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共學教室-看見真實的力量:紀錄片教室

洪崇銘
蔗青文化工作室
Feb 16, 2022

彰化地區教師成長互助社群的線上共學教室,邀請到任教於彰化縣各鄉鎮的中小學教師,透過親身面對教育現場的經驗分享,讓我們能夠看見教師身分的多樣,也藉由交流與討論,來共同認識來自彰化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特質與潛力。我們期待看見對於老師這個身分的更多詮釋,也期待讓這些長期累積的經驗,能夠傳遞給更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創造友善的教育環境,也支持一起同行的教育夥伴。

本篇內文摘要自2021/12/27線上共學教室何婷婷老師的分享內容,以及後半段Q&A的討論內容。

重點摘要:

· 你都可以拍,但到底要拍什麼?要拍多久?這可能是一個紀錄片在開始前就要思考過的。

· 青少年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他們需要被看見,他們必須要有成就感,他們必須要有歸屬感,這三件事情是青少年內心裡面很重要的需求。

· 我覺得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種,就是希望他們是可以成為對故事負責的人,會講故事的人是有影響力的。

· 我在學校的時候我就會是一個老師的身分,好好教育他們對於某一個技巧,或者是一些態度的練習,這些都是我們在師生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練好的,我們進到真的工作情況之下,就不是這樣子。

· 我以為世界就是這樣,我覺得那是很可怕的事情,最大的框框是腦袋裡面的框框,身體的框框可能束縛了你24小時的16小時,起碼你有8小時是自由的,當你腦袋的框框形塑之後,你可能一輩子只能做那些事情,甚至你可能告訴自己,你不會做其他事情。

看見真實的力量-紀錄片教室

何婷婷老師提供。

何婷婷老師,從小就喜歡看電影,在那個電視只有三台沒有什麼選擇的年代,電影成為她靠近人的一種方式。在一路順遂的升學過程當中,笑稱自己是一個「沒有沒有暑假」的人,才發現自己一直身處在某個框框之中,成為一位健康教育老師之後,再次從電影裡找到出口,走進影像的領域,回過頭來分享更多人生的知識與態度給自己的學生。

大同國中電影創作社,也就這樣走過了十個年頭。

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兌換人生價值

何婷婷老師提供。

分享的開始,何婷婷老師說想談的,是希望孩子遇到升學時,可以嘗試擁有的想法 — — 「現在的分數,只是在求學過程中有比較多選擇,但分數不可能兌換未來人生的價值。」會有這樣的感觸,來自於自己一路順遂的人生,在別人眼中順利升學、考上教甄的她,卻在成為老師後發現一切歸零,成績並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準則,而必須要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然而,為了教會學生這件事,何婷婷老師選擇以自己作為示範,想讓學生看見人生其實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因此鼓起勇氣學習攝影、拍片,嘗試踏入影像的世界。從一開始閱讀相關書籍、參與工作坊,到選擇至北藝大進修,逐漸嘗試突破自己原有的框架,也嘗試參與教育部舉辦的影片競賽,從評審的視角來看見自己的改變,而在幾年的參賽獲獎後,看見的卻是更多的疑惑,究竟自己是不是一個會拍片的人?

從一個框框,走到了另一個框框,於是要再度跳出框架,走到更大的世界,一腳跨進了新北市紀錄片獎的領域之中,開啟更多影像的可能,和許多華人世界的新銳導演站上舞台,曾經也想過是否要就此走向創作的道路,去追尋自己人生的光環,但卻又想起自己身為教育工作者的身分,如果有一種可能是將光環帶回生活圈,將這些榮耀的星星分給自己的學生們,那是不是一種更美好的模樣?在許多的糾結中,何婷婷老師將當時的獎金拿去購買專業器材,回到社團中帶著學生影像創作,種下了許多影像的種子,而自己也成為了一位紀錄片工作者。

