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回憶錄】那一年在德國的交換生活

從沒想過會到歐洲交換的我,默默地在德國待了 10 個月,假如再來一次我會把握的是什麼?

Sally Chou
13 min readMar 3, 2019

在德國的交換生活:

  1. 為什麼去交換與在交換前做了什麼準備
  2. 假如再來一次我會怎樣做交換準備?
  3. 在德國的交換總結

為什麼去交換與在交換前做了什麼準備

似乎一直沒有說過當初為何會交換,這個故事大概要從小學的時候說起,小時候是個電視兒童,因為很愛看綜藝節目、卡通與電影,受到歐美文化影響,一直以來總覺得如果有機會能夠到歐美去唸書、生活,似乎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也因此這個願望就一直默默地放在心中……

上大學後,知道了透過交換可以只繳交原學校的學費、申請獎學金或補助,就能相對較划算的到歐美交換,且交換時期因為可以自行選擇修課,比較沒有學分壓力,能好好的旅遊與體驗生活,也因此在大一時就默默地種下了想交換的種子。

交換的大學城:耶拿(Jena)

雖說從大一時就有想交換的念頭飄過,但一直都沒有很認真看待這件事情 XD(唯一在這時期有做準備的就是跟著卷姐室友一起唸書,稍微看過姐妹校交換計畫相關門檻,至少讓學期成績維持在可以交換與轉系的門檻。)

後來經過了非常長期的自我探索與考慮之後,在大二時下定決心轉系到外文系的我,在補齊必修學分的同時,修了第二外語德文與西班牙文。(其實不建議一次修習兩個第二外語,很容易把兩種語言用混,學習成效不佳。)那段期間,因為希望能準時四年畢業,因此有幾個學期超修或是接近學分上限,還有跑社團也因此比較繁忙一點,但如果不是這樣,也不會多加探索、擁抱各種可能性。

真正決定要申請交換時,大約是大三上的時候了,決定去德國交換的原因很簡單,其實是覺得既然都要去了,一定要把握能多走走的機會,那就乾脆去遠一點的歐洲吧!當時盡量把一些必修的學分修完、聽說明會認真的研究了交換計畫、把後來沒修的德文繼續修回來,同時準備相關的計劃申請資料、申請補助、投遞申請等等。

最終申請上了「半年」的校級交換計畫,後來到了德國之後,覺得半年的交換實在有點短,因此在結束之際,又重新申請了延長交換,總共在德國待了 10 個月。

回到台灣後,因為學分認證問題,還是有三學分必修學分抵不過,因此因為那三學分,又延畢了一學期,一直到念完大五上才正式畢業 QQ

Photo by Keith Luke on Unsplash

雖然沒有如當初所想的在四年內畢業,但延畢的半年也因為實習接觸到了不同領域,很幸運的開啟了新的挑戰與規劃,的確是當初所想不到的。一直以來都不是個非常有細部規劃的人,最多只能知道自己大概想朝哪個方向去走,對什麼有興趣,也因此在準備的過程中,很多時候真的是且站且走,只能相信當下的選擇一定是最適合自己,也是最好的選擇。

但在這些過程中,因為踩過了一些坑,還有經歷過了許多猶豫不決的時刻,也因此覺得有些東西如果能提早規劃、提早想好,一定有更多不同的選擇與可能性……

假如再來一次我會怎樣做交換準備?

1 想好為什麼要去交換

在開始準備交換前,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想好為何要交換。有的人是想體驗生活、有的人是想認真旅遊、有的人是想好好運用各種學校資源,沒有什麼好與壞,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而已。

假如真的能明確自己想要交換的目的是什麼,在後續交換生活時才能更好規劃與嘗試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假如只是因為有點不曉得自己該做什麼、不曉得未來想幹嘛而去交換(有點如我當初一樣),其實有時候靜下心想想,反而會覺得過的有點空虛 XD。

換一種方式生活或是交換,其實並不能解決你原本就有的問題是或是疑惑,頂多只能在另一種生活模式中,讓你知道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或是嘗試而已。也不一定只有交換這個選擇,能讓你有不同的體驗,最重要的還是在生活中多加探索,擁抱各種可能性。

當初只有很簡單的為自己訂下想好好旅遊、體驗各種國度的目標,也因此很認真的在交換期間走遍了許多不同的土地、認識不一樣的人與文化,在旅程中所遇到的人事物,超乎自己的想像,原來世界這麼大,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為了紓解閱讀文字太多,放一下瑞士少女峰上的美景

如果能再來一次,除了認真玩樂、上課之外,我想應該還會為自己再多找些不同的可能性,不管是利用學生簽證簡單的打工、遠端實習,或者是為自己留下更多的紀錄,或許都能有各種不同的新契機。

不管是寫部落格、經營自己的 IG 或是粉專等等,其實都是蠻好的選擇。不是為了單純在社群平台上打卡炫耀或是打造個人品牌,而是專注的「紀錄」走過的每段路程。

等自己有天老了之後,能夠回過頭來說:「啊,原來我年輕時也經歷過這些事情。」在平凡的日常中,回憶當時所經歷的點點滴滴,會是生活中很大的養分!

