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有那麼好吃嗎?跟著行銷人盤點海底撈真正爆棚的秘訣

胖達
行銷升值器
Published in
8 min readSep 26, 2019

--

這篇文在講什麼?
在一次公司聚餐後,提出三點在海底撈觀察到的值得模仿或思考的秘訣
這篇文章適合什麼人?
.初入行銷領域想建立基本概念
.正做著餐飲或實體門市 想瞭解透過網路可以加分的行銷方式
.吃過海底撈 卻怎麼樣也不解為什麼海底撈會如此受歡迎
閱讀時間:主文約6分鐘

前一陣子看到張勇成為新加坡首富的新聞,報導中說明海底撈為何會成功的原因實在...有些薄弱。無限循環的介紹張勇的起源故事肉麻體驗,只有這樣就可以從麻辣燙街邊販做到首富?

身為一個上個月才被公司招(ㄇ一ㄢˇ)待(ㄑㄧㄤˊ)去海底撈,生平第一次吃了高級單點火鍋的菜鳥,整理出三點,這三點是我認為海底撈值得參考甚至模仿的秘訣。

1.充足的利潤才有空間 - 為什麼選擇單點式中高價位的火鍋?

2.體驗經濟以及它對味道的影響 - 音樂讓味道普通的花生醬變好吃了

3.使用者創作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對方法才能借力使力

*閱讀前提醒:不保證看完成為新加坡首富的成效

1.充足的利潤才有空間

台灣的火鍋粗略的區分有以下三種:平價小火鍋/吃到飽/單點式火鍋
前兩個選項基本上獲利是一開始就計算好的所以利潤有天花板,對於要給予員工額外的獎勵及消費者額外的要求並沒有太大的空間。

海底撈選擇單點式的火鍋,以充足利潤作為服務的出發點,對內外都各有不同的好處。

  • 對外-客人揪甘心

很多服務業在對應消費者的要求時,常會聽到這句話:「這麼部分我真的不能決定...我去問問看店長。」其實就是沒有足夠的權力決策。有充足的利潤空,才有彈性讓公司授權給員工,這也是肉麻服務的基本。

授權員工也能降低「欸欸叫你老闆(主管)出乃。」這句話出現的機率。
畢竟只要此話一出,就是一個雙輸的局面,沒有顧客打從心底喜歡當奧客,更不會有員工喜歡被輕視。

再者,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海底撈提供貼心小禮與肉麻服務也滿足了下面這一件事情:

顧客並不是想買便宜,而是想感覺佔便宜

  • 對內-員工甘心做

海底撈的服務包含美甲跟撈麵都是由員工進到公司後才學習的,服務也是師徒制帶出,除了能學習到額外的工作技能,海底撈的員工絕對不會只有底薪。

如果像傳統餐飲從業人員只給固定的薪資毫無獎勵,真的很難有強烈的動力提供更極致的服務,畢竟工作最終就是要賺錢(附帶自我提升的價值。)

我認為,有多少錢做多少事不是懶惰,是對勞資雙方彼此的負責與用心。

二、體驗經濟以及它對味道的影響

從網路零售消費崛起,價格透明、規格清晰讓實體門市存在的必要性降低,網路上到處都看得到產品的成本價、見骨價。
為了使我們的產品增值,附加的體驗成為產品價格的OK蹦,替原本殺到見骨的產品售價止了血。

海底撈在體驗上滿足了什麼?

回到用餐當天,踏入海底撈時首先看見了擠滿人的等待區域,明明預定的用餐時間卻還不能入座,該生氣嗎?

轉頭看到入座前的同事們或躺或站。A陷在按摩椅一臉滿足,B嘴裡被挖著哈根達斯的湯匙填滿,C手上還努力的玩填字遊戲,你就知道,今天,不會有人生氣了。

走進餐廳,看見大家都在講的指甲油與川劇變臉,客製化準備的點心與小卡等內容,外加獨特的紀念品不只一再的印證了媒體上所說的肉麻服務這個詞,更是把這個詞,透過實際體驗刻入我們的腦中。

為什麼一家麻辣鍋的餐廳,要準備到這種程度,為什麼不把食材跟味道顧好就好?

