麼去看待這個不確定性?請老師多分享這一塊,可能我們現在在做很多課程,我們是丟出很多問題,而不是答案,老師本身也要面對這樣的挑戰,老師妳是怎麼面對的?

江雅琳老師:我覺得焦慮是一定會的,就像剛剛崇銘說的,如果是內部課程,可以就關起門來自己做事就好,但是它是外部,而且帶著學生出去,跟社區互動,甚至最後的形象如果要回饋給社區的民眾,某種程度它是蠻正式的設計case,我會跟學生說讓你體驗設計這件事情,我們藝術創作可能可以比較自我,要表達我們自己的觀念,設計不是,它是要解決問題,而且你這個問題不是自high,也不是要自己很開心,你要很準確地去抓取這些事情的時候,它就是一個挑戰,一個不確定性。

我覺得剛剛崇銘說巧妙的引導,大家都會覺得老師會下指導棋,說這個畫貓就好了,這個就畫什麼就好了,為什麼我要花一節課讓他們去腦力激盪,因為我覺得思考這件事情,它可能會從很短的線到很長的線,他們一開始可能會短短的思考,短短的思考有這樣的好處,是因為創意的東西都是在你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一開始不太會阻擋他們,那時候中藥店還出現了,無尾熊、駱駝,那時候我心裡在冒汗,我在想這些東西可以怎麼樣做有創意的連結,其實他們在丟圖像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就已經在盤旋過各種圖像的可能性。

就像崇銘說的,我們不是要給答案,我們是要丟問題,我們可以問他說,你為什麼會覺得可以用?或者是說再去反思你的主題是什麼,那個丟問題的過程當中,就是會慢慢讓學生去扣合到他的設計主題,我後來就會教他們去想奇形怪狀的事情,後來我發現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歷程,我也就允許自己當時會很焦慮,但我會思考我要問什麼問題,老師到最後不是在思考自己要講什麼,而是要拋什麼問題出來,依據現況或他們現實的狀況去做拋問,這個是還蠻刺激的,但是也要告訴自己,那個課程的精神是什麼?每件事情都扣回去想精神這個事情。

因為大家彼此都很真誠,例如老師在介紹這個課程的時候,讓他們感覺老師是在玩真的,帶我們出去,對方也那麼真誠跟我們分享故事,所以已經啟動他們要很用心這件事情,接下來就是小組合作,加上有學長姊,這個東西絕對不是一個人能成就,包括校內老師們很願意支持這門課程,像每次這個課程有一個焦慮點,我叫不叫得到車?要有老師願意載他們出去,其實我都叫得到車,我會跟他們分享說,老師都願意載他們出去陪伴你們,這些都成為學生的養份,那未來我也希望他們可以把這樣的回饋養份,回饋到他身邊的人事物,這就是一個善的循環,他看到老師們,或是說這些居民們,我覺得是那種很善意、很誠懇的互動之後,我也期待未來不管是設計主題,或者是未來生活的環境跟人事物,都可以這樣子的去對待。

巧妙的引導,應該可以說成是我都會去思考我要問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問?當然身為老師做這些事情,你會覺得很累,但是其實我做了一陣子之後,我發現,這比我講再久給他們什麼東西,還不如我丟一個東西給他們去思考,他們找到了答案,也許跟我原本要講的答案是一樣,但這是他們找到的,他們的印象會很深刻,不是說這是老師說的,我在課程整個課程裡面,給予講話件事,傳授式的知識是少的,我會設計很多的問題讓他們回答,這個課程我覺得是互動性比較高的設計方式,這是我的回應。

蔗青文化工作室:謝謝老師。還有其他夥伴想要來發言的嗎?今天其實很特別,我們報名的老師們大多都是國文老師,蠻神奇的。:我想來邀請一下比較陌生的朋友,我想邀請彰化藝術高中的兩位老師,今天聽完或是當初想來參與這場分享的原因,方便跟我們稍微分享一下嗎?