(真的蠻建議有機會去交換的話,不只是自己寫在手帳中的札記與日記,可以把所經歷的一切都統整起來,分享相關資訊,可以與其他人互相交流分享,讓別人不要再因為找不到相關資訊,踩同樣的坑 QQ)

2交換的時機很重要

個人認為交換最好的時機其實是在大二下或是大三上的時候,這時候已經算是大學的中期,經歷過了懵懂無知持續探索的大一時間,除了課程必修快修完之外,對於未來或許也有了點稍微的輪廓。

可以將交換的時間當作 GAP Year,好好體驗不同的可能,同時也因為回來之後還有大約一年或更多的時間,這時候可以再繼續進行自己的計劃,不管是繼續修完學分、申請研究所、實習或是找工作等等,能較好銜接的上。

假如是在大四才去交換的話,真心建議可以把畢業學分都修完再去交換,這樣回到台灣之後,假如有其他規劃的話,會更有餘裕也更好安排,而且學分認證比較沒有問題,假如是有打算申請研究所的話,也不會因為成績而沒辦法準備等等。

(德國的考試通常都只有期末考一個考試,如果沒過就要重考,重考再不過就會被當掉。而且算分方式是 1~4 分, 4 分以下就會被當,換算回台灣的學分認證分數也有所不同,假如有心要準備研究所的人,就需要好好準備考量。除此之外,個人認為德國考試比較難拿到好分數 XD)

3各種語言相關證照都要儘早準備

假如已經有想去交換的小火苗在心中燃燒的話,其實可以先看預計交換學校的過往申請門檻,知道需要什麼證照或是認證,這樣從大一時就可以慢慢準備,比較不會有壓力。

不管是托福或是各種語言的認證或修課證明,一定要及早準備,才不會到了想申請時沒有這項資格,而且先拿到相關認證,在申請上一定比較有優勢。

早八上課的盛況與為了申請德文課排了兩小時的隊

雖然德國年輕一輩英文都不錯,但並不是每間學校都有英文授課的課程,如果德文能力不夠,能夠選擇的課程相對來說會少很多。除此之外,都已經要到當地生活了,事前學好一些德文,能夠生活的更如魚得水,後續在德國的語言課程銜接上也能更順利,很建議要去歐洲交換的話,事先學好當地語言絕對不會虧!

那年在德國的交換總結

在德國的 10 個月內,簡單來說就是以下這幾句話:「交換的時光內,有很多時間跟自己對話,與世界相處。知道自己其實有能力可以處理很多生活大小雜事、遇到鳥事只要撐住都能解決,可以很勇敢的去認識這個世界,可以獨自旅行,也能在旅途中認識許多不一樣的靈魂。」

紓解文字太多放一下西班牙馬約卡(Marlloca)小島的峽灣

處理各種瑣事

申請簽證、宿舍、網路、銀行帳戶、健康保險、預付卡、入籍、選課、延長交換、延長簽證、延長宿舍、離校與除籍等等,穿梭在各個市政機構與學校辦事處之間,從一開始覺得一頭霧水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到最後抓到訣竅:不懂的就是問清楚,即使德國政府機構效率很不好,自己德語不好,有時候辦事人員可能也有點不清楚,但只要不厭其煩的問清楚,勇敢爭取自己的權益,最終總能把各種煩瑣的事情一件件的處理完成。

在德國期間,最難受的莫過於因為太過疲勞免疫力降低,以及病毒感染臉部皰疹的慘痛經驗。(嚴重懷疑是住過的某間青旅不乾淨)從一開始的藥局詢問,以為只是臉上莫名被凍傷,沒辦法確認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情,結果半邊臉部開始潰爛、皰疹蔓延甚至發炎,差點以為自己要毀容。到預約了好幾天英文皮膚科醫生,結果醫生不是休假,就是沒有開診。最後現場等待了五個小時終於看到診,幸好沒有發燒到要去醫院急診,也幸運的遇到很有耐心的醫生,詳細解說如何照顧傷口、後續追蹤,花了近兩週的時間復原,還有朋友的關心與溫馨煮飯探病,是不幸中的大幸。

雖然只是一些生活瑣事,但換個語言與生活型態,有時候很簡單的小事又變的複雜起來,但只要按著步驟,勇敢詢問,總能將事情解決的!