三個媒體人的切換

何婷婷老師提供。

在這樣的歷程當中,何婷婷老師萌生了一個想法,「只要願意的話,有什麼是做不了的?」這樣對自己的肯定,也讓自己許下了一個心願,每一年都要有一部具代表性的影像作品,因此從2011年至2021年間,每一年都不間斷的產出作品。她說,拍片就像是教育的實踐,在課堂上講一堂課可能影響數十位孩子,但一部片能影響的人可能比想像更多,因此十分珍惜能夠創作的機會,將許多人生的叩問隱藏其中,而這也是她所希望帶給學生的能力。

外面的世界很大,如果一直關在學校,就只會看見課程跟學生,忽略了更大的世界,雖然外面的世界並不總是美好,但會有一種終於出社會的感覺,終於不是困在學校用學校思維去思考,有機會遇見更多不一樣的人,和許多傑出的導演交流和對話,感受群眾的回饋,回過頭就會感受到創作的美妙過程,對於自己家族大多在教育圈的情況下,是一個很特別的機會。

在這些契機裡,也才發現許多在學校不能談、不肯談的事情,在記錄一位自己的學生的過程當中,才發現在眾人眼中成績優異的他,其實有著許多無法說出口的壓力,學生的需求其實很難被他人聽見,躲在角落的他們,不斷被挫折感侵蝕。從這一部作品的創作經驗裡,何婷婷老師感受到紀錄片的力量,如果當時沒有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就可能不會有後續對話的機會。

「一位老師的人生、職場裡,每天都遇到很多不同的生命,我真的覺得老師會拍紀錄片是很棒的,當然不見得是拍片,但是我覺得可以做紀錄這件事情,是還滿適合我們這個職業的,或者是我們可以教導學生怎麼去記錄自己的人生,這件事情在我身上感受滿多的。」她如此說著。從一位喜歡看電影的人,一個重度的媒體閱聽者,成為一位媒體創作者,再回到教育領扮演一個媒體教育者,在三個角色裡穿梭的狀態,期待跟學生一樣用創作者的角度,打破老師與學生的界線,分享彼此看見的世界。

影像背後更大的世界

何婷婷老師提供。

大同國中電影創作社走過十年,何婷婷老師提到這個社團就是單純來學如何拍片,不管學生學到多少攝影技巧、構圖、運鏡,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理解身為創作者的態度、團隊合作的精神,這才是能夠影響更深遠的部分,有了這些前提,再去談如何成為一位導演、編劇,這些對於國中生來說有些困難的事,透過老師層層拆解,將每一個概念設計成不同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對影像產生興趣,在他們做得來的範圍內,持續願意去挑戰新的東西。

但引導國中生完成創作終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專業性和趣味性的平衡點,就是每年都考驗著何婷婷老師的難題,一但專業性過高,學生可能會覺得太難、不好玩,反倒失去了許多互動的機會,而回到影像的本質,其實就是帶著大家去閱讀世界,看一部電影跟閱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是相同的,透過不同的影像,就可能看見很多地方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遇見的狀況,而創作一部影像作品,便是讓學生自己身處於其中,有機會讓自己的作品來改變這個世界。

前幾年學生所拍攝的作品《番薯葉上的秋海棠碎片》,是學生透過清明時節訪談自己的家人,去建構出已逝世的祖父的模樣,才真正理解一位外省老兵在大時代裡的遭遇,透過一個家族內部十分質樸的訪談,入圍了文化部影像巡迴列車,走到了更遠的地方,讓影像成為相互理解的可能,只要願意把故事記錄下來,用自己的觀點好好詮釋,或許就有機會去碰撞某些思維,在某些不經意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因此改變這個社會。

在這個社團當中,不只是閱讀影像,同時參與製作,甚至進行大眾溝通,在寒暑假進行創作,有了作品就尋求放映的機會,跟社區結合做露天電影院,透過影像走出校園,何婷婷老師提到:「像我們一直被困在學校,我們也很希望走出去,他們可以更早走出去,我覺得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或許,這就是影像帶給老師與學生的魔力,足以讓他們持續的創作,並看見社會多元的面貌。

總結

何婷婷老師提供。

十幾年的社團經營,學生創作出超過四十部以上的成果,期間參與過大大小小的比賽,有許多學生也因此進入電影相關科系就讀,何婷婷老師說,最開心的不是學生得獎的時刻,而是他們能夠為了一個故事熬過辛苦的製作期,進而去敘述一件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那才是最讓人感動的。