B老師:江老師好、崇銘好,我是彰化藝術高中的B老師,我們那時候其實很想了解,在地的課程發展情況,所以想說有江老師現身說法的時候,我們來參與了解,也希望我們自己校內也能做這樣的發展,確實我們都是國文科的老師,也很想做這種共備的部分,很高興有機會聽到老師,真的是用生命來分享這個課程,謝謝。

江雅琳老師:謝謝彰藝高的老師,其實很感謝你們邊開車邊聽,如果在設計的課程,我好喜歡共備,以前單槍匹馬要在自己設計自己開心也可以,可是我覺得共備以後元素會非常多元,會發現角度有很多,那就是一個可以突破自己思考盲點的一個地方,有時候你會覺得這樣做很好,但你沒有想得很仔細,我現在在共備的過程中,我喜歡聽一些跟我想法不一樣的觀點,那時候我就會停下來想,像學生給我的回饋也是,這麼多學生也不是每個都說喜歡這個課程,但他們只要願意誠實的跟我,我都會去思考我的課程,是不是在某些地方的傳達設計可以再更符合課程,或者是傳達更好一點讓學生可以理解,有時候理解這件事情是雙方訊息都很重要。所以謝謝彰藝高的老師,這樣的回饋。

那崇銘我可以cue人嗎?我今天已經跟C主任講說我想要cue他,我真的很感謝C主任從第一屆到第三屆他都跟著,而且他是我非常強而有力的後盾,無論課程的設計或者心理的支持,或是剛剛崇銘說我焦慮時候,他都是我很重要的一個夥伴,而且他也參與其他我沒有訪問的現場,因為我就沒辦法分身,可以請C主任分享一下嗎?像是共備的老師,他原來可以有怎麼樣的角度或者是回饋?

C主任:其實是我覺得比較謝謝雅琳,讓我有機會跟著Gielim夢一起走過這三屆,因為一年陪伴一組學生去做訪談,其實整個課程部分,我只有參與到1/18,沒有辦法從頭跟到尾,我覺得訪談這個過程的經驗讓我收穫很多,我相信前面的分享很精彩,後半段在聽的時候,勾起我很多每年陪學生認識在地傳統行業的回憶,每個行業堅持超過30年以上的老前輩們,訪談的過程其實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你把你人生大半輩子,放在一個你很喜歡你很堅持的事情上,就像雅琳最後寫的,給學生是生命經驗的傳承。

我很喜歡雅琳說的,每一次課程結束設計出來給我們採訪的對象之後,那時候才是課程的開始,我相信對這些孩子們來說,整個課程模組的經驗跟他們所訪談的這個對象,在他們未來的人生旅途當中,都會是很重要的一個,埋下一個很特殊的種子,帶著這個種子孩子們以後去了大學,去不同的行業,就像剛剛雅琳說的,你很難想像他們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我會覺得,第一年雅琳在跟我討論這樣一個課程的時候,我一直很期待最後會產出什麼樣的火花,我覺得真的很謝謝雅琳,讓我跟著這個課程一起成長,我也跟她說,第四年或第五年都要留一組學生讓我帶,因為我也想利用這個機會,去認識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行業。

還是要cue一下崇銘,我覺得崇銘回來在二林不管學校也好,在各個不同場域,你帶動了很多這個地方不一樣的一個開始,看見這個地方的好,今天才跟一個老師在聊,她也是外地來的,她嫁來二林十幾年,她覺得二林的人口好像一直沒有增加,也才又勾起我覺得說,到底我們自己二林在地想要留下甚麼?想要讓我們的孩子看見甚麼?有時候一個課程,真的不是你能夠去想像它的影響力能夠到哪?我會覺得說,我覺得我自己沒有這麼大的勇氣去發展一個課程,可是我非常願意參與共備的過程,我會覺得我收穫的東西比我付出的多很多,所以再一次謝謝崇銘跟雅琳讓我在團隊裡,我會非常願意繼續在這個團隊,謝謝大家。

崇銘:剛剛聽C主任在講,也想起一件事情,前兩年,今年還沒帶學生出去拜訪這些受訪者,我覺得前兩年看他們在跟受訪者第二次互動,其實也就見那兩次面,當然這中間他們有沒有跑去這些店我們可能不知道,但其實他們在那一次的互動裡面,我在旁邊看都覺得好開心,會覺得一方面,在地這些長輩,他們其實很意外自己的故事,只是一個小時的訪談,對他們來講就是聊天聊一個小時不到,他們回去弄了一個學期,竟然可以長出這些東西,他們都會很驚訝,到底怎麼做到這些事情?他們會很疑惑。

