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食材介紹/ 鰩魚翅食譜 Ray/Skate Wings

週五的Waitrose 超市海鮮類固定會打折,在這吃什麼肉都沒滋沒味國度,自帶鮮味的海鮮成了我最後的救贖。

我不是嫌英國食物難吃,只是好吃的通常太貴,吃的起的難吃。例如煮雞湯,必須得用有機放養雞,雞腿就是比蹲籠子集中營的長一倍,煮出來的味道也正確。

用來煮雞湯的腿骨其實也不貴,一盒4–6支約莫3–4鎊,隨便加個香菇薑片就很好喝。但如果貪便宜用最便宜的雞骨煮,就必須多一倍的骨頭,有時候依然帶有幽幽的騷味。 不過有機的雞肉也只買得起肉最少的棒棒腿與雞翅,雞胸肉、雞腿排只能屈就便宜可憐雞,可憐了雞也可憐了我。

牛肉雖不用買到頂級,但吃紅肉總覺得對健康環保錢包都沒益處,至於羊肉則是每煮一次我那抽油煙機當裝飾的廚房就會有數日揮之不去的哀怨羊味,所以最後總是免醃無臭的海鮮與豆腐最得我心。(但海鮮類最常光顧的只是蝦子與便宜白肉魚,鮭魚鮪魚鱈魚我除了做便當給客戶,自己幾乎不太碰)

某日又在海鮮櫃前探頭探腦,眯眼搜尋最便宜的魚種。意外發現看起來巨大,但價格比別人便宜的神秘鰩魚翅。買了大於人面的超大一片(非林志玲的面,大約是大餅臉的面)只要4.12英鎊(約台幣160元)

回家之後看著這外觀有點獵奇的冰涼物體不知如何料理,網路上的食譜一致性的就是煎煎了事。本來我胸有大志想說煎煎太過無趣,但其他料理方式似乎都不是很妥。走投無路之下詢問在高級廚房任職的海鮮專家好友,她丟給我淡淡一句不就奶油大蒜煎一煎就好了嗎?那好吧,奶油煎就奶油煎吧!

雖說只是煎個魚,但煎好煎壞還是頗有差別。我的做法是魚撒上鹽與胡椒靜置十分鐘,之後徹底擦乾。拍上一點麵粉(麵粉裡有混一點鹽巴與胡椒)之後用奶油(奶油勿小氣)慢煎,煎到兩面都金黃香酥脆起鍋。鍋子裡剩餘的一點奶油就拿來炒大蒜,這次炒到有一點像蒜酥的意境鋪在魚身。

吃之前擠點檸檬汁,搭配當季的無花果沙拉。

這一大片魚翅肉比想像中的多太多,隨便用叉子一撥就撥下來,而且整片的魚骨頭都是軟骨,被奶油煎的酥酥脆脆比肉還好吃。我跟小英兩人硬塞才把整片肉塞完,我想這一片肉拿來伺候一家四口都不是問題。

網路上本來有人分享鰩魚有一股尿騷味的腥臭,所以才便宜沒人吃(此話非謠言,鰩魚類血液裡自帶尿素,若是宰殺放血不當,阿摩尼亞味就會陰魂不散)

在煮之前我是戰戰兢兢,吃過之後的結論是鰩魚肉雖然沒有傳聞中的可怕尿騷味,但還真的有一股淡淡的臊,說不上是難吃,但也完全不能稱上太湖白魚那樣的又嫩又鮮(在蘇州吃過一次,還真是沒齒難忘,簡直像在吃豆腐)。

所以我想用大蒜奶油煎鰩魚的確有此重要性,不然豆豉剁椒清蒸或下鍋炸到香酥灑胡椒鹽都是很好的做法。

鰩魚在高級餐廳裡有時會出現,庶民超市卻相對少見,就算他的價格如此親民。畢竟鰩魚需要多花點心思處理,而且保存期限短(買回來當天就要吃掉,最晚不能超過隔天),價格又這麼低廉對魚飯來說沒什麼賺頭。但對喜愛買魚吃的老百姓來說,鰩魚翅可以說是值得推廣的好物。但看看永續漁業的網站,鰩魚由於繁殖速度緩慢再加上過度捕撈,已經被列為應該避免食用魚種,所以說到底,鰩魚翅或許就只能一年或一生吃個幾次,寫篇文章紀念一下就好。

--

--

Hsuan
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When the cake talks,

飲食人類學背景,現職廚師。目前住倫敦 food anthropologist/chef/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