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共學教室-訂做一位快樂的老師

洪崇銘
蔗青文化工作室
Jan 22, 2022

彰化地區教師成長互助社群的線上共學教室,邀請到任教於彰化縣各鄉鎮的中小學教師,透過親身面對教育現場的經驗分享,讓我們能夠看見教師身分的多樣,也藉由交流與討論,來共同認識來自彰化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特質與潛力。我們期待看見對於老師這個身分的更多詮釋,也期待讓這些長期累積的經驗,能夠傳遞給更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創造友善的教育環境,也支持一起同行的教育夥伴。

本篇內文摘要自2021/12/20線上共學教室黃怡嘉老師的分享內容,以及後半段Q&A的討論內容。

重點摘要:

· 好好的種你要種的東西,長出來的東西就是你種的東西。

· 你是有極限的,但是你的極限可以因為練習跟訓練慢慢提升,可以往極限突破一點。

· 每個人的極限不一樣,不要用同樣一套標準去對學生。

· 對每個學生要有不同的標準 ,每個學生有他各自的極限,在他的極限上加一點,他就能進步一點。

· 如果他是彎曲的花,你就不能把他掰直。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花,擺在一起百花齊放很好看,單獨放也是很美,看他的花形,他的季節,去擺放它。

· 在那個順勢給予他多一點支持,這樣老師就會快樂一點。

· 看這些花的特質,適合的花形,他有他的姿態跟他的位置,這樣你會比較開心一點。

訂做一位快樂的老師

黃怡嘉老師,土生土長的彰化人,從2008年開始當老師,考了6年終於考上正式老師,但進到一間歷史悠久的學校裡,卻對於教育現場的文化感到不適應,第一年就萌生了辭職的念頭,自己究竟適不適合這個工作?這樣的疑問使她反思,究竟是自己不適合這個工作?還是自己帶了太多先入為主的觀念,才導致這樣的不適應。

一路上,怡嘉老師一邊帶著學生寫作,一方面也逐漸走出校園,去探索這個自己成長的城市,期待更多孩子能夠因而找到自己根的所在,對自己是認同且感到驕傲的,而這些故事,都要從種下一顆好的種子開始說起。

從播種的那一刻開始

黃怡嘉老師提供。

如果老師就是園丁,每一天的灌溉、積水,就是為了讓學生成為茁壯的大樹,那老師們有想過每天澆的那些水是什麼嗎?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怡嘉老師認為,澆給學生什麼,他們就會長成什麼,如果自己想是一個快樂的老師,就要讓自己處於快樂的狀態,因此學生也會是快樂的狀態。

情緒、行為態度,都是會影響接收者的因素,這是一個因果關係,在任教的十年裡,怡嘉老師面對的是小學高年級學生,時常面對他們顯現情緒的時刻,早期會選擇硬碰硬,或是以大欺小的方式,但逐漸發現這樣的方式越來越行不通,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學生並不像過往,可能會因為老師或家人的關係而收斂,另一方面則是察覺關係的破壞,可能導致後續更多難解的問題。

透過「種子法則」的思維,老師需要思考如何和學生維持好的關係,古話叫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英文則是「give and take」,如果一直在給予卻沒有收到回饋,自己會覺得失落,同時無法堅持下去,相反如果是一直在拿取,對方也會被掏空,兩者都無法讓事情延續下去。

種子法則要做的,就是要思考我要種下什麼?老師和學生從彼此的身上獲得成就感,形成好的合作關係。

將喜歡的事成為該做的事

黃怡嘉老師提供。

不管是種下自由、自信或是學習動能,前提是老師要能夠願意播種,用行動來創造改變的機會。對於大人來說,與學生最大的不同就是許多事情是必須做的,不能夠今天不想做就放著,或是拖到明天再做,但對於孩子來說,或許這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以上課秩序很差的班級而言,受到影響的其實只有老師,對學生來說並沒有太大差別,因此要如何調整心態,相當考驗老師的能力,也是需要慢慢練習的事。