在這樣的過程裡,學生的表達能力變好了,有更仔細和敏銳的觀察,同時對於議題想像的空間也更為寬廣,但她仍會告訴學生,這些經驗沒有辦法轉換為分數,卻是能夠帶著走的能力,或許在未來的某天就會發現,就有如影像,或許沒有辦法那麼快就看見明確的回饋,隨著時間的積累,就能夠長出許多厚實的力量,這也是她希望帶給學生理解的,他們其實已經投資很多能力在自己身上,只等待有天能夠發出閃耀的光芒。

Q&A討論

Q1. A老師:想要嘗試拍攝的開始,要如何練習呢?(目前我想以自己的角度開始練習拍孩子學習成長)

A1:我覺得剛開始拍就先拍自己最熟悉的,如果說你要拍自己課堂孩子的狀態,這很棒,這就是一個熟悉的環境,這些孩子也是自己很熟悉的對象,我不知道老師的問題會是在技巧上面,或者是說這個故事可能要怎麼講,或者是說,比方說我自己在拍,第一支紀錄片是拍我們學校輔導隊,所以其實我自己來講,我覺得蠻開心,因為我拍的是學校的學生,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就是要參加今年的全國的舞蹈比賽,我就很清楚我的拍攝就是會到舞蹈比賽就結束,我會很清楚故事的走向是這樣子,有時候紀錄片最難的是我到底要拍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叫做拍完?

何婷婷老師提供。

其實紀錄片,拍到什麼階段都可以成為一個故事,只是怎麼講這個故事而已,我自己在拍學校學生,第一個議題就是學藝術的孩子,他們怎麼去兼顧生活、課業跟夢想,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事件,會在他們比賽結束的時候,故事就要結束了,我就會回推過來,我要看到他們在比賽前,出現什麼樣的狀況?我自己在猜想,他們一定會遇到段考,那我想拍他們遇到段考要念書又要跳舞,他們怎麼去做抉擇?他們需要做集訓,或者說比賽前幾天還要被改動作,比賽前緊張壓力,可能有些剛開始練好東西變得不OK,有點像寫小說,你有一個預想的結局在那裡,我要拍學校學生,老師可能要去思考一下,我們這個片子最後想探討甚麼?這還蠻重要,你都可以拍,但到底要拍什麼?要拍多久?這可能是一個紀錄片在開始前就要思考過的。

我在拍一群跳舞女孩的時候,在剛開始拍的時候,我不確定要拍以誰為主的故事,那時候我每個都拍,我會試探性的去問一些同學,你最近發生什麼事情,聊一聊,那你就可以在10幾個女孩中發現,有些人很願意跟你聊,他們的口條,想法,你會覺得很特別,最後從10幾個女孩挑3位女孩,變成我的主角,那這些人我就會拍得更深入,比方說拍他們的家庭,我可能會跟他們家人接觸,去跟他們聊一下,他們從小到大的學習經驗,除了廣,接下來就是要深入,我很明確我要做的事情,是學藝術的孩子在這種升學的框架裡面,他們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跟挑戰,我就會非常確定要拍的事件有哪些,這可能給老師參考一下,你要拍孩子那希望講什麼?哪一塊?這東西很重要。

Q2. B老師:老師有沒有推薦比較簡單好入門的拍攝軟體?(剪輯軟體)

A2 : 如果是剪輯軟體,那可能就要看老師是用哪種器材,比方有些老師用平板,或者是手機,那有些老師用桌機比較習慣的話,我們剛開始帶學生拍片,我們會希望他們對這個東西是有成就感的,所以其實我會希望他們用最簡單的方式,很快速看到成果,這很重要,如果他們喜歡,這件事情好玩,他們就會願意做,其實剛開始我會讓他們用手機去剪,用手機去拍,等於說他們不太需要轉檔,再進到電腦裡面剪輯,有時候對學生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何婷婷老師提供。

