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時候開始,「分享」這件事讓你備感壓力?

Hank Lin
人生多編形
Published in
Mar 24, 2021
Photo by Kristina Flour on Unsplash

如題,你記得自己最近一次想要分享或表達意見卻莫名恐懼的瞬間嗎?當下內心小劇場是不是出現過諸如此類的聲音:

  1. 我會不會得罪了別人?
  2. 我說的真的是對的嗎?
  3. 氣氛會不會變很尷尬?
  4. 這個作法真的夠好嗎?

漸漸的這些內心質疑削弱了分享的意願,輕者從「想說」演變成「少說」,嚴重的甚至開始「不說」。關於這樣的心境轉折過往也困擾過自己一段時間,以下會用生活中最常見的兩種互動場景:「社群媒體」以及「實體活動」,分享一些自己與朋友皆曾體會過的情境,以及後續釋懷的理由。

分享自己真正在乎的,別為了討好而行動!

Photo by Fuu J on Unsplash

生活中每次的分享就是開啟一系列對話的可能,你所分享的議題可能引發和你有共同問題意識的人一同討論,一系列的對話更可以匯集對該問題的各式見解與可行方案,但往往會動搖分享意願的時刻也正是在此,因為會害怕討論過程中自身觀點不能被他人接受,在實體活動中是這樣,擔心自己的意見或問題不被該空間的人接受,而這種恐懼在社群媒體中是會放大的,因為與你意見相左的人可以藏身於網路之後,恣意批判攻訐不需承擔,進而加深了破壞的潛力。

難道我們要因爲不理性極端的少數人就此悶不吭聲,關起門來不再對話嗎?

從薩提爾五種應對姿態,覺察自己的應對方式

Virginia Satir’s Five Body Language Positions

這裏我想提到薩提爾5種應對姿態的其中兩種,當討好型的人遇上了指責型的人,其中一方在與人應對時,過度溫和的語氣常常忽略自己、讓步,擔心一旦勇敢的表達自己,就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同,而另一方則是忽略他人以批判且攻擊性的話語,來為自己辯護確保自己的姿態。

當這兩種應對姿態相撞時,我不認為能夠開啟一串有效的溝通,因為這樣的溝通過程中,其中一方走向絕對控制,另一方則是傾向退縮受害,溝通的過程中早已摻雜各自的情緒,對話也很容易偏離原先共同關注的議題。

久而久之,我發現應對姿態中偏好採取「討好型」的人,若是經歷過上述的衝突事件,或目睹這樣的衝突後,往往會是內心明明很多想法,卻漸漸走向不敢於線上社群中進行分享,進而潛水於線上社群中的人。

因爲實體生活中頂多只需要討好身邊同溫層的人,但當網路的普及強化個人與他人建立聯繫的力量,也擴大所觸及的群眾,為了討好而分享的心態壓力也進而倍增,畢竟再好的觀點終究是無法討好所有的人!

告別分享恐懼,試試循序漸進的刻意練習!

Photo by Everyday leadership — Drew Dudley

說到這裡,想透過棒棒糖時刻的例子來說明如何漸進的走出分享恐懼。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一個無心的舉動或是無私的分享,都有可能默默的影響他人,只是在那個當下我們並沒有珍視它,甚至忽略了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謝,然而那些時刻正是練習分享的最佳時機!

現在的你或許一時之間還沒辦法勇敢的暢所欲言,以下提供幾個循序漸進建立分享習慣的方法,希望閱讀到這篇的你不要將分享這件事想像的遙不可及:

  1. 每日挑身旁一位信任的對象,私訊或當面分享自己近期印象深刻的事件。
  2. 面對陌生對象引發你認同的觀點,給他一個貼圖或是按讚示出你的認同。
  3. 轉發你所認同或是關注的貼文或是議題。
  4. 當他人討論的議題引發你的好奇時,主動向他人做出回覆開啟對話。
  5. 拋出所關注的問題時,善用疑問句作為開頭。
  6. 建立個人寫作習慣,紀錄想分享的議題以及自身的見解。

最後,給看到這邊的你一段勉勵:

「我了解到所謂的勇氣,並不是沒有恐懼,而是能夠克服它;勇者,並不是無所畏懼,而是能夠戰勝它。」-納爾遜・曼德拉 (1918–2013 )

針對這個主題想了解更多: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解答你的「溝通姿態」!

15 張圖看冒牌者症候群:你不是不夠好,只是恐懼失敗

我是 Hank,綽號巴斯光年的萬華人!

喜歡籃球、釣魚、電影,跟臺灣巷弄。
想當個拓荒者,找到一個看世界的新方法!

E-mailLinkedIn 都可以找到我,期待認識新朋友:)

— 目前教育變成主線劇情的巴斯👨🏻‍🏫

--

--

Hank Lin
人生多編形

酷愛紙本載體的數位原民,如果想聊聊:072hankli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