怡嘉老師以自己專攻的國語文和寫作教學為例,當有老師向她提到「害怕改作文」的心情時,在這個必須要做,心裡卻暗自抗拒的狀態下,該怎麼辦?遇到這樣的情況,更是需要調整自己,雖然不一定很快的就會讓狀態好轉,但若是因此更加影響自己的狀態,就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當中。怡嘉老師認為,如果把自己喜歡的事情放到該做的事情裡,或許就能夠藉此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上一堂自己喜歡的課,是讓學生也喜歡上課的起點。

具體而言,怎麼樣才會是一堂自己喜歡的課? 從自身出發,怡嘉老師提及自己仍是實習老師的時候,當時的實習輔導老師很喜歡彈吉他,他就會在下課時間彈著吉他,甚至和學生一起合唱,那啟發了她要找到一個調整自己的方式,同時把讓自己快樂的元素融入課程,因此喜歡寫作和出門走踏的興趣,也成為國語課及戶外教學的設計內容,雖然在別人眼中看似辛苦又麻煩,但在自己的心中,因為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只是自己開心,也同時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氛圍。

種下種子,等待發芽

黃怡嘉老師提供。

但是只憑著自己喜歡教學生寫作,學生就會寫的很好嗎?事情顯然沒有這麼容易。如果重新回過頭來想,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如果在教學或學習的時候沒有得到成就感,自然而然就會感受到挫折,甚至學生將寫作文連結到不好的事情,像是寫不完就不能回家,或是不斷地抄寫,寫作與負面的印象連結在一起,學習就失去了動力。

因此,如果我們將寫文章當作抒發情緒的方式,連結上好的學習印象,那是否就可以慢慢引導學生練習書寫,越是寫不好就越需要陪伴,身為老師更是不能夠因為學生的情緒而浮躁,更應該給他們合適的鷹架,如果一層爬不上去,就退回半層,找到適合學生的方法。對小學生而言,只要獲得微小的快樂,就會漸漸產生成就感,因此不要一開始就給太高的門檻,老師可以藉由調整自己的標準,讓學生能夠一步一步達到目標。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時常都是種下一個自我放棄的因,得到自我放棄的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當老師把學習的主體搞清楚,才會跟學生對頻,而不是單方面的認為學生畫地自限,一方面找到引導的方式,另一方面也不會將責任都放在自己身上,相信這些種下的種子,總有一天會有收穫的那天,雖然現階段影響可能還很小,不過已經有了很好的開始。

總結

黃怡嘉老師提供。

在國小高年級任教的日子裡,看見許多學生在接近畢業時,目標就剩下考私校,而在考上之後,可能到台中的學校就讀,卻遭受到許多的打擊和挫折,這樣就竟獲得了什麼?在看見許多家長將孩子培養的很棒之後,再一個又一個往外送,怡嘉老師有了許多反思,學生對所謂的家鄉有什麼想法?他們對這裡有感情嗎?未來會想回來嗎?國中到台中、大學到台北,畢業之後就是出國了嗎?如果學生對這個地方有多一點眷戀,那未來即使必須離開,是不是也會用某種方式來回饋這個自己成長的地方?

如果對地方有多一點感覺,或許就會知道原來彰化不只是這樣,而且能夠以身為一個彰化人而驕傲,帶孩子們去八卦山、走訪市區的小店,或者參與在地的藝術展演活動,後續再透過寫作的方式,來將這些經驗給書寫下來,或許這就是怡嘉老師將喜歡的事融入該做的事的方式,喜歡自己做的事跟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能夠結合在一起的,不過度追求完美,保握時間嘗試,就能開創出更多的視角。

最後,怡嘉老師透過跑步與插花來分享自己調適心情的方式。從跑步的環節,她發現每個人都是有極限的,雖然這個極限的頂點可以透過訓練提升,但每個人的極限都是不同的,即使現在跑得慢,但透過練習就能變快,而這個快是相對於自己而言,而不是他人,同理於學生的學習,要找到合適於每個學生的標準。

藉由插花,怡嘉老師則學習到所謂順勢而為,有些花的韌性很好,有些花卻是一折就斷,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花,有時擺在一起很好看,有時個別展現也很獨特,要看見花的特質,擺放在它該有的位置,等待對的時間綻放,如果以這樣的心態來經營班級,或許就不會有很多事情過不去,而是能夠順勢在這個位置上,給予學生一些知識或經驗,讓學生能夠有所成長,或許這樣就是成為一個快樂老師的方法。

Q&A討論

Q1. A老師:我個人也極為認同有快樂的老師才有樂在學習的學生,但身邊不會全是和自己理念相同的同事。想知道怡嘉老師如何與想法不盡相同的同事互動,尤其當他們”冷漠”的時候?