國中生都有手機,當然還是有些人沒有,手機本身就有還不錯的剪輯軟體,其實手機拍攝上還蠻方便的,如果說是長時間拍攝,就需要手機夾加腳架,這樣就可以做一些運鏡了,其實手機本身就可以去運用入門的功能,其實我覺得現在拍片,其實拍攝部分基本上不是太大的問題,最大問題是在剪輯,剪輯是個門檻,怎麼要讓孩子去熟悉鏡頭語言,怎麼讓10顆鏡頭的排序是有邏輯的,能夠讓大家理解你在說什麼。

其實這些可以讓大家下載下來試試看,手機的限制是它的容量。一邊拍一邊刪,容量不夠怎麼辦,我覺得容量不夠是一個問題,接下來剪輯是一個,我其實不太喜歡用手機剪,就算我自己出去玩,我還是習慣自己帶著筆電,就是一個大螢幕,做的效果比較多,如果手機的一些基本剪輯的邏輯,比方說影像軌,音訊軌,跟你的一些字幕軌,你知道這些東西怎麼去搭配成一部影片,最基本的東西你已經會了,就像你已經知道會用鉛筆畫素描,接下來就可以用水彩畫。

何婷婷老師提供。

接下來比較推薦的桌機的軟體就這裡,這些就是在桌機使用,這樣就會比較好使用,包括容量、效果、檔案格式就會支援很多,如果是比較初階的學習狀態就是像威力導演、繪聲繪影、imovie,這些都是非常入門的,所謂入門就是中文介面,可以非常清楚找得到它的功能鍵,其實它們的功能不會輸給專業的,介面比較親近學生的狀態,像我去年曾經有直接教PR的,學生就會很挫折,不是PR不好用,是它的界面太可怕了,剛開始先幫他們挑一個容易上手的,其實接下來,像威力導演熟了的同學,進入到PR就比較容易,PR又可以外掛很多的插件,他可以做調光,一些AE的東西就可以進來,學PR的話他未來做的東西就可以很多元,我們現在有些同學威力導演完畢就直接跳PR,就會很順,有些同學就是家裡是mac電腦,他就先用imovie先剪,他就直接去買進階的軟體。

所以老師可以試試看,我覺得像有些老師就會問我說,什麼軟體最好?其實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軟體是完美的,最好的軟體就是你最習慣的軟體,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你習慣了你就會研究很多功能,你就會願意投資時間跟它熟悉。我也用過繪聲繪影剪過動畫的東西,我覺得都很好用,只是你習不習慣而已,現在學軟體很方便,網路上有太多教學片可以看,我覺得這件事情超棒,PR要怎麼上字幕,你就可以去找到教學片,我覺得可以省掉很多你摸索看書的情況,對於我們10年前學習的狀況差很多。

Q3. C老師:老師有沒有遇過學生半途而廢 ?一開始一頭熱,讓我們後繼無力的狀態,會怎麼處理?

蔗青文化工作室:我們第一次跟老師碰面的初訪也有提到,老師說拿攝影機的人就是寫歷史的人,其實做紀錄片尤其是在倫理上,有時候不能說我拍完之後,東西沒有出來,對我們的被攝者有點難交代,想請問老師,遇到這個情況有沒有相關的經驗?

A3:我覺得國中生,他們很容易放棄阿!就是連大學生都很容易,我覺得我自己就是帶影像,有慢慢感覺到,他們的動機決定不會是在於我要完成這部片,可能會是在其他部分,其實我之前發現一件事情,青少年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他們需要被看見,他們必須要有成就感,他們必須要有歸屬感,這三件事情是青少年內心裡面很重要的需求。

所以其實有一點點是套著他們心理,去抓他們來做這件事情,也就是說,他們需要被看見,影片這件事情就是被看見,所以我們就會盡量幫他們找到舞台,讓他們能夠知道,對,我這部作品做完之後可以大大被看見,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講,他們就可以克服很辛苦的過程,因為他們想被看見這是第一個。再來就是成就感,我覺得成就感可以建立在每一個工作的細節,老師可能也需要給一些回饋,給一些食物、好處,讓他們覺得我做這件事情很棒,畢竟小朋友就會比較直接的感受,我們拍完片就會去吃飯,老師會請客,大家就會覺得很棒啊!或者學校會有一些志工時數,或者說我們拍完一場,大家就可以拿到一支嘉獎之類的,給他們一些利誘,他們就會有一些感受,會願意度過一些蠻辛苦的過程。