很多人都直覺認為一家餐廳的好壞就是味道,但美味這件事…真是既主觀又難以掌握呢~

那應該怎麼滿足大部分的消費者?讓我們先參考一個出自於MBA智庫百科中介紹消費體驗時所舉的例子 — 花生醬與音樂的實驗

簡單來說,受試者吃花生醬時,如果撥放積極音樂,(比起消極音樂)會讓受試者對花生醬的評價更高。這個測試在中等的花生醬中尤其明顯。畢竟真的難吃的東西,環境再漂亮服務再棒也很難說服自己再次走進店裡。

回頭看海底撈也是一樣的道理。

糾結在食材的高級與否永遠都有人可以超越你,還會大幅提高成本。只討論是否美味也非常難掌握個體對於味覺主觀的看法。

但體驗的差異化才是能賺到錢並滿足大部分人的關鍵。

用餐過程沒有時間壓力,被服務與表演填滿的消費,整體歡樂的氛圍與貼心的感受也讓食物加分變的更好吃。可以說加了體驗的海底撈才是完整的商品,就像一邊聽著積極音樂,一邊食用的花生醬,加分加的剛好。

三.使用者創作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最後我要講的是UGC使用者創作內容,想詳細了解UGC有時間可以先看這篇文章:

簡單的說就是透過使用者(消費者)自身在網路上建置的內容,達成曝光品牌的目的,可以是一篇簡單FB打卡的貼文,或是一張在IG上精美的手繪圖片帶有品牌的指定tag。

海底撈精心準備的表演與服務,除了讓你心滿意足外,還埋了一個炫耀的因子在裡頭,今天耳聞有一家火鍋的餐廳有居然有川劇變臉跟水晶指甲,這麼神奇的東西,你覺得…

新聞會不會想放?可能會
你去了會不會打卡?可能會
打了卡你朋友會不會留言?可能會

所以不論你今天是公開打卡、群組傳照片,都幫了海底撈在網路上創造了他們品牌的內容,這些內容也幫海底撈這個品牌提供了極高的識別度。

觸及這些訊息的當下,少了廣告打斷體驗的不快,也大幅降低了接收訊息人的戒心。

這些不像廣告的內容,才能抓取人們的注意力,觸及更多潛在的消費者。

UGC在網路行銷的時代是很重要的內容但有一點要注意,現在很多餐廳用打卡送小菜跟餐點的方式擴散資訊,雖然形式上像UGC,實質上更像廣告,那些看見訊息時常伴隨著:「打卡送小菜。」這些字。
事實上那些看到打卡的人並不相信你的東西,或許只會覺得他的朋友貪小便宜,加分的效果著實有限。

當然UGC的行銷案例不是只有國外的案例可以參考,近期印象很深將UGC的應用的非常好的是數位板品牌Wacom Taiwan的線上活動。

他們臉書舉辦的石虎畫撥專線活動,跟風時機恰當,活動規劃完整,有興趣的朋友等我下次文章會針對這個活動案例分析介紹。

以上三大點就是這次想跟你們分享的解析與祕訣,準備要結尾了,非常感謝每一位花時間看到這邊的人。

最後,你們也想成為海底撈嗎?

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來找吧!我把所有秘訣都放在這裡等你挖掘了(ONE PIECE上身)

好啦,這真的有點多了,是該來喝口麻辣湯放空一下!

身邊要是有朋友在餐飲業經營裡痛苦著,歡迎分享給他們參考。
不敢說一定有幫助但總是可以從別人的內容裡,挖掘到屬於自己的想法。
最後離開這篇文章前,想跟你們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有時候就算你做對所有的事情,創業都有可能會失敗。」

海底撈走到這一步我認為除了做對很多事,也是機運不錯。
其實不只創業,感情也好工作也罷,在努力的事情最終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不會單純只是做對或做錯了什麼而已。

如果覺得我的分享還不錯,期望能不吝你們5個以上的拍手(歡迎拍好拍滿)認為內容尚待改進給1~4個拍手,也可以留言直接說~
我會準備好掃把畚斗掃一地的碎玻璃外加改良未來的內容的X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