Q2. B老師:在教育現場,做教師自己喜歡的事,需要勇氣,如何跨過教師自己心裡的門檻?

A 1 : 我以前環境就是很冷漠,我進去的時候每半學期一次校外教學,當我進入新的學校時候,第一次班親會家長給我的請求是,拜託我帶孩子去校外教學,他們從1到4年級都沒有校外教學,就覺得天啊! 難怪難怪他們在學校裡這麼躁。我當時就想說好,我在以前的學校就常常帶他們出去玩,我想說沒問題,結果我來到這間學校是孤家寡人,隻身一個人來到這裡,我有兩個很好的代理夥伴,我都笑稱我們是三個臭皮匠,我們就說我們要帶學生出去,當我們第一次要帶學生出去的時候,就被老師說,我們這樣會壞了行情,這樣別人也會要求,那他們不想帶學生出去怎麼辦?

人很冷漠這件事情我是心有戚戚焉,那後來呢 ? 我就是做更大,一學期帶兩次,但我覺得有時候就這樣,別人發現這件事情沒有甚麼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好奇,他們就會問你,那你就可以跟他們講,後來就會有老師帶去八卦山,因為走出去就到了,也沒有甚麼多餘的花費,你要知道他們擔心甚麼,那個環境為什麼會這樣?早期那個環境的家長非常在意成績,你今天帶他們出去玩就可能沒時間讀書,所以他們就不支持,家長不支持老師做這件事情就相對吃力。

再來就是,小朋友其實沒有像現在自主,有一些自己在外面的經驗,像帶學生出去要負擔的精神壓力也不小,所以老師會長期養成讓孩子關在教室不出去,大家都很安全,但我不是,我是年輕人所以我從一出道就決定做這件事情,我也是想得比較少,我相信人信本善,小朋友出去都會乖乖的,所以他們都跟我說小朋友會把什麼東西拆了,我都覺得不會啊,小朋友很乖,但規矩要先建立好。

回到剛剛說冷漠,同事冷漠,基本上我都不會理他們,就做我自己,早些年都是我班上在做這些事情,因為沒有理念相同的人,可是這個環境很奇怪,當你獲得了某個肯定的時候,就會有人想把你拿出去做包裝,但那並不是這樣子,因為這件事情是你從頭到尾都在做的,可是我也樂於讓這件事情發揚光大,這樣就有人有勇氣走進來,我可以理解崇銘剛剛講的挫折感,不是那麼容易,老師首先要不害怕別人的眼光,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跟評價,只顧自己開心,我自己開心就好,我開心我想做,我學生開心,我家長支持,基本上不管其他外圍聲音,除非不讓我出去。

我也有遇過校方不讓我出去,但我也是找了各種方法去解套,所以其實是可行的,也因為這樣種了這樣的因下去,我收穫的果是讓我可以開心地這樣,別人也看在眼裡,「阿~這就是怡嘉老師的風格,他們班就是這樣啊~」學校反而支持你啊,現在就有走讀,很順其自然有各種理由可以出去,必須說要有一點時間去讓這件事情發揚光大,他需要時間,我就是挾帶這樣的風格過來的,我就是第一個,但是我在進行申請的過程中,沒有遇到任何的困難,沒有遇到阻礙,不管校方、家長、老師、學生都非常支持。