拍片是一個很長時間的過程,他需要有歸屬感,那什麼叫歸屬感?我現在正在經營學長姊跟學弟妹的這種家族情誼,我們是這一群團隊的人,再辛苦你也可以找人一起來支援,我覺得那是一種很難去形容,我們會把社團當作是一個家族,不會是只有你在苦裡熬著,大家都是一起在創作,我會讓他們在創作過程中找到夥伴,當你撐不下去,至少有一個人陪著你,告訴你說我還在,大家一起努力,我覺得中學生他們很需要是一種麻吉的感覺,我們是一夥的,我們是一個團體,我們是有歸屬感的,我們一起做同樣的事情,這件事情很酷,大概是用這些方法把大家抓著。

但是當然會有遇到因為功課關係,我猜想應該是藉口,他們覺得自己要升國三了,暑假時間爸媽覺得要念書了,應該要剪輯的時間就賴皮,我覺得其實也不能說他們是失敗的人,畢竟他們有一個升學壓力在那邊,他們可能對於升學跟完成片子,升學壓力比較大,所以我的作法是這樣,我會跟他們講清楚,他們把自己的故事都告訴你了,你手上有人家的東西,你有沒有辦法把它做出來,當然有一點道德上面的提醒,我覺得其實往好處想,他們考完有機會可以再拍這個片,紀錄片都可以這樣,你甚麼時候要接著拍都可以,我當然希望他們有個觀念,你畢竟是從人家身上提取很多故事出來,你就必須把它完成,甚至不一定用影像的方式,至少可能拿起筆,把它變成是一個像是傳記一樣,這也是一種對對方的回饋,我本來要分享一個東西,像我們之前有些提案,有些同學在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會希望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就是把它變成是一篇作文或者是圖文,至少他講了一個故事跟大家分享。

我相信他們每年都有這樣的比賽,照片說故事的比賽,他們也是有舞台的,也是可被看見的,甚至他們因為做了這些事情,他們想要關注的人也被很多人看見,所以這是有些片子到最後拍不出來的情況,或者是時間真的來不及了,我覺得至少你留下一些影像,文字,這也是一個做紀錄的方式。所以我覺得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種,就是希望他們是可以成為對故事負責的人,這就是我們之前有一個同學用照片跟文字做紀錄,我就會跟他們講,會講故事的人是有影響力的。

但是真的很難,你也會很氣阿,你都花時間下來陪他們,但是沒有辦法完成,所以我不知道,我有時候角色很為難,有時候會跟一些學長姐,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然後去好言相勸,看他們到底願不願意把它完成,是95%以上都有完成,但就是每年大概會有1–2個沒有完成,但也是他們必經的功課,我覺得到最後比較會影響老師的心情,老師一但放棄了就什麼東西都沒了,像我自己在學校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其實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顧好,我知道把自己顧好,如果自己心裡那把火沒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就算我想要做我也不想做,就是沒力氣做。

蔗青文化工作室:我覺得這真的很重要,上次我們跟婷婷老師碰面,就跟老師說要自己先顧好,才有機會再去創造讓更多孩子去看到更多很棒的故事。剛剛提到比較多是沒有拍成的,有拍攝完成的,那這些作品有一位老師提問,後續這些作品可以在哪邊看得到,有老師想去運用在自己的課堂上,有相對應的方式可以去使用嗎?

Q4. D老師:想請問電影創作社學生和婷婷老師的作品會持續放映嗎?如果想看或想在課堂上利用的話可以怎麼做?

