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的好,不好嗎?

zihching
螞蟻ㄉ雜貨店
Published in
4 min readAug 4, 2020

追星是幻想,是無法理解的迷戀。

追星是動力,是難以說明的追尋。

生活所遇,提到追星不外乎這兩種說法,原因出於各自經驗帶來的不同價值觀,但因為那端的無法理解、這端的難以說明,追星成為逐漸被標籤填滿的坎,甚至當提及追星的好,仍舊被人認為是不好。此篇文章希望透過自己的經歷、實驗研究與周遭觀察,具體地梳理為何追星並不全然是壞事。

一種與自己的儀式感

老實說,我覺得追星是很神奇的事,偶像與粉絲在現實生活中彼此不相識,但粉絲卻能單方面因偶像產生愉悅、療癒、心疼、忿忿等等愛意面情緒,甚至不會稱他為自己的偶像或明星,而是連名帶姓地呼喚他或直稱喜愛的團體為「我們家」,猶如家人、朋友、情人般地了解他、關心他、欣賞他,但你幾乎不會感受到任何人情壓力,而這背後很重要的是─這件事由你來開始與結束,非盲目與沉迷,你仍是自由地,自由地為自己的生活取捨。

生活的調味料

前不久,曾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朋友利用限時動態詢問大家「生活的意義什麼?」我有些厭世地回覆:「如果生活有意義就不叫生活了」。過了兩個月,他又問了一樣的問題,這次我卻像極了戀愛中的少女地回覆:「每天都有期待的事情要發生」,他截圖給我看兩次巨大的差異,兩人都覺得好笑之餘,也讓我思考明明僅過不久,自己為什麼如此前後不一、又在期待什麼?後來發現那時剛好在偶像出專輯之際,每天因興奮地等待新消息而引頸期盼。

大眾追逐偶像,受偶像吸引,也並非是想要得到偶像本身,而是喜愛那個當下被勾起的慾望,並以此得到滿足,用以逃脫對於日常生活的厭倦感

─《B級文化》

而除了生活調劑外,曾有研究討論追星與身心理的關聯,例如人類光是看到帥哥美女便可能增強記憶力、工作動力、心情愉悅,另一方面,英國研究團隊的實驗發現定期看演唱會好處多,包含對自己的滿足度、與其他人的親密度、精神的積極刺激都有顯著提升,我想這對於追過演唱會的粉絲一定不陌生,演唱會結束帶來的滿足感甚至感動與幸福是難以形容的。

研究團隊表示:音樂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積極,定期去演唱會是有助於健康的興趣生活。在演唱會上享受自己喜歡的音樂,也可以解壓並有運動的效果。

喜歡上追星的自己

進化心理學有一個假說,認為追星是一種進化而來的本能,明星崇拜實際上反映了社會中對於成功者的學習,古人比起用武力劃分的統治方式,「名望」則是大眾自願賦予的狀態,因此,當族群中具有過人生存技能的人就會被辨認出來、給予獎賞、讓其他人模仿學習,如此一來,群體能獲得新的發現和技巧並增加自己的生存機率。

回到現代,追星則是追尋理想自己的縮影,看見他們的努力自然而然地成為自己生活的動力,例如:熬夜讀書時,想到偶像同時也正熬夜練舞便更加認真;運動缺乏動力時,想到偶像嚴格的身材管理時感受自己已經輕鬆許多;而寫者有文字記錄的習慣也是從追星衍生的…,另一方面,當偶像獲得正負面評價時,在思考認同與否間,也層層檢視大眾期待與自己想法間的差距,答案不再只是二分法,而是支持或反思,換位思考的展現。

追星的好,讓我定義

「沒有追星的話我的生活索然無味」

「花錢買不到快樂,但追星可以」

「偶像救了曾憂鬱的我,他的存在能照耀我的黑暗面」

或許會有人對以上的想法不甚認同,但對追星的人來說,不管是面對生活壓力時來轉移心情,需要人際喘息時無形地提供安全感、心靈支柱,或者僅是把錢、時間、精力變成自己喜歡的樣態。

如果粉絲是一個瓶子,偶像的能量便是水,能填入每個需要被滋潤的生活,也或許以上會覺得是在合理化追星的各種動機,但只要不過度、不盲從,它便是一種休閒娛樂、甚至興趣愛好,自己開心,何樂不為呢?也希望大眾對於追星的想法,不單僅用勸說、仇視、次等的立場去定義與概括,因為對於每個粉絲的感受都是獨一且珍貴的。

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螞蟻ㄉ雜貨店資訊: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antsgrocerystor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ntsgrocerystore/

MEDIUM:https://reurl.cc/0oYyl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