所以我現在就覺得,我現在是種好的因,所以我得到好的果,我就是先這樣披荊斬棘的過去,就比較輕鬆一點,所以有老師問說怎麼辦,我覺得就是先做吧,先做出聲音做出名聲做出成績之後,他們其實就算冷漠,也沒有辦法撼動你想做的事情,而且你有很多資源,他會自己被你吸引過來,因為你正在種這樣的種子,你在種好的種子善的種子,這些好的資源就會被吸過來,就像我今天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被邀請來這裡。

Q3. C老師: 剛剛有提到現在的孩子和以前反應可能會不一樣,想聽這方面的觀察。

A2 : 我覺得現在小朋友比較活,現在小朋友是先做了再想,以前小朋友是想了再做,所以你會覺得現在小朋友很跳很浮,不太會害怕,我跟他們說我們要去坐火車,坐公車,他們不會害怕,他們一上車就可以跟阿公阿嬤聊天他們也不害怕,就是現在小朋友是太直觀了,以前小朋友比較拘謹,現在小朋友從小到大,老師跟家長相對給他們很大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自由發展,於是演變發展他們會很勇於嘗試,但是變成亂講話、亂試、沒規矩等等,有些老師會覺得現在學生不好教,原因是現在學生是先做了再說,但以前的學生會先思考再去做,那是不一樣的。

現代的學生相對不好教,因為你很多時候來不及限制他,來不及提醒他,他就先衝出去了,但是你可以把它化為動力,比如說我現在要幫學校做健康促進活動,跟他們說我要去學校門口發傳單,他們一定會先說好,他們連想都沒想就先說好,就說要去快閃,最近學校在做健康促進的海報,我今天就看到我們班一堆女生圍在桌子,我就好奇說妳們在幹嘛,她們在畫小卡片「要去拉票」,這不是我教的,我根本就沒空管她們要不要拉票,我就問她們說你們甚麼時候要去發,他們回答下課就要去發,完全沒辦法控制她們。

我們學校上禮拜在做自治市長選舉,今天學校組長在開玩笑,請五年級老師要注意一下,我們不可以送糖果餅乾給學弟妹拉票,他們買糖果餅乾給學弟妹們拉票,學生們問說 : 不是不到30塊就可以送嗎? 你以為他們不知道嗎?現代小朋友都知道耶,他們是按照官方的規定,他們還知道有30塊的範圍,這是跟以前小朋友不一樣的,現代學生有很多資訊來源,所以你不能完全僵化,他會不想跟你溝通,你反而要讓他去試,試完跟他說你的經驗,他就會比較信服,他就會覺得說老師你講的是對的,當然是在安全範圍內讓他們去嘗試。

我是覺得現在的學生很活,有時候我會藉由他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就是以讓我開心的角度,我覺得在這個時代當老師其實是蠻好的,因為自由度也是夠的,小朋友行動也是夠的,相較於以前我自己當學生的時候,還好我在這個時代當老師是可以發揮一點影響力,做一些事情,回溯以前的老師,他給你的就是知識上的或是觀念上的影響,但他沒有實際帶給你行動,他也很難帶你有甚麼行動,比較綁手綁腳,因為沒有那個實際行動的經驗。

Q4. 蔗青文化工作室:如何引導學生創作(作文),然後建立他們的成就感?

A3 :一來是他們沒有寫過這麼大的量,我會在無形中幫他們累積,每一次都先拿到一顆球兩顆球,沒想到你最後會擁有這麼多顆球,那個概念是這樣,我會帶他們寫,可能一段就三句話,小朋友寫完可能就六行七行,作業簿就一頁,跟他們說你們今天寫這樣一段四句話,四句話要四個句型,給我四句,他們就覺得不是在寫作,那個雛形是在我腦袋裡,他們其實不知道他們自己在幹嘛。

我的作文用一節或半節課讓他們寫,因為每個小朋友的速度不一樣,用這樣的方式讓他們不會有壓力,安心感很重要,先寫完就可以去做他的事情,還沒寫完的可以繼續寫,不會因為這樣要趕,最後寫完就會拼成一篇,所以他才會驚覺,我寫的這麼多,我只會讓他們用作業簿寫,他們可能沒有感覺,後來騰在稿紙上,就忽然發現說我寫了5、600字,他們才驚覺說,原來我可以寫這麼多字。