A4 :基本上,我每年都會幫他們投很多比賽,只要符合他們年紀議題的比賽,或甚至沒有分年齡的,我們就會幫他們投比賽,其實他們的東西,我希望被更多人看見,最重要的是給一些專業的評審看見,我會希望讓他們知道,我們在中學就有一群創作者已經開始學習影像,這件事情很重要,我剛開始會讓他們有很多曝光的機會,其實比賽有時候是這個樣子,有時候會限定這兩年他們的作品是沒有被公開過,所以基本上,我對於他們的作品處理,只要他們在保存期限還可以比賽,我就會用非公開的情況,超過年限的話我就會掛在我的YT上面,有時候key片名就可以找到,在不同影展他們的分享方式就會不一樣,像愛學網,他們跟YT不一樣,中小學有這個帳號,我們在愛學網的片子是最多的,它等於說是一個最門檻的東西,愛學網的平台可以找到很多我們自己小朋友的作品,神腦也是有很多我們學生的作品,所以其實片名打上去如果找得到那就是可以直接拿來用,那就是已經是公開的,那還沒公開表示目前還在比賽,可能權限就沒有被打開,如果超過時間我就會公開給大家看。

Q5.E老師:三個角色,閱聽者、媒體創作者、媒體教育者,有一位老師提到,在拍攝過程中,劇組人員跟老師的身分,在思考拍片這件事情,有什麼一樣或不一樣的地方?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可以再麻煩婷婷老師再多說明這部分。(老師跟創作者的角色)

A5 :老師跟創作者,其實我有時候會跟學生講說,我在這社團時間教你們的時候我是老師,但是我進到真的要拍攝的現場,我就不是一個老師的身分,我就是劇組。我覺得身分角色有可能是會在不同的環境裡面,我在學生的片子裡面就是製片,製片、錢、交通都是我要hold,所以他們在拍攝的那個狀態,其實跟我之間的關係是工作人員跟製片的關係,我們是在工作的,我就不可能讓他們賴皮說:老師我怎樣….。

有時候老師是比較仁慈的象徵,所以當我是製片的時候就會非常嚴格,因為我覺得他們需要去學習這件事情,包括預算也需要去學習,很多學校是老師掏腰包,他們可以花得非常無感,可是他們未來拍片不是這樣子,我們就會跟他們講清楚,這屆的紀錄片預算多少,你們有四組的同學,大概會花掉哪些,這個預算是他們必須要去理解,這本來就是拍片需要了解的環節,現在台灣電影都是缺錢的,其實每個環節,我在學校的時候我就會是一個老師的身分,好好教育他們對於某一個技巧,或者是一些態度的練習,但是我會跟他們講,這些都是我們在師生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練好的,我們進到真的工作情況之下,我們就不是這樣子。剛開始覺得角色很混亂,其實我覺得把什麼樣的場合先跟他們講清楚,然後切割好自己的角色,就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了。

蔗青文化工作室:確實如果他們後來真的對這件事情有興趣,應該需要了解最真實片場的模樣,而不是我到現場才一知半解,因為實際在拍片一分一秒都很重要,這很實際很務實需要去考量到的。

Q6. F老師: canva剪輯軟體會用在什麼地方?處理哪個部分?

A6 :我覺得canva很方便,有時候我們做一些簡報,很多模組直接套進去就可以省掉很多設計,第一個放在教學上是很方便的,那再來其實是社群軟體上面,我們之前有一段時間是在做工作坊,我們會宣傳課程,就會讓他們用canva做動態海報,可以放在大家的限動,就是一個比較動態的東西,我覺得canva是一個可以拯救懶人的方式,其實包括一些美工的編排,現在學生很需要社群媒體的東西,最近還有看到它還有支援到剪片的部分,這件事情就很方便,門檻更降低,就算在沒有任何一個桌機剪輯軟體,就可以註冊canva去使用,輸出一些簡單的檔案格式,從基礎開始做影像創作初階的東西。

我覺得其實可以玩玩看,老師的身分又可以拿到教學版,教學版真的是蠻好的,功能又更多,可以省掉很多力氣,有時候我們會做很多PPT,我要放甚麼插圖,想半天又做不好,可是他整個模組上去,只要挑選就好了,其實是蠻值得去花時間熟悉的東西,只要在線上操作就可以,不用安裝到電腦,超級方便,所以可以試試看,我自己常用的是在簡報或者是在社群媒體上,其實還有很多功能,各位老師可試試看,像線上課都可以用canva來做,很棒的軟體。

Q7. 蔗青文化工作室:線上的提問到這邊,因為時間關係,我這邊想再追問婷婷老師最後一個問題,老師今天有提到說你再做這些,一方面是對影像本身從小喜歡看,這件事情影響你很多,最後試著去做這些,但剛剛有提到說:「不是困在學校裡面,用學校的思維再思考這些事情」其實上次去找你聊的時候,其實也有講到自己其實是框框內做框框外的事情,等於是在體制內做體制外的事情,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件事情是非常辛苦的,我很想聽老師最後再分享,今年是第10年,這10年來,你自己在看這些學生也好,或者是在看社會裡面這些人的故事也好,你自己最大的收穫是甚麼?