如果說是70幾歲的長輩,這些故事在他們家裡面,可能小孩都聽到不想聽了,一開口就知道你要講什麼,但是今天突然有另外一群,可能是在地小孩,或者是來這邊念高中三年的小朋友突然跑來,問了這些問題之後,他們竟然回來設計這樣的東西,一方面店家他們會覺得很開心,另一方面我覺得學生在學習一件事情,對信任我的人負責,這件事情是我在旁邊很開心的原因之一,其實我在一開始的訪談課會跟他講,沒有人有任何義務跟你講這些事情,他可以選擇不講,就是你問我,我不一定要講,這是訪談裡面很基礎的概念,對方今天願意把這些故事託付給你,是因為他信任你,他憑什麼信任你,因為我們跟老師之前去幫你們拜訪過了,或者是說他覺得你是在地的小孩,他信任你,他覺得你不會把這些故事亂講或者拿去亂用,當然我們去跟學生講,他們都必須明確告知這些事情。

我覺得最享受最享受的是,他們把成品交回去受訪者的手上,雙方臉上的表情真的是藏不住,雙方都獲得很多,這也是一個偏向倫理的事情,一個設計的倫理也好,田野調查的倫理也好,他們其實用他們的身體記憶住了,這會跟得很久,而且在高一,他們都才高一而已,也不是什麼科班,很多人都覺得說他們是美術班嗎?或者大一生嗎?都不是,他們是高一,沒有學過這些技巧,很菜很菜的高一新生,我覺得是有很多的收穫。

不曉得還有沒有老師想要分享你的看法嗎?今天人數不多,如果可以的話,大家都可以講講話,給雅琳老師一些回饋,或者有想要提問的內容有嗎?

D老師:我女兒念國中,某一年寒假作業,國文老師請他們去訪談一位老人,他原本設定是外婆,外婆剛好是文盲,所以他又設定了一個對象就是他幼稚園最好的一個同學的阿嬤,我就帶他去他們家,前後大概兩三次的訪談,這中間他都是全程講台語,我女兒是聽得懂台語,可是他台語不太好,所以我要去做翻譯,最後那個成品,就是一本小書,我看了很感動,我們就送到他同學的阿嬤家,他阿嬤看了都快流淚,就是在講她的一生,從她年輕的家世背景,她怎麼跟阿公一起打拼奮鬥,然後她生了幾個子女,寫得蠻細膩的,老師沒有設限他們要怎麼插畫、怎麼布置,或者是用照片都可以,我覺得這個是非常有意義的作業,我也請他們珍藏,這是在國中的寒假作業吧,未來我女兒在高一的課程也可能在地體驗,她現在今年是要念員林高中,我是有上網看他們學校的臉書,現在高中生都會特別經營這一塊在地的課程吧,所以我還蠻期待的,謝謝。

崇銘:謝謝D老師,那還有E老師。

E老師 : 其實我在圖書館,雖然跟雅琳在同一個學校,大概知道二林譜的大概的樣貌,今天有機會比較完整聆聽雅琳老師分享是一個收穫,然後剛剛提到的,雅琳老師有提到說,在課程的產出過程,透過老師的提問跟陪伴讓學生做中學,我覺得這樣三年的累積看到很多讓人很感動的元素,真的很感謝今天崇銘有這樣一個邀請,這樣的一個活動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去聆聽這樣的課程,謝謝。

江雅琳老師:我回饋一下好了,跨出去這件事情,我剛剛說過,大家要幫自己省力,這個課程我為什麼可以走下去,因為我找到一個省力的支點,就是團隊,就是像我們的訪調課程不是我上,訪調課程是崇銘來上,帶學生出去的課程像C主任以及有更多的老師願意一起進來,我覺得那時候有一群一起做事情會很開心,我只要專注在圖像的轉譯,因為那是我的專業,我覺得是大家願意一起成就。