第一個就是讓他們覺得說,「原來我可以」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當他發現可以的時候,他就會到處去炫耀,像今天跑四圈,他也要炫耀,他今天跑六圈他也覺得很了不起,因為他以前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所以他今天可以把一張稿紙寫得滿滿,他也覺得他自己很了不起,你幫他包裝一下,他就會很想去炫耀,我也會跟他們說,你們炫耀的時間只有一天喔,我明天就會把它收起來,因為我畢業的時候就會幫他們整理成箱,所以那個東西只有一天的時間是在他們手上,我只給他們一天的時間炫耀不然東西會不見,我捨不得它們不見,它們每次畢業收到的時候都會說天啊~那個感覺很棒,所以他們都要把握當天炫耀,家長也會期待。

第一次發現,第二次發現,再來就會問他們說,甚麼時候要寫第三本,那當家長這樣講的時候,學生就會全力催,他們就會問我,老師甚麼時候還要寫?這就是一個循環,後來你就不用催他們了,他們就會主動問你,因為他想回去炫耀。我為什麼一直說人性本善,因為每個人都想追求好的,每一個人,就算是很兩光的小孩,他也會在大家的支持下,會比他原本還要好一點,那也是家長沒有看過的樣子,原來我小孩這樣兩光也能寫成這樣子,小孩才不會說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會淡化那個過程的辛苦感,成就感會取代辛苦感。

所有有成就的事情都會有痛苦,可是你要讓學生記得是後面的成就感,你讓他記得前面的痛苦感,他不會有成就感,但是沒有一件事情是不勞而獲的,所以每件事情其實都是經過辛苦才有後面的成就,這是不得不,所以你要強化後面的成就感,才會忘卻前面的辛苦感,這就是這樣的累積起來的,那個快樂的感覺也是這樣累積起來的,所以我每屆學生都會這樣

也是會有老師跟我說,你現在離開市中心有沒有差,我覺得沒有差啊,那是心理狀態有差,不會都市的學生比較會寫,都市的學生也不是一定會寫,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很窄,每天就是上學下課補習,一樣寫不出東西來,就算他文筆很好也是寫不出東西來。你必需將門檻降低,帶著他們慢慢寫,把成就感回給他們,其實你也會很開心,跟跑步一樣,你不會一次叫他跑800公尺,就是一圈兩圈三圈,所有道理都是這樣來的,可是很多老師都會因為課程關係,教小孩一飛衝天直接到位,那其實就是很為難自己也為難學生。

Q5. 蔗青文化工作室: 在自己的生命歷程裡,什麼時刻覺得以身為彰化人驕傲?

A4 :我大學去花蓮念書,有一次很想念家鄉味,就去吃了彰化肉圓,就發現這不是彰化肉圓,那一刻我就覺得彰化肉圓很好吃,我每次都會跟別人辯論說,爌肉飯是要皮帶肉才是爌肉飯,你們吃的都不是爌肉飯,我覺得我很特別的是,我有兩個弟弟都在台北工作,剛剛有個弟弟就是剛剛跟我說,他的同事知道我這件事,那個從小就是一心想到外面去,很想去台北,另外一個就是也在台北,但他一心想要回來,然後我就在想說他們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我就發覺說,可能是這個地方的根。

我後來跟我國小老師聯絡,我每年都會跟我國小老師吃飯,我高中老師現在也是我臉書好友,就是我有很多羈絆,我有很多聯繫,然後我去看著這個環境,我就覺得很棒,我甚至覺得說彰化也不要有太大的變動,他其實維持一個有點老又不會太老,有點新又不會太新,就是一個特色,如果他變得很時尚,那就跟台中沒有什麼差別了。

我覺得這裡的小朋友很單純,簡單來說,我聽我的同學們分享一些事情,我真的覺得我的學生真的蠻有學生的樣子,我跟一些地方的朋友們有一些聯絡,會覺得很多彰化人很認真,不管他是不是回來彰化,都很認真的在發揚這個地方,我就覺得我好像也可以這樣,尤其是後來我有自己的學生,他也很認真的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就會想說我身為他的老師,我是不是可以幫他些什麼,讓他的學弟妹,在更小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地方很棒。