上課的時光

看到了德國學生踴躍發言、表達意見,教授鼓勵同學闡述自己想法的過程,看到了從大一開始,就立定志向想要當老師的德國同學們,認真努力的過程,反思了自己過往對於課業上的敷衍或是隨意。上了一堂英語的歷史,知道了英文在歐洲歷史上的演變,甚至有機會拿到老師收藏的羊皮紙手稿,或是直接到某個博物館,就能看到上課時提到的文物,感受到了歐洲的地利之便。

公園美景

跟著來自各國的同學們一起用德語上德語課,有時很認真的學著用德語聊天,有時候又一頭霧水的問對方聽的懂老師在解釋什麼嗎?看到身為難民的同學很努力的學習德語、想要融入德國社會。跟著老師學常用語,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課程上的單字、句子就會開心不已,也在這段期間學會了更多食物與食材的單字 XD。

早八穿過綠草如茵的公園,走到體育館,一知半解的跟著有種仙風道骨(?)氣質的瑜伽老師,吸氣、吐氣,伸展四肢,感受呼吸與肢體的連結,很專注的做好每個動作,專注的在瑜伽中冥想,開啟新的一天。

參與各項活動

各國文化交流活動

跟著 Erasmus(類似歐洲學生會的組織),一起到了柏林與來自歐洲各地的學生一起拜訪國會、派對交流。在學校中參加了特別的保齡球聯誼賽、屏除視覺用五感體驗食物的無光晚餐(Dining in the Dark)、盛大的開學派對、Pub Crawl、萬聖節派對、聖誕派對,有許多玩樂的場合,也有更多體驗德國與各國文化的行程。

德國國會與夜店活動(?)

假日留在德國時跟著朋友爬山郊遊、烤肉,夏天時可以參訪啤酒廠、人造沙灘運動或在公園曬太陽野餐、冬天時也能跟著朋友一起到公共雪場滑雪,體驗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戶外活動。

夏季郊遊美景與冬季公共雪場

踏遍了許多土地同時也認識了一些有趣的靈魂

跟對未來很有規劃,工作了一~兩年想要進修很勇敢的跑回來德國唸書的韓國朋友與台灣學姊,聊生涯規劃、聊對於夢想的追求與期盼,聊各國的差異、在藥學系交換的天兵朋友,半夜錯過電車在路上狂奔,被警察誤會要搭便車痛罵的奇耙事蹟,還有一起在歐洲踩雷的趣事。

跟很喜歡德語甚至有當過德語老師的俄羅斯室友,聊語言學習的趣事、用搭便車 App Bla Bla Car 上認識的駕駛,一起聊關於難民的議題還有德國人的看法、在背包客棧認識一起短暫同行的旅人,透過他們的眼睛認識更多不同的觀點還有世界,從他們的故事中認識了更多有趣的靈魂。

特別跑去德國萊比錫動物園狐矇與在漢堡街頭的支持難民遊行

走過了一些觀光景點,跑到地中海周圍享受大海與豔陽,也深入極圈內感受不一樣的冰雪世界,在零下 12 度的布達佩斯街頭玩得異常開心,或是特別跑去參觀只在地理課本上出現的神奇小國列支敦士登。也跟著在地的朋友或是青旅中認識的旅人,在各地闖蕩。有些好笑的在德國參觀日本城與神社、吃拉麵,或是找到神秘的神殿與神奇的小村莊。

德國雷根斯堡的神殿與杜賽道夫的日本神社

在走過的路程中,除了跟朋友一起去之外,有接近 1/3 的旅程都是獨自旅行。學會規劃省錢的旅行計畫、學會怎樣防扒手,學會跟自己相處,用自己的腳步慢慢體驗這個世界。

在那段時光中很認真的想要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很珍惜跟這些人遇見的緣分,很感恩在德國的日子中雖偶有差錯,但平安順利又健康的結束了交換。很感謝家人的支持與朋友的包容,也很懷念那年在德國的交換時光。:)

感謝把這篇非常冗長的個人交換小劇場看完的你,如果可以幫你拍拍手,我一定會幫你拍 100 下!!!!!

延伸閱讀之交換回憶錄

延伸閱讀之非洲系列遊記

延伸閱讀之北極圈系列遊記

--

--