我發現每一次崇銘去拜訪這些二林的人,我都覺得好有溫度,我都會覺得他們很樂意分享,甚至我最後都跟他們變成好朋友,偶爾會去店家,也有可能是會互相聊一聊近況,也有可能喜歡上他們家的產品之類的,我最近去慶隆米店去買米,我覺得他們家的米很好吃,後來我跟他們說,可能開學後找時間,讓學生跟你分享,他說有阿,我有看到我們家那隻麻雀,我光聽那句話我眼淚都快掉出來了,你覺得說他有關注這件事情,他就說「我們家」,他把我們設計出來的圖像變成他們自己記憶中的一部分,這是我剛剛突然想到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謝謝大家。

蔗青文化工作室:那還有任何夥伴有其他回饋或者提問的嗎?

F老師:剛剛有聽到雅琳老師說很多宏願的感覺,就是有聲書,還有其他的,有更多夥伴加入的話有更多的可能性,想說,雅琳老師有沒有內心想過,課程繼續發展下去,有沒有各式各樣的發展性,想聽各種許願,各種有趣的發想的部分。

江雅琳老師:謝謝F老師,雅琳老師只有一個,我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進來,把這些可能性發展起來,可是會告訴我自己,能夠讓課程先細水長流,如果說我想做什麼又跟著去做,我會擔心時間的關係、人力,還有自己的時間分配,其實我自己也在告訴自己,先把這些事情穩下來,然後它的可能性就是我也期待說,未來有團隊,或者是另外有人可以把這件事情再擴張,或者是延伸。

我當然會有很多想像,想像總是比較快的,執行可能需要經過一些歷程,可能會在下一屆的同學身上發生,或者是大家會有進一步對課程的想像,或者在別的地方發生,我都很樂意看到這些事情的進行,我覺得分享課程很開心的地方,也許它某一個點可以讓你去思考你現在目前的課程,或者是剛好解決一些想法的困難,所以我覺得說,雖然整理這份很辛苦,我在腦海中盤旋很久,到底要怎麼跟大家分享,也會想著說老師到底會想聽什麼部分?也很開心,如果以後有機會,可以聽不同的老師去分享他怎麼去做他的課程,我相信這些都會變成我們自已課程的養份,謝謝。

蔗青文化工作室:我們在跟雅琳老師開這場分享的行前會議也有提到一件事情,這些圖像會慢慢累積越來越多,但其實它也很適合一開始提到的二林譜,我們也有一個部分是讓學生到街上去做踏查,原本踏查的點是比較從歷史的故事,比如說在仁和宮、武德殿或者在市場裡面發生的事情,其實未來或許最初步的使用方式,一樣是回到課程裡面,讓這些學生也可以去看這些圖像,畢竟這都是他們學長姐的作品。

我覺得可能我們現在會談一些自主研發的教材,或者是說我們貼近在地,這樣的一個方法就是最好,把課程裡面跟學生一起創作完的東西,它不是創作完之後,如果是數位就被放在資料夾裡,如果是實體的就放在櫃子裡,這都是有點可惜,如果可以持續長出它的價值的話,這件事情是會一直滾動下去,包含剛剛雅琳老師也有分享到繪本,我之前徵求老師同意之後,有帶去我們這邊二林國小,跟這些小朋友分享,讓他們看這個繪本的內容,一開始都沒有說這是誰畫的,其實他們看到故事的後面,主動問我說,老師這個是我們在地人畫的嗎?他們完全是看得出來,而且跟我們的生活很相關,因為他們平常可能或多或少,可能爸爸媽媽去菜市場,其實這都是很好的使用方法。

就像雅琳老師所說的,要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不然它的使用方式就會被侷限,因為人力有限,我們沒辦法說自己帶學生設計,又自己去講故事,我們應該更多人參與,參與的人其實也可以是學生,那一次我也是有邀請,要不要作者親自講故事給小朋友聽,但他們就比較害羞,但如果長期來看,會不會有哪屆的學生其實是願意,其實是有可能的,只要這些東西有被妥善的保存下來,我們有讓這些東西產生出它的價值,所以其實也提供給老師們可以去想一想,在自己所在的區域裡面,如果說不同的學習年段,他們彼此有一些不同的搭配可能,會發生在哪裡,是不是有機會透過課程跟學生之間的連結來做到?提供給大家參考做一個補充。D老師剛剛有提到,在地課程是選修課程是嗎?