所以後來我就想積極把這些事情帶進去,那我是怎麼把家長帶進去的?你要說服一個人需要同理的態度,所以我就跟家長講,你們都那麼認真培育你們的小孩,他們長大就飛出去了,有句話說:「厲害的都不在身邊,在身邊的都不厲害的。」這不是很奇怪矛盾嗎?你當然是希望你的孩子厲害,結果他都不在身邊,這樣也不對,我當然是希望厲害的都留在身邊,那為什麼他要留在身邊,因為對於這個地方有感情,不只是爸爸媽媽住的地方,整個地方對他來說都是有感情的,那你對這個東西要有感情你就一定要認識,不認識怎麼會對地方有感情?我去台北就不會有感情,因為我沒有在那邊居住過,你在這個地方居住過卻沒有感情,那不是很矛盾嗎?表示你對於這個地方不夠認識不夠深化,所以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深化,在時間、課程允許的前提之下,我去偷偷丟一點東西,種一點種子進去,我就會覺得很棒。

因為我一路就受到很好的滋養長大,我所有的老師都非常的稱職跟認真,我畢業後都有和我的老師同事過,這裡的老師很努力,我有很多同學也都發展得很好,彰化的質很好而且彰化的人很努力,我覺得好像可以,很喜歡這個地方,喜歡也沒有需要很多的理由,所以我也希望學生跟我一樣會喜歡這個地方,我不喜歡學生畢業以後跟我說他要去那裡去哪裡,永遠都是外面的地方比較好那也很奇怪。

Q6. D老師: 請問遇到流氓家長要如何自保? 說服家長要同理,如果是不明理的家長呢?

A5 :第一個我很早以前有遇過,學生起衝突然後家長要衝進來打小孩的,基本上我也很衝,基本上第一個遇到流氓家長,我們也是要自保,不能跟他一對一,官方來講就要找處室,老師要避免跟家長一對一,這是第一個自保,LINE、傳訊息都盡量不要,因為所有的訊息都有可能被過度解讀或者是斷章取義。所以我跟家長,一旦覺得這個家長意圖不太好,或者是他不好溝通,我都會直接電話或者請他來學校,就是我不會用文字上的聯繫,這是第一個要自保的,老師還是要會保護自己,雖然我覺得人性本善,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那既然是不明理的家長,就沒辦法同理,老師就放過他,也放過自己,如果可以不理他就不要理他,那如果他一直來找你麻煩,該往上呈報的就往上呈報,如果他不想要教,你也不用那麼用力,因為他也不是你的小孩,你太用力有時候反而會去犧牲其他小孩,也會讓你的狀況不好,可是一定要請求支援是很重要的,不要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如果我遇到不OK的,我也會跟前輩講也會跟學校講,然後如果是行政端可以處理那就讓行政端處理,如果不行你就是盡量請他來學校溝通,見面三分情,我不會跟他私訊聯繫,很多事情都是越傳越複雜,讓他來學校會比較簡單,也要看老師你說的那種流氓是怎樣的程度,他如果要來打架那就報警,所有會危害到人身安全的就是蒐證,報警,就是這樣,對學生的要求盡量讓學生可完成,那如果家長表明就不要做也不想做,那你也不用這麼努力地要求,你就放下,那是家長種的因,他要去承擔那個後果,老師還是要善待自己。

我之前有遇過也是蠻誇張的家長,我就不理他,其實小孩蠻可憐的,小孩在前面一直晃,如果學生想要尋求你的幫助,你就贏一半,所以老師一定要跟學生有良好的互動關係,不是說要去討好學生,是學生要感覺到老師對他的好,不是討好,完全不是討好,是學生要真心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好,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幫你講話,學生要知道老師對他們是真心的,有時候學生那一關就會過去了,我以前帶過音樂班,我遇過的家長不是流氓家長,是更高等級的那種,更難以理解的家長都有,就是這樣的,老師要記得善待自己喔!