A7:我覺得框框有很多,比方包括最近彰化有一個open house聲舞團去議會跳舞,我幫他們做紀錄,我覺得大家都在突破自己的框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框框,包括像是媽媽的角色也是一樣的,你不能說這個框框你不喜歡就丟掉,不行啊,你就是一個這樣的角色,在學校當老師當然就有很多限制,每堂課一分一秒不能有所差異,什麼時間要上什麼,好多框框喔。包括老師不能講什麼話,你的立場要怎樣等等等,大家都有框框耶,包括很多創作者也是一樣,他們也是一個做劇場的,可能要跳到一種表演的形式,他們也是要去踢破框框,我覺得其實每個人都是在不同的階段在突破自己的框框,我覺得就有點像是舒適圈的感覺,不一定是舒適,可能是你覺得比較舒服一點的地方。

其實我覺得是我一直在想說,我好厲害喔,從小時候到現在,我每年都有暑假耶,那個意思是我從來沒有沒有在學校過,我大學畢業直接就無縫接軌當老師,我中間完全沒有任何一年流浪,沒有耶,就超級順利那種,但是那種讓我陷入超級大的框框,我以為世界就是這樣子,我覺得那是很可怕的事情,最大的框框是腦袋裡面的框框,身體的框框可能束縛了你24小時的16小時,起碼你有8小時是自由的,當你腦袋的框框形塑之後,你可能一輩子只能做那些事情,甚至你可能告訴自己,你不會做其他事情,我覺得這種很可怕。

其實我會希望我的學生去挑戰自己的框框,比方說我最近在投影展,有些學生的片子可以去投國際,你的片子我可以去投社會組,他們就會害怕怎麼可以去做這件事情,我說有什麼不可以的?你上了表示你有能力,上了就要去發表,去對話,你有那個能力就要去試試看,其實有時候,不知道怎麼講耶,某些家長就是會很鼓勵未來世界很寬廣的想法,但是有些家長就會很害怕說不要這麼早給他們這樣的想法,乖乖在自己的框框內做框框的事情,有時候很兩難,你的作法不見得每個人都欣賞你,有些人會喜歡框框,有些人不喜歡框框。

我覺得當創作者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你可以透過你的作品去告訴大家你的想法是什麼,包括像我之前有一部《足夢邊境》,一個國小老師其實可以做到更多更多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我覺得那就是一個突破框框的思維,我可以透過我的作品去告訴大家這個事情,這就是一個真人真事,所以我覺得還蠻開心是因為我找到一個跳脫框框的出口,我又不會陷到一個我可能沒有飯吃的情況,很多拍片的人,比較沒有辦法有固定的收入,但是我覺得在我現在的狀況,當老師很棒的地方是我們有寒暑假,對於創作來講寒暑假就是一個黃金時期,所以我覺得我還蠻享受那個框框,但是有時候你會因為那個框框,會故意要去突破某些框架裡面的東西。

蔗青文化工作室:感謝老師,覺得很多現在在網路上,很常抱怨那個框框,但是其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可以去打破那個框框,走出來其實就是一個更大的世界,上次老師有說這件事情本身需要一點勇氣,這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真的可以享受在其中,而且找到一種可以讓自己實踐自我的過程裡面繼續下去,這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那我們時間也差不多,然後今天很開心可以聽到何婷婷老師再分享更多,我們自己覺得還有很多還沒講,像上次其實也有聊到一些包括說,做這件事情對一個公民的養成也是很重要,今天可能沒有時間講這件事情,其實有機會的話,我們當然也希望再聽婷婷老師再講更多這一塊,我自己覺得很重要,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