江雅琳老師:我這門課程是選修課程,剛剛說二林譜是校必修課程,我這門課就是有興趣的學生會選進來這樣子。

D老師:謝謝老師。

蔗青文化工作室:還有任何老師有疑惑嗎?或者是像二林譜這一塊,我不太確定各位老師們之前有沒有注意到這個課程?因為我覺得真的包含我們工作室之所以後來會走向跟教育圈合作這件事情,二林譜真的是佔了蠻重要的一個位子,它確實帶給我們蠻多的啟發,因為它是一個必修課程,而且是每個高一進來,他要用一個學年的時間要認識這些,或許我們也請雅琳老師幫我們補充,二林譜這個課程是怎麼樣思考的?

江雅琳老師:二林譜我是第一期的老師,這樣走了也三年嗎?

蔗青文化工作室:2019開始。

江雅琳老師:我們有試行一年之後才正式上路,其實沒有想像中這麼困難,二林譜這個概念出來之後,以二林為教學素材,各學科老師自己以二林為素材去想、去設計,只要跟二林有關就好,最簡單的概念就是這樣,我們會有一個實地踏查,這個課程我很感謝就是願意帶的老師,他願意設計這樣的課程,真的把學生拉出去,真的很勇敢,這不是普通教師會勇敢做的事情,我們學校的團隊,不論是行政的團隊,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老師們也願意去嘗試這件事情,就這樣子碰撞一些事情,就是蠻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很榮幸在那時候是第一屆,雖然說那時候一開始要生出東西的時候好痛苦,但依據我剛剛跟大家分享的,可能我有一些規劃,我這門課到底要給學生什麼?雖然只是個微課程,我是上三次的微課程,一次上2節課,等於說我上6堂課就好,不是要規劃一整個學期的,我覺得就是慢慢修,課程是可以滾動的,也許是教學年資比較久,當一陳不變在我身上發生的時候,我就會有點焦慮跟害怕,未來就真的這樣一陳不變嗎?

因為這些課程蠻有挑戰性,會碰到不同人事物時間地點,會發生的問題也不一樣,變成有一些事情要去做調整,我覺得像我的二林色,我調整了四五次左右,在每一個班級,這一個班上完,我就決定要調整什麼地方,沒有最完美的課程,每一個當下我覺得都很棒,可以去給下一次實行的一個想法,我覺得校定必修的課程,這個概念很簡單的去發想,主要是各學科怎麼去環繞自己的家鄉,我覺得這件事情,是我在二林譜看到學生對於家鄉進行比較深層的思考,不見得所有人都是正向思考,也許他有發現問題,或是發現一些不太對勁的一些狀況,我們的學習最後會回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他們必須是能夠去連結的,而不是我們現在學的東西,最終是不能夠運用,或者是連結到自己的生活。

我覺得二林譜在我接下來的教學生涯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我也希望給各位老師的建議是,有時候雖然要踏出舒適圈有點辛苦,像我教學年資比較久,踏出舒適圈難免會有一些害怕跟焦慮,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人生啊,可以去面對不一樣的事情,每一個當下我覺得都是非常有意義跟價值的,所以自己想要抓一個簡單的概念,再由這個簡單的概念去思考,那我覺得最棒的建議是,找個人聊吧!我的課程都是這樣,找很多人聊,我有時候也會找我老公聊,他不是教育專業人士,但有時候他的想法可以讓我想說對耶!我沒想過可以這樣做,他有時候也是我課程點子的來源,所以我覺得就找親朋好友聊聊看,老師們可以找崇銘,崇銘也是會給你們很多,因為他在教育這個過程當中,跟各式各樣的老師互動過,我覺得他有很多他蠻獨特的,我覺得他東西都看得很遠,他的腦子到底裡面裝什麼東西?為什麼他可以走到這步,我也很好奇,我覺得可以多跟崇銘做一些討論跟聯繫,或者可以跟周邊的人做一些討論,搞不好你周邊就有很不錯的點子的來源,謝謝。