Q7. 蔗青文化工作室:如何放下完美主義,一直都是可以放過自己的狀態嗎?

A6 :我以前也會有那種「一定要怎樣」的心態,因為我後來去跑步,後來我也去學插花,覺得萬物自有他的生態,就是你要自己學會去調整,跑步真的是給我有太多的啟發了,就是你自己要去調整,你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所以我很喜歡志玲姊姊講的一句話:「快樂是一種能力。」他不是別人給予你的感覺,那是你自己幫自己造成的結果,你也可以選擇逼死學生,我們兩個互相,魚死網破,反正你們沒寫完我也不要走。

我現在有個學生就是這樣,他字很醜,然後我前幾天在整理這個資料的時候,我就看到他寫說,我的字很醜但我會慢慢寫好看,但是那個字還是很醜(笑),但是我要講的是,那個感受是你要什麼,你要的是,他寫的很好看?還是他願意去寫好看?要分清楚,你今天要他寫的字好看,那你的字有很好看嗎?有的老師的字也不見得很好看,還是你要強調讓他慢慢的把字變好看那個心情,人生很長,他還有好幾十年,再講一個現實一點的,人家以後都打字,他字再醜也沒關係,說不定語音嘴巴話好好說,發音清楚就好,有時候太要求枝微末節的東西,就會打壞你跟學生之間的關係,也讓你自己的狀態很不好。

我要講的就是說,老師你要先讓自己的狀態好,所以我後來都會去想,反思自己深切的那種感覺,現代的學生沒有達到我的期待,所以我很生氣,還是說我想要的那種狀態還是讓我很生氣,十之八九通常都是我給的期待他沒有達到,所以我很生氣,可是他本來就很難達到你的期待,可能就是需要點時間,那老師就降低你的期待,再往後、慢一點,可能今天有寫作業你就會覺得很棒,有準時交你就覺得很棒,錯的比對的少你就覺得很棒,必須跟自己和解,完美主義是老師們的問題,因為老師們都是優等生,在求學的過程中都是前段班的同學,所以本身就是完美主義,也會有點強迫症,那個用在自己身上沒有事情,可是用在學生身上就是有問題的,因為你要想的是,你的學生本來就有前中後三階段,如果你用一樣的標準去要求,就會發覺只有前段的學生會達成,那就是小時候的我們。

我也跟家長講,絕對不能去破壞關係,因為一旦關係被破壞了,怎麼樣都彌補不過來,所以你要去調整的是,要去在意關係,如果你真的是在意關係,就不會有那麼多讓自己很難過的狀態,或者讓學生很難過的狀態,你就會用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狀態去慢慢調整學生,我就會陪學生去寫,或者海報式鼓勵,我在其他線上分享的時候我就會說我用海報式鼓勵,你抓一個他寫的字很棒,就瘋狂說那個字很棒,就是那個願意,那個心態很重要,就是太多小朋友都不願意了。

我班上有一個家境不錯的小孩,可是他一來就跟我說他這個不會、那個不會,所有的科任老師都對他很生氣,有一堂社會課他就趴在地上不想學,社會課教經緯度,他就說好難,老師一直叫他背,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他還是覺得很難,他就在地上打滾,後來我就想說他為什麼會這樣?對於目前的他,就是會跟不會對他說不會怎樣,現在對他們來說也不會公布成績,或者說成績好壞有些家長也不會在意,對他來說這真的沒有關係,不會也沒有關係,所以他那個態度就會這個樣子,老師就會生氣想說什麼沒有關係,你怎麼可以不會?

那老師就要製造需求讓他會,他就會有感覺,老師要反過來調整自己,不要硬加標準在自己身上,那個太辛苦了,所以我也要調整,我有時候也會想做到很好,但那哪有可能?換句話說就是,有在跑步就知道,你永遠可以跑出更好的成績,你也可以永遠跑得比上次更爛,反正就是起起伏伏,你不需要覺得一定要最好,沒有最好,可以更好但沒有最好,所以不用這樣強迫自己。

📝回饋表單:https://www.surveycake.com/s/bvpr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