蔗青文化工作室:突然被cue到的感覺,明明今天是來主持怎麼被cue到,剛剛雅琳老師好像有一段在聊剛開始的時候,我是要抓什麼?那就是很有趣的觀點,對我們來講就是,我們這邊工作室原本在做的事情,蒐集在地的故事,去思考這些故事的內容,要怎麼去轉成不同的形式被認識,其實當初真的沒有想到會跟教育沾上邊,通常這個領域會被歸類在地方創生或社會創新,老實講,在地文化的元素跟教育結合,這還是非常近的事情。

我遇到二林譜在2019年,那時候108課綱才剛開始,那時候基本上不會討論到這些事情,因為教育或者教學應該勢必會在教室裡面發生,至少在學校內,不會沒事在街區幹嘛,不可能在水圳旁幹嘛,這還蠻難想像的,因為我們的成長過程大概都不是這樣,我覺得自從那一年開始,跟二林高中的各科老師,尤其是參與二林譜的各個老師,我覺得我一直在學習,就是說,我們在地方上看到的東西,非常多,什麼東西其實都可以談,但是我們今天要如何篩選?讓教育工作者跟文化工作者之間是可以合作的?這件事情非常重要,那也是我們一直想促成的事情,所以也才會有我們目前在做的這個彰化縣教師社群。

最後一點時間跟大家分享一下,現在彰化各個鄉鎮,有很多人開始在做,各式各樣,不管是議題工作,或者文化工作,或者友善生產概念的人,其實越來越多,我們都會覺得說,如果大家都在鄰近的地方生活、工作,那彼此之間可以多產生一些合作,其實我們在這個社群裡面,包含像今天的線上共學,我們想要促成的是老師們彼此之間經驗的交流,我們其實也有像辦地方共學,我們上個禮拜才跟老師一起去彰化的西海岸,非常熱,帶大家去認識這邊的環境議題。

我們想促成的一件事情,我們也知道這幾年老師們非常辛苦,不只是遇到教改,還遇到疫情,這是雙重的壓力,我們一直認為說,更多人參與進來,我們彼此才會省一些力,又可以走得遠,而不是一個人扛所有的事情,真的會累垮,我自己在跟雅琳老師合作的這幾年,學期要結束的時候我都會跟雅琳老師說,老師,要休息耶,不要再拚下去了,有休息才可以討論事情,不然我不想跟你討論,你先休息,那真的很重要,找到可以幫助你的人,如果不知道就可以來社群裡面問,歡迎大家多多的提問。

最後三分鐘我想請雅琳老師幫我做一個總結,其實在二林也待了十幾年,二林這個地方對於你現階段,已經成為你的家了嗎?你在看這些學生他在這個年紀在理解這個地方發生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會想什麼?這個課程,或者就你這十幾年的觀察?你覺得這些事情對你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嗎?這是我一個好奇的問題,請老師幫我們做一個總結。

江雅琳老師:這個問題還蠻深的,我覺得老實說對我的家鄉沒有那麼理解,因為我高中就離開家鄉去念書了,雖然住家裡,但我對家鄉的認識真的沒有二林深,而且其實我那時候在二林住了一陣子發現,二林有我小時候家鄉的感覺,因為我家鄉變動很大,現在整個都市化、城市化,雖然二林交通不是很便利,但是保有了一些我很喜歡的人情味,還有一些環境,其實我常帶一些我的好朋友在二林附近走走。

這個課程,其實我從很早以前就有帶學生用二林的元素在創作,早期我可能十幾年前在做這件事情,崇銘他們美術課在做這件事情,那時候就有請他們用二林元素做公仔,但那時候就是以網路上,或者是我自己腦補、自己找資料叫他們設計的,雖然是很可愛也是用美的形式做出來,但是我覺得沒有故事、沒有深度,只是一個元素的結合,那在這幾年這樣帶下來,我覺得這個課程已經不像我的工作,每年我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去執行,我不會把它想成是又要上課,對於學生的改變是讓我可以再支持下一屆,繼續上這個課程的一個動力,雖然每次都像崇銘說的很辛苦,覺得很累,有時候累完那場,就覺得好值得,好期待明年又可以繼續去,我會期待崇銘明年會開什麼主題讓我去做紀錄,我會開始期待下一屆,我會把它當作是任務,大概是這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